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

事實上,在大明各地的很多胥吏家族,多年來也是通過各種方式巧取豪奪,侵佔了大量自耕農田地,迫使那些失地農戶變成了他們名下的佃農。

而這部分人羣由於手握地方官府徵收租賦的權利,所以根本不可能讓自己的田地上繳稅賦,只要朝廷加徵,那他們就會相反設法把重擔強加給普通農戶,從這些平民身上重複徵收來完成派下的稅賦數額。

在年年歲歲反覆擠壓下,會使得更多的農戶爲繳稅而不得不變賣田地,那些貪得無厭的胥吏就會讓牙商出面,趁人之危、壓低價格收購農戶的田地,從而逐步變成了當地的大戶。

打個比方,比如某縣戶房司吏名下有一萬畝不交租賦的田地,有一百戶佃農在爲其勞作,按每年畝產一石來計算,這萬畝田地便可有一萬石的收成,刨除給佃戶的口糧,那也會落下最少七千到八千石的糧食。

這些糧食就算按照現在的五錢銀子的市價來計算,假如全部出售的話,也會有三千到四千兩銀子的收入。

在一年兩熟的江南地區,每畝一年可不止一石的出產。

而如果按照士紳一體納糧來徵繳的話,那這些大戶便會要上繳九百兩以上的銀子。

與這筆鉅款比起來,每年年底的勤政銀、養廉銀翻翻也不過是六十兩而已,將來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也不過是每年一二十兩,這筆賬到底吃虧還是賺便宜還不是一目瞭然?

當然了,一萬畝那是極端個例,除非其家族勢力很大,不然的話,胥吏的身份終究是一種限制,沒有那麼大本事能攢下如此的財產。

朱由檢估計,家中有兩三千畝的胥吏應該不在少數,這部分人將極有可能成爲改革的巨大阻力。

也不排除有些家大業大的胥吏,在看到有望晉升到流官的前景後,主動放棄眼前的這部分小利,轉而配合朝廷的策略,以便從中撈取政治資本,但這樣有頭腦和眼光的人畢竟是極少數,不能指望成爲主流。

要想推行士紳一體納糧的大計,基層官吏的執行力度最爲重要,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改革纔會順利進行。

長江以北的廣袤土地,由於連年的饑荒戰亂,導致衆多原先的士紳大戶煙消雲散,剩下的少部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已經不足爲慮,這次改革的重點就在江南。

至於宗藩們就更不在朱由檢的考慮範圍之內。

自己的命令已經下達,相信那些如狼似虎的廠衛們會拿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現在應當採取什麼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士紳一體納糧之策是既定之策,朕也拿出了相應之補償措施,若是還有人從中阻撓,那就別怪朕言之不預了!

此事無須再論,江南各府親軍自會料理!”

朱由檢沉思過後,始終無法找到最爲妥善的法子,於是他乾脆決定採取最爲簡單有效的辦法,用武力來應對抗拒者。

衆臣看到皇帝如此做派,也無人再就此事表示異議。

武力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江南那些人和自己毫無瓜葛,死就死吧,誰叫你不長眼來着。

肯定會有聰明膽小的人從松江府即將開始的大規模殺人立威行動中感受到危險,從而選擇乖乖地聽話和順從,然後在明裡暗裡開始對今上和朝官們進行詆譭和謾罵,那些都已經無關痛癢了,只要繳稅就行了。

“啓奏聖上,現下北地諸多府縣開荒墾田已是大見成效,待明年荊湖一帶開發屯墾取得較大功績,再加上來年夏糧開始實施士紳一體納糧之策,那太倉糧米存儲將會有難以預計之增長,長此以往,大明倒是不虞缺糧之危。

可是,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之下,價格也會出現明顯下跌,衆多農戶手中空有大批糧食,但卻賣不上價去,日常所需之布帛線頭、油鹽醬醋之類都要花費銀錢購之,此中谷賤傷農一事該如何加以避免?”

一直秉持憂國憂民心態的李邦華突然提出了一個看似荒唐,但又算得上眼光長遠的問題。

“呵呵,李卿切勿憂心太過,三兩年內,卿所言之景暫不會出現。至於真到了那時,朕自會有相應策略予以應對,保證不會出現穀賤傷農一事就是了!”

李邦華的問題讓朱由檢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解決掉無數人的吃飯問題,李邦華所說的問題根本就是幸福的煩惱就是了,朱由檢巴不得明年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再說,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解決。

最簡單的就是制訂糧食最低收購價,等到糧價低於最低收購價時,朝廷拿出銀錢來收購農戶手中的餘糧,以此來保證農戶手中有足夠的餘錢,可以購買最基本的生活資料。

至於收購來的糧食如何處理,那更好辦了。

除了保障各地官倉內有足夠的存糧外,朱由檢還會下令官府加大對糧食的收購數量。

這可是賺錢的好機會啊。

怎麼賺錢?

釀酒啊。

釀製高度白酒,賣給塞外的蒙古同胞,助他們抵禦漫長的嚴寒天氣。

現在大明世面上的酒都是江南私人作坊釀製的黃酒,度數太低,口感也不好,這種黃酒並不受廣大北地異族同胞們的喜歡。

但白酒就不一樣了。

火辣辣的燒刀子一口灌下去,肚子裡就像着了火一般,蒙古大漢們怕不得脫了皮袍子跑到雪地裡撒野去啊?

沒銀子買?

沒關係。

你們不是有馬牛羊這些大牲口嗎?

不是有毛氈、帳篷、羊毛這些好東西嗎?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