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

秦國決定出兵伐齊的消息,迅速傳遍天下。

楚國。

熊槐以重禮接待了從秦國來的使者,

秦惠文王派出的使臣向楚王行禮道:“外臣馮章拜見楚王。”

熊槐坐在大殿之上,心中已經樂開花,笑着問道:“使者爲何而來?”

馮章畢恭畢敬道:“不久前敝國相國張儀傷愈,向鄙國大王具言與楚國和談一事,敝國決定遵守相國和貴國的約定,讓巴王之弟回國繼承巴國的祭祀。”

本來對秦國還能不能讓出巴國,熊槐已經很懷疑了。

現在聽到馮章的話,熊槐頓時感到這是意外之喜。

不過想想也是,要是秦國不讓出巴國,怎麼表達秦楚議和的誠意呢!

熊槐喜道:“秦國當真有此意呼?”

馮章答道:“回大王,秦國此意不假,不僅如此,鄙王爲了履行諾言,特派微臣來楚國向大王問好,奉上白璧一雙,駿馬十匹,美人百名,願爲大王壽。”

“奧···”熊槐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個秦國很不秦國。

印象中的秦國,一向以野蠻著稱,向人服軟這種事情,在秦國可是極少發生。

馮章接着道:“敝國相國曾言結爲婚姻約爲兄弟,鄙王深以爲然,只要大王願意和秦國一同出兵伐齊,敝國大王願意將親女送給大王做妾,以此服侍大王左右,從此秦楚兩國結爲兄弟,連爲一體,共同進退。”

“···”熊槐驚呆了,這個秦王很不秦王。

面對商鞅都只是暫避而沒有服軟倒戈的秦王,今天居然向自己服軟了。

熊槐頓時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既然秦王有意,寡人安敢不從,秦楚交好正是寡人之願。”熊槐眯着眼睛道。

馮章離開楚國宮殿後,大殿之中傳出一陣肆意的大笑聲。

“哈哈哈···”熊槐在大殿中開懷大笑。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羣臣全部行禮道。

“賢卿,你和犀首策劃的計劃纔開始實施,秦國那邊就坐不住了。不僅宣佈即將出兵齊國,還要打算與我們楚國交好,看來秦國是害怕了啊!”熊槐笑着對陳軫道:“不知依卿之見,我們楚國接下來應該如何行動。”

陳軫百感交集道:“大王,如今秦國出兵齊國,我們楚國一動不如一靜,還是靜觀其變爲好,免得橫生波折。”

“但是我們楚國和魏國的聯姻卻不能停,這關係齊國戰敗後,我們楚國與秦國爭鋒的關鍵。”

熊槐點點頭道:“不錯,但是我們楚國有令尹親自出馬,魏國應該不會拖延了。”

昭雎興高采烈補充道:“大王,爲了能讓秦國放心出使,我們楚國還是早點將秦女迎來纔是。”

熊槐一想到秦王要將女兒送給自己,頓時心情澎湃,喜道:“賢卿所言極是,爲了能讓秦國放心,派去秦國迎接秦女的使者,可以和秦國歸去的使者一同入秦。”

羣臣齊道:“大王英明。”

熊槐接着問道:“秦國請求楚國和秦國一同伐齊一事,衆卿以爲如何?”

昭雎回答道:“大王,既然秦國已經要攻打齊國了,那麼我們楚國將柱國的軍隊繼續東移到宋齊邊界也無妨。”

熊槐點點頭道:“好,依賢卿之言。”

熊槐的話剛剛落下,陳軫再次出來,向楚王行了一禮道:“大王,臣陳軫有言,願大王一聽。”

“卿有何事要說,但且直說,只要有理,寡人願聽之。”熊槐看着陳軫道。

陳軫一臉沉重道:“大王,臣在秦數年,對秦王和張儀知之甚深,秦王虎視天下,哪怕昔日五國伐秦,秦國也沒有向大王求和。張儀卑鄙狡詐,如今我們楚魏聯姻,張儀沒有去魏國破壞我們的交好,反而去了韓國,微臣擔心其中有詐。”

熊槐一驚,道:“賢卿這是爲何?”

陳軫道:“大王,今日秦國的舉動,讓微臣想起了昔日秦孝公和商君對魏國捧殺,故而微臣欲向大王進言,我們楚國還需要警惕纔是。”

“秦孝公和商君捧殺魏國!”熊槐微微一怔。

陳軫所說的捧殺魏國,是三十年前的事,也是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後,第一次對其他國家低頭服軟。

當時魏惠王遭遇桂陵之戰,也就是圍魏救趙一戰的慘敗後,開始奮發圖強,舉賢用能。

在魏惠王的努力下,魏國很快實力恢復,重新成爲天下霸主,並且糾集一羣盟國開會,打算圖謀秦國。

當時秦國剛剛變法成功,面臨魏國的龐大壓力,商鞅作爲秦國代表參加會議,表示臣服魏國之意。

會議中商鞅遊說魏惠王,勸當時還是魏侯的魏惠王稱王,並且用諸侯對周王的禮節來對待魏惠王。

魏惠王腦袋一暈,就傻乎乎的稱王了。

當時參加會議的十幾個國家,見秦國率先承認魏惠王的王號,迫於魏國的壓力,只能被迫認了。

然後會議結束後,這些以韓國爲首的魏國同盟國,集體反了。

魏惠王見此,出兵攻打韓國,結果遭到秦齊趙三國圍攻,東面在馬陵之戰中慘敗,西面被商鞅詐盟太子被俘慘敗,魏國由此從霸主國變成二流國家。

熊槐想到問道:“依卿之見,我們楚國如何是好?”

陳軫答道:“大王,楚國和齊國開戰,弊端太多收益太少,而且妨礙未來我們楚國和秦國的爭霸。所以,臣還是那句話,一動不如一靜,柱國所部可以東移但是還需要緩行,不可與齊國正面衝突。”

“在秦國出兵伐齊之前,大將軍所部還需時刻警惕,以防不測。而且張儀的動靜有異常,韓國哪裡需要我們楚國着重關注。”

熊槐面對未來一統天下的秦國,雖然內心是極爲得意的,但依然有些發虛,於是點頭道:“可。”

退朝後,熊槐心情愉悅的走出大殿。

不久,南後紅着眼睛帶着一幫人找到熊槐。

一見南後似乎痛哭過一場的模樣,熊槐不明所以,難道自己剛剛接受秦王之女的是被王后知道了?

頓時莫名出現有種自己找小三四五六後,被原配當場抓住的緊張感。

但轉念一想,在這個時代,自己的行爲好像很正常,不由問道:“王后,這是何故?”

南後拜倒道:“大王,請爲臣妾做主。”

難道楚國除了我以外,還有人能欺負楚國王后?

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