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

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

幹清宮,內宮。

吹了燭火,萬籟俱寂。

唐貴妃一襲薄紗,即便外面天氣陰沉,殿內也是溼熱。

她跪着,給朱祁鈺按肩膀,手法輕柔。

“唐興有進步了,前段日子商輅上書誇讚了唐興,近來李賢也誇讚了唐興。”

提及父親,唐貴妃手指微僵。

她不敢表現出來,皇帝厭煩她的父親,她能留在宮中伺候,已是天恩浩蕩了,她不敢給陛下找麻煩。

“朕近來想着,對他是否過於苛責了呢?”朱祁鈺語氣摻雜悔意。

唐貴妃手指微僵,臉上綻放出笑容:“若非陛下磨礪臣父,臣父是沒有今天的,請陛下切莫因爲一點成績,就將其調回中樞。”

這話朱祁鈺聽着舒服。

外戚是需要能力的,但能力絕對不能太大。

很顯然,唐興兩者都不具備,這不是好事,但也是好事。

商輅和李賢,估計是礙於面子,提他一嘴,至於真的有沒有進步,朱祁鈺也無法確定。

“愛妃倒是人間清醒。”

朱祁鈺對她的答案很滿意:“唐興在遼東歷練一番,對他有好處,等遼東大戰打完,朕會按功勞提拔的。”

唐貴妃偷偷鬆了口氣,皇帝根本就不是要將唐興調回中樞,只是試探她的態度。

倘若她爲了母族,不站在皇帝的角度考慮問題,她就會丟掉所有榮耀。

這是皇帝的考驗。

“遼東是塊寶地呀……”

朱祁鈺的手伸過去,順着膝蓋往上走:“等打退了喀喇沁部,朕會令于謙移鎮遼東。”

“先籌備錢糧,讓兵卒修養。”

“到了秋天,朕就讓于謙兵出遼東,把防禦線往北推。”

“唐興留在遼東,是大有作爲的。”

唐貴妃瞪大眼睛,卻不敢聲張。

皇帝給人的威勢太重了,她謹言慎行,害怕因爲一點小事而惹得皇帝不快。

再者,她也聽談允賢說了,皇帝身體快要痊癒了。

如今後宮只有她和談允賢兩個人。

第一個誕下子嗣的,也必然她們中的一個,所以她要抓住這個機會。

任由皇帝胡鬧。

說不定是她入主中宮的機會。

“臣妾知道陛下是爲臣父好。”唐貴妃覺得怪怪的,這時候討論的話題,竟是自己的父親。

“你在宮中,也需要有人幫襯。”

“母族不行,在宮中立不住腳的。”

朱祁鈺愈發放肆,手掌比劃:“你弟弟太小了,一時半會沒法出來做事。”

唐興只有一個子嗣,今年才四歲。

本來唐貴妃上面有個哥哥,七歲時早夭,他死後她生母也跟着去了,唐興成了鰥夫。

唐興的妾室,又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可惜命不好,都沒活過五歲。

這個小兒子,是老來得子,也不知道這個孩子能不能活下來。

“陛下惦記臣妾家中,臣妾心中感激。”唐貴妃躲避,但朱祁鈺如影隨形,擺脫不了。

只能生生受着,她檀口中發出一道輕.吟。

“談氏說,朕能綿延子嗣了。”

“自然要爲你打算,等咱們有了孩子,他也要指望外族的。”

“看看孫繼宗兄弟幾個,對漠北王忠心耿耿。”

“漠北王奪門時,他們沒少幫襯。”

朱祁鈺翻個身,平躺着:“朕也希望有這樣的外戚啊。”

“陛下心想事成,自然會有的!”唐貴妃和皇帝直視,俏麗面容中添了幾分羞惱。

朱祁鈺一隻手放在腦後,枕着手臂,笑盈盈地看着她:“如今天下百官的女兒入宮,顏色好的自然不缺。”

“只是朕已經過去了只看顏色的年紀。”

“若換做前幾年,朕自然挑顏色好的,全都納入後宮。”

“現在嘛,朕更喜歡才貌雙全,德才兼備的女人。”

“能爲朕出力,能爲前朝出力,纔是最重要的。”

朱祁鈺看着她:“就像貴妃一樣,是朕的賢內助……這天熱了,解了吧。”

唐貴妃俏臉一變,羞惱道:“陛下!”

“說正事!”朱祁鈺幫她。

唐貴妃感受到異樣,支支吾吾道:“陛下身子骨尚未完全康健,請陛下節制。”

“自然,幾個月都熬過來了,不差這幾天。”

朱祁鈺笑容不變:“朕是希望唐興能成材,能爲伱遮風擋雨的。”

“臣妾謝陛下掛懷。”唐貴妃忍受着。

幾次她都想把皇帝的手推開。

但是,她卻捨不得。

以前就將他推走幾次了,再推的話,恐怕後位也和她無緣了。

她時時刻刻關注着前朝的情況。

知道皇帝迫不及待的需要兒子。

而第一個誕下兒子的女人,就會成爲朱祁鈺的皇后。

皇帝是極守規矩的人,絕不允許奪嫡之事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那樣會牽制他對外開拓的精力。

皇帝的心在天下,不在小家上。

所以,他會及早制止,長子,就是他的繼承人,不許變更,並且會用心教導,讓長子繼承他的志向。

“嗯,不錯,不錯。”

朱祁鈺很享受這。

唐貴妃回稟:“請陛下讓臣父在邊關多多歷練。”

朱祁鈺眸中射出異彩,談氏果然沒騙朕,朕的身體真的已經好了!

不過,還要忍,剛剛好,還要再調理一番。

“寶劍鋒從磨礪出,就讓他磨礪一番吧……別動。”朱祁鈺換手。

“陛下……”唐貴妃皺眉。

“說正事,”

朱祁鈺笑道:“愛妃,朕在想一件事…”

唐貴妃正聽得認真,

“你跪好了,別這樣,朕受不了。”朱祁鈺道。

“哦,”

唐貴妃不知道他爲什麼受不了,還是老實調整:“陛下在想什麼事?”

“朕再看一會,恐怕什麼事都想不了了,你這也……!”朱祁鈺歪過頭去,閉上眼睛。

這都什麼虎狼之詞啊?

唐貴妃滿面羞紅。

“常德最近可來煩你?”朱祁鈺轉過頭去,說話分心。

“公主每日都來宮中做客。”唐貴妃忍着。

“近點。”

朱祁鈺不看:“常德性格暴躁些,終究沒什麼心眼。”

“你說話不必處處在意她的感受,時不時地給她點臉色看看。”

“讓她知道,這後宮裡是誰說了算的。”

“臣妾哪敢呀?”唐貴妃真怕了這個小姑子了。

“不怕,常德被先帝和皇太后捧着長大的,她雖是姐姐,但無論漠北王和朕,都是寵着她的,當妹妹看待。”

這個時候,討論親姐姐,別有一番意味。

“陛下都讓着她,臣妾這個當弟媳的,哪敢造次呀?”

唐貴妃語氣中充滿不滿:“臣妾就忍忍吧。”

她纔是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

縱然有皇太后在上面,她只是每日晨昏定省見一面。

平時很少去仁壽宮,孫太后也不難爲她,兩個人相看兩厭,眼不見心不煩,對兩個人都好。

但是常德可沒有這個想法。

她擺着公主的架子,在宮裡興風作浪的,連朱祁鈺聽着都頭痛,還奈何不了她。

“難爲愛妃了,”

朱祁鈺睜開眼睛,差點血液逆流:“你跪好了,不許動!”

“臣妾已經跪好了嘛。”唐貴妃難以理解。

“罷了。”

“有什麼可看的嘛。”唐貴妃不懂。

你個婦人懂個什麼!

罷了罷了,不看不看!

“朕正在給她挑選駙馬。”

“等定好了,就把她打發出宮。”

“省着你看她心煩。”

朱祁鈺換地方了:“其實朕看她也心煩,朕這個姐姐,一點都不把自己當外人。”

“朕也拿她沒辦法,上次招惹了她,她心裡恨着朕呢。”

“也不能放她出宮,那些諸王心裡都憋着壞,用朕的姐姐害朕,他們能做得出來。”

“朕這個姐姐呀,笨的可憐……”

“不行,陛下……”唐貴妃不允許。

“無妨,朕不嫌棄你。”

朱祁鈺道:“等她大婚,朕就封她做長公主。”

“雖然她和朕不親,終究是親姐姐。”

“朕只有這麼一個姐姐了。”

“朕讓着她些也無妨,你受她些氣就暫且忍下,事後找朕發泄情緒便是。”

“朕會讓皇太后勸她的。”

朱祁鈺安慰她。

常德是他拿捏孫太后的線,總要拉住的,小事上對她好些,大事上再慢慢教訓她。

“臣妾能忍,臣妾也知道公主是陛下的親姐姐,臣妾該忍的。”唐貴妃很懂事。

朱祁鈺輕輕點頭:“皇太后那邊,你也要日日去請安,終究矛盾緩和了,樣子是要做的。”

“臣妾知道,”

“跪好!”朱祁鈺氣壞了,你個婦人,要壞朕的道行?

“臣妾遵旨,”

唐貴妃十分委屈。

但是,餘光看到了什麼,登時俏臉羞紅:“臣妾知道了。”

“哼!”

朱祁鈺怒哼一聲:“你近來頻頻詔見宮外的命婦,可有合適的駙馬人選?”

“臣妾可不敢給公主選。”

唐貴妃委屈道:“臣妾終非皇后,不過是妾室而已,公主確是先帝嫡女,嬌貴得很。”

“臣妾可怕她,萬一沾惹上了,好事成不成且不說,肯定落一身埋怨。”

“她不敢埋怨別人,埋怨臣妾,臣妾可拿她沒辦法,只能自己受氣。”

“臣妾不願意!”

聽得出來,唐貴妃怨氣很大。

常德在宮中怕是真不合適了。

何況,外面傳出風言風語,說皇帝囚禁親姐,不仁不慈。

但春闈在即……

等等,春闈!

“貴妃……”

朱祁鈺情緒激動之下,睜開眼睛,登時氣血上涌:“你就不能跪好了嗎?朕……快被你折磨死了!”

“臣妾知罪!”唐貴妃泫然欲泣,明明是你非要看的嘛,又不怪人家。

“好了好了,別哭了,說正事。”

朱祁鈺環住她:“剛好春闈,朕從士子中,給常德挑一個夫婿,你覺得怎麼樣?”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能不能別提她?

臣妾討厭死她了!

“臣妾不敢置喙!”她帶着氣。

“駙馬能不能爲朕所用呢?”

朱祁鈺忽然意識到不妙,一把推開唐貴妃,神情慌張:“朕乏了,伺候朕安枕吧。”

“噗嗤!”唐貴妃忍俊不禁。

原來一向正經的皇帝,竟然還有這般窘態?

樂死本宮了!

“你笑什麼?快點侍奉你夫君安枕!”朱祁鈺氣壞了,太尷尬了。

以前是沒感覺。

現在是感覺太強烈了。

要忍不住了。

不行不行,默唸佛經,排除雜念,龍體爲重、龍體爲重,好生活在後面呢,要剋制住。

朱祁鈺閉上眼睛。

唐貴妃樂不可支,原來嚴肅的皇帝,也有這麼不堪的一面。

他也是人呀!

太好玩了!

原來我的魅力也這麼大呀?他還是像原來那般喜歡我。

“笑什麼?快睡覺!”

朱祁鈺睜開眼睛,瞪着她:“穿上衣服,一點都不像話!”

這都是你乾的好事!

還怪我?

唐貴妃歡喜的心情飛走了,氣鼓鼓地鑽進被子,哼了一聲,轉過頭去。

“離朕遠一點。”朱祁鈺覺得佛經不管用了,念《書》,希望孔聖人能救救他。

唐貴妃應了聲。

兩個人中間能放下一個人。

“再離朕遠一點。”朱祁鈺還是靜不下心,改唸《詩經》。

可是詩經裡都是愛情故事。

這玩意聽不了。

改唸《禮》。

聽着皇帝嘴裡嘟囔的禮,唐貴妃笑得花枝亂顫。

“你再離朕遠一點!”朱祁鈺瞪了她一眼。

“陛下,臣妾再遠一點,就摔到地下了。”唐貴妃收斂了笑容,氣哼哼反駁。

“那朕換個牀!”

朱祁鈺受不了了,和之前不一樣,之前是有心無力,現在身體真的好了。

必須靜心靜心。

終於睡着了!

早晨由唐貴妃伺候着更衣,出殿開始鍛鍊。

唐貴妃看着虎虎生風的皇帝,眸中異彩連連,以前的皇帝,身體軟塌塌的,走幾步路都累得不行。

現在的皇帝,提着兩個石鎖,能做二十下,氣喘得仍然勻稱。

又做很古怪的姿勢,雙手伏地,上下起伏。

練了半個時辰。

朱祁鈺才停止,由着太監給洗漱,休息半盞茶的功夫,開始用飯。

整個過程都由太監給讀書。

以前是懷恩念,如今懷恩不在,由秦成來讀。

“愛妃多吃一點,不一定好吃,但都有營養,對身體好。”朱祁鈺讓太監伺候着更換龍袍。

“臣妾不貪口腹之慾。”

在宮裡的女人,是不能貪吃的。

若吃得多了,和皇帝在一起的時候,不小心放個屁,容易讓皇帝厭惡。

而且,要看皇帝的喜好,皇帝喜歡豐腴的,自然要多吃些。

可朱祁鈺十分苛刻,喜歡看着瘦的,摸.着有𫐓的。

唐貴妃可不敢爲了滿足口腹之慾,胖了或瘦了,都會影響觀感,所以她對吃食極爲苛刻。

朱祁鈺走出大殿,天邊陰沉,沒有清朗的意思:“溜達過去吧。”

浩蕩的隊伍跟着皇帝。

進入奉天殿。

“諸卿免禮。”朱祁鈺坐在龍椅上。

羣臣慢慢站起來。

不是大朝會,來的都是閣部重臣,以及重要各個部門的重要人物。

“韃靼使團入京,鴻臚寺負責接待。”

朱祁鈺看向蕭維禎:“儘量搞清楚他們的真正目的,明日設宴,朕款待他們。”

“臣遵旨!”蕭維禎磕頭。

“孫原貞可傳來信息?”朱祁鈺看向胡濙。

“回稟陛下,孫尚書已到大同。”

“已經弄清楚了。”

“這支騎兵,確實來自帖木兒汗國。”

“人數在三萬精騎,一人三馬,再加上九萬左右的牧民及其家眷,合計十二萬人。”

“根據和我朝使者洽談,孫尚書懷疑,這支騎兵目的地是韃靼領地。”

“就是說,他們不是投奔瓦剌而來,而是投奔韃靼的。”

“孫尚書正在做部署。”

“他們人困馬疲,逃不出孫尚書手掌心的。”

胡濙娓娓道來。

朱祁鈺臉上露出笑容:“一人三馬,那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能收編一萬人,咱們的實力都會大幅度提升。”

“陛下恐怕想得樂觀了。”

胡濙苦笑:“孫尚書試探過,這些騎兵多是樣子貨,打不了仗的,之所以一人配三馬,是爲了順利逃到漠北去。”

“看來帖木兒汗國確實衰落了。”

朱祁鈺反而想笑:“實力太強,反而不好收服。”

“收了這支騎兵,咱們就對帖木兒汗國有了清晰的瞭解,進而對撒馬爾罕地帶有了全新認識。”

“十年之內,大明的騎兵也能抵達撒馬爾罕!”

朱祁鈺滿臉笑容:“諸卿有事啓奏吧。”

“啓奏陛下,四川大雨不斷,涪江、嘉陵江、長江水位暴漲,隨時都可能釀成災難。”

王覆上奏。

“莊稼如何?”朱祁鈺問。

“據四川布政使彙報,四川年景不容樂觀。”王復把奏章呈上去。

朱祁鈺皺眉:“四川乃天府之國,供應西南的糧食呢。”

“何文淵!”

“朕命你爲四川督撫,爲朕坐鎮四川!”

何文淵沒想到,餡餅砸自己頭上了。

皇帝在犁清地方,派朝中重臣坐鎮,以前看是壞事,現在看則是升遷的大好事啊。

派出去做督撫的,都是朝中重臣,皇帝信任的人。

“加授何文淵內閣閣臣,加授少師。”

“何文淵。”

“爲朕犁清四川!”

朱祁鈺拿下四川諸王,正好以諸王的家財,用來犁清四川。

清掃出貪官污吏來,錢糧收入中樞。

讓四川徹底成爲他手中的力量。

“老臣必不負陛下厚望!”何文淵千盼萬盼的入閣,卻以這種方式實現。

不過,等他從四川回來,就能正式入閣了。

在王竑入閣後,閣臣七位已經滿員了。

但以皇帝能折騰程度,不知道要派走多少人,很多官員都是在中樞待一段時間,就會派到地方去,以後會形成定製。

這是皇帝用人的方式,他要重用的人,都會放到眼皮子底下看一段,考校一番,再放出去。

“何文淵,你歲數大了,要注意身體,等你從四川回來,朕就允你入閣。”

朱祁鈺慢慢站起來:“四川是富裕省份,你去四川,爲朕做三件事。”

“一,清理四川的貪官污吏,犁清官場!”

“二,重建衛所,爲朕建四川軍,定額四個營,六萬人。”

“三,烏斯贓、朵甘、雲南、貴州皆毗鄰四川,四川乃是大明西南最重要的省份,你要一定要漢化土人。”

“多多遷漢民到烏斯贓、朵甘去,適應朵甘、烏斯贓的氣候。”

“在紅原(芒而者安撫司)、馬爾康(麻兒匝安撫司)、寶興、康定、北山關五處設安撫司,屯兵練兵。”

以前朵甘和烏斯贓只是羈縻罷了。

中樞從未管到過。

但朱祁鈺要將朵甘和烏斯贓的兵權收入中樞,一旦朵甘和烏斯贓有變,五個安撫司,隨時都能入臓平叛。

何文淵卻知道了,皇帝難怪派他去四川呢。

四川的兵權,要比其他省份要重。

他畢竟是皇帝的心腹。

皇帝信任他。

“請問陛下,此處駐軍,是否算在四川軍中?”何文淵問。

羣臣罵他太貪。

四川平靜,卻立四個團營,六萬人。

這六萬人,是用來穩定西南的。

隨時要入雲貴平叛的。

可何文淵還想要兵權呢。

朱祁鈺斟酌:“不算,五個安撫司,合計一萬人,改稱西康軍。”

“所有兵丁,必須熟悉烏斯贓氣候。”

“可隨時上雪山平叛。”

“何文淵,你雖只是四川督撫,卻也是朵幹都司、烏斯贓都司的都指揮使,這樣吧,何文淵改任三省總督。”

何文淵沒想到,皇帝給他權柄這麼大。

雖然朵幹都司和烏斯贓都司沒什麼油水。

但畢竟是官。

“老臣謝陛下天恩!”何文淵磕頭。

“去了四川,要注意漢化土人,大建馳道,把那些險峻的山脈,給朕挖開,用馳道將天下收攏在手裡!”

“你要記住,馳道修到哪,大明的統治才能到哪!”

“馳道到了,土人才能迫於無奈漢化。”

“他們能以名山大川爲遮擋,咱們就把名山大川給挖通,讓他們成爲甕中捉鱉!”

“何文淵。”

“朕也給你三年,整飭四川容易,懷柔四川、朵甘、烏斯贓的土人才難。”

“何文淵,你今年七十三了。”

“但朕希望,還能在朝堂上見到你,朕允你入閣,也允你入六部,想去哪隨便挑!”

“若死在任上,朕賜你少保。”

“你不負朕,朕必不負你!”

何文淵激動得叩拜,熬出頭了。

只要活着回來,他就熬出頭了。

“四川干係重大,宮中就讓谷有之去吧,他是朕的近侍,能幫到你何文淵。”

朱祁鈺一腳把谷有之踢走。

因爲不滿意谷有之對他說話時,心裡有顧忌。

這是罰他,也是在給他機會。

讓他清楚,他是宦官,心要永遠在皇帝身上。

何文淵驚喜的表情微微僵硬,就知道,皇帝不會將七萬人的兵權,放在他手中的。

四川比其他省,多了近一倍的兵權。

是挾制西南的要地。

皇帝一定會派心腹坐鎮的。

“微臣遵旨!”何文淵可不敢說不。

“項文曜,朕讓你做貴州督撫,可敢去?”朱祁鈺從朝臣中找到項文曜的影子。

項文曜一愣,他是不夠資格做督撫的。

皇帝選的這個貴州,也不是什麼好地方。

但是,他知道皇帝的雄心,若能在貴州做出一番事業來,他也能平步青雲,入閣部當重臣。

“微臣願意去貴州!”項文曜出班,跪在地上磕頭。

“你也是有能力的。”

“貴州不是龍潭虎穴。”

“四川有何文淵,雲南有王文,足夠幫你震着貴州土司了。”

“你去貴州,先整飭貴州衛所,建貴州軍,朕允你三個營,四萬五千人。”

“貴州全在山裡,你一定要大修驛道,不止連上所有城池,更要把所有山脈,挖開、挖通。”

“讓大山不再是土人的屏障,逼迫土人走出大山。”

“方便你漢化土人。”

朱祁鈺目光閃爍:“朕同樣給你三年,令你完全漢化貴州,讓貴州土人,爲朕征戰!”

“能做到嗎?”

項文曜清楚知道,皇帝要什麼?

“微臣必不負陛下聖恩!”項文曜也想做出一番功績出來。

能被于謙看重的人,絕不是趨炎附勢之徒,自然是有能力的。

有能力的人,都想名垂青史。

朱祁鈺恰恰給了他舞臺,就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好!”

“三年後,閣部之位,你隨便挑!”

“朕都允了!”

朱祁鈺站起來:“朕在這裡,祝你們二位一路順風,活着回來!”

“臣等謹遵聖命!”何文淵、項文曜磕頭。

西南安置完了。

西北有王偉和寇深,等寇深整飭完了甘肅鎮,就讓他督撫陝西,整飭陝西水到渠成。

朱祁鈺看向蕭維禎:“蕭維禎,你最近做的不錯,朕都看在眼裡。”

“等接待完使團,你就去督撫福建吧。”

蕭維禎大喜過望。

皇帝終於不猜忌他了,終於可以離開中樞了,終於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

他哽咽道:“微臣謝陛下天恩!”

“別忙着謝恩,督撫福建可不容易啊。”

“海上海盜猖獗,福建是重災區。”

“福建多山,百姓窮困,流匪多如牛毛。”

“你去了福建,給朕做三件事。”

“其一,建福建軍,清掃流匪,把流匪全都抓起來。”

“其二,在福建建造船廠,給朕造船,操練備倭軍,錘鍊水戰,必要時要清掃近海的海盜。”

“其三,朕要重設澎湖巡檢司,改爲澎湖府,東番島改爲寶州,歸屬於澎湖府,等清掃了近海海盜,就把抓起來的流匪,送到寶州去,開發寶州。”

“福建多山,不宜種植糧食,那就去寶州種。”

“必要的時候,朕會令全國備倭軍,重拳出擊,清洗近海的海盜。”

朱祁鈺目光閃爍:“你去福建,就做這三件事。”

“做好了,有大功於社稷,朕允你入閣!”

蕭維禎磕頭謝恩。

他都不想入閣啊,就想窩在福建不回來了。

去廣東的人選,他還沒考慮好。

“諸卿,爾等認爲誰適合督撫廣東?”朱祁鈺問。

朝臣不言語。

“微臣毛遂自薦!”呂原受不了入閣的誘惑,他想去廣東試一試。

皇帝之所以猶豫,是因爲廣東和其他地方不一樣。

廣東內有土人作亂,外有倭寇橫行,還有市舶司這個難管的地方,總之廣東是掣肘最多的一個省份。

“呂卿,你的能力,朕看在眼裡。”

朱祁鈺皺眉:“朕本想讓去做大理寺寺卿的,讓你獨管一部,爲你入閣鋪平道路。”

他對呂原極爲看重。

他爲人穩重,不顯山不露水,不會爭功,但做事規矩,極有章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執行者。

但是,廣東這個地方,需要一個桀驁的人,才能掌控大權。

他比較看好王越的。

但呂原挺身而出。

“微臣更想去地方,實現理想。”

呂原磕頭道:“微臣在中樞,受陛下庇護。”

“終究無法成爲雄鷹,無法爲陛下偉業添磚加瓦。”

“所以微臣請去地方,爲陛下犁清地方,還天下清明!”

他擲地有聲,慷慨激昂。

朱祁鈺微微頷首:“可廣東不一樣啊,要打仗,要協調市舶司,還要和夷人打交道,更要時刻防備倭寇啊,這……”

“微臣謝陛下關心。”

“但,微臣看似木訥,其實老於世故。”

“微臣請陛下切莫擔心,廣東雖亂,卻也充滿機會,微臣會順勢而爲,請陛下成全。”

呂原認真磕頭。

朱祁鈺還第一次見到呂原這樣一面呢。

“呂原,這番話說得有趣。”

“你本該是有趣的人,何必讓自己悶悶不樂呢?”

朱祁鈺笑道:“多笑一笑,你喜歡著書立說,朕允你多辦報紙,閒暇時寫下的文章,送到朕案前,朕也拜讀。”

這番話,說得呂原哽咽。

看似皇帝什麼都不知道,實則誰的性格,他都瞭如指掌。

呂原極重孝道,事母至孝之極,又喜著述。

雖然有收買人心之嫌,卻也說明,皇帝把每個朝臣放在心上。

“微臣謝陛下看重!”呂原磕頭,強忍着眼淚沒有流出來。

“呂原,當年你和倪謙一起被朕看重。”

朱祁鈺問他:“但朕卻更看重你,知道爲什麼嗎?”

“微臣不知。”

“因爲你不爭不搶,做事妥善。”

朱祁鈺緩緩道:“反觀倪謙,明明天賦極強,過目不忘。”

“卻不用在正事上,他善於鑽營巴結。”

“所以朕要磨礪他一番,再啓用他。”

“做事妥善,是你的優點,要繼續保持。”

“但到了廣東,不止要做事妥善,更要善出奇謀,做事出格些也無妨。”

“面對土人、倭寇,該打就打,該殺就殺,不要心慈手軟。”

“也不要事事向中樞稟報,凡事立行決斷,不可矯揉造作,方知戰機稍縱即逝。”

“呂原,朕就把廣東交給你了。”

呂原大喜過望。

不停磕頭。

他是想去地方一展才華的。

他留在中樞,永遠只是副手,永遠不會讓人看到他的才華,最終只會平庸的死去。

但是去了地方就不一樣了,他能盡情施展。

他要名垂青史!

“朕會告訴市舶司提督太監劉玉,他會配合你的。”

“呂原,你去廣東,也是三件事。”

“其一,造船,多多造船,配合劉玉造船,訓練水兵,廣東軍以水兵爲主,朕給你三個營,四萬五千人的實額,建立廣東軍。”

“一旦打陸地上的仗,可令廣西軍幫忙,朕會囑咐方瑛的。”

“其二,和市舶司聯合,清掃近海的海盜,抓捕走私,一經發現,立斬不饒,其家流放瓊州!”

“其三,就是漢化本地土人,一手大棒,一手財貨,安撫好土人。”

“朕也給你三年時間,朕要看到一個造船龍頭的廣東!”

“朕要看到一個遍地是漢人的廣東!”

“朕要看到一個沒有海盜的廣東!”

“朕要看到一個富庶的廣東!”

“呂原,能不能做到?”

朱祁鈺慷慨道。

“微臣願與陛下立軍令狀,廣東不富不強,請陛下斬微臣之頭!”呂原磕頭!

“好!”

朱祁鈺臉上露出笑容:“讓倪謙入戶部,先做右侍郎吧。”

倪謙聽到這個消息,肯定能一蹦三尺高。

呂原走了,反而給了他躍起的機會。

一口氣派出去四個督撫。

如今就差南直隸和浙江沒派人了。

江南士紳根基太大,他暫時還動不了。

等江南文人入京,纔是動手的機會。

動江南,要懂得忍耐,懂得尋找時機。

“禮部,馬上就要春闈了,你們要做好準備。”

朱祁鈺緩緩道:“今年的考題,之前說了,是朕親自來出,諸卿給朕把把關。”

“不瞞諸卿,朕已經出個八九不離十了。”

“但心裡沒譜啊,不知道出得如何?”

“下朝後,閣部重臣,及國子監、翰林院俱到幹清宮,看看朕的試題,給朕提提意見。”

試題出完,還需要刊刻。

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都要提前準備好。

“敢問陛下,各級將軍是否佔據進士名額?”白圭忽然問。

因爲生員聽說宗室裡的將軍參加科舉,議論紛紛,認爲將軍會擠佔他們的考中名額,有些羣情激奮,大罵皇帝昏庸。

“自然不佔,宗室內考中的單獨出榜。”

白圭鬆了口氣。

卻不知道,皇帝是爲了給宗室遮掩呢。

就宗室那羣廢物,真和人家生員比拼高下,估計一個考中的都不會有。

問題是朝臣沒想到啊,宗室之中名聲好的將軍有很多,這些人擅長琴棋書畫,著書立說之人不知凡幾,才學應該是不差的。

朱祁鈺之前也認爲是這樣。

結果,都是假的!

都是沽名釣譽罷了。

下了朝,重臣入幹清宮,去看試卷。

胡濙第一個看的,看完後表情十分精彩。

策論竟然是:對遷居孔氏如何看?對遷諸王入京如何看?對遷文人入京怎麼看?

您是認真的嗎?

重臣看完,表情都變得十分精彩。

您直接篩選進士算了。

今年考上來的,肯定都是拍馬屁之徒。

不可能出現什麼大才的。

有您這樣禍害春闈的嗎?

白圭有點生氣,剛要跪下抗拒,結果撞上皇帝意味深長的眼神,不得不閉上嘴巴。

“心裡不滿?”

朱祁鈺笑道:“諸卿是不是把科舉看得太重了?”

這話扎心了。

那是科舉呀,爲國朝選材的考試呀,豈能不重?

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爲了就是這一場科舉,您居然說不重?

“請陛下收回此言!”白圭跪在地上,重臣全都跪在地上。

“聽朕說完。”

朱祁鈺笑道:“朕問你們,你們治國時,用到了聖賢書裡的東西嗎?”

“換個問法,沒讀過聖賢書,就不能治國了嗎?”

“自然不能……”白圭脫口而出,轉瞬就後悔了。

太祖讀過聖賢書嗎?

可治國治得不好嗎?

“白卿,你自欺欺人了。”

“科舉,無非是給讀書人一個出頭的機會罷了,一個跨越階層的機會。”

“機會,終究只是一個機會而已。”

“一絲希望。”

“讓讀書人不會造反的希望而已。”

“你們問問自己,誰家是貧苦百姓出來的?”

“沒有吧!”

“士族,永遠是士族,無論如何衰落,那都是士族。”

“統治天下的,永遠是這麼一小撮人,改朝換代也沒變過什麼。”

“寒門難出貴子,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諸卿無法改變,朕也無法改變,哪怕是千百年後,無論世道如何變,這一點永遠都不會變的。”

“所謂科舉,不過是給寒門、給百姓一絲希望罷了。”

“一絲讓他們自我安慰的希望罷了!”

“所以,考什麼,內容真的很重要嗎?”

朱祁鈺把不該說的話,說了出來。

但這纔是真相。

不是科舉無用,而是百姓參加了是無用的。

因爲不會考中的!

當年王文爲了給自己的傻兒子運作一個舉人,被御史彈劾,最後皇帝給他保下來。

結果呢?

王倫還是舉人,那個被頂下去的人呢?

誰會記得他?

再看看科舉上來的人,查一查他們的祖輩,就知道了,沒一個老百姓。

而這些進士,真的學富五車嗎?

不可能。

他們有的連經義都背不下來,不照樣爲官做宰了嘛。

所以,學習和當官,有關係嗎?

毫無關係。

只跟出生有關係。

“諸卿,科舉只不過是一個謊言。”

朱祁鈺笑眯眯地看着他們:“你們該不會被謊言給騙了吧?”

所有重臣大驚失色!

皇帝怎麼知道的?

這謊言,編出來,是給皇帝看的呀!

可唯獨皇帝人間清醒,怎麼回事?錯亂了嗎?

求訂閱!

(本章完)

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37章 人不能對好,狗不能餵飽!喋血除夕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277章 年富破敵,蓋世功成,大治可期,皇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411章 鍾國英國衛國楚國篇第308章 飛踏加砸頭,漢宗案牽扯出來的黨爭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354章 史上最嚴出口禁令,出許進不許出!第84章 啪!你的賢名是用皇爺的惡名換來的!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54章 上架感言!第352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60章 修撰奸臣錄不如修撰昏君錄!敬妃娘娘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467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硬抗世界(二)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235章 大明版年會,猜謎夜宴!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99章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441章 朱祁鈺公開恐怖資產,天下人震驚又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56章 大開殺戒!清洗尚食局!先把這籌謀戕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177章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332章 大明是瘋狗嗎?東北這塊爛地,也要第203章 查清賬目,清洗戶部,大罰後要封賞第186章 一天推平一個土司!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