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術換技術

一套合成氨裝置涉及到轉動設備200餘臺,靜止設備300餘臺,各種工藝管線長度達到200公里以上。各臺設備上又包括了軸承、閥門、儀表等各種配件,一套裝置裡光各色儀表就有數千件,需要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才能夠提供出所有的這些設備和配件。

西方列強中,掌握大型合成氨裝置製造能力的國家有七八個,但這些國家也並非自己製造裝置中的所有設備和配件,而且是通過國際市場來完成配套。以池谷製作所爲例,它並不自己生產儀表、閥門等配件,這些配件都是從其他企業採購的,有些供應商是日本本國企業,有些則是其他西方國家的企業。隨着中國的企業逐漸進入國際市場,西方國家的設備製造商有時候也會從中國企業採購部分配件,甚至是單臺的設備,真正是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但對於中國來說,只要有一樣東西不掌握在自己手裡,大家就會有些慌張,總是生怕被人卡了脖子。而事實上,卡脖子的事情也是有的,比如這一回池谷製作所拒絕向中方發放合成氨基礎工藝的許可證,就讓中方空有製造能力,卻無法進入國際市場。照理說,大家都處在同一個國際貿易體系之下,這種隨便卡別人脖子的做法,既不符合商業規則,也不符合商業道德。

相比而言,西方國家之間相互卡脖子的情況比較少,一來是因爲他們的經濟相互依存比較嚴重,卡脖子就是損人不利己,沒人會這樣做,另外一點則是因爲他們具有相同的社會制度,屬於同一個陣營,因此有內部的協調機制,能夠避免這種互相傷害的作法。而涉及到中國的問題,西方國家就沒那麼好說話了,中國與他們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他們有充足的理由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從早先的巴統協議,到如今的瓦森納協定,都有對中國封鎖技術的條款,當然,他們纔不會說這是出於市場競爭的考量,而是披上什麼普世價值的外衣。

爲了獲得中國市場,一些西方企業不得不承諾向中國轉讓一部分的技術。但他們的技術轉讓往往也是附帶着條件的,比如有些技術的使用必須徵得原廠商的許可,否則就是侵權。中國用十幾年時間消化吸收了大型合成氨裝置的製造技術,但有一些專利還掌握在外商手裡。雖然目前這些外商還沒有表示要限制中方在阿根廷項目中使用這些技術,但又焉知陰謀失敗的池谷製作所不會去拉他們作爲同盟,向中方突然發難呢?

“這些關鍵技術,到底有多少項?哪些是我們在短期內能夠突破的,哪些是暫時無法突破的?”馮嘯辰問道。

蔣憲宇遞上一疊紙,說:“前天我們幾個已經認真梳理過了,一共有112項關鍵技術,是外方有可能對我們卡脖子的。這其中,有82項是我們有可能突破的,有一些我們早就有了替代方案,只是替代方案不如國外的技術理想,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用。另外30項,技術難度比較大,要想在半年時間裡取得突破,恐怕不太現實。”

馮嘯辰接過那疊紙,翻看了一下,點點頭讚許地說:“蔣處長真不愧是行業裡的宿將,掌握的情況非常完整,有了這張清單,我們就能夠有的放矢地安排工作了。對於有可能突破的技術,我們必須馬上動手,不惜成本,務必要在三個月之內突破。至於這30項難以突破的技術,大家能不能議一議,看看有什麼解決方案。”

“只能是和國外的專利持有者談判了。”吳仕燦說,“就比如U形管強制循環的工藝,是德國勃朗公司擁有的,咱們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工藝,但至今也沒有一個好的方向,所以我估計在短期內應當是無法突破的。”

“能從勃朗公司手裡把這項專利買過來嗎?”冷飛雲問。

鮑劍林搖頭說:“我們過去和他們談過,他們說這項專利只授權,不賣斷。”

“我列出的這30項專利,都是這樣的。其實我們過去和專利持有者都談過,他們不同意賣斷這些專利,但可以授權我們使用。”蔣憲宇說。

“如果是在其他時候,這倒是無所謂的,反正我們過去也交過專利費的,現在接着交就是了。”新陽二化機生產副廠長趙赫說,“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就不得不防着對方突然宣佈暫停授權了。德國人和日本人是一家的,萬一池谷製作所給他們一些好處,難保他們不會在背後捅咱們一刀。”

馮嘯辰心念一動,說:“池谷製作所能夠給他們好處,咱們難道就不能給他們好處嗎?如果咱們拿出一些好的條件跟他們交換,他們會不會答應把專利全部賣給我們呢?”

“馮總的意思是說,用市場換技術?”趙赫問。市場換技術是以往中方獲得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池谷製作所也是因爲垂涎中國的化肥設備市場,才答應向中方轉讓一部分技術的,還允許中方在國內自由地使用那些未買斷的技術。聽馮嘯辰說要拿好處去與德國人交換技術,趙赫本能地就想到了這一點。

馮嘯辰微微一笑,說:“咱們現在不搞市場換技術了,咱們搞技術換技術,你們覺得如何?”

“技術換技術?”鮑劍林一愣,“咱們拿什麼技術跟勃朗去換呢?”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馮嘯辰賣了個關子。

蔣憲宇眼前一亮:“馮總的意思是說,釕觸媒的專利?”

馮嘯辰問:“蔣處長覺得如何?”

蔣憲宇又進入了長考,他在心裡盤算了一陣,說:“勃朗也在搞釕觸媒的研究,但咱們佔了先機,他們要繞開咱們的專利,另闢蹊徑,難度很大。如果咱們把咱們的專利轉讓給他們,他們就不會受到我們的專利約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相比U形管強制循環這項技術的價值,這種交換他們是肯定會接受的。”

“如果要換,可不能單換這一項,要不咱們就虧了。”吳仕燦笑呵呵地說。

“當然不是換這一項。”蔣憲宇的思路被馮嘯辰打開了,後面的問題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他說:“勃朗公司和荷蘭的埃爾公司、美國的克雷默公司,都有專利共享協議,而現在卡着咱們脖子的十幾項技術,都在埃爾公司和克雷默公司手裡。如果咱們啓動一個多邊談判,與這幾家公司談專利互換的問題,我們讓出釕觸媒專利,換取他們手裡的這十幾項關鍵專利,他們並不吃虧。”

“可是這樣一來,咱們的釕觸媒工藝就落到外國人手裡去了。他們獲得這項專利之後,會不會反過來成爲咱們的競爭對手呢?”冷飛雲提醒道。

馮嘯辰笑道:“蝨子多了不癢,國外擁有的專利技術比咱們多得多,咱們憑藉着一個釕觸媒的專利,也限制不了他們與我們競爭。更何況,咱們和歐美國家並不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上,人家的技術比我們先進,看不上咱們這仨瓜倆棗的。這一次阿根廷的項目,荷蘭人去投了標,但因爲成本太高,阿根廷方面連考慮都不考慮。咱們的競爭對手只是日本企業,拿着歐美的技術來對付日本人,還是挺不錯的。”

“哈哈,馮總說得太好了。”鮑劍林讚道,接着又對冷飛雲說:“冷部長,其實你也不用心疼,釕觸媒這個東西,歐美國家也在搞,只是他們主要用在乙烯合成以及甲烷合成方面,目前取得的專利也非常多了。合成氨這塊,西方國家基本已經放棄了,我們拿這項專利去和勃朗公司、埃爾公司交換,他們也只是爲了把它用在石油化工方面,和咱們並不構成競爭關係。就算咱們不和他們交換,過幾年他們也能開發出類似的專利,到時候咱們這些技術就值不了多少錢了。”

“如果能夠把阿根廷項目拿下來,我們從利潤中提取5000萬美元,用來開發新的基礎工藝,到時候就把釕觸媒的專利損失給補上了。”馮嘯辰許諾道。

“馮總萬歲!”鮑劍林直接就來了一句。5000萬美元,那可就是4億多人民幣啊,用來開發新的化工工藝,分到每個單位還不得有個幾千萬?以化工設計院的地位,爭取1億的資金也並非癡人說夢。這麼多的錢,別說一個什麼釕觸媒工藝,就算把整個元素週期表都拿過來試一遍,也綽綽有餘了。

至於說馮嘯辰的承諾是不是有效,鮑劍林以及在場的專家、工程師們都是毫不懷疑的。他們知道,在科研投入方面,馮嘯辰絕對是官員中最慷慨的,而且用不着加上“之一”二字。就說這次把大家拉到濱海二化來搞技術攻關,冷飛雲一見大家就放了話,說不用在乎成本。濱海二化原本是濱海省投資建的大化肥廠,也不知道馮嘯辰在背後使了什麼勁,居然就說服了濱海省把它貢獻出來給大家試驗新工藝用。雖說大家都是化肥設備方面行家,不至於把這家尚未投產的化肥廠給玩壞了,可這個大手筆,誰能做得出來?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囂張了第七百六十章 一家叫Spring的酒樓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戰師傅第三百零五章 入鄉隨俗第五十三章 物歸原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遇上一個胖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書般經典的操作第六百零四章 漸進式改革第八百四十五章 希望給予更多的支持第四百零四章 殺雞儆猴的效果第四百八十八章 蓋詹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一章 遠大理想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過省體育館的大梁第四百二十五章 遭到冷落第八十六章 楊秘書之野望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術交流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們倆是豬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分錢都不用花第二百九十九章 該有個女主人了第五十七章 羅翔飛想一魚兩吃第三百四十一章 請你們幫忙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們家曉迪第八百二十五章 否認三連第四百零八章 把零頭抹掉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擅長開會發通知第八百七十六章 請馮總幫忙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七十四章 又來了一個叔叔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鐵路通車慶典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們需要一個重裝辦(大結局)第七十六章 留學的問題第三十六章 困油第六百章 影響復關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陣地在第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人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負責弄錢第六百零二章 他一定是教藝術體操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聽聽兄弟單位的意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師傅家的窘況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九章 韓科長第八百八十二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四百七十一章 離了國家你啥都不是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第五百六十七章 出了岔子第二十七章 六品的武職第三百九十二章 很低級的錯誤第五百八十一章 賭一把第一百六十二章 兩條二級焊縫第八百八十三章 內田悠上門第七十六章 留學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資格第四百八十一章 來了個什麼執委第二百三十八章 簽字畫押第一百六十章 我的泰山是神級修理工第五十八章 剁手一族第十七章 利用他們的競爭關係第四百零九章 範英的好手藝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鐵路通車慶典第二百九十三章 跪求第三百五十五章 想和馮處長合作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電站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去哪我就去哪第六百七十九章 池谷要卡脖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鉗夾車第七百六十四章 有錢的纔是大爺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滿滿的長谷佑都第六百九十一章 亞歐大陸橋第一百四十七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四十五章 互相甩鍋第五百九十八章 財產的來源第三百五十四章 總得有人去做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馮處長的背景很神秘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輸血還是抽血第七百九十八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七百八十六章 絕對不能慫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轉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五百六十一章 工人度假村第七百七十四章 庫克船長的祖宗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才是最大障礙第八百三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零七章 姚偉強回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有你纔有家的感覺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第二百章 扯一塊虎皮第六十八章 中國是一個大國第十三章 兩個借調幹部第七百章 壓縮外匯指標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法拒絕的好意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這樣的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是中國人造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們應當算是朋友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工農商學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後發優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個當分母的小講師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國公司是非常講究誠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