第2章 絕戶計(十四)

搖曳的燭光把丁一的影子拖得很長,朱動頗有些擔心地向丁一稟告着關於大明第二師的各種情況,因爲他下午剛剛分派了人手過去,開始進行兵員的篩選。那二萬人裡,五十歲的兵丁並不止一個兩個,至於四十來歲的便就更多了,適齡而且強壯的,早在雲南,就被宮聚選過一回了,所以朱動苦着臉道:“弟子粗略看去,下午過了一千人,只有十來人是合乎先生定下的章程,若是按着規矩,只怕二萬人裡,挑選出來的,還不到一千人。”

丁一揉了揉太陽穴,卻把外面當值的哨衛叫了入來,對他道:“加多幾根大燭。”別的東西丁一都不太講究,只是這夜裡的光線他相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總是有着過分的苟求,例如對朱動來說,這兒臂粗的牛油大燭便已足夠光亮,但對丁一來講,就是點上四根,也仍感覺是停電沒開燈——事實就是沒有電,也沒有白熾燈,這麼些年,他在這一點上,卻還是無法習慣。

不論如何,點了五六根大燭,總算教丁一覺得亮堂了一些,他想了想放下按在額上的手,對朱動說道:“不必卡得太緊,你別學宮聚,老都督當時完全是偷師,他都沒有理解爲什麼要選這個年齡段的兵員……你看着,接受能力強的,身體強壯的,服從性好的,年齡這節,也是可以放寬,但三十五以上就算了吧,就算練出來。又能當上幾年兵?”

朱動應了,卻又對丁一稟道:“先生,還是教雲聰隨您出關吧。弟子又不在您身邊,張懋雖然聰慧,那不是個能吃苦的貨色,別說照顧您了,別拖累都謝天謝地。”他說的卻是實在的話,張懋出身公府,要說身手和悟性倒是不差。但要他鞍前馬後,朱動真是沒信心。

丁一卻沒有心思和他討論這話題,想了想對朱動說道:“先按着剛纔說的。過一遍,三百人就建一個營,六百人就建二個營,這些人不管多少。列爲第一旅。人手不夠後面再補齊,把安全衙門的師兄弟派過去當教官,把第一旅操練好;再把天地會、忠義社各個衝鋒隊列出來,這個我在雲南就有看過統計,大約有六七千人上下,現時只怕還多些,這批人歸爲第二旅,最好按着每個衝鋒隊的人數。設爲一個排或連,剔去年齡和軍事太差的成員。應該就差不多了,這些人組成六到十個營,由利刃大隊的二百多官兵去訓練;其他人員,組成補充團……你記牢了,明天楊守隨過來之後,這些事情你交代給他去辦,第一旅和第二旅,只要訓練合格,保證一天三頓管飽;補充團只要訓練達標,兩餐管飽;第一、第二旅士兵,連續兩旬訓練不達標,降入補充團;補充團士兵,二旬訓練不達標,開革……”

朱動一一記下之後,又再複述了一次,丁一確認無誤,他卻又忍不住說道:“先生,您還是帶着雲聰在身邊吧,不、不,弟子不是方纔那意思,是怕他和楊守隨到時起了爭執啊!”原本在密雲前衛的沙場上,臉無三兩肉的李雲聰,現時卻也稍爲壯實了一點,只不過官癮也愈來愈重,好象利刃大隊一樣,丁一之所以帶着他們過來,也就是因爲李雲聰除了丁一以外,很反感別人對他部下說三道四,不論是黃蕭養還是王越都是一樣的。

而楊守隨也是差不多這樣的性子,到時兩人湊到一起,一個是教官總子,一個是第二師丁一安排的練兵總管——只能給這個名義,朝廷是任命了錢初九當師長的。這一會到底誰來管事,誰說了算,恐怕這兩人少不得爭吵,要是在廣西也罷了,這當口,爭分奪秒的,哪有時間給他們吵鬧?

“好,那就這樣,你直接持我手書去第二師的營盤,叫李雲聰馬上過來;楊守隨到了以後,你再把諸般事務交給他,然後你就不要管了,安全衙門的弟兄,要隨時做好化整爲零保持情報網的準備……”丁一是寧可把事情做在前頭,儘管有着景帝和于謙的保證,但他仍然沒有因此而放下心來。

看着朱動應了之後,匆匆要出門去的身影,丁一心中一動,卻把他叫住:“明天午時,你去御河橋頭,看着賣湯餅的挑子,你尋一攤有下牛肉爲佐料的,問他說‘我看你這湯底不錯,可是用草魚頭、鯉魚喉,外加着羊大骨煮了七天七夜又七個時辰的?’,他若答道,‘老客識貨,好敢老客知曉,裡面還加了砒霜、鶴頂紅、夾竹桃,不是壯心雄心丞相肚量,只怕是喝上一口就沒命!’那便是找對人了,你買一碗湯餅,吃上一口,然後問他多少錢,他說要一兩銀子,你說不如給他五兩?他說只要半兩,你便給他一巴掌,踹翻了挑擔走人就是。”

“不用說什麼?”朱動小心地問了一句。看着丁一搖了搖頭,於是朱動便又再複述了一回無誤,便自去大明第二師的營盤裡,把李雲聰替了回來不提。

這時辰早就關了城門,不過這些年在京師間,朱動又是頂着安全衙門副使的身份,若無幾分蛇道鼠路,那也真的是白耗了糧食,要開城門是不可能的,但是用籃子從城上放下去或是拉上來一兩個人,對於守城的軍兵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李雲聰並沒有因爲丁一把他叫過來而有什麼不滿,反倒是因爲能跟在丁一身邊出關去,而充滿了希冀,有一些人便是格外的熱血,而又偏偏正是少年。事實上李雲聰也很清楚能出關殺敵,也就能積累戰功,而戰功對於軍人來說,無疑纔是晉身的本錢。

所以他很快就進入角色,在跟丁一報告了以後,當丁一讓他下去統計裝備之後,大約一盞茶的工夫就回來了:“報告先生,指揮排三十七人,皆準備完畢,張懋安排在通信班,安全衙門那邊,已將十百二匹戰馬移交給指揮排,明日合練之後,應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利刃大隊出身就是宮聚訓練那批新軍,而那批新軍就是大明第二師裡選拔出來的,大明第二師原本也是邊鎮兵丁,騎馬是本來就有的基礎,只是新分拔過來的戰馬還沒熟悉,不過一人數馬,也算是極爲奢侈了。

看着丁一點了點頭,李雲聰便開始報告武器裝備:“乘坐西海艦隊赴京時,在防城港停駐時,第一師的軍需站那邊調拔了物資,計有左輪手槍五十把、手槍子彈二千發、景泰三年式步槍五十把、步槍子彈五百發、擲彈筒三十具、筒用榴彈一千發、急救包……”零零碎碎的物資,雖然他有記着,但此時說來,卻是不曾去望手中的本子一眼,顯然是瞭然於心的。

“等等。”丁一突然叫住了李雲聰,向他問道:“還有一批景泰一年改型,有多少把?”

景泰一年改型,是指按着曼爾萊德步槍,改造出來的遂發槍。曼爾萊德的槍栓就是一個彈殼型的容器,雖然仍是底火、發射*藥、彈頭分裝,但畢竟也算是後裝槍了,而象第一師裡面那好幾營,淘汰下來的遂發槍,可要比陸戰第一旅那些火繩槍好得多,雖然也是前膛槍,但至少原本就是遂發的,甚至有幾個營退下來的槍還是線膛的;

因着景帝這邊調撥的鐵礦,還有廣西鐵礦的開採,梧州工場的鋼鐵產出量有着緩慢但穩定的上升,而隨着丁一地盤的擴大,幾處銅礦的開採,也使得製造子彈的銅殼,不再象以前那麼緊張。所以整個大明第一師也在開始一個連、一個連地慢慢換裝成景泰三年式步槍——也就是仿98k並加了彈匣的步槍。這些老式前膛槍,對於過習慣了苦日子的李匠頭,和現任的工場總管杜木來講,自然捨不得這麼回爐,於是改成曼爾萊德步槍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千把,出廠都加拉了膛線,每把都附帶着一百發定裝子彈,還有鉛彈夾模鉗。”

丁一點了點頭:“指揮排全員裝備左輪手槍,手槍班每人裝備兩把,除手槍班外,其他人員攜彈三十發;景泰三年式步槍一把也不要帶,全部裝備景泰一年改型,攜帶兩百發定裝彈……”他不知道此時出關是什麼情況,而只有五百發子彈的景泰三年式,每把槍就十發子彈,打完就成燒火棍,有什麼用?就算每槍幹掉一個敵人,也才五百人啊。

在沒有後方基地的支持下,曼爾萊德步槍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就算定裝子彈打完了,只要弄到火藥和鉛塊,甚至是從屍體上挖出鉛彈之後,燒融以後把汁倒入模鉗裡,就能做出新的子彈來。當然,使用曼爾萊德步槍就不存在這問題了,又不用銅,足足二十萬發定裝子彈,這年頭的槍管,可是沒有鍍鉻的,一個排的人手要把這些子彈打光了,估計槍管早就報廢了。

“馬上熄燈睡覺,今夜防務崗哨全部交給安全衙門的同袍,五更集合之後,用飯出發。”

丁一不打算等着孫太后慢慢出招,他向來不是習慣任人魚肉的角色,向來都不是。

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第3章 心如鐵(八)第34章 收徒(二)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7章 風蕭蕭(九)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84章 贏取自由身(九)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4章 新君(十七)第3章 心如鐵(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23章 種田(二)第7章 風蕭蕭(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1章 伴君如虎(三)丁一的奮鬥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42章 教看風雲手(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5章 辦事(一)第5章 奪門(十五)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86章 贏取自由身(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黃(三)第25章 謀逆(一)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3章 立儲(十九)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18章 大禍(二)第2章 遠航(七)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7章 風蕭蕭(五)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2章 遠航(十五)第6章 歐洲(十六)第6章 傷別離(七)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7章 猙獰(十)第67章 麻煩(四)第8章 決鬥(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三)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45章 角力(一)第5章 君臨(十六)第16章 江山萬里煙(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九)第5章 租界(九)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25章 視死忽如歸(三)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4章 新君(七)第6章 歐洲(一)第2章 割袍(二)第2章 遠航(二十)第6章 歐洲(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7章 風蕭蕭(六)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3章 立儲(十四)第43章 幽懷恨無句(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8章 轉進(十六)第5章 奪門(十一)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5章 君臨(八)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45章 角力(一)第21章 獨立顧八方(四)丁一的奮鬥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二)第3章 飛地(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2章 遠航(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