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嘴炮愛國

“對倭國貿易,就是無恥之舉?”鄭海珠銳聲反問樊宏,“我大明自永樂帝開始,與東瀛通商,每歲從倭國獲得硫磺、銅塊不計其數,至嘉靖爺時,又用我朝的茶酒和絲布,換得倭國百萬兩白銀。你這位吏部觀政,敢不敢將罵我的這番話,此刻再去太廟前,原樣說一遍?”

樊宏冷笑一聲,面上厲色更濃:“鄭氏,你以爲六部衙門,是你從前討生活的江湖市井嗎?你以爲我們這些朝廷命官,見識還不如你一個商婦嗎?你莫想着混淆視聽!我問你,嘉靖之前,我大明對倭國,何時通商過?讓本官來教教你,那不叫通商,那叫讓倭人朝貢,是我泱泱天朝,對海外蠻夷小國的恩賞。沒有我大明發的勘合,他們的船休想靠岸。但那島國蠻夷,不知好歹,竟然在寧波爭貢,屠戮我大明子民。彼等禽獸不如的倭寇,你竟然還想着與他們做買賣?”

樊宏說到此處,掃視周遭,瞅準兵部的一個很有些歲數的藍袍官人,拱手致意,眼睛一眯,顴骨一聳,向那人道:“聽聞貴部去歲南調的張侍郎,與此婦還有些交誼?”

那兵部老官人,本是袖着手擠過來看熱鬧的,冷不丁被這個唱堂會一樣氣勢如虹的後生提溜出來問話,驚詫此人又非自己的同鄉,且被分派到的是吏部,怎地剛混進大明的官場,就認得自己是兵部的?

白髮官人一時摸不準樊宏提兵部幹啥,但他對鄭海珠沒什麼惡感,因這個在崇明養營兵的婦人,請餉是最不催命的一個。

他只得賣幾分愣怔模樣,圓柔了口吻道:“啊,這個,那個,鄭夫人她,本官也識得,打韃子打紅毛,有功,安遠夫人的敕命,就是紅毛撤出澎湖那年,朝廷給……”

“這就對了!”樊宏打斷兵部的白髮官人,朗聲道,“諸位上官、尊長、同年,鄭氏既自命知兵,就不會不曉得萬曆朝鮮之戰,我大明兵部,調遣了多少將士出征,其中又有多少健兒,死於倭寇刀下。更蹊蹺的是,她吹噓打紅毛那般上心,怎地對倭人,卻恨不得引爲商路搭檔似地親密?”

樊宏話音甫一落地,他身後幾個“藍袍子”、“青袍子”,就像應聲接戲一般,紛紛怒罵起來。

“是可忍孰不可忍!鄭氏,若你家人被倭兵屠盡,你還會攛掇天子與那些畜生做買賣嗎?”

“哼,我看她仍是做得出來。無商不奸,彼等眼裡,哪有什麼家國大義!”

“就是,對紅毛打,對倭人卻拉,莫不是,她早就與倭國那邊的什麼貴胄巨賈,暗通款曲了?”

“劉主事言之有理!鄭氏,你身負朝廷敕命,竟然行此勾當!遙想當年戚少保麾下浴血沙場的將士們,你就不怕他們半夜來找你嗎?”

古人最敬鬼神,那最後一個討鄭鬥士將臺詞說完,長街上出現霎那寂靜。

“半夜來找我?”始終冷臉看着這些帝國“棟樑”賣力表演的鄭海珠,突然開口道,“這位官人,戚少保打倭寇,豐臣秀吉打朝鮮,那都是哪一年和哪一年的事了?聽你的意思,是巴不得當年奮勇殺敵、以身殉職的軍士們,這麼多年過去了,都還沒投胎?都還在做孤魂野鬼?”那人一噎,很快梗着脖子斥道:“你少抖落這些詭辯的伎倆,本官的意思,是讓你摸摸自己的良心還在不在。”

“我的良心當然在,”鄭海珠正色道,“不但良心在,腦子也在。寧波爭貢的血案,我會不知道嗎?那麼我倒要請教諸公,日本人自己內訌豁了邊,拿我大明無辜百姓出氣的時候,寧波府分明是我國的治下,衛所呢?營兵呢?巡檢司呢?都死光了嗎?還是雖生猶死、不過是一羣不敢保護百姓的懦夫?”

“我再問諸公,當初太祖爺和永樂爺的時候,蒙古人戰力尚在,我們大明能保北疆安寧,是縮在南京、仰仗你們這樣將北元祖宗十八代都罵個遍,還是靠駐軍九邊、武力震懾得虜兵不敢犯闋?”

“鄭氏,你少東拉西扯的。”今日領了男主角色、正演得酣暢淋漓的樊宏,出聲喝止。

鄭海珠轉回頭盯着他,譏誚地笑道:“樊觀政,好,我不東拉西扯,我倒是此刻就想扯下你外頭這件袍子,給衆位老爺說說你的身價。你的布袍裹得再嚴實,裡頭的中衣領子,可還是露出來了。那是上好的湖州寺綾,何況還費心織入八達通錦的紋樣。還有你的鞋,你珵帶上掛着的玩賞物件兒,你頭上那頂工藝不俗的網冠。樊觀政,你從頭到腳這身行頭,起碼值五十兩銀子,抵得上一隊爲國戍邊的鴛鴦陣軍士半年的軍餉。”

樊宏沒有立刻琢磨明白眼前婦人的出招路數,還以爲她要攻訐自家是什麼貪蠹門第,不由傲然道:“鄭氏,本官家中,累代營田養蠶,本官的吃穿用度,都來得光明正大。”

鄭海珠衝他搖搖頭,開始指名道姓,眸光卻轉了悲憫之意:“樊宏,你家光明正大地,就能發財,就能讓你讀書考進士,就能讓你頂着幾十兩銀子的行頭,坐在堂堂吏部衙門裡觀政。可是,我大明的營兵、衛兵,還有巡檢司的弓兵,他們再是光明正大地恪盡職守,仍不能按時拿餉;我大明的戶部,再是兢兢業業地開源節流,仍不能湊夠軍餉。所以你來告訴我,軍餉從哪裡來?從你身上扒下來嗎?倭國人的銀子,不是銀子嗎?賺倭人的銀子,令我大明將士能豐衣足食,軍力既強,國境和百姓必有護佑,甭管倭人還是紅毛還是弗朗基人,亦或是遼東的韃子、草原的北虜,又何懼哉?”

鄭海珠原本已經估摸到,今日是東林中的激進派要讓自己難堪,心緒並不激動,此刻說着說着,想到歷史上晚明的這些熱衷黨爭的嘴炮文官羣體,再思及前朝爲了給大明搞錢而鞠躬盡瘁、死後卻被惡劣對待的張居正,一時之間,也覺得氣血上涌,喉頭甜腥。

“爲了給朝廷多弄些銀子,是挖了你們祖墳了,還是奪了你們飯碗了,竟至於令你們如此不顧起碼的斯文禮儀、恨不得當街用唾沫淹死我!”

“鄭員外,氣順一順,不至於,不至於。”

人羣外,楊漣的聲音響起來。

第427章 沙俄使者(下)第二十二章 探寶135章 八府巡按254章 一進宮就遇詐279 宮中轉場(上)第433章 覺得自己是大聰明243章 劉都督的寒舍171章 明荷海戰(三)23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上)第338章 跟我走146章 就這麼辦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第110章 女縴夫第331章 荷卓的命運(上)263章212章 出痘第108章 天選的情報員第六十六章 北清復交178章 明荷海戰(九)第326章 滿將軍隨我來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第319章 誰說女人不能講道理第八十六章 出路(上)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396章 放長線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153章 撫順保衛戰(一)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139章 力挽驚馬第九十九章 燃燒的花車(下)第438章 幹場狠的,軍餉哪兒來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441章 去洛陽226章 技術入股181章 鴉片149章 赫圖阿拉(下)第378章 度牒背後的利益第二十二章 探寶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第423章 醋第344章 後會有期145章 入遼(下)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第437章 不要讓情緒影響任務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390章 吉壤可以做文章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272章 尋仇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第358章 有貝是爲賢124章 兗州煤業280章 宮中轉場(中)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第416章 諜探之道與爲官之道214章288章 拷打(下)第363章 十二平均律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278章 他們總不是要開鏢局吧第298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上)第342章 春風化雨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第十三章 方向不對第107章 合開保險公司吧,戚總兵211章 天工開物第三十八章 論案,論畫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191章 大明女律師第十一章 都是名將第六十五章 黃金坑裡的棄嬰第395章 上鉤第428章 哥薩克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九十七章 臭味相投第343章 深夜請罪176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一更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第六章 屋中有人第八十七章 出路(中)第六章 屋中有人第329章 入城第七十二章 接頭第410章 討官(下)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談正事第395章 上鉤258章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第405章 山間雅廬第374章 我養你,給你寫曲子的自由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第二十三章 打開石門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第107章 合開保險公司吧,戚總兵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205章250章 我要張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