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

在朱由檢的關照下,皇明週報第二期刊發的同時,第一期的加印工作也一直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着。

四海商行的商隊擔負起了驛傳的職責。

第一期報紙每加印兩千份,就會隨同商隊一同上路,或是南下,或是往西北方向,這其中尤以南下的數量爲多。

商隊每到一處州縣的驛站,就會將一定數量的報紙留下,當地官府會派人前來取走,然後再安排售賣及宣傳。

二十文一份的定價其實只是報紙的印刷成本,這個成本主要包括紙張和油墨,裡面並不包含書辦吏員及工坊工人的薪資在內。

也就是說,現在的報紙其實是虧損的,不過,這種虧損與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相比較,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朱由檢對於報紙將來能夠扭虧轉盈還是信心十足地。

在報社相關人員數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隨着受衆人數地持續增加,報紙的發行量會提高,成本將會降低不少,再加上希望刊登廣告地商戶不斷增多,廣告收入也將會成爲一種有效地盈利模式。

第一期報紙的印刷數量一改再改,最終定格在了七千份上,這其中京師的份額是三千份,大名其他行省四千份,這樣的成績是朱由檢沒有料到的,可以說是成果非常可喜。

大明崇禎十五年二月,印刷工坊的擴建工程終於完工,當期皇明週報的發行數量達到了一萬五千份,僅在京畿地區便發售出去了五千份,在綜合廠衛上報的信息後,朱由檢決定,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皇明週報每期發行數量就定在這個份額上。

因爲與大明各行省相比,京畿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異常,識字率也是大明最高的。

最近幾年,僅僅是京師便辦起了大大小小三十幾所官辦學堂,加上匠戶子弟學校的就學人數,京師六歲以上孩童入學率與從前相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所有條件合適地孩童,都在官府的命令下強制入學接受教育,孩童所有上學所需費用全部由官府承擔,這些費用包括筆墨紙硯、課本、早飯和午飯。

這筆銀錢加起來並不是個大數目,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之後,朱由檢得到了一個大概的數據:每一名入學孩童每年的花費大約在十兩銀子上下,三十幾所學堂總共有學生五千餘人,每年總計需銀五萬餘兩左右。

加上校舍建設、僱請老師和後勤人員的薪資、學堂課桌椅的添置更新等費用,這三十多所學堂基礎建設共計投入了十五萬兩銀子,後期所需運營費用,每年大概需要十餘萬兩左右。

這筆資金由內帑與太倉分攤,不管是朱由檢還是戶部,都沒把這點小錢放在眼裡。

成立官辦學堂之事並沒有在朝堂中引發太大的反對聲。

因爲有聖人“有教無類”的名言在先,儘管衆多利益集團並不情願看到那些草民家的後代也能讀書識字,將來很可能會跟他們搶奪官位和話語權,但若是公開反對此舉,那就擺明了是違背聖人之言,所以不管內心如何做想,朱由檢的聖旨還是被貫徹了下去。

本着“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學堂的早飯和午飯標準,都是按照朱由檢制訂的標準來配備的。

每個孩童兩頓飯各有煮雞蛋一枚,早飯是饅頭和鹹菜、稀飯,午飯則是兩素一葷,雞蛋是另外的。

所有飯食都是敞開供應,孩子們能吃多少吃多少,絕對不允許有人嫌棄孩子們吃的多。

便裝廠衛會在某個陰暗角落裡窺探,但凡發現有苛虐和嫌棄現象的,他們會馬上把犯事之人帶走談話,如果再犯,那結局就是被以違揹人倫的罪名發到皇莊種田去。

朱由檢希望孩童們是在一種陽光暢快的環境下成長,不願讓他們過早的接觸到人世間的陰暗面,他絕對無法容忍對孩童欺凌行爲的發生。

在這個剛剛過上溫飽日子的年代,正處在長身體階段的孩童們是非常能吃的,而有些心理陰暗的人看到能吃的孩子就會很厭煩,雖然吃的並不是他們家的,但這種人就是不喜歡看到這樣的場面。

遵從朱由檢旨意的廠衛們心裡雖然對皇帝的這番小心思不以爲然,但仍舊是盡職盡責的投入到了暗中探訪的職責中去。

出乎廠衛們意料的是,那些僱工幫廚裡,還真是有這樣的人存在。

廠衛們先後在各所學堂裡拿獲了五六名犯事人員,這幾個人都是動輒呵斥那些飯量大的孩童,有的甚至動手毆打,在廠衛們分別找他們談話後,這些犯事人員只是消停一段時間,隨後便故態復萌,重複着之前的惡劣行徑。

覺得自己被藐視了的廠衛哪裡忍得下這口氣,這些被再次拿獲的品性惡劣的人員,被廠衛們輪番上陣,動用刑具對他們進行了“親切問候”,傷害沒好利索便被解到皇莊。

這幾人將在皇莊裡勞動改造三年,平日裡最髒最累的活兒就是他們的了,吃的是攙着沙子的糙米飯,睡的是柴房草棚,只要稍微偷懶,都會被那些管皇莊的小太監用鞭子招呼。

廠衛和太監都是皇帝的家僕,這種關係讓他們有着天然的親切感,所以廠衛們將人解來時都特意囑咐過,要“好生”招待這些心思惡毒之人。

有感於後世時很多大山裡的孩子每天要來回幾十裡地走讀,求學的過程異常艱辛,所以朱由檢決定,這三十多所學堂採取的都是就近讀書的形式開建,每所學堂招收的都是附近方圓五里之內的適齡孩童,這樣既省去了上下學的時間,也保證了孩童們的人身安全。

僅僅是上學和吃飯免費還是不夠地。

朱由檢已經下旨,皇莊被服廠的裁縫們已經開始給每個孩童量身,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孩童們每年都會得到春裝和冬裝各一套、單靴和棉靴個一雙、足衣(襪子)兩雙。

這些花費都由內帑出,等到條件成熟後,全大明各地的中低級學堂開辦起來後,這些費用將由朝廷負擔。

上述規定將會被添進祖訓裡,任何違背這條的皇帝臣子都會被視爲不孝。

在以孝道治國的中華大地上,不孝是最大的罪名,意味着你將會失去一切,包括你的皇位和官職。

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