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

出於後世經歷帶來的某些痛苦記憶的原因,朱由檢下定了決心,決不能將醫療和教育商業化,在這兩個關乎到每個家庭利益的領域,一定要堅持朝廷佔據主導地位,推行最大程度的免費制度,相關政策的制訂也要做到有意識地向底層傾斜,以此來努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當然了,這只是他理想中的社會狀態。在有生之年,他會極力推動這種框架的搭建和實施,但在他離去之後,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制訂的制度會不會在悄然之間被人爲改變,這就是他無法左右了。

京師的免費學堂制度,基礎已經建起並夯實,接下來就是逐步在大明各地進行推廣。

免費教育制度發展的最大障礙並不是資金,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師範類專科學校的建立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師範學校的的設立道阻且長。

大明不缺讀書人,但讀書人的目標是中試做官,至於教書育人,對不起,這可不是吾之志也。

這種千百年來根深蒂固地思維已經形成定式,想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便能看到效果的,決策者必須要有恆心和毅力,以持久戰的思維來制訂相關策略。

朱由檢知道,就算有讀書人放棄當官做老爺的思想,心甘情願的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但最後的成果也並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教育並不只是四書五經,而現在絕大部分文人只擅長這些只能修身、但不能對社會進步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無用之物。

師資力量的培育是重中之重,這一點上,歐洲的教育制度是值得借鑑的。

方以智這次帶回來的近兩百名各種人才中,除了笛卡爾這樣後世聞名的大牛之外,還有十幾名來自與他當年的母校------普瓦捷大學數理方面的教師。

這些人或是出於對東方神秘古國的好奇,或是被大明給出的豐厚物質利益所打動,自願跟隨使團來到大明。

爲了留住這些以及未來的人才,在朱由檢的指示下,戶部劃撥大量資金,在國子監,也就是理工學院中修建了上百幢至少三進的豪宅,專供這些精英入住,每座住宅都配備了相應的僕婦侍從,以便照顧他們日常的飲食起居。

這些被朝廷僱請的侍從僕婦都是經過篩選的,道德品行上都是爲周圍鄰居所稱道的。

朱由檢不希望因爲細節上的瑕疵而導致某些齟齬事情的發生。

例如,因爲貪圖小利而造成某戶人才家中財物失竊,如果僱請人員不經篩選,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會發生,雖說也不算多大的事情,但能避免的還是要儘量避免。

在方以智的主持和鄭芝鳳等人的協助下,笛卡爾以及他原先的校友們,正在進行相關教材的編纂工作,這批教材將會降低難度,以便讓那些短暫留學後迴歸的少年們打下更好的基礎。

將來這批教材也會成爲全大明通用教科書,而歸國的數百名留學生中的大部分,將會成爲大明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如此繁衍下去,數十年後,大明實用型人才自然會越來越多。

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度將會同時進行,朱由檢已經下旨,由方以智和鄭芝鳳全權負責相關事物,不管花費多少銀錢,朝廷都會全額撥付。

現在首要之務就是讓第一批人才有歸屬感、獲得感、成就感,將來在各種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他們會成爲大明公民,享受當時最爲豐富的各種資源。

等到這批人感受到生活的巨大變化,心裡產生了強烈榮譽感的時候,與歐洲親朋好友的書信往來,現身說法,招攬更多人才來到大明擇業定居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現在大明的知名度還是不夠大,只有讓更多歐洲人知道大明不僅富庶,而且強盛,那樣纔會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東方。

在國家民族概念尚未成型的時代,哪怕是後來這種概念在全世界得到廣泛認同的時代,重視利益的歐洲人,爲了足夠的財富,是不介意放棄自己國籍的。

如何提高大明的知名度呢?

朱由檢現在非常希望戰爭,不出意外的話,西班牙人將成爲大明擴大在歐洲影響的祭旗者。

只要擊敗西班牙人的大軍,大明的名聲將會響徹整個世界,這對人才的吸引有着非常大的好處。

哈布斯堡雖然已經衰敗,但其在歐洲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擊敗西班牙大軍將會改變整個歐洲局勢,而大明可以根據具體形勢從容佈局,採取靈活的策略藉機從中漁利。

若是能讓歐洲主要國家都陷入一場大戰中就好了,那樣就會有更多人才,因爲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急需換個地方生存,大明就成了最佳選擇,最終也會成爲最大的贏家。

不過這件事現在只能想想,想要間接推動不太可能。

大明與歐洲隔得太遠了,朝堂上雖然不缺乏玩弄陰謀詭計的人,但具體操作可是需要合格的中間人的,至少要精通各國曆史及語言,但目前來看只有方以智合格,可他並不是擅長遊說和計謀之人。

想到這裡,朱由檢突然覺着自己有點走火入魔了。

把大明做大做強纔是根本。

只要自身綜合實力雄踞天下之首,再加上輿論宣傳和引導,人才自然會不請自來,何況歷史大事件發端於偶然的情況比較多,人算不如天算,大明只需要見機行事就可以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大明經濟搞上去,在解決溫飽問題後,讓天下的百姓生活質量提高,自己應該定位於奠基人的位置,爭取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國就在大明,這纔是正道。

現在北地以及湖廣地區屯田安民取得了巨大成效,大部分百姓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徹底解決,在崇禎十五年到來後,各地官府已經按照朱由檢的戰略計劃輪種經濟作物。

用不了幾年,等到積累下足夠的經驗後,經濟作物的產量將會大幅增長,天下人不僅是吃得飽,而且會吃的更好,這就爲未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地基礎。

至於經濟發展規劃,首先要確定一點:以人爲本,絕不搞突出某地的行爲,防止因此而產生的留守兒童的現象發生。

朱由檢始終覺得,人世間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親情。

後世作爲一個孤兒的他,最羨慕的就是上學時同學說起家裡的情況,他一直認爲,哪怕日子比不上別人家富裕,但只要一家人永遠在一起,那纔是幸福的真諦。

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八十四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