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水平

第408章 水平

朱標抄自趙頊的策問題目意思很簡單,聖王治理天下無論怎麼做都能讓天下富足安樂,那麼聖王究竟是怎麼做到這些事情的呢,如今華夏傳承數千年計,已經出現許多難以解決的故弊。

今天我們君臣要把大明治理好,哪怕只維持這一代,那也一定需要好的方法,要解決這些故弊,所以皇帝我啊想聽聽你們的看法,你們來說說這個天下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又該用什麼辦法去解決。

策問這個考試形式說有用也有用,說沒用也沒用。

倒也不是沒有大聰明意圖用犀利言辭鍼砭時弊來吸引皇帝注意,但事實上真這麼幹的話連讀卷官這一關都過不去,根本就送不到皇帝面前,所以策問答題大多都是稱頌讚揚的內容,最多也就是暗示性的稍微提出一點方略建議而已。

接近正午的時候,坐在最前面的楊榮才擱下筆,然後凝神檢查自己的答卷。

考試的時間實際上是很緊張的,雖然只有三題,但是每一題都關係到考生的前途,他們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斟酌,一個上午過去,楊榮纔算是堪堪完成了策問題目。

中午時候,考生們可以得到一個時辰的時間用來休息和吃東西,到下午就必須完成剩下的算學和格物題了。

在楊榮檢查試卷的時候,由於他太過聚精會神,甚至都沒有感覺到背後的人影。

許良趁着監考的便利,在這個時候順便來到楊榮背後看了起來,畢竟是自己的學生和師爺,兩人的關係還是非常緊密的,按照官場默認的規矩楊榮以後天然就是許黨的人。

殿試之後楊榮就取得進士功名,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做自己的師爺了,這讓許良覺得有些可惜,這兩年楊榮算是幫助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再找師爺就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個用的這麼順手的了。

不過楊榮將來他進入到工政司一樣也是自己的助力,倒不是許良已經把他的前途安排好了,而是在場所有考生的前途都被他和朱標安排好了,一個人都跑不掉全都要進入到工政司裡,然後作爲工政司的基層官員分散到大明各府縣搞工業建設。

許良只是簡略看了兩眼,楊榮的策問答案相當紮實,以先秦時管仲在齊國的政策作爲典故說明良好的經濟政策對治理國家的巨大作用,然後又以京城現在的情況表達工業給官府及民生帶來的良好經濟,工業之重要也就凸顯出來了。

接下來便是他提出的各種關於工業政策的施政建議,這些建議相當務實和全面,不僅有官府各種有利於工業發展的舉措,還有當下工業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的個人建議,基本上都沒有誇誇其談,每一個建議都是具體而詳細的。

這樣的一篇內容寫下來篇幅不會小,這導致楊榮把字寫得比較細小,不過因爲書法基本功紮實,所以整個答卷版面雖然密集但依然比較整潔。

許良大致看了幾眼後面的建議就心中有數了,楊榮這兩年跟着自己處理的很多事物都是工業相關的,可以說這篇策問就是他對兩年工作最精煉的總結和感悟,這也算是這兩年做師爺的經歷給他最好的幫助了。

這時候楊榮才發覺自己身後有人,回頭一看便看到了許良,許良並沒有說什麼話,只是淡淡點頭,然後就往其他地方去了。 整個看下來,還是楊榮這個經歷過實際事務鍛鍊的人答的最漂亮,其他的人提出的一些建議多少都是比較寬泛了,其實越是楊榮這樣務實具體的東西越是厲害,二者的水平差距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許良只能感嘆原歷史能幹到閣臣的人物,換個環境一樣能出人頭地,人和人確實是不一樣的,算學和格物這都是關中大學基本課程,楊榮在讀的時候成績一樣是學校頂尖,這次考試幾乎是他全方面領先了。

不過也就是他了,其餘關外的士子他也瞄了兩眼,策問題目即便比關中士子好點也好不了太多,更多是談論變法的必要性,但提不出來什麼比較建設性的意見舉措,畢竟他們也沒有怎麼了解過工業理念。

連策問都拉不開大的差距,那麼後面的算學和格物就更不是關中士子的對手,雖然現在殿試還沒有結束,但是許良已經能夠看出來了,本屆科舉最終的名次是少見的北風壓倒南風。

誰能想到兩年前才鬧出來一出南北榜案搞得一地雞毛,然後隨着政策一變,突然間整個南方士子全面失利,北方尤其是關中的士子幾乎佔據了整個榜單。

下午的考試許良也藉着監考的機會看了看,與他所料的一般無二,算學題目關外士子都是撓頭爪耳,關中士子則要風輕雲淡得多了。

最後的格物題比較開放,考生們的各種猜想全都放飛自我,並且都根據自己的猜想設想出來一些實驗方向,即便是這樣的題目關中士子展現出來的思維方式也比關外士子更加嚴謹及合理些。

當然並沒有出現一個天才真的蒙對了這個問題,人類起源這個問題不單單是人類的問題,而應該是從生物演化的角度去摸索,這不是考場能解決的事情。

到了申時之後,便有學生陸續交卷了,等到酉時一到考試時間徹底結束,剩餘的學生也盡數交卷,至此殿試便算結束,剩下的事情就與學生們無關了,他們只需要安心等待朝廷放榜即可。

當夜,便有事務官員把所有答卷封名,然後送至東閣等待明日讀卷官審卷。

審卷也不是容易事情,會經過大大小小的考官層層篩選之後,把所有試卷分爲上一等和次二等,基本上這就決定了大部分考生的名次。

上一等最後也就是二甲了,次二等也就是三甲了,至於一甲則是由皇帝從考官送去最佳十份試卷裡選出三名,也就是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了。

說是殿試,但實際上絕大多數人的試卷都送不到皇帝跟前,考官們就已經安排好了多數人的命運。

(本章完)

第179章 契約452.第450章 償還苦難第398章 永別了,我的故鄉第49章 小黑子們!第40章 氣候!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264章 變革的醞釀610.第608章 奧斯曼瘋了第339章 論戰爭第130章 許良誤我啊!第393章 考覈第75章 燕王,道衍第240章 老朱:這工業化有點東西感謝世界和核平的打賞!!!明天開始加更533.第531章 天下沒有犯錯的皇帝!第105章 《自然》第415章 土著548.第546章 帝國預算719.第717章 大壽562.第560章 大基建726.第724章 博物館663.第661章 難!第399章 朱棣的磨難713.第711章 專訪608.第606章 先進與落後646.第644章 錢第23章 臣有諫言!第181章 生死!第163章 進京趕考第162章 是時候了第165章 那個老人523.第521章 誰老了第150章 交代後事555.第553章 朱允熥的震撼第146章 感動和喜悅720.第718章 危機第6章 狗大戶真有錢!515.第513章 差距第20章 我要當官,當大官!第34章 各領風騷578.第576章 天朝不仗義第136章 許良整的好活兒啊!673.第671章 打不了打不了第402章 遙遙領先!第295章 臣反對!第239章 工業偉力的洪水猛獸第436章 大明的空氣有點甜第3章 許良發家史第375章 震懾第69章 淨整奇葩活兒(跪求追讀!!!)685.第683章 三路夾攻554.第552章 遊學712.第710章 兩條路第285章 朱元璋認證第97章 誘惑天子!562.第560章 大基建第227章 視察工廠563.第561章 許委員長第9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373章 開學第228章 構建商業生態第66章 遷都諸事(跪求追讀!!!)第425章 秦晉使者606.第604章 要不您來奧斯曼就業?461.第459章 心情愉悅第15章 商業計劃書第137章 許良該殺啊!第104章 上架感言第396章 最後的享受569.第567章 風雲涌動第44章 你是天才?第351章 屈才了505.第503章 烏合之衆第343章 恐怖450.第448章 科研院第296章 許良的聘禮第150章 交代後事第135章 行不行啊你?523.第521章 誰老了第163章 進京趕考第122章 毒打493.第491章 黃老爺是個大善人第2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42章 許老爺?第204章 雞湯來咯534.第532章 告一段落516.第514章 文明與野蠻454.第452章 當狗?460.第458章 搜查士兵687.第685章 任命638.第636章 人潮所向第209章 老楊啊,來當我秘書吧第111章 世子殿下510.第508章 最後的事第224章 貿易體系701.第699章 不忠不義!第268章 生活第275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第127章 《細菌病理說》第277章 還得是許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