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

王二一捏完麪人兒,就指着它們示意李四觀看,見李四明白他捏的兩個麪人便是那秦檜和王氏後,王二才抓起切面刀,先是往那吊眉無賴的頸項上狠狠的打橫一刀,再往那歪嘴刁婆的肚皮上重重的豎劃一刀,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氣消恨。

李四見了後覺得這樣還不夠解氣,於是便跑回自己的攤子,把油鍋端到王二烤燒餅的爐子上來,將那兩個斬斷切開了的麪人重新捏好,背對背地粘在一起丟進滾燙的油鍋裡去炸。

那李四膽子比王二大些,只見他一面炸麪人,一面大聲叫着:“大家來看油炸檜嘍!大家來看油炸檜嘍!”

過往行人聽見有人油炸大奸臣秦檜,立時覺得新鮮解恨,於是很快便都圍攏過來。大家看着油鍋裡有這樣兩個醜人,被滾燙的油炸得“吱吱”直響,很快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便有人跟着喊了起來:“看呀看呀,油炸檜嘍!看呀看呀,油炸檜嘍!”

這事兒說來也巧,這時秦檜正坐着八擡大轎、從皇宮裡退朝回府,大轎也正好經過從安橋。秦檜在轎子裡聽見吵雜的喊聲,覺得這聲音直刺向自己的心窩,於是就命人停下轎子,並立刻派出親兵去抓人。

親兵擠進人羣后把王二和李四抓來,連那油鍋也端到轎前,秦檜看見油鍋裡炸得焦黑了的兩個醜人,氣得絡腮鬍子根根都朝上,並走出轎來大聲嚎叫:“好大的膽子!爾等想要造反?!”

王二聽了心裡卻是異常的平靜,只見他毫不畏懼的回答說:“我們是做小生意的小老百姓,對造反不敢興趣。”

秦檜說:“既然如此,怎敢亂用本官的名諱?”

王二說:“哎喲,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檜’,我是火旁的‘燴’哩!我哪有亂用你的名諱?”

圍觀的百姓一聽王二這話,馬上都跟着叫起來:“對啊、對啊,音同字不同!”

秦檜頓時無話可說,只能等瞪着油鍋裡浮起的那兩個醜人,胡亂給王二和李四扣了頂帽子:“不要囉唆!這炸成黑炭一樣的東西,如何吃得!分明是兩個刁民聚衆生事、欺矇官府!”

聽秦檜這麼一說,人羣中立刻站出兩個人來,道:“就要這樣炸,就要這樣炸纔好吃!”

那人一面說、一面把油鍋裡的麪人撈起來吃,邊吃還邊連聲讚道:“好吃,好吃!我越吃牙齒越暢快,真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哩!”

如此一來,把那秦檜的臉氣得象紫豬肝,可秦檜一時拿這些百姓沒有法子,於是他最後只能瞪瞪眼睛,往大轎裡一鑽,灰溜溜的走了。

無賴秦檜被當衆吃癟,這件事情一下鬨動了整個臨安城,於是男女老少紛紛趕到從安橋來,都想吃一吃這“油炸檜”來解氣,那王二和李四見大家夥兒都喜歡吃,索性兩人便合夥做起了“油炸檜”的生意。

後來,由於捏麪人很費工夫,讓主顧總得排長隊等候,因此王二和李四想出了一個簡便的法子———他們把一個大面團揉勻攤開,用刀切成許多小條條,拿兩根來,一根算是無賴秦檜,一根算是刁婆王氏,用棒兒一壓,然後扭在一起放到油鍋裡去炸,仍舊叫它“油炸檜”。

老百姓當初吃“油炸檜”是爲了消消心中的憤懣,但吃多了覺得這味道還真是不錯,價錢也十分便宜。於是慢慢的、吃的人就越來越多,一時間整個臨安城裡城外很多攤販都學着做了起來,再以後就漸漸的傳到了外地。天長日久,就把這些根長條條稱作了“油條”。

這油條再幾經流傳,各地的小吃攤上便都有了這一食品,並且一直到現代,有些地方還仍舊把油條稱爲“油炸檜”。

這個傳說十分有趣,且和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關聯在一起,因此妙兒前世雖然只在網上看過一回這個傳說,但卻把這個傳說一直牢牢的記在腦海裡,眼下穿越到北宋再世爲人後,這個傳說更是歪打正着的讓妙兒多了一條掙錢的門路。

當然,妙兒之所以決定賣炸油條掙錢,一是因爲那個傳說讓妙兒記起這油條得到等到北宋滅亡、南宋興起後纔會出現,現下妙兒就提前把油條搗鼓出來賣,在北宋也算是獨一家、頭一份兒,更是佔了“新奇”這兩個字兒;

二乃是因爲妙兒前世雖然很喜歡吃油條,但卻又擔心外頭的油條都是用地溝油炸的,吃了了對身體會有壞處。於是妙兒曾經和媽媽一起蒐羅、打探過各種炸油條的法子,並自己動手炸過幾次,對炸油條的法子十分熟悉;三則是炸油條的法子其實十分簡單,所需用的材料也只要三、四樣,成本也比較低、正好適合沒太多本錢的妙兒。

心思輾轉過後,妙兒越想越覺得這個法子可行,於是她馬上拉着巧娘採購了不少物事,除了置辦了一口大鐵鍋、幾雙長筷子,以及油、麪粉、鹼和雞蛋之外,妙兒記起租的那間屋子並沒有做飯的竈臺和爐子,於是索性再請了個泥瓦匠到家裡,幫着在門口的一小塊空地上砌了個簡單的竈臺和爐子,畢竟妙兒他們若是要在汴京城長住下來,少不得得自個兒開火燒飯、和燒些熱湯熱水什麼的。

這竈臺和爐子一時半會兒也沒那麼快砌好,妙兒暫時還不能開始嘗試着炸油條,於是她和巧娘便趁着那泥瓦匠砌竈臺、爐子的功夫又上了一趟街,把諸如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等日常做飯需要用到的物事都一一給備齊了,還把家裡還缺的雜七雜八的物事也一併再補買齊了。

妙兒和巧娘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家裡時,那泥瓦匠正好把爐子給砌好了,妙兒數出工錢把他打發走後,馬上便拉着巧娘一道、挽起袖子準備開幹,爭取天黑前炸出一鍋金燦燦、香脆脆的油條來!

因這是妙兒穿越後頭一回炸油條,因此妙兒選擇了最簡單、最尋常、不加任何作料的法子來炸,這個法子只需要大約一斤的精細麪粉、大約六兩的鹼,以及一大碗溫水、一鍋油和少許鹽即可。

把該事先準備好的物事都準備好後,妙兒便把鹼和鹽憑着以前的記憶、按一定的比例兌好,碾碎放入一個大盆內,加入溫水攪拌至溶化成乳狀液,並生成大量的泡沫。妙兒等那盆水融合後微微有響聲了,再加入麪粉攪拌成雪花狀。

隨後妙兒不斷的揣搗,使其成爲光滑柔軟有筋力的麪糰,然後再用過了熱水的溫布蓋好,悶個兩刻鐘後再揣搗一次,後再疊面。如此重複三至四次,使麪糰產生氣體、形成孔洞,最終達到柔順綿軟的狀態。

而妙兒在認真揉麪的同時,給她打下手的巧娘已把新買的砧板洗乾淨,用熱水燙洗過後,按照妙兒的囑咐在上面抹了一層油。妙兒一見巧娘抹好了油,便取麪糰的五分之一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長條,用小麪杖擀成大約一釐米厚、十釐米寬的長條,再用刀剁成一到二釐米寬的長條。

妙兒在切這些小長條的時候,巧娘已經把一鍋熱油給燒得有八成熱,正“咕咕咕”緩慢冒着水泡兒。妙兒說過不能把油燒到全開,於是巧娘很快就一臉緊張的提醒妙兒道:“妙兒,這油已經快燒開了,你動作得麻利一些了!”

“彆着急,這些長麪條馬上就能下鍋炸了!”

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二十七章 密謀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十章 腹黑小子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四十二章 蝗蟲來襲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十章 意外驚喜第三章 自力更生第四十章 妙兒學女紅第十八章 重逢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八十四章 張家敗落第四章 溺死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四章 溺死第三十六章 討誇獎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十章 感動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板寸頭第十六章 掩護“道具”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四十七章 妙兒受傷第八十六章 抄書賺錢第八十三章 親情最可貴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九十二章 預繳束脩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八章 甜蜜*洞房(二)第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一百零一章 妙兒定親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九章 一勞永逸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五十九章 忘恩負義(下)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二章 巧娘(二)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七十三章 抓個現行第五十二章 事情敗露(二)第四十七章 買妾贈父第十八章 沾光第六章 考驗(一)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六十五章 沖喜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五十章 鄉間草市第三章 張光吃癟(一)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六十八章 頂撞公爹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十六章 打賭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十八章 巧孃的心思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三十三章 桑基魚塘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九十七章 找到靠山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五十二章 事情敗露(二)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一章 偷親記第五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十六章 通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