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

吳大頭從邯鄲南下,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傳開了,說是有一位了不起的好漢,大鬧了大都,劫走了兩個關鍵的人物,隨後從容南下,狠狠抽了元廷的嘴巴子。

而傳着穿傳着,兩個關鍵人物就變成了兩位皇妃,就在百姓們的殷切期盼中,大都的皇帝陛下綠了。

還有版本說這位大英雄千里南歸,單人獨馬,連斬元軍好幾位大將,穿州過縣,如入無人之境。

也是啊,沒有這身通天徹地的本事,如何能在龍潭虎穴當中,翻江倒海,全身而退?

吳大頭都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他會成了左擁右抱,橫勇無敵的形象了!

更爲離譜的是有人提到說那出“單騎擒賊”的戲碼,就是演得這位英雄,只不過他抓得不是什麼徹裡不花,他纔多大的名氣啊!

被抓的是脫脫,元廷百萬大軍一夕潰散,都是此人之功。

都離譜到了這個地步,老百姓不知道這是假的嗎?

當然知道了。

問題是真的假的有什麼緊要嗎?

大家就是要出口惡氣。

因此各種消息,全都滿天飛。

就在這種情況下,吳大頭在一名刀客老哥的保護下,坐着驢車,安安穩穩到了黃河岸邊。

由於從河北方向南下,他沒法直接回老朱的地盤,需要穿過河南。不過難度也不大,上一次他就是從這裡去的大都。

只要喬裝改扮一下,找一艘漁船,很容易就過河了。

吳大頭盤算很好,可他剛到了岸邊,還沒來得及尋找,有一艘大船就等在了這裡。

一位披着鎧甲,挎着佩刀的將領正等在這裡。

“可是吳英雄嗎?在下毛貴,奉了陛下旨意,前來迎接吳英雄!”

毛貴?

吳大頭並不認識這位,但是瞧對方的架勢,他也清楚,自己是跑不了了,那就隨着去瞧瞧吧。

吳大頭也暈乎乎的,說實話他早就覺得自己必死無疑了。

但是偏偏就從邯鄲出來了。

他甚至覺得自己已經死了,這不過是到了地府罷了,不然哪來那麼多陰間的事情?

還陛下呢,不會是閻王爺吧!

事實證明,吳大頭還真猜錯了,人家的確是貨真價實的陛下!

派毛貴迎接吳大頭的,正是小明王韓林兒。

就在高郵城外,幾十萬大軍潰散之後,紅巾軍的勢頭陡然一轉,朱元璋一統淮西,積蓄力量,準備奪取集慶。

張士誠守着淮東之地,憑着鹽利,恢復元氣。

天完大帝徐壽輝從山裡出來,攻城略地。

至於最早舉起義旗的劉福通則是尋找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擁立爲主,建立宋政權,定都亳州,年號龍鳳。

隨後又奪取了開封,許州,洛陽等地,徹底霸佔了黃河以南。

劉福通是個很有志向的人,他一直牢記着韓山童的口號: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飛龍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如今恢復了大宋,下一步就是北伐。

就在他籌劃北伐的時候,知道了吳大頭的事情,要說劉福通也不信那些傳言,但既然吳大頭名氣這麼大,把他拉過來,豈不是能成爲北伐的活招牌。

因此劉福通派毛貴過來,迎接吳大頭,把他請到了亳州。

吳大頭孤身一人,人家安排,他也沒有選擇,只能來瞧瞧吧。

還真別說,韓宋這邊給了吳大頭天大的面子,小明王,杜遵道,劉福通,盛文鬱,羅文素,許許多多的頭面人物,一起接見。

這個排場比老朱那邊大了許多。

“吳英雄,你這一番大鬧元廷,可是狠狠漲了咱們紅巾軍的臉,我剛剛得到了消息,氣急敗壞的狗韃子,已經開出了懸賞,要捉拿你,還說你是天下第一紅賊,無論如何,也要取你的你腦袋!”

劉福通說話聲音響亮,甕聲甕氣的。

吳大頭咧嘴,跟你們比,我算什麼啊,這天下第一紅賊的名頭,怎麼也扣不到我頭上啊?不過他也沒什麼好解釋的,只是躬身道:“不敢當,俺不過是奉命行事,都是我家上位運籌帷幄,巧妙安排。”

“你家上位?是朱元璋嗎?”劉福通站起身,笑呵呵走到了吳大頭的面前,“你是什麼官職?”

吳大頭略微一動,隨即笑道:“我們戲班子雖然只有幾十人,但是上位擡愛,給我了一個百戶的職位。”

“百戶?”

劉福通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來。朱元璋也太摳門了,就憑這麼大的名氣,怎麼也該給個像樣的官職啊!

劉福通笑過之後,對吳大頭道:“這樣吧,讓我們小明王陛下封你爲龍驤將軍,跟我們幹吧!”

吳大頭一怔,雖然不知道這個龍驤將軍是個什麼玩意,但是聽起來就比百戶高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他卻沒有多大興趣。

這倒不是說吳大頭有多高覺悟了,只是他這一次死裡逃生,已經讓吳大頭明白了一些事情,牢頭和獄卒願意放自己,整個邯鄲的百姓都不想自己死,絕不是因爲自己的官職多高。

事實上脫脫被罷黜,元軍雖然亂了一陣子,但也沒有誰直接起兵,把脫脫保下來。

說到底是自己服務的老闆,人立得住,窮苦人願意支持,人心所向。再說的直白點,朱元璋給的百戶是百戶,你劉福通給的將軍,沒準要不了多久,就是個屁!

“多謝美意,俺沒有什麼本事,能當個百戶,已經是上位天恩,我現在只想趕快返回滁州覆命!”

劉福通眉頭緊皺,“怎麼,你還要回去?是嫌棄官職不夠?還是嫌沒有賞金?我給你一萬兩銀子,再給你一座宅子,加上十個美女,讓他們伺候着你,這總行了吧?”

吳大頭無奈苦笑,“此事不是賞賜的事情,無論如何,我也不會背叛上位!”

劉福通心說你就是個百戶,我開了這麼高的價碼,如何還不同意?這也太不識擡舉了!

“我問你,我們哪點不如朱元璋?說起來第一個舉起義旗,抗擊元軍的是我們,坐斷中原,沙河破敵的是我們,如今恢復大宋,準備北伐的,還是我們……相比之下,朱元璋又幹了什麼?更何況他也沒有用人的氣魄,不過給你了區區百戶,差別之大,何止天地,你可不要糊塗!”

吳大頭面對着劉福通,按理說差別巨大,但是他絲毫不懼,道理很簡單,因爲劉福通還是高官厚祿的老一套,而此時的朱家軍已經努力構建另一套新的東西了。

不是說劉福通不行,而是境界不一樣,降維打擊了屬於是。

吳大頭深吸了口氣,淡然道:“我這一次進京,是存了必死之心的。上位也沒給我許諾什麼,只是我覺得值得罷了……我家上位不只是要推翻元廷這麼簡單。在滁州,在淮西,我們均分田畝,剷除豪強,糾正冤假錯案,關閉上百家青樓。我們相信這個天下要更好,要公平,要讓每個人都能活着,都能活得更好。正因爲如此,哪怕是蒙古人,只要認同這些,也會追隨着上位,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實現我們的目標。”

吳大頭演出多了,宣講的也多了。加上他早年走南闖北的經歷,竟然練出了一副好口才。

“我們不光要推翻殘暴的元廷,還要建造一個大同世界。格局氣度,遠不是金錢美女,高官厚祿能比的。我不是在給上位一個人賣命啊!”

劉福通臉色陰沉,不但沒有勸降,還被教訓了一頓,實在是傷自尊,可他又不是善於言辭的,竟然不知道說什麼。

這時候韓宋的丞相杜遵道站了起來,他若有所思,朱元璋在淮西所作所爲,作爲鄰居,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坦白講,他也覺得有些東西不錯,但是另外一些東西,就扯淡了,比如廢除青樓,那怎麼可能!

還有,他聽說朱元璋抓了不少元廷大將,竟然從來不殺,只是關起來,這不是姑息養奸嗎!

無論怎麼看,朱元璋還是不行!

“吳英雄,剷除弊政,賑濟百姓,甚至是授田,免除苛捐雜稅,清理冤獄……這些事情我們也都在做。不止如此,我們還籌備北伐,要滅了元廷,相比之下,我們比朱元璋更有雄心壯志,你文武雙全,投靠過來,自然會受到重用,前途無量。”

吳大頭哈哈一笑,“你們和上位還是不同的,上位是真心替百姓着想,而你們不過是想籠絡人心罷了。而且要我說,你們定國號爲宋,就很不妥當!”

“大膽!”

杜遵道怒氣衝衝道:“我們恢復大宋江山,又有什麼不對?你一個區區百戶,也敢胡言亂語?”

吳大頭輕輕一笑,有關宋朝的爭論,其實很早的時候,張希孟就說清楚了。

“三百年宋朝天下,無非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你們想恢復大宋,只怕真的做成了,還不如原來的大宋。倒是我家上位,志在改天換地,重整乾坤,收拾漢家山河,成就漢唐盛業,難道不是高下立判嗎?”

“你住口!”

杜遵道氣得鬍子撅起來,劉福通更是黑着一張老臉。

他們本想着輕鬆勸降吳大頭,沒想到這東西不但不降,還伶牙俐齒,說話一套一套的。

外面傳說你武功多高,還真是說錯了,你的本事就在舌頭上面!

劉福通和杜遵道這麼想也不錯,畢竟吳大頭的本職工作就是唱戲宣傳,他們算是踢到了鐵板!

現在可怎麼辦?

老老實實把吳大頭送回去?

那樣的話,還不被朱元璋笑話死?

扣下來?

偏偏吳大頭名氣這麼大,如果消息走漏了,讓朱元璋知道,也不好辦。

要麼乾脆殺了?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趕快打斷了,可別瞎琢磨,殺了天下第一紅賊,他們還怎麼號召人北伐啊?

劉福通和杜遵道突然發現,他們把吳大頭弄來,完全是往自己的褲襠裡塞了個刺蝟,要不是閒得蛋疼,誰招惹這個麻煩啊?

早知道裝個糊塗,放吳大頭走就是了。

現在是追悔莫及。

沒有辦法,只能暫時把吳大頭給關押起來。

就這樣,吳大頭從元廷的大牢出來,又落到了韓宋的大牢。

這個牢獄之災還沒完沒了了。

吳大頭也是無可奈何,只不過他這一次的遭遇更離譜了,才進了單間,很快就有好幾個劉福通手下的大將過來,嚷嚷着要跟吳大頭比武。

不管拳腳,還是兵器,憑什麼你是天下第一紅賊?

是不是打敗了你,這個名頭就是我們的了?

再說了,敢大鬧元大都的英雄,究竟有多高的本事,是不是三頭六臂?

好傢伙,大牢又改了擂臺了……只不過讓人詫異的是,凡是跟吳大頭比過的,全都低下了頭,心甘情願服輸,一時間吳大頭名氣更大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六章 論守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十五章 李善長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