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養珠(一)

那夥計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些較爲名貴的珍珠的價錢,隨後才指着妙兒手上那顆珍珠說道:“夫人手中拿着的乃是最便宜的九品珍珠,每顆只要六百兩銀子!夫人您要不要挑幾顆串成鏈子掛着玩兒?”

妙兒知道珍珠與璧玉並重、歷來都被視作奇珍至寶,更是一直以來都象徵着純真、完美、尊貴和權威……不過妙兒卻是聽了夥計的介紹,才知道原來珍珠的價值竟是以金子來衡量,就連那最末等的珍珠、一顆也要六百兩百銀!

妙兒有心打探和珍珠有關的事,於是她一邊裝出對珍珠很感興趣的模樣、仔細的在那一匣子珍珠裡頭挑來揀去,一邊拉着那夥計問了許多和珍珠有關的事,很快就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原來北宋有專門以採珠爲生的人,甚至合浦地區因海出珠寶而地不產谷實,且合浦的居民們大多不懂耕作技術、全賴入海採珠易米以充飢。

但雖然北宋有專門的採珠人下海採珠、然後把採到的珍珠賣給商人,但再一切採珠設備都十分落後的北宋、潛海採珠卻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縱然採珠人身纏粗繩,但他們還是常常會被惡浪吞沒,或是被鯊魚等兇猛海獸咬死咬傷,有的還會因潛水時間過長、被憋得七竅流血而死。

除此之外,採珠人在海底既要經受缺氧的考驗,心臟還要承受來自海水的巨大壓力;而在寒冷的冬天,潛到海底的採珠人還要忍受海底逼人的寒氣。所以採珠可以說是一種九死一生、以人易珠的危險職業……

也就是說每一顆珍珠的獲得,都是採珠人用生命作爲代價獲取的,且也正是因爲珍珠難採、纔會讓上好的珍珠價值連城,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千金難求一珠的局面!畢竟那些採珠人下海靠的也是運氣,沒有好運氣揀到好的珠蚌、就無法採到好的珍珠。

妙兒從那夥計嘴裡打探到和珍珠有關的各種消息,知道珍珠在北宋的價值後,很快就打起了做珍珠生意的主意……於是妙兒隨意挑了兩顆末等珍珠,再指了指先前挑中的那套頭面,付過銀子後讓夥計找個錦盒把這兩樣物事裝好,隨後便和巧娘一起抱着錦盒離開劉記。

一離開劉記,妙兒便忍不住一臉興奮的對巧娘說道:“這最末等的珍珠一顆都要賣六百兩銀子,要是我們能想法子弄些珍珠來賣,那肯定能賺上一大筆銀子!”

巧娘卻只當妙兒是在說笑,當下便不以爲然的說了句:“那珍珠哪那麼容易弄來賣?你沒聽剛剛劉記那小夥計說嗎?那些採珠人可是拼了性命才能採到爲數不多的珍珠,我們又不會採珠、上哪兒去弄珍珠來賣?就算我們懂得下海去採珠,這麼危險的事也不適合我們幹,少爺和姑爺也斷斷不會同意你做這樣的事的!”

妙兒聞言一臉神秘的衝巧娘眨了眨眼,道:“誰說我要下海採珠了?巧娘,我真是服了你了!我不過只說了幾句話,你自個兒就想到那麼遠去了!”

“你的意思不是你要下海採珠?”

巧娘下意識的反問了句,隨後才後知後覺的補了句:“我曉得了,你是想請人下海採珠,然後把他們採到的珍珠拿來倒賣!妙兒,你不會真的打起了做倒賣珍珠這個行當的主意吧?無端端的你怎麼突然想賣珍珠?”

妙兒依舊一臉神秘的看着巧娘,也不把話和她說明白、只笑眯眯的說道:“這件事我得仔細的琢磨、琢磨,要是我的法子真的行得通,那這次我可是要拉上我婆母好好的大幹一場,藉着賣珍珠來大賺一筆、拿錢堵住她的嘴!”

巧娘和妙兒從小一起長大、對她可是十分了解,因此她十分清楚每當妙兒故意賣關子、保持神秘的時候,就是妙兒又想到什麼絕妙的賺錢點子的時候!

於是巧娘一聽妙兒那信誓旦旦的話語,馬上纏着妙兒非要她把話說清楚:“我的好妙兒,你明明曉得我性子急、好奇心重,你就別再吊我的胃口了、趕緊把你打的主意告訴我吧!你快說說你到底想怎麼折騰這珍珠生意?你真的要請人採珠?”

妙兒聞言馬上搖頭說道:“不,我不是想請人採珠,我是想自個兒把珍珠給養出來!”

“養珍珠?!”

巧娘一聽妙兒這話、馬上下意識的瞪大雙眼,一臉不信的問道:“妙兒你是在和我說笑吧?這珍珠又不是活物,哪能養啊?”

“能不能養,等我養起來你不就知道了?我現下一時半會兒也和你說不清楚,等我把這事情給琢磨透了再和你細說,”妙兒說着笑嘻嘻的伸手擰了巧孃的臉蛋一下,並出言揶揄道:“你放心,要是我真要養珍珠、一定會算你一份,保準你養個兩、三年就能備齊一份豐厚的嫁妝,讓你將來的婆家不敢小瞧你!”

說話間妙兒和巧娘已經走到了一個分岔口,兩人便在岔口相互辭別、隨後分道揚鑣各自回各自的住處去了。

而妙兒一回到家就躲到了徐東臨的書房裡,一邊翻各種各樣的雜記,藉着上面記載的和珍珠有關的事、喚醒腦海裡塵封的記憶,一邊把前世所知道的、和珍珠有關的知識全都默寫下來,並很快就把那些知識分類整理好———妙兒知道後世的珍珠之所以能夠量產,是因爲後人已經弄清楚珍珠在母蚌裡產生的原理,然後藉着這個原理來進行人工養珠、大批量養殖出珍珠來銷售。

而人工養珠的方法大約要到南宋末期纔會有,也就是說眼下妙兒身處北宋可以說是佔了先機,如果妙兒能率先大批量的養殖出珍珠,那絕對能讓妙兒一夜暴富!

並且這珍珠成形的原理簡單易懂,妙兒以前曾經在介紹珍珠的相關雜誌上看到過———原來蚌棲息在水中時蚌殼是微張開的,於是一有沙粒等機械雜質進入蚌殼內,蚌就會產生過激反應,然後分泌出大量的珍珠質、一層一層的包裹進入殼內的雜質,長年累月的包、直到最後讓沙粒等雜質變成珍珠。

後世的人明白珍珠形成的原理後,很快就想出了更爲簡單方便的方法———人工養珠的發源地是在我國,且早在十三世紀時、我國就已經從養殖一般珍珠發展到養殖像形珠。

按照我國早期的養殖法,一般是將鉛或錫制的菩薩核(核桃雕刻的小珠子或朝珠等)塞入產珠貝殼內,然後將蚌放在水中養殖,一到兩年後再將蚌撈出來取佛像珠。

據妙兒前世查的資料記載,從十三世紀開始,中國人就靠穩定的菩薩珠(珍珠的一種)產量,在商業上獲取了十分可觀的利益……

妙兒把前世儲存在腦袋裡的、所有和珍珠有關的事都一股腦的默寫出來後,緊接着又悄悄的琢磨了好幾天,最後覺得根據人工養殖的原理養珍珠、操作起來難度並不大———直接把沙子強行弄進蚌殼裡,然後等着蚌把沙子包裹成珍珠就行了!

於是妙兒馬上就熱血沸騰、自信滿滿的開始籌備養珠的大小事宜!因在曾經在鄉下養過魚、並且養得十分成功,所以妙兒這回可是自信滿滿、覺得這珍珠也很容易養,並且把直接把以前養魚的經驗拿來用、很快就拉着張四郎一塊兒去了京郊,打算先在京城挑幾畝水田買下來挖塘。

第四十八章 無中生有第四十章 妙兒學女紅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四十八章 本性如此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十章 虛與委蛇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九章 缺了門牙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九十八章 慘遭打擊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三十一章 苦勸大郎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三十七章 買田(下)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十五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二章 三郎心病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十九章 機會出現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十八章 再見“姦情”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七十九章 開麻袋放狗第一百零三章 貓哭耗子第八章 賣妾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五十九章 忘恩負義(下)第十二章 養珠(一)第七十三章 抓個現行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四十一章 枉做好人第十三章 養珠(二)第五章 妙兒出主意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六章 安置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六十四章 妙兒尋救兵第六章 考驗(一)第二十六章 自甘墮落第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遺願(二)第五十九章 甜蜜*洞房(三)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八章 相互較勁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四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十八章 巧孃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二章 非常時刻第七十一章 扭轉形勢的意外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四十四章 兄妹密謀第五十三章 妙兒管家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作態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六章 酒成第九十四章 尤氏的打算第二十二章 貴在稀有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二章 遠離山寨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二十七章 又見玉佩第十五章 榜下捉婿第六十章 娘子最大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二)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二十八章 埋下種子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三十章 計敗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十四章 磨喝樂第五十五章 忽悠張光第十章 後孃進門第六十六章 死不悔改第九十六章 再見雙胞胎第十三章 熱情帥小叔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