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

朱見淇被圈禁在中正殿裡。

景泰九年修繕紫禁城時,沒有錢修建中正殿,是在景泰二十一年時,修建的中正殿。

整個中正殿,由雨花閣、延慶殿、寶華殿、撫辰殿、延福宮組成。

雨花閣,供奉的是喇嘛教諸佛。

延慶殿供奉道教仙尊。

寶華殿供奉伊教神佛。

撫辰殿供奉基教諸神。

延福宮則在景泰五十年後,用來供奉媽祖廟諸神。

朱見淇被關押在此,卻天天咒罵不斷,廢太子妃楊氏來勸過一次,卻被罵得吐血,回去後一病不起。

任由朱見淇如何叱罵,侍奉的宮人充耳不聞,一聲不吭。

除了謹防他自殺外,其他事他們一概不管。

整個暖閣,被包裹了厚厚的泡沫,房樑拆除掉,沒有明火,保證他不死就足夠了。

而朱見漭回宮的消息,他卻知道了。

他坐在地上哭個不停。

當了這麼多年太子,怎麼可能連幾個忠貞之士都沒有?

可派去刺殺老四了,卻杳無音信,說明這些人被幹掉了,他看似是執掌天下的太子,看似權柄大於天,其實什麼都沒有。

他坐在地上哭了很久,今天罕見的沒有罵人。

很顯然,他完全被遺忘了。

老皇帝連續處置政務十七天,在商王回宮第二天,就生病了,他靠強大意志力撐着商王回京。

這些天,說是他秉政,其實奏疏看一半丟一半,囫圇吞棗。

只是坐在奉天殿之上罷了。

“老四。”

生病的朱祁鈺,緩緩道:“這幾天朕也在反思,老大被朕逼瘋了。”

“換做朕,當幾十年太子,也會發瘋的。”

“朕二十二歲就登基了,青年得志,他都五十七歲了,還是太子,縱然秉政,功勞還算在朕的頭上的。”

“而且,他有你這樣的優秀弟弟比着,他早就已經瘋了。”

“朕一直沒察覺到,以爲遷就忍讓,就能改變他的性格,最後才演變成父子相殘的局面。”

“若論錯,朕錯得最多。”

“給了他的巨大的希望,卻不能讓他如願,讓他做太子,卻讓他籠罩在朕的陰影下,活得很壓抑。”

“換做誰都要瘋的,他是沒兵權,不然一定會造反的。”

“幸好,沒淪落到父子刀戎相見的局面。”

“有時候皇帝太長壽,未必是什麼好事。”

朱見漭要說話,朱祁鈺擺擺手:“老四,朕時日無多了。”

“你比他幸運。”

“起碼在外面撒歡兒三十餘年,做了真真實實的三十年皇帝呀。”

“他是苦命人。”

“自幼就揹負着巨大的責任,背了五十多年啊,朕責怪他,朝臣吹毛求疵,天下人拿他和朕比較,他心裡苦啊。”

“所以天天罵朕、詛咒朕,他罵得對呀,朕不該活這麼久的。”

“老四,給他條活路吧。”

朱見漭確實能理解老大,但是,躺在塌上的是他們的親爹呀,他爹將一生奉獻給大明瞭,到頭來連套像樣的龍袍都沒有。

這樣的皇帝,被世人當神一樣敬愛着。

結果,臨死了,太子卻如此大不孝,鬧得老爺子最後一程走得不安穩,甚至可以說,若無此事,老皇帝活到九十沒問題。

“爹,兒子不孝!”朱見漭磕頭在地上。

他做不到綵衣娛親,卻也不願給朱見淇一條活路。

“就當你給朕盡孝了。”

“當了五十七年的太子啊,沒撈到皇位,朕心裡也不落忍。”

朱祁鈺慢慢轉過頭,歪着臉看他:“老四,莫非你想將大明和商國合併?”

朱見漭沒吱聲。

他壓根就沒打算將商國分封出去,而是要一路往西打,打通大明和商國的要道,將兩個國家融爲一體。

“江山不是越大越好。”

“領土不代表一切。”

“大明已經足夠大了,不能擴張了。”

“人心難制啊,當你力不從心的時候,就會被羣臣推着走,被天下人推着走。”

這一刻,朱祁鈺深有體會。

換太子,何嘗不是被百官逼宮所爲。

他從本心裡就不想換太子,可天下人都想換太子,他能怎麼樣?

“人吶,終究有老的這一天。”

“朕老了。”

“你也不再年輕了。”

“就算你兒子還算勤勉,是個明君,孫子呢?重孫子呢?終究要出敗家子的,他一定會將你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丟掉的。”

“大明能維持這樣的版圖,已經很難很難了。”

“最近,朕又在讀元史。”

“伱知道朕讀出什麼來了嗎?”

“元朝滅亡,和疆域太大,有直接關係。”

“疆域太大,只能行粗放式經濟,說白了就是包稅制,這種粗獷式管理,會處處滋生臭蟲的,終究將大元吞食殆盡。”

“就算有鐵路,也無法做到管到每一個角落的。”

“就說大明,皇權真下鄉了嗎?”

“老四啊,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啊。”

“爲何當初朕要分封諸王,而不是全吞進大明肚子裡?因爲大明吞不下的,縱然有鐵路也沒用的。”

“朕用二十年打下世界,卻需要用二百年時間來治理呀。”

“朕沒有二百年,老四,你有嗎?”

朱見漭面露猶疑之色。

放過老大,從本心裡他是不想的。

可既然老皇帝用孝來壓他,他就在歐洲挑一個小國,讓老大去繼藩就好了。

讓老大繼藩商國,他還不配,一個不孝的人,有什麼資格做海外第一大國皇帝?

而老皇帝又說到疆域領土的問題。

這和他的理念背道而馳。

商國照樣在異國他鄉,不斷擴大疆域,現在還在擴張中呢,也沒看到老皇帝說的什麼疆域極限啊。

“朕當年坐上這個位子的時候,就漸漸知道不由自己了。”

“老大何嘗不是啊。”

“他做的這些是追隨本心嗎?”

“不是的。”

“當他坐上太子之位,身邊就會有形形色色的謀臣,他們會左右你的心智,放大你的所有情緒,他們能讓一個人發瘋,也能讓一個人變成暴君、昏君,當然了,也能變成明君、賢君。”

“何爲昏何爲賢?是他們定的標準啊。”

“而放大主君情緒,給主君出謀劃策,是門客的必修課啊。”

“老大走到今天,固然有朕的因素,何嘗沒有天下文武的驅使呢?他們讓太子發瘋,逼着他發瘋,朕明知道,卻要順勢而爲。”

“可知原因?”

朱祁鈺慢慢轉過頭,眼睛看着天花板:“因爲朕老了,朕年輕時從未感到如此的無力。”

“縱然天下權柄仍然在朕手裡。”

“朕去操弄不動了。”

“有跟沒有,沒區別了。”

“朕五十歲時,尚能每日處置政務六七個時辰,現在呢,朕一個時辰都支撐不住了。”

“朕說完了這句,忘記了那句,總在反覆做一件事啊。”

“人老了,沒用了。”

“所以,朕明知有人陰謀推動換太子,卻要忍之順之,換朕六十歲時,必須要查個清楚。”

“老四啊,你今年五十七歲了,尚且沒感受到衰老,是你的福氣。”

“等你到六十七歲,七十七歲的時候,還能如現在這般嗎?”

“老大會瘋,你的太子也會瘋的。”

“老四,聽爹一句勸。”

“疆域太大,沒好處的。”

朱見漭的太子朱佑梐今年也三十八歲了,當了這麼多年商太子,心裡真半點想法都沒有嗎?

老皇帝說的對,人老被嫌,皇帝也不例外。

朱見漭再活二十年,他兒子也會發瘋的。

不,再活十年,他兒子也會造反的。

那個時候,如果他在外面打仗,兒子卻在北京登基了,他該怎麼辦?他將面對比楊廣更加窘迫的事情。

當初楊廣徵高句麗的時候,楊玄感造反了,導致北征草草結束。

而他兒子朱佑梐則登基了,他尷不尷尬?

“可將商國基業拱手讓人,兒臣心裡不甘心。”朱見漭多少聽進去一點。

“拱手讓人?讓給親兄弟、親侄子,也叫讓給別人嗎?”

朱祁鈺道:“他連皇位都讓給你了,區區商國,有何捨不得的?”

很顯然,老皇帝是想讓朱見淇去做商王,去做商國皇帝。

朱佑榶去做商太子。

等於朱見漭和朱見淇基業對調。

可朱見漭卻想統一世界,起碼統一亞歐兩大洲,將烏拉爾山作爲大明中軸線,也作爲大明的新聖山。

但這很很顯然非常不現實啊,即便在高鐵飛機縱橫的現代,也不可能誕生這樣一個恐怖國家。

疆域越大,分裂越快。

老蘇就是最好的例子,吞併太多國家了,這些國家都不是什麼富裕國家,還沒有百年國祚呢。

苦寒之地好佔領,但這些地盤的人要養着的,就算不養也留不住人,還是往溫暖地區跑,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大明佔據了膏腴之地一千多萬,能保住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爹?”

朱見漭還想說什麼,卻發現他爹睡着了。

話說一半,老爺子的精力支撐不住了。

朱見漭長嘆一聲,退出養心殿,還在熟悉皇宮,太子冊封禮還沒舉行,老皇帝的意思是,越快越好,初步定在五月初五。

即便沒有正式冊封,朱見漭卻開始處置政務了。

他住進慈寧宮裡,處置天下政務。

接下來幾天,朱祁鈺都沒有詔見朱佑榶,即便朱佑榶每天都會上疏,請求探望老皇帝。

奈何老皇帝不準,倒是傳了口諭,讓他安心。

作爲丟了太孫位的朱佑榶,實在太冤枉了。

他搬回了萬壽宮裡,以前擁簇在他身旁的羣臣謀士,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不見了。

聞聽皇帝得病後,他日日上疏請求侍奉湯藥,卻被朝廷拒絕。

他應該恨四叔的。

可他四叔秉政後,第一件事就是肅貪。

在這個新舊交替的特殊時代,商王竟敢直接肅貪,展露其雄才偉略。

這又是一個和老皇帝一樣的霸主型君主。

朱見淇是遠遠不如的。

在國策上,朱見漭完全遵循老皇帝制定的國策,上任第一天,就花出去十幾億,接下來每天,就如潮水般往外撒錢。

京師肉眼可見的繁榮起來,即便這種繁榮,存在着泡沫,但真的繁榮了。

這是換太子,朱見漭必須撒出去的福利,不然怎麼普天同慶?

朱見漭擴大都察院,下設東南西北中五個分院,將天下分爲五部分,增設御史和監察史,加強監督中樞,巡視地方。

進一步擴大科道言官的權柄。

很顯然,他不像朱見淇,心裡發虛,擔心民間亂說話。

朱見漭胸襟不一定開闊,但他肯定敢聽真話,因爲他敢殺人,也在苦等燒三把火立威的機會。

一場轟轟烈烈的肅貪開始。

先肅清都察院、監察史和廠衛等職能部門,然後肅清中樞,再肅清地方,誰也別想跑。

朱見漭上任一個星期,處死一千二百餘人,籍沒家產三千六百零八家,貶斥中樞官員798人,京師所有監獄,人滿爲患。

重啓京察,從三年一察,改爲一年一察。

他沿用老皇帝的治政理念,庸者下能者上,京察範圍,擴大到所有吃公糧的人,人人都要察。

朱見漭最狠的是,將工部鐵路局、公路局的人殺光了。

七天內,殺了一個工部尚書,一個工部侍郎,郎中、主事殺了七十多個。

其中有勳貴參與,奪爵十二人,即墨家產一家。

頓時,把整個中樞殺得瑟瑟發抖。

他將商國精銳駐入京營,六萬多騎兵在手,是他最大的底氣。

朝中對商王的評價,從好變壞,而民間口風恰恰相反,都支持商王肅貪。

大明的贓罰庫,早就年久失修了。

太久沒有用了。

殺了一個星期,就堆滿了整個贓罰庫。

朱見漭殺人還要誅心,他直接下詔書,宣佈將所有贓罰銀用作民間福利建設。

市場信心肉眼可見的回升。

當初迎立朱見漭的朝臣,此刻都在後悔。

這傢伙不講武德啊。

我們擁立了你,你卻對我們大開殺戒,殺幾個也行,但沒讓你血流成河啊。

此刻所有人才意識到,馬上皇帝的恐怖。

景泰帝並非馬上皇帝,但他殺人可不手軟,這回來個真正的馬上皇帝,大明官員又到了瑟瑟發抖的時代了。

朱見漭給張敷華上個美諡,參加了他的葬禮。

作爲童年回憶裡的大魔王,他們二人之間的書信一直不斷,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可卻永別了,他很懷念這位故人。

他提拔了達芬奇,提拔了一批曾經關係不錯的朝臣,作爲新太子黨。

然後就開始大開殺戒。

“殺得好。”

朱祁鈺剛喝完粥,牙齒沒剩幾顆了,這年頭的鑲牙技術也一般,鑲完吃飯也不香,還麻煩。

“老四,只有你有這個魄力。”

“朕本來寄希望於太孫,可他秉政後,卻被朝廷官員腐化了,忘記了對朕的承諾。”

“你就不一樣了,你是馬上皇帝。”

“又帶來幾萬精銳騎兵,可以控制京畿絕對安全。”

“但這點兵不夠用,繼續從商國調兵來,再從魏國和息國調兵入京,你的那些兄弟們都比較服氣你,肯定願意借兵給你的。”

“整肅朝堂的時候,千萬不要動軍中的利益。”

“等朝堂整肅完畢,就整肅軍中。”

朱祁鈺道:“大明上下通道不暢,早晚要出大問題的,必須殺,殺出一條血路來,讓上下通暢,讓底層人才上來。”

“寒門貴子,纔是一把好用的刀。”

“你當了這麼多年皇帝,該知道這些的,不用朕手把手教你。”

一邊說着,朱祁鈺要站起來溜達溜達。

朱見漭扶着他:“爹,兒子就知道您會支持兒子的!”

這就是他爹!

永遠以大明利益爲重,任何人阻擋大明發展,他都會毫不猶豫殺掉,就如朱見淇。

“支持也只是嘴上支持了。”

“實際行動上,朕支持不了了。”

“勳貴,只要朕不動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支持朕。”

“可一旦朕動了,就未必了。”

“老大不就是嘛,要推恩,所以勳貴要反他。”

“你可以肅貪,可以殺人,但不要輕易奪爵,更不能誅族,更不能奪走他們的命根子。”

“這樣的話,勳貴就永遠是你手中的刀。”

朱見漭明白。

其實論罪的話,勳貴的罪足夠被誅族,但只是奪爵而已,正常來說,奪爵都是暫時的,只要過幾年乖巧聽話,還會賜給爵位的,但世券就未必了。

只有一家即墨家產,僅僅即墨家產,爵位還在。

可以說老四處置勳貴得心應手。

“用好廠衛。”

“朕這些年收養孤兒,每年都會從中吸入新人,填充進入廠衛。”

“你要用好他們,他們是你在朝野上下的眼睛。”

說到這裡,朱祁鈺一頓:“你可知,朕真正的王牌,叫影子。”

“其人,都是從養濟院優中選優,挑選出來的精英。”

“經過特殊訓練後,才能進入影子。”

“影子,每個人都是單線聯繫,只有朕,纔有他們的全部名單,任何人都沒有。”

“這是朕的王牌,也是朕執掌朝政的唯一底牌。”

“老大,也不知道影子的名單。”

朱祁鈺嘆了口氣:“不是朕不相信老大,而是他擔不起這個重擔啊,交給他,很快就泄露出去,然後影子就會被滲透成篩子,就沒用了。”

“今天朕交給你,朕相信你能用好他們。”

朱見漭跪下謝恩。

朱祁鈺卻擺擺手:“扶着朕,比謝恩更重要。”

言下之意,這些虛禮沒用,放過你大哥吧。

“兒子答應您的要求!”朱見漭答應,將朱見淇封去商國,兄弟兩個換國。

“好,好啊!”

朱祁鈺有些激動:“你的胸襟,比朕還要寬廣,當初朕就容不下親哥哥,一直被民間詬病。”

“東歐皇帝,天下藩國中第一大國,他也算值了。”

“明日宣太孫……哦,榶兒入宮吧。”

朱祁鈺叫習慣了。

新太孫朱佑梐,還在商國主持朝政呢。

“朕的失敗,你要學會總結經驗,不要重蹈覆轍,切記父子相殘。”朱祁鈺在說朱佑梐。

“兒子知道。”朱見漭點頭,其實沒有頭緒。

這東西就是個死循環。

除非太孫與世無爭,沒什麼野心,而這樣的人恰恰當不好這個龐大帝國的皇帝。

一個好皇帝,就要有野心,還要有和野心相配的能力。

這樣的人恰恰不甘於臣下的。

“朕剛纔說到哪了?”

“哦。”朱祁鈺想起來了:“朕讓談妃搬過來和朕一起住了,朕這些嬪妃,陪着朕的只剩下她了,再這樣兩宮分居,日子過得實在難受,雖然於禮制不合,但朕不想顧及那些了。”

“兒臣幫您擋住前朝的風言風語。”朱見漭不在乎這點小事。

“老四,你雖不年輕了,也要多納嬪妃,起碼到老了還有個知冷暖的人,不像朕,只剩下身邊這麼一個人了。”

朱見漭和老皇帝一樣,屬和尚的。

他只有四個兒子,分封出去了三個,後宮也沒幾個妃子,重點是他對納妃不感興趣,他更喜歡征戰沙場,然後搶奪別人的嬪妃,自己玩完就賞賜給部下。

“兒臣遵旨。”朱見漭沒太聽進去。

他現在剛剛秉政,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哪有時間浪費在女人身上?

您家老大不孝順,我家老大可很孝順的。

您就是對兒子們太好了,所以不孝順,我可不會這樣對那幾個狗崽子,他們也只是我成爲大帝的工具。

“爹,外面陽光正好,兒子扶您出去看看?”朱見漭道。

“算了,你還有大事要忙,剛剛秉政,捋不順管不過來,正一頭漿糊的時候呢,去忙吧,記得從商國再調精銳過來,和大明精銳對調輪換。”

朱祁鈺叮囑兩句,就讓他去了。

朱見漭跪下行禮。

他已經三十年不跪了,這幾天基本上天天要跪的,但他甘之如飴,能在父親膝下侍奉,是所有藩王夢寐以求的事。

老爺子也好伺候,不太挑理。

朱見漭帶着在商國的太監、宮娥,甚至還有一些帶刀侍衛,可以說整個東宮,都是他的人。

而宮中的帶刀侍衛,都在巴結新太子。

宮中侍奉的宮娥,都在想方設法滲透東宮,爲家族出力,整個大明都在想辦法滲透商國人,將他們集體拖下水。

朱見漭深知這些人的壞心思。

也清楚,自己的人很快就會墮落,這是人性。

他必須抓住這個空窗期,整飭朝堂,燒起來三把火。

第二天,朱佑榶入宮拜謁老皇帝。

“朕諸多兒孫之中,唯獨對不起你啊。”

朱祁鈺道:“你爹瘋魔,跟你關係不大,其實朕也動過立你的念頭,可建文帝前車之鑑,讓朕打消了這個想法。”

“你怨朕怪朕,朕都不怪你。”

朱佑榶淚珠墜落:“孫兒不敢怪爺爺,是孫兒命不好。”

“是啊,出生在皇家,就要面臨着身不由己。”

朱祁鈺緩緩道:“朕已經和你四叔商量好了,由你爹去繼承商國基業,待太子冊封后,朕就封他爲商王,出國外藩,永遠不許回大明。”

“你就是商太子,等你爹百年之後,由你來繼位。”

“你的其他弟弟們,朕也會想辦法安置的,讓你沒有後顧之憂。”

“這是朕能爲你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這話讓朱佑榶內心不甘,卻又很難受。

他明顯感受到老爺子的死氣。

被他爹氣這一下,估計沒幾天活頭了。

卻還在爲子孫操心,子孫債子孫債,說的沒錯。

“你找個機會,勸勸你爹,別讓他走極端,大明太子不做就不做了,去商國當皇帝,也不錯。”

朱祁鈺讓他退下,忽然又叫住他:“告訴他,朕不怪他。”

“爺爺!”朱佑榶沒想到,他爺爺會說出這樣一句話。

朱見淇這麼鬧,大明全國備受損失,老皇帝少活五年,大明動盪不安,被賜死都不爲過。

可老皇帝卻說出這樣一句話。

不怪他。

只怪自己。

對兒孫真的偉大啊。

朱祁鈺擺擺手:“人啊,老了,有再多遺憾和不甘,都帶進墳墓吧,別留給兒孫了。”

他爲大明奉獻了一生,臨終前,卻爲兒孫燃盡了最後一滴能量。

當朱佑榶將這些告訴朱見淇的時候。

朱見淇咒罵不斷,時不時的還咒罵朱佑榶無用,直到朱佑榶說出那句“不怪他”的時候,朱見淇猛地怔住了:“他、他說不怪我?”

此刻,朱見淇十幾天不洗頭不洗澡,披頭散髮,渾身散發着臭味。

“爺爺說不怪您。”朱佑榶哭着說。

“不怪我,不怪我?”

朱見淇嘴裡喃喃自語,朱佑榶說的其他話,他都聽不進去了。

晚間,朱見淇吞泡沫餐盒自殺了。

太醫已經去搶救了。

消息是傳進東宮的,沒敢傳入養心殿。

“不孝!忤逆!混蛋!”

“這個時候硬氣了?以前想什麼呢?”

朱見漭直接炸了:“他想死,出國再死行不行?他是想逼死爹嗎?他心裡就沒有半分孝心嗎?”

“全宮戒嚴,不許將消息傳入養心殿!”

“誰敢傳入隻字片語,誅九族!”

朱見漭面容兇厲:“再傳旨太醫院,務必救活他,不惜一切代價!他想死,沒那麼容易!”

“將守衛、送飯、侍奉的人,統統處死!”

整個紫禁城中,風聲鶴唳。

都聽說了,廢太子吞泡沫自殺了,太醫院尚在搶救,生死不知,而新太子暴怒,殺了很多人,嚴禁消息傳入養心殿。

倒是老皇帝睡得香。

他和談允賢同寢同榻,幾乎形影不離。

兩個孤獨的老人,報團取暖。

之前顧及禮制,分宮睡,現在朱見漭繼位,他反而不在乎了。

朱見淇當太子時,他必須當神,才能護住朱見淇。

而朱見漭當太子,他就可以肆無忌憚了,一個優秀的太子,能爲他遮風擋雨。

第二天,他也不知道朱見淇自殺的消息。

東宮卻收到消息,朱見淇被救過來了,人是沒死,但像是瘋了,說話顛三倒四,亂七八糟的。

朱見漭對他沒有半分憐憫:“安置回去,一切照常,等待封商王,立刻送去商國繼藩。”

即便老皇帝免了晨昏定省,他還是每日下了早朝就去請安。

“說了不讓你來,你折騰什麼啊,多大歲數了,保重好身體,比什麼都強啊。”

朱祁鈺笑道:“這人吶,這輩子過什麼呢,年輕時候奔事業,老了就奔兒女了,朕這麼大歲數,就過你們呢。”

“你那些姐妹,都不太入宮來看朕。”

“而朕這些年,爲了當神,要顧及這個顧及那個,不能天天宣詔她們入宮,承歡膝下。”

朱見漭眉頭一蹙。

這個並非是朱見淇做的不好,他已經有四個妹妹薨逝了,長姐固安也早就不在了,這些老皇帝並不知道。

朱見淇也是顧及他的身體,沒有告訴他。

正因爲公主有死的,其他公主也不敢入宮,擔心老皇帝想起其他女兒來,萬一說漏了嘴。

前幾年公主們是經常入宮侍奉的。

而諸子中,老七鄫王也已經去世了,老大瘋了,老五被刺殺,據信使說他說不出話了,恐怕也命不久矣。

“等兒臣穩定朝局後,就讓妹妹們入宮侍奉您。”朱見漭笑道。

朱祁鈺滿意點頭:“老五遇刺案,到底是誰幹的?”

“還在查。”朱見漭搪塞道。

“可是查到了不該查的人?”

朱祁鈺指向趙王。

朱見漭四個兒子中,趙王最野心勃勃,他動機、能力都有。

“若孽子敢弒殺親叔,兒子定斬不饒。”

朱見漭認真道:“但應該不是他,前幾天他上疏辯駁,大理寺寺卿已經去趙國調查了。”

“兒子懷疑是楚王。”

“哪個楚王?”朱祁鈺愣神,一個在歐洲,一個在南美。

之所以兩個楚王,是因爲朱佑樘一直想改國號,而且楚,是大國號,不能隨便封。

“歐洲楚王。”

“他?”

朱祁鈺納悶:“他爲何挑撥朕諸子間的關係?他縱然有爭霸的野心,卻沒有實力,關鍵是,他刺殺諸王,能得到什麼好處?”

“兒臣也沒想通。”

朱見漭無奈道:“但證據都指向了他。”

“兒臣也不太相信,所以還在調查中。”

只要不是趙王就好。

若是趙王,這不逼着朱見漭殺子嘛。

“父皇,其實還有一個可能。”

朱見漭指了指這養心殿:“這滿朝公卿,想給兒臣上一個繩索,所以模仿宗王作案。”

“目的是讓兒臣爲他們所用。”

這種可能性確實有。

但有這個能力的朝臣卻不多,能數得過來的。

“爹,您說他們敢嗎?”朱見漭也在猶疑。

“敢,他們敢!”

朱祁鈺無比鄭重道:“老四,別以爲你有商國班底,在大明就能橫着走了。”

“一個月!”

“甚至更短,你的商國班底就會被同化,就會墮落,就會不再忠誠於你。”

“哪怕你從民間遴選出猛臣來,照樣難以施展拳腳,照樣要進入這個大染缸,被染成五顏六色,恰恰不屬於皇族的顏色。”

“大明,和你的商國不一樣。”

“這片土地上存在着五千多年的規則,任何人都無法打破的規則,哪怕是朕年輕時,最多能打破二十年而已,最後還會回到原點上。”

“這種恐怖的規則,就會快速吞噬掉你的班底。”

“如果你還以你的班底沾沾自喜時,你的死期就不遠了。”

“別以爲朕危言聳聽。”

“朕爲何要將影子交給你,就是在保你的命。”

這話可把朱見漭嚇到了。

他是馬上皇帝,遇到過多少次致命危機都沒死,會死在這小小的宮城裡?關鍵他還是太子,未來的皇帝!

可老皇帝給他的答案,大大出乎預料,會,一定會。

“坐這個位子,其實是順應大勢而已。”

“你順着他們的心意,你就是聖君。”

“你逆着他們的心意,你就該死。”

“老大就是例子。”

“論軟弱,老大是第一,這是一個最好的吉祥物,爲什麼還要被換掉呢?”

“連朕都無法阻擋他被換掉,你就知道這裡面有多麼可怕的推手啊。”

“老四,朕讓你吸取朕和老大的失敗經驗,你要往心裡去呀。”

“你想想,老大爲什麼被換?”

“他被換了之後,卻能保住性命,即便朕要殺他,朝臣也在阻攔朕,爲何?”

“規則!”

“他罪不至死,或者說,他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只是不符合大多數的利益而已,所以被他換掉了,這種規則恰恰在保護他,讓他保留一條性命,恰恰說明所有人在踐行規則、維護規則。”

“你呢。”

“你是個馬上皇帝,是開拓型君主,爲何朝臣會擁立你?你想過嗎?”

朱見漭搖搖頭。

確實呀,他的存在不符合文官的利益呀,但文官卻一致擁立他。

反而最該支持他的勳貴,聲音最小。

着實詭異。

“因爲你的兒子,他是個守成之君,他符合文官心裡完美的帝王形象,所以他們選擇了你。”

“之所以沒選擇榶兒,因爲建文帝的例子在前面。”

“他們可不在乎皇家骨肉相殘,他們是擔心自己的利益無法保證罷了。”

“說白了,就是怕靖難,萬一打仗,所有人的利益都保不住,所以這種情況堅決不能出現。”

“即便朕想立他,都立不成功。”

朱祁鈺將人心剖開了,講給朱見漭聽。

朱見漭這一刻才明白:“原來我就是個過渡?所以待您百年之後,兒子就會莫名其妙死亡?”

“你會死得悄無聲息。”

“所以現在,他們才任由你屠戮朝堂,只有這樣,纔會有更多人站在他們這邊,纔會加速你的死亡。”

朱祁鈺笑道:“當年,朕也遇到了和你一樣的窘境。”

朱見漭立刻明白,若沒遇到過,老皇帝爲何知道得一清二楚?可他是非常支持殺人的,證明這條路有利於皇權。

其實,一個人不能簡單的分辨忠和姦。

像楊一清,是大明的衛道士,卻在金國實行前無古人的政治實驗,拿金國朝政當兒戲。

像劉大夏,明明是權力怪物,卻會在關鍵時刻爲皇帝挺身而出,無法說他是壞人,也不能說他是好人。

好與壞,根本不能評定一個人,因爲不準確,太絕對。

像這種頂級政治人物,都是非常複雜的。

人生每一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特性,要細分析的話,就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和心態來分析,才能得到相對結果。

爲何相對,因爲一個人的決定存在巨大的偶然性,可能一隻蝴蝶拍動翅膀,就會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爹,您當初是怎麼做的?”朱見漭立刻心領神會。

“忍,殺,最後融入其中。”

朱祁鈺也沒有好辦法。

無非是先忍耐,然後剷除掉不符合他利益的人,最後和他利益這邊的人進行大融合,變成他們。

“打不過就加入,沒什麼新意吧?”朱祁鈺看着他,而這恰恰就是自保之道。

朱見漭苦笑一聲:“那您還支持兒臣殺人?”

“你不殺人,如何立威?”

“老大爲何是軟柿子?因爲他不敢殺人!”

“你把他們殺得血流成河,他們就會服你怕你,當你察覺到不對時,你就要開始融合他們。”

“朕爲何活這麼大年紀?”

“就因爲天下人不能讓朕死。”

“以前是老大夠蠢,天下人擔心朕死了,天下人利益受損,所以朕必須得活着。”

“今天,你來繼位,你的屠刀殺得人瑟瑟發抖,天下人都需要朕來做保護符,所以朕必須得活着。”

“而你。”

“朕前腳一死,你後腳就會跟上。”

敢情我就是個工具人唄?

朱見漭卻想到了另一層:“爹,那兒子不殺人,就能長命百歲了?”

“你想得美。”

“老大不殺人,所以被當做軟柿子,最後被揉搓廢掉。”

“榶兒不殺人,所以天下臣民不服他。”

就是說,你不殺人,人家不怕你;你殺人,人家害怕就要搞死你,反正坐上這位子就沒好。

“那我殺不殺都得死啊?註定了,死路一條?”朱見漭無語道。

“你可知他們爲何要弒君?”朱祁鈺問。

朱見漭搖搖頭。

這些他在商國沒學會啊。

讓他處理朝政,行軍打仗他非常在行,可鬥心眼保命,他沒想過呀,誰能想到,大明皇帝隨時遭受死亡危機。

“動動腦子,你肯定能想到的。”

朱祁鈺今天氣色比較好,笑着說:“因爲年紀大的皇帝,不好控制,懂得太多了。”

“而一個年輕的皇帝,懵懂無知,就是個傻子,會被他們隨便擺弄。”

“把皇帝搞瘋,搞成宅男,搞成廢物。”

“再不濟,就直接搞死。”

“反正新君登基就好了。”

“這個他們,是皇位下的所有人,包括你的兒子、孫子、你的兄弟,都是他們,都可能加速你的死亡。”

“當然了,這種情況不是普遍,朕就是特例,可知爲何?”

朱祁鈺解釋道:“因爲朕保證了天下各階層的利益,朕在,天下人就有好日子過,朕死,天下人的日子就難過。”

“老大就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朕明明丟掉了所有權柄,卻天下人心在朕,老大還是被朕說換就換掉。”

“老四,長壽的秘訣,就是融合,變成他們。”

“而這樣做有一個巨大的弱點。”

“就是朕被天下大勢推着走,人云亦云,朝廷上下貪腐嚴重,上下通道不通,大明看似繁榮似錦,其實烈火烹油。”

“而朕,都無力改變,反而只能順應大勢,時勢造英雄,說得非常好。”

“要說朕有絕對皇權嗎?”

“有,朕可殺死任何一個人。”

“可說朕沒有絕對皇權呢?”

“也很合理,有些家族朕想滅,卻滅不了。”

“坐這皇位呀,學問大着呢。”

“你呀,學的地方多着呢。”

朱祁鈺這番話,讓朱見漭陷入深思:“爹,您是希望兒子走哪條路?”

“走哪條路朕沒法給你規劃,無非是順勢而爲,利益最大化而已。”

朱祁鈺笑道:“所以朕給你影子,影子,是你保命的關鍵,這支間諜,全是單線聯繫,切斷一根線,整條線上的人就會失聯。”

“影子無法保證你的權勢,卻能保證你的性命。”

“可知朕這些年,半步不出養心殿?”

“當年汪直勾結外人,販賣幹清宮消息之後,朕就知道,幹清宮裡伺候的人太多了,實在不可信。”

“所以,朕就偏居養心殿,甚至半步不出養心殿,如此龐大的皇宮,朕卻哪都不去。”

“養心殿里人事關係簡單,偶爾替換即可。”

“你一隻眼睛盯着幾萬人難,可盯着二十幾個人,做不到嗎?”

“不管外面捲起千濤萬浪,朕卻沒有生命之憂,即便有人想害朕,也無從下手,除非有太醫在朕的藥裡面做手腳。”

“但朕爲了防範這點,研究了幾十年的醫理,還有談妃在側,朕的所有藥,都出自談妃,近兩年都在養心殿裡面熬,用的都是朕一手養大的孤女。”

“你能守住朕這般寂寞嗎?”

朱祁鈺幫他搖頭:“你做不到的,你是雄鷹,喜歡翱翔在大草原上,你是馬上皇帝,喜歡馳騁在疆場上。”

“朕則不是,朕雖看似是馬上皇帝,卻一仗沒打過,甚至都不會騎馬,朕除了看書外,沒有其他愛好。”

“所以朕的辦法,不適用於你。”

“你是聰明人,其他事你慢慢琢磨吧,朕還死不了,死前尚且能保着你,只要朕一死,就是你獨面風刀雪劍的時候了。”

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183章 把他的腦袋劈開,看看裡面是否全是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321章 招降倭寇,攻打柬埔寨新書《大明泰昌:朕就是千古聖君》求支持第28章 賜姓彘,革除玉牒!賜他瓦罐雞!(三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243章 含刀審訊,看我的彈指神通!(月票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96章 排隊伺候王妃!(月票加更)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289章 請陛下上路,獻皇后於後庭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69章 送太妃去伺候先帝!太后,你聽沒聽到第165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337章 十三件大事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417章 景貴文案,觸目驚心,整肅朝堂遇阻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419章 公與私,一場秀,本質還是交換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