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

果然不出衆人所料,明州錦衣衛千戶所發來的奏報內容與松江府一樣,也是有關朝廷官吏遇襲一事,但此次較爲幸運的是,並沒有相關人員在事件中傷亡,但新明州港大部分已經建好的基礎設施被搗毀焚燒,本來計劃在明年夏初便可以投入使用的港口工期被迫推遲。

這次破壞明州港的行動是在夜間進行的。

在當天的工程歇工之後,工部以及明州府負責協助工作的官吏們在忙碌一天後,大都回到附近的鄞縣城內安歇,被僱傭的青壯也基本上回返家中。施工現場只留下了少數外地的民工,以及幾名工部吏員留守值夜,以防有人偷拿施工材料,一切都如往常一樣的平靜安詳。

當晚酉時左右,先是數十名手持刀槍的黑衣人突然現身港口,這夥人持兵高聲威脅留守人員不得從木屋中出來,隨後大批不明身份的人員打着火把趕到港口,手持工具對港口設施進行了破拆。

整個破壞過程持續了兩個多時辰才告終,等到這批人全部撤走之後,留守人員才戰戰兢兢地從屋裡出來,並在確認那夥人確實全部離開後,這纔對現場進行了勘察。

由於縣城城門夜晚是不準開啓的,再加上留守人員害怕遇到危險,所以直到第二天天亮之後,消息才被送入城中。

隨後明州各級主官以及錦衣衛千戶所千戶紛紛帶人趕赴現場進行探查,但最終卻是一無所獲。一衆官員們經過簡短商議,決定把此事上報朝廷,請求內閣予以定奪。

由於錦衣衛的消息傳遞渠道比當地官府要快捷許多,所以此事便被錦衣衛率先送達了京師。

“松江、明州兩處在建港口接連出事,此般行爲絕非偶然!分明是有人蓄意破壞朝廷開海大計!此等公然蔑視朝廷之行已與造反無異,必須要儘速堅決予以強力回擊,徹底清除不安定因素,維護朝廷政令暢通無阻!

臣自請赴明州處置此事,以求查明此事之同時,儘快使開海之策付諸實施!”

在看罷明州急報後,一直沒有多言的孫傳庭率先起身施禮高聲奏道,語氣裡透着一股濃濃地肅殺之氣。

出身北地的孫傳庭其實本身對所謂的江南士紳集團所知甚少,對他們的觀感上既不好也不差。

在他的心目當中,正是因爲江南太過富庶安定的環境,才使得這羣人耽於享樂之中,終日沉迷流連於酒色之間,以至於他們對北地數千萬黎民艱難困苦之境缺乏足夠的認知,對於朝廷意圖通過開海獲取大量財富反哺萬民的舉動並未過多關注與支持。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之舉,只要條件具備,享盡榮華富貴也是人之常情,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之事。

只要這些人能遵從朝廷號令,對朝廷的政令能夠奉行無礙,那將來再根據實際情況,對江南出身的官員進行有選擇性地使用便可。

但這次松江府和明州府接連發生地惡性事件讓他頓時清醒過來,在面對有人想從自己手中奪取利益的時候,這羣人可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自己既蒙皇帝超擢爲內閣次輔,那就絕不容皇帝和朝廷的權威遭到無視及挑釁。

“孫卿此論甚合朕意!

現今江南之地之所以繁華安定,是建立在北地無數大好男兒以鮮血與性命換來的!若是沒有無數人之無畏犧牲,一旦賊虜壞我神州大地,那江南之繁華盛景也將毀於一旦!

但是,如今就是有一小撮利己分子,無視數年來北地赤地千里、餓殍遍地之慘狀,終日沉醉於個人私利之中,視朝廷利民之策爲洪水猛獸,認定朝廷開海徵稅就是搶奪其個人私產!

豈不知,不管是興修水利、屯田開荒、安置流民、海外購糧、軍卒糧餉、朝官俸祿等等,哪一項不是耗費巨大?據戶部統計,此種種所費,每歲至少需銀五百萬兩以上!如此鉅額銀錢,若不去設法開源節流,那當從何處籌集?!

海貿巨利,世人皆知,僅僅靖海伯一脈每歲於海貿中獲利便以千萬計!遑論其他數以萬計之海商!朝廷守此寶山而坐視他人獲利而歸,其人坐享安定太平之時,卻從無報效朝廷之心,世間安有此般道理?

朝廷設海關征稅,並非爲滿足我朱家以及一衆朝官之個人私利,此一點須當使其知曉方可!

孫、盧二卿此番南下後,要將此間道理曉諭衆人,若其中有幡然悔悟者,大可以遵紀守法之良民以待;但若是有人對此置若罔聞,執意聚衆以抗朝廷,那便全部以反賊論處!

望卿二人謹記,務必使其盡知,莫在鋼刀加頸之時才悔不當初!勿謂言之不預也!”

朱由檢神態嚴肅地發表一番長篇大論,對開海和徵稅的重要性做了充分說明,並且在最後對這兩次事件的處置給出了最終要求:先禮後兵。

其實朱由檢心裡清楚,江南利益集團多年以來早就形成對朝廷政令置若罔聞的風氣,就算孫、盧二人南下後把話說的再重,也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對於這種內心已經膨脹到極致,已經自認天下無人能治的人,那就只能用鐵和血來教他們如何做人。

歷史已經證明,大明的皇帝對待士紳太過優待和軟弱。除了太祖太宗之外,往後歷代大明皇帝都把名聲看的太重,一旦出臺任何傷害士紳集團的政策,隨即便在朝臣們的攻擊下鎩羽而歸。

正是這一次次的縱容和忍讓,使得很多官紳養成了皇帝又能把我們怎麼樣的心態,總是擺出一副光着膀子、拍着胸脯、刀槍不入的姿態,當看到對方動了真格的時候,最後卻是毫不意外的屁滾尿流。

滿清雍正強推的士紳一體納糧不就是明證嗎?整個過程中殺的人頭滾滾,在朱明王朝時叫囂不已的江南士紳,最後哪一個不是服服帖帖的予取予求?

“望二位卿家此次南下後不負朕望,儘速將開海一事全面推開!”

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