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

白酒的試製成功讓朱由檢的信心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是除了水泥之外,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二種新產品,並且是前景廣闊的商品,會給太倉帶來更多的銀錢,讓朝廷在施政時更加遊刃有餘。

等到打下馬尼拉之後,再把未來歐洲各國最受歡迎的飲品-----咖啡的產地和銷售渠道壟斷起來就更好了。

那可是一種利潤豐厚的新產業。

不過這種新暢銷全世界的飲品要到十七世紀末纔會被開發出來,這幾十年的時間裡,大明皇家艦隊應該已經具備相當強的實力了,到時候將南美和印尼等地的咖啡主產地保護起來,然後加大宣傳力度,研究炒制咖啡豆的最新工藝,在歐洲大地掀起愛咖啡熱潮後再大力傾銷。

在聽到朱由檢談到四海商行股權變更的決定後,內閣諸人都是驚喜交加,對皇帝這種每每出人意料的舉動都是感佩之至。

先是把鹽利全部讓出,使朝廷每年增加兩百多萬兩的收入,這已經是史無前例的行爲了,現在竟然又主動把搖錢樹的利潤拿出來與朝廷分享,這位皇帝的作爲豈止是用無私來形容,這真的就是聖賢書中所言:天下爲公了。

“從古至今,臣只聞帝王皆以家天下爲理政之本,從未見有如聖上這般,以天下生民之本爲要務之舉,臣溫體仁雖年邁,但仍願以此殘軀追隨聖上,開創我華夏曆史中從未出現之盛世!”

“臣陳奇瑜願附驥尾!”

“臣楊嗣昌誓死追隨聖上!”

“臣李邦華願伴隨左右!”

“臣侯恂願一切皆以聖意爲準!”

“臣範景文願爲聖上之爪牙!”

以溫體仁爲首的閣臣們齊齊站起身來,整理下衣冠後,神情肅穆的拱手彎腰,向朱由檢莊重行禮致敬。

閣臣們現在終於相信,皇帝數年來的所作所爲,的確是將大明與億萬黎庶放在心上,也的確是朝着爲生民立命的方向執着的前行着。

“諸卿且坐。

其實朕與諸卿,乃至全天下人一樣,也是有七情六慾之人,對酒色財氣也深愛之。

但是朕並不貪心。

若言財富之多,朕毋庸諱言,現下內帑銀錢的確累積良多,不管是朕抑或是後宮之用,比之先前也是奢侈了不少,內帑歲入亦是源源不絕。

是以,朕覺得足夠了。

縱有廣廈千萬間,安歇只需五尺寬。

而衆多身處飢寒交迫、貧苦無依之黎庶,卻連一席起身之所也無,每念至此,朕心實是難安!

朕貴爲天下之主,大明億兆黎庶皆爲朕之子民也!

往小處說,大明如果是一個大家庭的話,那朕便是這一家之主,是天下人之君父。

哪有做君父的只顧自家享樂而枉顧家中赤子每日間掙扎求活之理?

此言既是朕之心聲,當於諸卿共勉之!

我等在安享錦衣華服、美酒佳餚之時,理當爲供養我等之億萬民衆打算,也應以手中職權爲其遮風擋雨,如此纔不負天意。”

閣臣們再次施禮躬身,表示受教之意。

接下來便是議定戶部如何與四海商行盤賬交接的日期,具體細節自有分管戶部的侯恂去往戶部吩咐辦理。

既然是太倉猛然間多了大筆進項,那相應的支出就要提上議事日程了。

現在農忙時節已至,興修水利一事自然要想放到一旁,朱由檢又將目標對準了早就在設想中的普及義務教育制度上來。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大明,那麼開啓民智便成爲了重中之重。

提高識字率,刊印大量書籍是民智開啓的必由之路。

只有讀書識字之人佔據大明人口的絕大部分之後,科學和文明纔會有大力發展的基礎。

朱由檢的計劃自是照搬後世教育方面的一些優良措施,爭取將小學和中學開遍大明大部分條件具備的地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過程會複雜而漫長,朱由檢也不知道,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人人讀書認字的盛景。

投資開辦學校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以太倉現有的實力,加上朱由檢會從內帑中出銀協辦,在人口較爲集中的村鎮修建校舍、備好相關設施和器材,這個可以說一點難度沒有。

但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成爲了制約普及義務教育的最大障礙。

絕大多數大明文人讀書的初衷,說穿了不過就是爲了升官發財、豪宅美婦,能夠緊守讀書是爲將來教化天下這個初心的少之又少。

九成文盲,一成讀書人的比例讓朱由檢頭疼不已。

除了那些老朽不堪、對科舉已是絕望的老生員,大明絕無可能找到哪怕是一個甘願終生以教書育人爲主業的年輕書生。

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尋找各地在本村開設私塾的年老生員,然後在其所處村鎮開辦公立學堂,所有費用由官府負擔的同時,每月給其高額俸祿厚待之,使其在吳後顧之憂的前提下安心教書育人。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免費公立學堂必須佔據大明教育事業的絕對主導地位,那些大戶人家的私塾可以並生,但不能給其任何話語權。

縣一級的教諭政治地位必須提高,不能成爲雞肋般的存在,品級可以不高,但有關教育方面的事情,當地官府主官無權對其發號施令。

教諭要直屬,並且要設立單獨的公署,招募相關人手協助其理財及處理其他雜物,不與當地官府一同辦公,涉及教育的款項要由戶部直接撥付。

爲鼓勵平民百姓主動將自家適齡學童送入學堂讀書,朱由檢制訂了專門的政策。

每個入學的孩童,在開蒙識字達到一千個之後,只要年滿十四周歲,即可憑當地教諭出具的證明,進入四海商行在當地開辦的商鋪工坊中就業,並取消學徒期,從業的當月即可領取商行規定的月薪。

這種策略也是爲了讓讀書識字的孩童能夠得到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四海商行早在崇禎十年起,就按照朱由檢的指示,在各個地方的商鋪工坊中開辦了掃盲班,對象就是十四歲到二十二歲之間的年輕人。

而初級學堂具備條件的少年進入崗位後,會根據安排,學到算術以及與本行業相關的理論。

這些商鋪工坊的掌櫃和賬房其實都是識字的,他們教授的都是實用型知識,至於學到後有沒有人觸類旁通,那就看運氣了。

雖然詩、書、禮、樂、射、術是爲君子六藝,但時代發展到今天,後三項早就名存實亡了。

指望那些老先生們教導孩子學習實用知識是不可能了,只能想辦法利用自己手中現有的力量一步步進行引導和推動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九章 皇莊5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