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

張儀向秦惠文王道:“既然天下都想要我們秦國出兵齊國,那我們就出兵好了。不僅要出兵齊國,而且還要完成之前和楚國的約定,將巴國讓給楚國。”

秦惠文王聞言不由身體前傾,看着張儀道:“願聞其詳。”

張儀解釋道:“大王,如今經過數月休整,我們秦國已經緩過勁來,兵力已經調整完畢。如此,我們可以將主力集結在函谷關,一方面讓楚國放心,表示秦國無意伐楚,另一方面向三晉表明,我們秦國伐齊之意。”

“只要我們秦國伐齊,那麼三晉就會穩定下,楚國聯絡三晉的策略自然就會失效。”

“至於讓出巴國,目的有兩個,其一依然還是讓楚國放鬆警惕,其二則是轉移楚國的注意力。”

“此戰的目的只有兩個,其一是消滅楚國軍隊的屈匄所部,其二是奪取楚國的漢中郡,全殲昭鼠所部,只要消滅楚國這二十萬精兵,那麼楚國短時間內能調動的精兵,就只剩下景翠所部,屆時楚國必然元氣大傷,難以和我們秦國爭鋒。”

樗裡疾問道:“相國的計劃雖好,但是屈匄所部在丹水流域設防駐守,易守難攻,如何能打破他的防守。而漢中郡更是易守難攻,在我秦國缺乏水師的情況下,怎麼攻取漢中?”

張儀答道:“右更所言的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攻取漢中困難重重,強攻自然行不通。但是隻要我們消滅了還在丹水流域的屈匄,那麼秦國的大軍就可以順着丹水直達漢水,這樣就可以截斷漢中與楚國的聯繫,失去楚國的支持,屆時漢中的昭鼠所部自然不戰自潰。”

秦惠文王疑惑的問道:“那麼如何攻破屈匄的防禦。”

張儀答道:“大王,從正面進攻自然難以攻破屈匄的防禦,但是我們可以從側面迂迴。”

“我們秦國軍隊的主力集結在函谷關,在去攻打齊國的半路上,可以在韓國改道南下,偷襲屈匄。”

司馬錯反對道:“大王,不可,從韓國改道攻打楚國,最先驚慌的就是韓國,要是韓國以爲我們秦國對他們不利,那麼我們在韓國的軍隊那就危險了。”

“況且借道韓國,還要避免走漏風聲獲得偷襲的效果,這根本不可能。”

張儀搖頭道:“大王,我們的偷襲計劃並不是要徹底瞞過楚國,只要楚國景翠所部到達齊國邊界。那麼我們從韓國出發攻打屈匄所需要的時間,就會遠遠少於景翠趕回救援的屈匄的時間,只要我們能在景翠救援到底之前將屈匄所部包圍,就可以達到目的。”

樗裡疾搖頭問道:“那麼楚國漢中郢都的援兵呢?尤其是漢中昭鼠所部,只要順漢水而下,就可以迅速增援屈匄,到時昭鼠十萬精兵加上屈匄十萬精兵,那就是二十萬雄兵依靠丹水防守,敢問相國如何消滅他們,請恕我愚鈍,難以理解相國的天方夜譚。”

張儀還沒有說話,甘茂回答道:“相國此策雖然有些冒險,但是可以卻可以一試。”

接着甘茂向秦惠文王行禮道:“大王,對於楚國漢中的昭鼠所部,只需要我們派一員大將在南鄭虛張聲勢,造成秦國大舉進攻漢中的跡象,那麼昭鼠在驚疑之下,必然不敢動彈。”

“如果我們能拉上韓國,就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出武關,一路出函谷關在宜陽收取韓國之兵,聚集秦韓三十萬雄兵圍攻屈匄,必能一戰而勝。” ωwш.ttkan.C○

“而且爲了拖延上庸和郢都的軍隊支援屈匄的時間,我們也可以在包圍屈匄之後,分出一部軍隊,前往漢水與丹水的交匯處的險要之地駐守,以此牽制楚國其他地方的援軍。”

“如此一來,哪怕我們秦國強攻屈匄,不出一月時間,也可以將屈匄所部消滅。”

秦惠文王聽到這,狠狠的吸了幾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再次向張儀問道:“相國敢問下策。”

張儀向秦惠文王一拜,道:“大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臣的下策就是請大王三思,早做決斷。”

秦惠文王一聽就知道張儀的下策就是依舊觀望。

但是,下場固然不可取,上策雖然對秦國來說沒有什麼風險,但是成就霸業一事,同樣也就遙遙無期了。

想到這,秦惠文王雙手用力握緊,發出兩聲輕響。

眼睛閉上數息,而後猛然睜開對司馬錯道:“賢卿,寡人慾調巴蜀之地的秦兵歸來,不知以卿之能,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同時鎮壓巴蜀以及防備楚國。”

司馬錯思考了一下,鄭重的向秦惠文王道:“大王,微臣願立下軍令狀,只需要精兵五千就可以爲大王守住巴蜀。”

秦惠文王得到司馬錯的答覆後,面帶喜色道:“好,有勞賢卿立即返回巴蜀,寡人要從巴蜀調兵。”

司馬錯行了一禮道:“唯。”

秦惠文王接着問道:“誰可守南鄭。”

甘茂聞言,看了看張儀和樗裡疾,這個明顯是牽制的任務,不可能是這兩位去做偏師主將,而魏章與張儀關係極爲親密,也不可能去南鄭,於是自告奮勇道:“大王,臣甘茂願往。”

秦惠文王笑道:“好,有勞賢卿了,不知卿要防守南鄭,需要多少軍隊?”

甘茂想了想答道:“大王,若是虛張聲勢,臣不要一兵一卒,但是爲了防止昭鼠狗急跳牆,臣需要精兵五千,才能確保南鄭不失。”

“好,寡人任命賢卿爲南鄭守,全權負責南鄭一事,只要保住南鄭不失,那就是功勞。”秦惠文王看着甘茂道。

甘茂行禮道:“唯。”

秦惠文王接着對張儀道:“寡人決定施行中策,請相國細說應該如何實施。”

張儀道:“大王,請首先通告三晉我們秦國準備出兵齊國的消息,然後需要一位名震天下的名將坐鎮函谷關,聚集我秦國的精銳,以示秦國伐齊之意。”

秦惠文王看向樗裡疾道:“王弟可否願意出戰?”

樗裡疾回答:“願爲大王效命。”

見樗裡疾同意出戰,張儀繼續道:“大王,接下請派出使者前往魏國求親,務必破壞這一次的楚魏聯姻,微臣願意趕往韓國,說服韓國出兵伐楚。”

秦惠文王點頭道:“可。”

張儀接着道:“大王,接下來請派人前往齊國和楚國散佈謠言,就說秦楚結盟攻齊,挑動齊楚交惡,拖延景翠所部。”

“另我們秦國可以派出使者攜重禮走水路去越國,其一是要求和越國結盟,其二是向越王求取精通水戰之士和造船工匠,其三是賄賂越國,請求越國繼續攻打楚國,讓楚國的東部永不安寧。”

“然後請大王召見楚國使者,說我們秦國願意讓巴王之弟回國,但是繼承巴國的祭祀,是一件極爲莊重的事情,要求巴王之弟沐浴更衣向祖先祈求七日,然後選一個吉日來接受大王的賜爵。”

秦惠文王點頭道:“可。”

張儀頓了頓道:“大王,楚將屈匄乃是當世名將,不久前榮升楚國司馬,實在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請大王派出使者攜帶重禮向屈匄祝賀,如此以驕其心,離間屈匄與楚國的關係。”

“請大王排斥使臣大張旗鼓的前往楚國,以重禮賄賂楚王,請求楚國與我們秦國一同出兵齊國。”

“接下來請大王派人前往齊國和楚國散佈謠言,就說秦楚結盟攻齊,挑動齊楚交惡,拖延景翠所部的行動。”

秦惠文王想了一下,向張儀問道:“相國出使楚國之時,可是曾向楚王許諾,只要楚國和齊國絕交,那麼秦國就讓巴王之弟回巴國繼續巴國的祭祀,而且秦國與楚國結爲婚姻約爲兄弟,不知可有此事。”

張儀回答道:“回大王,確有此事。”

秦惠文王烏雲密佈的黑臉,一道寒光從眼中射出,厲聲道:“我們秦國言出必行,既然相國有言在先,那麼我們秦國願意和楚國交好,爲示誠意,寡人願以楚王爲兄並派出使者向楚國稱臣,不僅如此,寡人還可以送親女給楚王做侍妾,只希望楚國能出兵攻打齊國。”

聽到秦惠文王的話,大殿之中頓時充滿壓抑之氣,張儀等人向秦惠文王道:“願爲大王效死,誓死大敗楚國,奪取漢中。”

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