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

張子明努力嚥了口吐沫,又把衝到嗓子眼的心按下去,這纔在衆人的注視之下,喊出了一個字。

“殺!”

這一個字喊出去之後,士兵們涌向了知府衙門,張子明卻是虛脫了似的,險些坐在地上,幸好用刀撐住了身體,纔沒有倒下去。

成了嗎?

或許吧!

他都有點迷茫了,雙倍土地貌似能到手了,只不過承擔的風險真有點大啊?

等以後成了親,有了娃,一定要告訴他,這點田是你爹拼了老命弄來的,可一定要百倍珍惜,再也不許把土地弄丟了,這是咱們家的根啊!

張子明思前想後,突然意識到一件事,還沒有跟吳王報捷呢!

萬一吳王不知道,豈不是白忙活了!

可問題是讓誰去呢?

自己去?

貌似不行!

那就只有讓那幾個臥龍鳳雛過去了……可問題是自己假冒欽差,是會被先追究欺君之罪,還是獎勵自己土地呢?

張子明再度凌亂了,別不給土地,反而丟了腦袋,那可就虧大了!

不過他並沒有糾結太長時間,因爲道理很簡單,安慶亂成一團,他這身份也騙不了多久,一旦沒有朱家軍背書,光是城裡的這幫人就能把他撕碎了,保證要多慘有多慘。

張子明找了一個軍中袍澤,把事情跟他說了,有把那個算命先生叫來,讓他們倆個儘快去銅陵,求見吳王,見不到吳王,也要見張相。

總而言之,快點過來人接收吧,我都不知道自己能騙到什麼時候了?

安慶可是長江之上的軍事重鎮,位置十分重要,城中又是天完的老兵,十分精銳……換成誰也想不到,居然會以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被人拿下。

消息傳到了銅陵的張希孟耳朵裡,也傳到了江州的陳友諒耳朵裡。

張希孟旳第一反應就是不信……沒準是陳友諒誘敵深入的詭計,千萬不能相信!

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張希孟的素質,他雖然一萬個不信,但還是讓拱衛司覈實,結果在半天之後,從戰俘營那裡傳來消息,一個叫張子明的士兵,的確偷偷跑了。

隨後又找來幾個認識張子明的,他們跟安慶來的張子明的朋友當面對質……大傢伙見面之後,果斷認出來了。

畢竟大傢伙都是彭黨老人,曾經還一起打過仗,確認了身份之後,張子明的事蹟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幫戰俘營的士兵都傻了。

我的老天啊!

張子明這孫子竟然隻身一人,拿下了安慶。

這傢伙比吳大頭還厲害啊!

果然現實永遠比戲文離譜!

早知道如此,咱們也跟着過去,奪下安慶的大功,怎麼也能分一半啊!現在什麼都晚了,他們還要在戰俘營服苦役,直到出去的一天。

張子明這貨大約是能一飛沖天了吧!

但願他當了大官,掌了大權,還能記得一起找女人的好兄弟,到時候一定別忘了大傢伙……

這幫人唏噓感嘆,張希孟卻也是目瞪口呆。

儘管他已經見怪不怪了,但總有硬核狠人,足以讓他破防,這個張子明簡直神了!不過張希孟想起來,似乎在原本的鄱陽湖大戰之時,也有個叫張子明的狠人,用自己的一條命,傳遞消息,堅定了朱文正守城的決心。

戰後老朱追封張子明爲忠節侯。

倘若真是這傢伙,那隻能說老天偏愛忠義之人。

在確定了安慶的事情之後,張希孟和朱元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搶佔安慶,並且以安慶爲依託,和陳友諒較量一番。

按照原本的設想,其實是打算一戰定乾坤,重創陳友諒的勢力。

但是不可否認,這麼幹的風險太大了,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不管有多少信心,一下子押上全部本錢,都是需要極大勇氣,承受巨大壓力。

既然在安慶那裡,搶到了先手,那就圍繞着安慶,打一場戰鬥,先削弱陳友諒的勢力,積累勝算,然後逐步削弱對手,製造最有利的決戰時機,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對於朱元璋和張希孟來說,雖然要重新排兵佈陣,調動資源,調整方案,麻煩事一大堆,但畢竟還是快樂遠多餘痛苦,累點就累點吧!

如果讓陳友諒知道這倆人的想法,保證掐死他們的心都有了。

你們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老子的安慶,辛辛苦苦奪來的城市,就這麼沒了!

到底是誰,誰搶走了安慶?

陳友諒氣急敗壞,立刻叫來了張必先和張定邊,聽到安慶丟了,張定邊也嚇傻了。要知道當初他可是爲了安慶,跟朱家軍血戰一場,雖然他打贏了,但對方也絕不能小覷,是個猛人!

辛辛苦苦得來的安慶,拱手讓人,真是心疼。

張定邊還在思量,張必先已經迫不及待,大聲嚷嚷起來。

“殿下,駐守安慶的,都是老東西趙普勝的舊部,他們跟漢王就不是一條心,必定是有人主動投靠了朱元璋,出賣了安慶,漢王可不能姑息養奸!”

張必先一下子就把矛頭對準了趙普勝,陳友諒同樣是這麼想的。

沒有人裡應外合,安慶絕對不能丟,彭黨老人又不服他,他們出賣安慶,再正常不過了。

畢竟相比起一個想要從軍,多得一份田地的小兵,靠着坑蒙拐騙,滿嘴胡說,弄下一座城池;出現內鬼,雙手奉送城池這種說法,更讓人容易接受多了。

其實這就是很多歷史事件的有趣之處。

後人看史料,總想總結出一些規律來。

就算總結不出來,也試圖給種種歷史事件,一個能夠接受的動機……然後經典的陰謀論就來了。

這倒不是說歷史沒有陰謀,恰恰相反,歷史遍地都是陰謀,但問題是把什麼事情,都簡單解讀爲集團衝突,文官和皇權的鬥爭,未免就顯得太過偷懶了。

就像是朱家軍這種,情況比較單純的官場上,張希孟和李善長各有自己的一攤,次一級朱升這種人物,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楊元杲,楊憲,汪廣洋,乃至宋濂等人,全都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並不會百分百服從命令,更不會不計一切代價,老老實實做兩位宰相的鷹犬。

朱家軍如此,天完這邊,那就更加明顯了。

陳友諒單知道趙普勝跟他作對,卻不知道趙普勝對天完還有很深的眷戀,不願意放棄自己出過力,流過血,打下來的基業。

所以他很容易跟着張定邊過來了。

趙普勝如此,他的舊部將領就未必了,這幫人也不乏想要追隨陳友諒,享受榮華富貴的人。

而在將領之下,普通的士卒,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只想活着,不管是陳友諒,還是朱元璋,誰能給他們更好的條件,他們就願意投靠過去。

一件事情,經過這麼多層,每一層的人,都按照自己的利益,適當扭曲篡改……一條命令,又能落實幾分?

陳友諒顯然忽略了這些事情,或者說他根本不願意往這邊想……反正都是趙普勝的鍋,他正要除掉老匹夫,他自己露出了馬腳,可就別怪俺不客氣了。

“去把趙普勝帶過來!”陳友諒吩咐道。

張必先一躍而起,就準備行動,張定邊卻是急忙攔住了他。

“你什麼意思?莫非你要包庇老匹夫?”

張定邊只是冷哼一聲,懶得搭理張必先,而是扭頭對陳友諒道:“殿下,趙太師既然願意輔佐殿下,他就不會授意手下人投降。安慶那邊是出事了,當下最緊要的還是奪回安慶,還要防備朱元璋撿便宜。至於趙太師的事情,能不能緩一緩,等查清楚再行發落?”

陳友諒眉頭動了動,微微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慈不掌兵,安慶丟了,這麼大的事情,總要有個交代吧?”

“那,那也不好用太師的性命,來給人交代啊?殿下……”張定邊還想勸說。

奈何陳友諒聽不下去了,“太尉,孤不是因爲安慶這一件事生氣……先是小孤山,丁普郎和傅友德投靠了朱元璋,如今又來了一個安慶。彭黨中人,瞧不起孤,寧願給朱重八當鷹犬走狗,也不願意當孤的臣子!”

陳友諒越說越氣,額頭上的青筋都繃了起來。

“孤對他們恩遇有加,把太師,丞相的高位留給他們,結果他們還是不滿意,不領情,不知道心懷感激……好啊!既然他們不識擡舉,我也就不用客氣了!”

“趙普勝,這個老匹夫,我必殺之!”

陳友諒惡狠狠道:“張必先,你去把老匹夫的頭拿來給我!”

張必先連忙答應,樂顛顛下去了。

陳友諒又扭頭對張定邊道:“太尉見不得這個,你就先退下去吧!我們和朱重八的決戰在即,到時候還要仰賴太尉的神勇,你自己琢磨打仗也就是了。”

張定邊瞠目結舌,終歸無言。

如此肆無忌憚殺戮,先是弒君,隨後又殺重臣,漢王這是打算把江山奉送給朱元璋嗎?

陳友諒啊,你怎麼坐上寶座,整個人都變了?

相比起張定邊的煩躁,趙普勝倒是安詳多了。

“我死在眼前,沒什麼好說的,只求漢王別糟蹋了彭祖師留下的這份基業!不要當亡國之君!”

張必先哈哈大笑,“老匹夫,這就不勞你操心了。”

張必先手起刀落,斬殺趙普勝,隨後竟然又衝到了後院,將趙普勝的家眷悉數殺死……滅門!

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