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

李善長看了看身邊這倆人,藍玉三十出頭,正是武人的巔峰,意氣風發,野心勃勃,恨不得立下潑天大功,讓誰都知道他的。

而朱棣這小子也有十三四歲了,繼承了老朱的大骨架,身形開始變得魁梧,一雙眼睛,充滿了狡黠,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燈。

三個人湊在一起,正好是老中青三代。

李善長暗暗點了點頭,“藍玉,還有燕王,咱們先聊聊,你們說,接下來要怎麼辦,有什麼目標嗎?”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偷眼看了看藍玉,沒有立刻說話。

而藍玉倒是很客氣,“李相公,您老也一把歲數了,晚生後輩自然衝鋒在前,您老坐享其成就是了。”

朱棣連忙道:“藍先生說的是,這麼幹最好!”

“好什麼?”李善長陡然提高了聲量,他冷笑道:“藍玉,你什麼意思,老夫不知道?我也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論起辦事的本事,張希孟也只能給我提鞋,這一次高麗的事情,沒有老夫坐鎮,就憑你們兩個,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藍玉隨口道:“我們想要什麼?您老知道?”

李善長冷笑,“連這點事情都不知道,老夫還怎麼在朝堂混!別的不說了,伱藍玉一直垂涎冠軍侯……眼下這次征討倭國,你要是一切順利,能滅了這兩國,還不付出多大代價。這個冠軍侯就跑不掉了。”

藍玉眼睛瞪大,毫無疑問,老李說對了。

朱棣也忍不住了,“李相公……那我呢?我想什麼,你知道嗎?”

“廢話!”李善長冷笑道:“你燕王朱棣,爲了辦工廠,欠了三百多萬貫,辦學又欠了四五百萬貫,另外還有給大沽修港口,修連通遼東的道路,給屯田公司貸款……種種花費算下來,你燕王朱棣,至少欠了一千萬貫!我沒說錯吧?”

李善長老氣橫秋道:“我是真挺佩服的,燕王,你小小年紀,哪來這麼多的膽子?上位都沒有你欠得多!這一次我看你是打算從高麗和倭國弄錢,填補虧空!”

朱棣點頭,李善長這老傢伙,是真的神,不過老李也沒全說對。

“李相公,我是要錢,但我不打算還錢……爲什麼要還錢,我還要多借點,以新債還舊債,這纔是王道!”

李善長怔了怔,突然冷笑道:“如果沒猜錯,這是張希孟教你的吧?你跟着他,學不到好東西的!”

朱棣微微遲疑,“李相公,你比張先生還厲害?既然這樣,你怎麼被逐出朝堂呢?你連我大哥都鬥不過,你也是個老廢物!”

廢物罷了,還是老廢物。

李善長真的忍不了了,“老夫的手段,自然不是張希孟能比的。他厲害的不過是清廉自守罷了!他無慾無求,老夫凡心不了,這才處處受制於人啊!”

李善長仰天哀嘆,本來他都能回家安享晚年了,誰知道又被張希孟拋出的誘餌吸引,一把年紀,還要操勞辛苦,他這個命啊,實在是太苦了。

這時候藍玉突然道:“李相公,你把我們說得這麼準,那您老呢,您現在想什麼?”

李善長深吸口氣,看了看這倆人,“你們一個要名,一個要利,老夫不才,只能要地了。我可是韓國公啊!那高麗就該是我的!”

好傢伙,這三人各取所需,達成了瓜分方案,簡直完美。

臥龍鳳雛,外加一個冢虎,三個人一起伺候高麗,這高麗的福分還小得了?

不過在行動之前,還要來拜見朱元璋。

很出人預料,這一次不光是老朱在北平行宮設宴,而且還是馬皇后親自下廚,張希孟作陪。

大傢伙湊在了一起,就猶如當初剛剛起兵時候一樣。

沒有任何多餘的話,也沒提罷相什麼的事情,大傢伙就跟老朋友一樣,一起喝酒,一起聊天。

說到了高興處,朱元璋開懷大笑,李善長也放開了許多。

“上位,老臣給你講個笑話啊!這笑話是關於張相的。”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李老哥,你準備怎麼編排我啊?”

李善長笑道:“談不上編排,實話實話罷了,翰林院中,有人問,說如何證明洪武皇帝,是明君聖主,天縱之才?立刻就有人回答,說是張相公願意歸附陛下,忠心耿耿,扶持到如今,難道還不足以證明陛下之英明嗎?”

朱元璋點頭道:“這話說得沒錯,能得張先生,確實是咱的運氣。”

李善長又道:“那如何說明張相公厲害呢?這時候有人回答,連洪武皇帝都尊張相爲先生,視之爲股肱心腹,對他的主張言聽計從。張相乃是帝王之師,還不足以說明張相之厲害嗎?”

朱元璋微微一怔,馬皇后笑道:“君臣之間,互相成全,不只是張先生,就連李先生,也是如此!”

馬皇后這話,堪稱超高情商,老朱忍不住大笑,“沒錯,還是妹子講的有道理,君臣一體,君臣相得,千古佳話啊!”

這時候李善長又笑道:“是啊,所以又有人說,既然是君臣互相成全,那他們之間的稱呼,就該商榷。上位幫着張相,傳播學問,天下揚名,上位教化之功更大,張相應該尊上位爲先生。而張相輔佐上位,奪得天下,定鼎之功,上位該叫張相陛下才對!”

老李說完,場面略有些沉寂。

馬皇后卻是不慌不忙,“重八,兩位先生皆有輔國定鼎之功,要把你敬兩位先生一杯,要是稱呼什麼的,兩位先生,不分先後!”

朱元璋翻了翻眼皮,輕笑道:“李先生,你說咱要不要叫你一聲陛下?”

李善長嚇得臉色慘白,慌忙舉起酒杯,“臣老了,糊塗了,竟然忘了剛剛說了什麼……罰酒,罰酒三杯!”

李善長連着喝了三杯,在場的氣氛重新熱絡起來,一頓酒宴吃好,各自散去,張希孟卻是隨在李善長的身後,送他出來。

“我說李老兄,你可真厲害!昨天我給你謀了個天大的好處,今天你就給我上眼藥,挖大坑,你想辦我欺君之罪不成?”

張希孟幽幽道:“陛下叫我陛下!你可真能瞧得起我啊!”

李善長突然嘿嘿一笑,“張相,有些話咱們倆就挑明瞭說吧……你是給我好處,但到底是利用了老夫。我這一把年紀,從朝堂滾出來,跑去蠻夷之地,一把老骨頭,都要埋在異鄉。我出口氣,又怎麼了?你連這點心胸都沒有?”

張希孟突然冷笑道:“李兄,你這是君子可欺以其方啊!”

李善長立刻搖頭,“張希孟,你不是君子,老夫更不是。我知道你和上位的關係,我說這一句話,沒什麼緊要的。不過你也確實需要抽身退步,爲接下來佈局了。沒有老夫在朝,你張希孟幾乎一言九鼎,不論是太子,還是上位,都要聽你的。可是這人一旦一言九鼎慣了,你能管得住自己,未必管得住手下人。他們可都盼着從你身上撈好處呢!上位能容忍張先生到什麼時候,老夫也不好說啊!”

李善長這老傢伙,當真是展現了什麼叫陽謀無敵。

陛下叫我陛下!

這一句話,確實說明了此刻張希孟的地位,不只是強,而且是強得過分。

如果他迴應天,擔任宰相,參知政事,各部尚書,幾乎都要服從他的安排。眼下朝中之人,也都要唯命是從。

到了那時候,張希孟就算不想總攬朝政,也是不行了。

而一旦走到了這一步,他就沒有多少退路了。

前面張希孟主張發展工商,老朱希望在農業上繼續推動。

彼時有李善長在中書,君臣的意見,不會直接碰撞,一切還有餘地。可接下來怎麼辦?雙方直接相對,到底聽誰的,必須有個定論。

畢竟這可不只是君臣兩個的事情,還有那麼多臣子呢!

李善長打了一張明牌,但這張牌卻非常了得。

把當前尚屬朦朧的朝局,直接點破了。

該怎麼辦,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反正老夫已經抽身退步,老老實實當我的韓國公,未來的高麗王。你們願意怎麼發愁,就怎麼發愁,挺好!

“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猶存妃子陵……”

好傢伙,老李竟然唱了起來。

張希孟咬了咬牙,行,你可真行!

其實李善長也真沒冤枉張希孟,老李之所以罷相,可以說是張希孟長期以來,塑造的結果。

他講學,培養人才,發現問題,設立門下省,又教導朱標,運作徐達接任御史大夫……這一串佈局完成,李善長想不滾蛋也不行了。

所以看透了這一點,說張希孟是“陛下叫我陛下”,一點也不爲過。

本來李善長是不想說的,他害怕得罪張希孟,但是既然自己死灰復燃,還有那麼一點用,索性就點破了,看你張希孟能怎麼辦!

這老東西,頗有些倚老賣老的意思。

張希孟微微咬牙,行,確實不能低估老李。

這半個棋手,在最後關頭,還是擺了張希孟一道。

“皇后娘娘,討伐倭國在即,我還想督師軍務……牽連幾個國家,又有那麼多女真,蒙古部落,確實需要有人協調。一時間,還沒法回京。”

馬皇后一怔,“張先生,你什麼意思?”

“沒什麼……就是我想請陛下,授予太子,統御中書門下的監國之權,挑選官吏,接掌朝政……這也是對殿下的歷練。提早讓殿下熟悉這些,對以後也有好處。”

馬皇后眉頭緊皺,脫口而出道:“先生,你想辭相不成?”

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六章 論守城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