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

桐油商人們在獲悉首批桐油產量後,私下裡已經將這九萬六千斤貨物的份額給分配好了,實力雄厚的桐油商份額多,實力不濟的要少一些,這也是商場中向來的規矩,大家夥兒並無怨言。

這九萬六千斤桐油按八分市價計算的話,估值也就七千多銀幣,其實也不算太值錢,能帶來更多利潤的都在後面,別忘了這只是一個村所種油桐樹的產量。

花峪村屬於第一批最早育苗栽種油桐樹的村子,因爲各方面缺乏經驗的緣故,他們村這批油桐樹只能算是實驗性質,產量不高也屬正常。

不少商人都去現場看過,除了花峪村外,其他村種植的油桐,不管是從樹的品相還是果實的飽滿度上都是越來越好,這也是經驗積累的結果。

也就是說,雙流縣目前已經成熟的四千餘畝油桐樹,最後的平均畝產量絕不會只有三百二十斤,據幾名經銷桐油數十年的商人判斷,後期這些油桐樹的畝產量應該在四百到五百斤之多。

這其中一個名爲東羅的村子所種油桐樹最是吸引商人們的關注,幾名最爲豪富的大商人私底下已是協商過數次,最後才勉強達成了均分東羅桐油的協議。

因爲東羅村種植的兩百畝油桐樹與其他村子不同,他們種的是金絲油桐,出產的是金絲桐油。

這可是桐油中的極品,市價一直居高不下,最近一年來更是漲到了每斤兩錢八的價格,並且市面上極爲稀缺,照這個勢頭,估摸着每斤三錢的價格很快就能見到。

金絲油桐因爲育苗困難、對適合其生長的環境土壤要求太高之故,所以種植面積非常至少,目前也就湖北恩施州有不到一百畝,其他地方也只是零星的少量分佈,沒想到在雙流縣確有兩百畝之多,而且種植面積還在擴大中。

這兩百畝金絲油桐纔是暴利所在,也是幾名大商戶最爲掛心的,只要將這批金絲桐油拿到手,轉手就是十幾倍甚至更高的利潤。

金絲油桐難種,但產量不比普通油桐樹低,這兩百畝出八萬斤金絲桐油是尋常之事。

八萬斤金絲桐油聽上去不多,可是按照三錢一斤計算,那就是兩萬多銀幣的市值,捂在手裡囤上幾個月,到時候價值就會更高。

大明流行紅木傢俱,楠木、花梨、紫檀等等名貴樹木打製的傢俱,都得用金絲桐油調製的油漆,那些王公貴族、富商大戶就是喜歡紅木傢俱,這就是金絲桐油價格暴漲的主要推動力。

巳時整,縣衙書吏先是講明競價規則,並在最後言明,今日之競價結果便是今年雙流桐油發售價,後面產出的桐油,除卻金絲桐油外,其餘都照此價執行。

隨着衙役敲響銅鑼,競價正式開始,雙流縣給出的底價倒也厚道,一分二釐,聽到衙役大聲報出的底價,一衆商人更是竊喜不已。

這些官老爺讀書讀傻了,費盡心思搞出這麼好的貨物,居然只要了個白菜價,這樣一來,每斤二分最高報價應是毫無問題,這回可是撿了個大元寶,想不發財都難。

可是商人們不知道的是,一分二的底價是孫克敵故意報出來,目的就是想讓這羣貪婪的桐油商嚐嚐從雲端跌落地上的滋味。

對於桐油價格的步步攀升,孫克敵當然清楚無比,早在上任之初,他就預判到會有這一天,所以才果斷拍板,在雙流縣大力種植油桐等經濟作物。

本來他對如此多的商人前來採購桐油一事是樂見其成的,但沒想到的是,這羣王八蛋居然欺他不懂經濟之道,想要從雙流百姓身上喝血,這讓平日裡一副穩重儒雅風度的孫克敵也是惱怒不已。

在與四海商行成都府分行取得聯繫後,孫克敵決定,戲耍這些吸血鬼一把,出一出心頭這口惡氣。

競價開始後,早就商量好的桐油商經過幾次報價,很快將價格擡到一分八,接下來一分九的報價就慢了些許,等到最後一人報出二分時,後面再也無人起身競價。

按照正常流程的話,如果沒有人繼續出價,除非流拍,那麼二分將會是這次競價的最後標準了,桐油商們紛紛鼓譟起來,打算以這種方式給那名主持的書吏施加壓力,讓他趕緊敲鑼結束競價。

早就得了吩咐的戶房書吏大喝一聲,擺出了官府老爺做派雙目四下一掃,桐油商們這才乖乖收聲。

不過,場上形勢已然是大局已定的模樣,所以一衆人等臉上的表情都是舒暢無比。

就在桐油商們以爲大功告成、衆人都在暗自欣喜之時,人羣最後面突然有人發聲:“二分一!”

桐油商們聞聲大怒,一邊齊齊轉頭望向聲音來處,一邊都在琢磨到底是哪個同行敢如此大膽,居然敢公然壞了規矩,這種人非得讓他傾家蕩產不可。

發聲的是一名身穿灰袍、面相普通的年輕人,眼見得全場目光全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之後,這名年輕人明顯有些怯場的樣子,不自覺間將頭垂了下去。

戶房書吏可不管這一套,他立刻揚聲道;“有客商出價二分一包銷!還有無出價者?!我喊三次,若是無人報價,那二分一便是最終價格!”

他這一喊,桐油商們紛紛將滿是怒火的目光,從這名既年輕又陌生的面孔上收回,重又看向坐在前排的幾名大桐油商身上。

大家夥兒在雙流等了一個多月,爲的就是大發一筆,可不能讓外人把如此好的生意搶了去。

雖說沒有預料到這種突發狀況,但這幾名豪商也都是見過不少場面的人物,戶房書吏的話音剛落,幾人互相對視一眼後,其中一人慢悠悠的大聲道:“二分二!現銀!”

沒等戶房書吏重複,“二分三!”

那名年輕人緊接着再次報出自己的價格,不過,這次的聲音比上一次要小了許多。

戶房書吏在將二分三的價格重複報出後,隨即笑着揚手招呼道:“請這位客商到前排來,以防聲音太小耽擱了競價!”

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十三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