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

“河南終究還是比不上江南。”馬玉長嘆道。

高淮接過隨從遞來毛巾抹了抹手問道:“馬公公去過江南?”

“當年乾爹在時,隨他去揚州公幹,那時一路上見花見田見山見水,風光明媚。”

高淮不料馬玉吐出這樣一句文縐縐的話,他以爲高淮是想念江南的美景,卻是不想馬玉是記得乾爹在揚州一路吃喝玩樂,收刮錢財的事,雖說鬧得是民怨沸騰,但最後回到京師時財貨裝了整整一條船。

這給了馬玉十分的震撼,不免生出‘大丈夫當如是’的念想。

“當年乾爹一到地界,杭州知府就送了兩千兩銀子,哪知到了河南……連拿三千兩銀子給王爺採買都不成。”馬玉長嘆一聲,他方纔吩咐祥符縣縣令,結果人家那敢怒不敢言的樣子,確實令他心底不痛快。

按道理高淮是說,既是南下辦差,還是先將潞王就藩的事辦好了,其他再慢慢來。

但高淮卻推波助瀾道:“是啊,這知縣也太不是東西了。”

馬玉負手轉過身來道:“高公公,你以爲咱家真將這三千兩銀子放在眼底?只是摸一摸河南當地官員的脾氣。”

“願聞馬公公高見。”

馬玉點點頭道:“這一次我們奉了太后懿旨,在河南預建藩府,撥給藩產。地方官員態度如何不知?他們必百般推諉,如此我們回京如何在太后,陛下面前交差。”

“從這三千兩銀子之事,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他們心底地位。”

“公公所言極是,但眼下來看,方纔那縣令似不會造辦。”

馬玉冷笑道:“你有所不知,這河南巡撫楊一魁乃山西安邑人,當年是武清伯看在同鄉的份上一路擡舉,否則哪裡有今日的出息。”

“這小官不知天威,難道大僚也不知分寸了嗎?”

一旁隨從也是笑着道:“乾爹,我們是有旨意在身,若是他們敢不辦,是抗旨不尊,說到哪去咱們都有理。”

“若是他們還敢推諉,我們也不必說了,一封書信到京城去,萬歲爺自會教他們如何孝敬乾爹的。”

馬玉聞言點了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

幾人說話間,外頭有人道:“乾爹,開封府知府,祥符縣縣令在堂外求見,說是送三千兩庫銀來了。”

“果真到了,”馬玉聞言大笑,對左右道,“看來楊一魁還有將太后放在心裡的。”

除了高淮苦笑外,其他隨從都向馬玉拍起馬屁來。

大相國寺的鐘聲幽幽響起。

一輛馬車正好停在院舍門前,馬車旁撒着晨光,一名老者,從馬車上走下。

老者扎着簡單的頭巾,穿着青色的襴衫,但卻有一等超然的出塵之感。

老者在下人的指引下走入院子,腳步一頓,然後向面前來人作揖:“見過學功先生。”

林延潮聞言立即作揖道:“老先生不敢當。”

二人在院裡掛着露水草甸上談論。

“上一次與學功先生談論宗藩之弊,確實如此,嘉靖四十年時,漕米四百萬,祿米已至八百五十三萬石,天下宗藩源源不斷繁殖,將來哪有土地撥給。”

“每一人都想愛子,欲予加厚,然非萬世可常行之法。

這老者講了一番,林延潮道:“老先生身爲宗室,卻能講出這一番話來,實在是難得。”

這老者乃周王府宗正,朱睦?,字灌甫,號西亭。

朱睦?與不學無術的周王世子不同,二十歲即貫通五經,尤精於易,春秋。

朱睦?身爲宗室,卻一生以讀書人自居,他愛藏書,在開封建了一萬卷堂,藏書無數,乃當時天下第一藏書家。

前幾日朱睦?聽聞林延潮至開封后,親自來拜訪。

二人談論五經十分投機,成爲忘年之交。今日朱睦?再訪談論起宗室之事,卻生感嘆。

朱睦?惜道:“老夫也是太祖子孫,怎能不爲大明江山計。可嘆後世子孫,不知祖宗創業之艱辛,徒然將大好家業敗掉,老夫實在不勝感傷。”

“學功先生,你是當今中既學究天人,有能通古今之變的官員,老夫問你一句,如此下去,我朱家江山還能有多少年氣數?”

林延潮看向朱睦?,默然了一陣道:“老先生想多了,眼下我大明氣運正隆,怎麼見衰敗之勢。老先生所居的河南這幾年是鬧災多了些,但天下還是安定,只是……”

“只是什麼?”

林延潮與朱睦?正好走至院中一池旁,指着池裡飄着一片枯黃的落葉道:“老先生,這一片指甲大的落葉,每日復增,只用十日功夫,就可蓋住城外方圓數裡的西池,以爲然否?”

朱睦?點點頭道:“倍而倍之,這老夫以爲然。”

“那麼第九日時這樹葉多大?”

朱睦?聞言試問道:“半個池子?”

“不錯,”林延潮點點頭,“我們眼下都身處盛世之時,但到了一日王朝衰敗,轟然倒塌之時,我們卻好似覺得盛世即在昨日。就如同這落葉,昨日也不過是半個湖面那麼大而已。”

朱睦?悟道:“學功先生之言所指,這宗藩之害,就如同這片每日復增的落葉?”

林延潮道:“其實大明之弊遠不如這些,宗藩之害不過其一。但我大明富有四海,地大物博,子民萬萬,就如這西池之水般,幾片落葉尚可受的。但如此下去,終有積重難返之時,老先生問我大明氣數……我不敢亂說,眼下雖是盛世氣象,但已經葉覆半湖已是不遠。”

朱睦?在心底咀嚼着林延潮這句話,然後正色道:“老朽明白了。”

說完朱睦?向林延潮一揖,然後離開院舍。

林延潮望着朱睦?的背影,閉上眼睛,前幾日朱睦?來與自己相談時,偶爾聊起他欲以周王府宗正的身份上諫天子,削減藩王食祿之事。

但是林延潮聽了沒有說話,而是約他改日再來。後林延潮派丘明山查得朱睦?,確實就是一名憂國憂民的宗室後。

林延潮寫信相招,將朱睦?請至院舍裡,然後安排了一番方纔的話。

經過這一番話,想來朱睦?已是定下了決定上諫天子,削減藩王食祿。

至於朱睦?上諫後,對他而言會有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就算樹葉倍而倍之,十日裡也覆蓋不了湖面。”臨別時林延潮忽對朱睦?言道。

朱睦?一愕轉過身來,失笑道:“老夫知道,但意思差不多。”

說完朱睦?不以爲意,登上馬車。

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第三十章 奇才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四十九章 神童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六百三十章 講學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九百零七章 聖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第四章 叔侄定計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七十三章 講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