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

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

七月底,南半球,巴西的第二大城市裡約熱內盧從三十號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大會即將在這裡舉辦,而全世界的數學家也將匯聚於此。

作爲數學界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大型交流會,國際數學大會是數學界最重要的一場盛會。

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首屆大會1897年在瑞士的蘇黎世舉行,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它是全球性數學科學學術會議,被譽爲數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從1897第一屆會議舉辦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見證了一位又一位的頂級數學家的崛起,如龐加萊、希爾伯特、克萊因等偉大的數學家都曾參與過這場盛會。

而今年的數學大會,又將見證新一批的青年數學家如璀璨的羣星般冉冉升。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最年輕的終身研究員徐川;日耳曼國波恩大學最高級別的W3正教授彼得·舒爾茨、伊lang戰亂地區走出的青年數學家考切爾·比爾卡爾、在國際奧林匹克物理和數學競賽上均獲得獎牌的澳大利亞教授阿克薩伊·文卡特什

太多太多的優秀青年數學家共聚在這一場盛會上,等待着數學界的最高榮耀-菲爾茲獎。

在這些人中,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來自華國的青年學者徐川了。

登記在國際數學聯盟IMU官網上的兩場報告會,都讓人期待不已。

一場有關徐-霍奇定理,一場有關的Xu-Weyl-Berry定理拓展應用。

可以預見的是,這恐怕是今年國際數學大會上最出彩最熱鬧的兩場演講了。

前者是數學界的七大千禧年難題,是萬衆矚目的熱點,是關係到克雷數學研究一百萬米金獎勵的世紀難題,是連接代數幾何、拓撲學和數學分析的橋樑。

可以肯定的是,參加這場大會的數學家,若無意外,幾乎都會出席這場報告。

別看霍奇猜想的證明論文已經通過同行評審好幾個月的時間了,但數學界能弄懂這篇論文的人,依舊不超過百分之一。

當然,這種頂級數學猜想的證明論文,本就不是給普通的數學家準備的。

普通的數學家想要弄懂這份論文,難度並不比天文學界和天文物理界的學者想要弄懂Xu-Weyl-Berry定理拓展應用的論文低。

但作爲連接代數幾何、拓撲學和數學分析三大領域的橋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價值連城。

特別是證明論文中的核心工具:‘代數簇和羣映射工具’,價值更是驚人。

不僅僅是徐川自己,很多拓撲學領域的數學家都注意到了它的剩餘潛力。

這份數學工具,在類霍奇猜想方面的其他問題上,同樣擁有着巨大的潛力,因此不少的數學教授都在研究學習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

只不過這份工具中涉及的數學領域太多了,很難在短時間內弄懂。

若是有創造者對其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理解起來自然要容易很多。

因此不少的數學家都是奔着徐川報告會過來的,畢竟若是能借助這項工具攻克一個世界級難題,他們說不定也有機會能摸一下數學界的最高榮耀。

至於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報告會,關注這場報告會的數學家也不少,但沒有徐-霍奇定理的多。

畢竟這份數學成果已經出來兩三年了,在等譜領域的數學家基本都研究過相關的論文。

關注這場報告會的,更多的是受國際數學聯盟邀請而來的天文學家和天文物理學家們。

對於他們而言,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能帶來巨大的成果,甚至藉此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去年發現‘TRAPPIST-1’恆星系的新西蘭天文物理教授,就因此上了諾獎的候選名單,如果不是引力波的發現實在太震撼了,甚至有機會可以去觸摸一下那世界最高的榮譽。

天文學界和天文物理界的人實在搞不清楚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那些評委在想些什麼。

明明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足夠配的上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比引力波的發現更加偉大,畢竟引力波已經並非是第一次發現了,重要性遠沒有第一次發現那麼高,但那些nt的委員會就是不肯將諾獎頒發給他。

一種能精確計算遙遠天體參數信息的工具,對於人類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或許現在人類還無法移民外星系,但它能在未來幫助人類節省無數的時間與精力,去從茫茫星海,無數星系中去篩選找出那些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就像這名新西蘭的教授找到了‘TRAPPIST-1’星系,找到了第二個‘地球’一樣。

從這方面來說,它的價值已經不是諾獎能夠形容的了。

七月三十一號,帶着自己的四名學生,徐川來到了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雖然明天才是大會的開幕式,但國際數學聯盟安排入住的酒店已經人山人海了。

從出租車上下來,剛走進酒店的大門,徐川就被人認了出來。

“徐川教授?”

一名中年男子看到了走進來的徐川,驚喜的呼喚一聲後,快步走了過來,而寬闊的酒店大廳中,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因此吸引了過來。

“你好。”

徐川微笑着和眼前的陌生人打招呼,他並不認識這個人,不過隨着他證明了霍奇猜想,這種被別人認出來的事是很正常的。

就像是以前他還在讀書的時候,會主動和第一次見面的德利涅、威騰等頂級大佬打招呼混個臉熟一樣。只不過他如今成了被拜訪的那一個。

“徐教授,很高興見到您,我叫阿索爾·本內特,是一名天文物理學家,您創造的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工具,是我平生見過最偉大的數學工具,您太厲害了!”

走上前來的阿索爾·本內特熱情伸出了雙手,一頓吹噓的馬屁就拍了過來。

徐川沒有在意,笑着道:“數學的能力就在那裡,只看你能不能找到利用它的辦法,Xu-Weyl-Berry定理只不過是微弱的一部分罷了。”

“您太謙虛了,這是天文界最偉大的工具,它能爲人類帶來未來。”阿索爾·本內特握住徐川的手搖晃着。

頓了頓,阿索爾教授帶着些委屈的聲音道:“只不過它實在太深奧了,我研究了一年多的時間,依舊沒有能完全掌握它的用法。”

徐川:“希望後天的報告會能讓你有所領悟。”

“我已經準備好了,只等報告會到來。”阿索爾表情興奮,不過隨即他語氣一轉,小心翼翼的問道:“不過在此之前,我能向您要個聯繫方式嗎?郵箱也可以的。”

徐川笑了笑,道:“當然沒問題。”

聞言,大廳中其他圍過來的學者也紛紛開口。

“徐教授,我也可以向您要個聯繫方式嗎?我有些數學上的問題想向您請教。”

“川神!能跟我一起合個影嗎?”

“能給我籤個名嗎?我要送給我的兒子,希望他也能在數學上像您一樣的出色。”

洶涌的人羣將徐川包圍在內,就像是喪屍看到了活人一樣,瘋狂的舉着手吶喊。

而谷炳、阿米莉亞四人已經被擠了出去,站在包圍圈外,伱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好在國際數學聯盟安排在大廳中接待客人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邊的情況,及時跑過來將徐川從人羣中解救了出來。

應付完大廳中的其他學者,徐川長舒了口氣,帶着四名學生辦理完入住手續,剛準備上樓,就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

看清楚走在前面的身影后,他眼前一亮,快步的走了過去。

“潘院士。”

徐川快步走到了這支隊伍的前面,站在了一個老人的身前。

眼前的老人正是此前在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上遇到過的潘德明院士,一位讓人尊敬的偉大數學家。

看到徐川,潘德明快步走出了隊伍,緊緊的握住了徐川的手,臉上也帶上了笑容。

“又見面了,徐川教授。”

“您老怎麼親自來了,長途奔波,這太累人了。”

徐川笑着招呼。眼前這位老人,已經八十多快九十歲了,這個年齡,還從國內飛過來是他沒想到的。

“相對比你證明霍奇猜想耗費的精力,我這點奔波算的了什麼,當年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步行幾十公里都走過來了,更何況現在只需要坐在飛機和車上。”

頓了頓,老人上下打量了兩眼徐川,感嘆道:“多少年了,我們國家終於出了一個這樣的數學家,你是國家的榮耀啊。”

“潘老言重了,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名學者該做的事情而已。”徐川謙虛道。

潘德明笑了笑,沒在這個話題上繼續,而是轉身道:“我給你介紹兩個人。”

“張偉,許辰陽,都是優秀青年數學家,或許可以和你交流一下數學上的問題。”

對於北大的黃金一代,徐川自然是認識的,只不過沒想到這兩人是跟隨北大的隊伍一起過來的。

畢竟這兩人如今都在米國的大學任職。

分別和兩人握了握手後,徐川笑着招呼道:“偉神,上次一別,好久不見。”

“陽神,上學時期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了,你解決的代數簇自同構羣線性增問題,曾帶給我很大的啓發。”

身形偏瘦,帶着無邊框黑色眼鏡的張偉笑着調侃道:“在川神你面前,這個稱呼可用不得。”

一旁,身形偏胖的徐晨陽也笑着道:“四十歲以下的青年一代,誰敢在川神面前稱神?舒爾茨恐怕都不敢吧。”

徐川微微翻了個白眼,無奈道:“兩位大神就別調侃我了。”

三人互相交流着,身後北大龐大的隊伍四散開來,看着前面的正在交流的幾人有些騷動和興奮。

北大的隊伍很龐大,人數足足有三四十人,不過大部分都是跟着導師教授過來見見世面的學生。

這些年齡基本比徐川都還要大的學生在看到徐川后,就像是追星族粉絲看到了自己追的明星一樣,兩眼放光,興奮不已。

若不是前面還有大佬鎮着場面,這些學生怕是得一擁而上要簽名、求合照、吸歐氣了。

畢竟徐川這個名字,他們聽得太多了。

從弱Weyl-Berry猜想的證明開始,到Xu-Weyl-Berry定理、再到徐-霍奇定理、到NS方程

有關於這個名字的一切,都是傳說。

對於任何一個有志於在數學上更進一步的華國青年學者來說,徐川這個名字的既像是海岸線上的明亮燈塔,指引着他們前進;也像是珠穆朗瑪峰,俯視着數學這座高原,更像是天上掛着的太陽,散發着明亮光輝,可望卻不可及。

加更只能放到明天早上了(還沒寫完),昨晚玩到了挺晚的,今天下午纔起來,抱歉了。

(本章完)

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79章 轉瞬即逝的靈感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577章 阿米莉亞的離開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402章 大亞灣捷報!第668章 合作‘好夥伴’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24章 頒獎典禮第253章 暗物質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單章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496章 物理學王座上的又一頂王冠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單章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341章 152K高溫超導!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673章 《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388章 米國的反壟斷調查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375章 甦醒的巨龍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617章 提爾曼:我怎麼感覺被NTR了?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24章 頒獎典禮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758章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禦護盾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無奈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580章 提前一年面世的‘遙遙領先’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7章 集訓第668章 合作‘好夥伴’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414章 老人的到來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88章 請客吃飯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