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來了

馮嘯辰來了,蔣憲宇也就不好再和周挺、徐致遠他們討論下去了。他向二人招呼了一聲,便陪着馮嘯辰離開了討論現場,走到了外面的大空地上。與他們一道出來的,還有冷飛雲、吳仕燦以及化工設計院、石化設計院的幾位中層幹部,這些人都是應裝備公司的邀請趕到濱海來參加這場大會戰的。

確定要基於釕觸媒工藝搞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成氨工藝這一戰略之後,裝備工業公司便向相關單位發出了通知,請他們調遣精兵強將前往濱海第二化肥廠工地,參加技術攻關。接到通知的有新陽二化機、北化機、國家化工設計院和石化設計院,此外還有一些科研院所裡的個別專家,這就是由馮嘯辰、吳仕燦等憑着個人關係去邀請的,沒有走正式的組織渠道。

在發出通知的時候,裝備公司並沒有說出釕觸媒工藝這件事,只是說打算在濱海二化項目中實施一些技術革新,因此需要請專家來會商。等到指定的那些專家、學者和工程師到位之後,冷飛雲才向大家說明了實情,並且要求大家嚴格保密,絕對不能向外泄露消息,以免被日本人察覺到中方的計劃,進而橫生出新的枝節。

裝備公司請來的這些人,都是在化工領域裡浸淫多年的,深知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工藝對於國家意味着什麼。別看有些人平日裡發牢騷的時候也會說些什麼中國不行,人家外國如何如何之類的泄氣話,但到涉及到能夠自己搞出一項創新來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熱情百倍的。

按冷飛雲向馮嘯辰彙報的情況,這些天裡,專家們可謂是廢寢忘食,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新工藝的研發。釕觸媒工藝最早是由王宏泰牽頭搞出來的,因爲資金是由重裝辦提供的,所以研究中產生的專利也都屬於重裝辦所有。重裝辦撤銷後,這些專利轉到了裝備工業公司手裡,裝備公司除了擁有專利申請報告上披露的那些公開知識之外,還有一些不能向外泄露的內部知識。這一回,馮嘯辰下令把這些知識拿出來與參加攻關的專家們共享,在前一段時間,專家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消化這些知識,同時根據這些知識對現有的工藝流程提出修改意見,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工藝。

一套新工藝的提出,並不是要把原來的老工藝全部推翻,而是在老工藝的基礎上進行革新。釕觸媒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最大的區別只在於使用的催化劑不同。相比傳統工藝中使用的鐵系催化劑,釕基催化劑的轉化效率能夠提高近20%,而且穩定性更好,具有較強的耐毒性,也就是對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雜質不敏感,這對於簡化反應裝置是非常重要的。

裝備公司提出基於釕觸媒開發新工藝,其實就是結合釕觸媒的這些特點,把原有工藝裝置中不適合的部分進行修改,增加一些必要的裝置,刪掉一些不必要的裝置。這種改進的幅度可大可小,大的改進能夠充分地發揮釕觸媒的優勢,如果因爲時間、技術等方面的約束,只能做一些小的改進,那也無妨,充其量就是讓釕觸媒的效率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原來能夠提高20%的效率,現在只提高了10%,這也是無傷大雅的。

最重要的是,只要改進了基礎工藝,中方就可以不受池谷工藝許可證的限制,有了自主出口的權利。說到底,中國其實有很多技術都已經掌握了,只是受到專利保護的限制,你有這項技術也不能使用,否則就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但真到大家要掀桌子不講國際規則的時候,誰還在乎你的專利保護?君不見以美帝的霸道,要打貿易戰也得先編理由說別人違反了世貿規則,而不是直接掀桌子。因爲它知道,如果掀了桌子,大家都不講規則了,它的很多技術優勢就不存在了,真以爲中國仿不出它的芯片?

這些自然就是後話了。

“大家辛苦了。”

在空地上圍着站成一圈之後,馮嘯辰笑着向衆人道了句問候。這是施工現場,冷飛雲倉促之間也找不到足夠的椅子讓大家坐着聊天,索性就都站着了。能被裝備公司請來的人,除了技術過硬之外,合作精神也都是挺不錯的,不會矯情地要求各種待遇。馮嘯辰在心裡暗暗想到,如果真把王宏泰請來了,讓他在太陽地裡和大家站着討論問題,不知道他會不會滿臉不高興。

“不辛苦,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馮總,你和吳部長到處跑,聯絡專家學者,纔是最辛苦的呢。”

“呵呵,不瞞馮總說,搞一套咱們自己的合成氨工藝,是我半輩子的願望,這下子總算是看到希望了,我渾身都是勁呢,辛苦一點算個啥?”

“沒錯沒錯,這套工藝真能搞出來,那可太解氣了!”

衆人亂烘烘地迴應着,馮嘯辰能夠感覺到他們話裡透出的熱情與興奮。士氣可用,這就是馮嘯辰最直接的感受,前十幾年大家放下身段,苦哈哈,甚至是低三下四地向國外學習先進經驗,到今天已經有了很堅實的積累,也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了。當年國外一個年紀輕輕的小技術員就能在中國的老工程師面前頤指氣使,你要說大家心裡沒有憋着一股氣,那就太高估大家的佛性了。好不容易有一個回手打臉的機會,誰不是躍躍欲試的。

“對了,馮總,前些天你不是說去浦江請王教授的嗎?怎麼他沒過來,只來了一個博士生?”化工設計院一位名叫鮑劍林的設計室主任問道。同在化工圈子裡,鮑劍林是認識王宏泰的,也知道他是釕觸媒工藝的主要研究者,儘管許多技術資料在裝備公司手裡都能夠看到,但有些研究經驗是別人學不來的,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說得明白。

馮嘯辰淡淡一笑,說:“我們去得挺不巧的,王教授正好身體不適,天天要去醫院做理療,所以暫時就過不來了。”

“哦。”衆人都輕輕應了一聲,也不知道是真的相信了馮嘯辰的解釋,還是悟出了其他的一些什麼。學術圈子也就這麼大,誰是什麼德行,大家還是有所耳聞的,王宏泰也就是40歲不到的年齡,身體再不適,還能差到哪去?更有人回憶起上個月在黃山開會的時候,王宏泰也是參加嘉賓之一,上山的時候健步如飛,還與一位某單位的美女學者談笑風生,怎麼一轉眼就要天天去做理療了,腰子這麼不經摺騰?

“這個徐致遠,水平如何?”

馮嘯辰岔開了關於王宏泰的話題,對裡面那片小空地努了一下嘴,對衆人問道。

“水平很不錯,功底很紮實。”蔣憲宇搶着應道,他連用了兩個“很”字來進行描述,顯然是對徐致遠頗爲滿意,沒準還存在着要撬牆角把徐致遠弄到北化機去的念頭。

冷飛雲補充說:“最關鍵的是,這位徐博士工作態度很積極,這幾天跟着大家一起爬管子,任勞任怨。昨天還從管子上摔下來,把腳扭了,現在走路還一拐一瘸的,可你也看到了,他還在和蔣處長他們討論工藝的問題。”

“嗯嗯,小夥子很不錯,有點我們年輕時候的那種勁頭。”

“我都忍不住想邀他去我們那裡做博士後了,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上我們那座小廟。”

“嘖嘖,王宏泰這麼……呵呵,收的學生倒真不錯。”

馮嘯辰打斷了大家的感慨,接着問道:“既然是這樣,那麼王教授如果過不來,大家覺得釕觸媒工藝的問題會不會受到影響?”

蔣憲宇沉吟了一下,說:“其實,王教授如果不過來,對我們的影響也不太大。大致的工藝原理我們已經掌握了,專利也在裝備公司手裡,有些工業方面的問題,王教授作爲高校裡的學者,不一定比我們這些搞設計更瞭解。更何況,徐致遠瞭解的東西並不比他導師少,剛纔我和周工和他討論了一下,覺得很多問題他都能說得很明白,現場有他也就足夠了。”

“那我就通知王教授,讓他安心養病,啥時候身體好利索了,再過來指導。”馮嘯辰說。以他的身份,把話說得如此客氣,明顯就是在給王宏泰拉仇恨了,誰說小馮就不是那種睚眥必報的人呢?

鮑劍林聽出了馮嘯辰話裡的潛臺詞,但倒也沒有落井下石地附和,而是換了個話題,說:“馮總,現在關於合成氨的基礎工藝方面,基本沒什麼障礙了。倒是一些周邊關鍵設備的工藝,我們還是受制於池谷方面的,保不齊他們會在這些周邊工藝上做文章。”

“沒錯,這也是我們現在比較擔心的事情。”蔣憲宇說,“包括轉化爐、脫碳系統、空氣壓縮機、合成氣壓縮機方面,都有一些專利是屬於池谷以及美國、荷蘭的一些外國公司的,如果到時候他們拿這些專利來卡我們,哪怕只是拖一拖時間,我們也很難受了。”

第八百五十八章 叔可忍嬸不可忍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個小目標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舊業第四十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隊有熟人第六百七十章 我們樓裡的清潔工都懂第十八章 部長氣得住院了(爲盟主柳影2012加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國的工業底蘊第四百一十六章 所謂業務費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九十三章 兩難的境地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讓客戶使用落後工藝第二百三十五章 鼓勵自由競爭第二百八十七章 騙子一條街第四百二十三章 藍調咖啡學術沙龍第七百九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三百五十五章 想和馮處長合作第一百九十三章 培養能當師傅的工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郭是個能幹的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在國家的需要面前(慶祝均訂突破5000,加更)第一百六十章 我的泰山是神級修理工第七百五十三章 沒有談下去的意義第五百零八章 去現場看看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過省體育館的大梁第五百一十二章 貪得無厭的馮助理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煩惱第四百零九章 範英的好手藝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家的熱情很高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陣地在第九章 馮家的家庭會議第八百三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五百八十八章 這不是明搶嗎第八百三十章 歐美國家不搞補貼第一百零四章 小馮真是一員福將第三百四十章 馮嘯辰的秘密安排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我們什麼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公事還是私事第八百四十八章 做一個交易第二百八十五章 牛烘烘的姚總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百二十章 照合同辦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六章 找他們試試第二百二十一章 馮處長的背景很神秘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決於時間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最大的幫助第五百九十章 惡名在外第六百九十四章 我只是猜測第七百六十章 一家叫Spring的酒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借花獻佛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個重要的窗口期第三十五章 噪聲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願意接手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剛纔那算是衝動嗎第一百三十章 找着機會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個重要的窗口期第三十五章 噪聲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人砸場子了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六百二十一章 攪局者第四百六十三章 必須步調一致第六百六十一章 組織上的補償第一百五十六章 張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七十七章 傳說中的條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他們嚐到甜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零四章 殺雞儆猴的效果第五百一十三章 這是一個無憂劫第三百六十一章 挖掘機哪家強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地分居的三角債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術交流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基礎第五百一十一章 池谷的封口費第二百七十五章 董巖出事了第五百四十章 面試第二百二十四章 江湖救急第八百九十二章 擰成一股繩第三十七章 卸荷槽第五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這是完美的合作第七百六十八章 閒不住的晏樂琴第二百二十四章 江湖救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虧損第三百章 哪來的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過省體育館的大梁第六百一十八章 組團出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董巖的事情絕非偶然第七十八章 不能讓奉獻者比慘第六百一十八章 組團出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翔機械廠的危機第五十八章 剁手一族第八十五章 淨水潑街迎外商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桿同僚第六百四十九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資第六百七十章 我們樓裡的清潔工都懂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桿同僚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並不比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