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

林建章和莊巖在對北方清軍的舉動基本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暫時放下了心中的顧慮,緊接着專心面對如今的中原之戰起來。

隨着戰端的開始,明清兩軍以河南爲中心形成了兩大戰區,其一自然是開封至洛陽一線以北,也就是湯陰、新鄉、焦作、晉城一片區域。而另外一個戰區就是南邊的明軍,以南陽爲目標,雙方大打出手,隨着時間推移戰況越演越烈。

此時,董大山已回到南京城,正向朱怡成彙報在他北京時的情況。雖然北上之後,董大山一直有奏摺來往南北,可回京後面聖述職還是必須的程序。

董大山在朱怡成面前詳細講述了他在北京的一切細節,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對於懷安所出現的俄國軍隊的調查結果,此外還有如今中原開戰的後續安排。對此,朱怡成雖然早就知道這些,不過依舊聽得非常仔細,時不時還細問幾句。

前後足足一個多時辰,董大山這纔講述完畢,朱怡成點頭表示滿意。這一次董大山北上,所做的一切還是不錯的,至於俄國軍隊的出現,從目前來看雖然值得警惕,但還不到最初朱怡成顧慮的程度。

但對這件事,朱怡成還是交代董大山必須跟進,自然也包括錦衣衛方面對於這件事的繼續調查,必須不能放鬆警惕。

“臣明白。”董大山正色道:“之前臣的確是疏忽了此事,去了北京城後才逐漸瞭解情況,這才得知羅剎人的確是我朝心腹之患,如今又同滿清勾結,恐怕已有圖我神州之心。”

點點頭,朱怡成道:“你知道就好,此事朕就交於你了,錦衣衛那邊朕也已交代過,張冉定會全力配合。”

見董大山稱是點頭,朱怡成這才放緩了語氣,詢問他對於如今中原之戰的看法。

“回皇爺,中原之戰我大明已做好萬全準備,此戰臣有十足把握,還請皇爺儘管放心。”

“好!”朱怡成聽到這句話很是高興,神采飛揚道:“等中原之戰勝後,南北就完全打通,到時候我大明席捲神州,大局定也!滿清丟失中原,再也無立足之地,只能在邊角苟延殘息。”

董大山的心情也很不錯,連連點頭稱是:“皇爺說的極是,自江北拿下後,山東已是我大明囊中之物,一旦中原戰定,無論是山東、徽州還是河南等地都再無清軍立足之地,到時候清軍只能西竄而逃。”

說到這,董大山突然間想起了什麼,又道:“據說今日,陝甘等地似有大旱跡象,去年至上月已連續好幾月未下雨了,如再持續下去恐怕要多地絕收。還有山西那邊也是如此,雖比陝甘稍好一些,但也不太樂觀,看來這老天爺是在我大明這邊啊!”

誰想,朱怡成聽完這句話後非但沒有露出喜色,反而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這天旱可不是什麼好事,雖說滿清毀我中華文明,罪責罄竹難書,但這也是滿清的罪過,普通百姓何其無辜也!天降大旱,到頭來苦的只是普通老百姓,一旦赤地千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朕心中何其不忍……。”

董大山頓時一愣,臉上露出了羞愧之色,起身伏倒道:“臣失言,臣未想到天下百姓之苦,反而爲此沾沾自喜,實是羞愧難當,還請皇爺責罰。”

“起來吧。”朱怡成擺擺手,讓董大山起身:“你雖爲軍機大臣,但執掌的是軍事,作爲軍人你更關心兵事也是自然的,再說你剛纔的話也未全錯,只是稍有失言而已。”

董大山滿面通紅,磕了三個頭這才起身,同時心中爲朱怡成之心懷而感到無比敬佩。

“天下苦清已久也!”朱怡成站起身,在殿中走了幾步道:“朕何嘗不想早一日徹底平定天下,收復神州全境,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可是滿清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時間卻難以做到。自朕當年在餘姚起兵至今,一晃已有八年了吧?”

董大山點點頭,時間過的真快,八年光陰一晃而過。當年在餘姚,董大山還是一個昏昏什麼都不懂的小兵,跟着袁奇幹着造反殺官的買賣,至於朱怡成,那時候也是一個年輕人,被袁奇當成奇貨可具,打着反清復明的大旗拉出來硬推到那位置。

說起來也是造化弄人,原本董大山是袁奇派去監視朱怡成的,和他一起的還有田文勇大哥等幾個老兄弟,但後來他們這些人先被如今的皇后,當時朱怡成的侍女李娟兒收買,後來漸漸又因爲朱怡成的人格魅力而被折服,在杭州戰敗後護着朱怡成逃脫,從而正式歸於朱怡成的部下。

之後,一路艱難困苦,經歷了衆多驚險,甚至差一點兒全軍覆沒。董大山至今還記得當年那一戰,由於大意他們陷入困境,如果不是田文勇等幾個老兄弟拼死相護,最終爲朱怡成爭取時間的話,恐怕現在根本就不會有大明的存在。

轉眼,八年就過去了,如今已是永業六年,大明覆國假如從寧波宣佈監國開始到現在有七年了。這些年來,大明是蒸蒸日上,眼看着等中原大戰結束後,大明就將真正成爲神州的主人,可是那些已經死去的老兄弟們,他們卻再也看不見了。

想到這,董大山的眼框不由得有些紅了,朱怡成深知他的爲人,也猜到了他此時此刻在想什麼。

“田文勇的家人現在是如何安排的?”

“回皇爺,田大哥父母早亡,也未有子嗣,不過家鄉倒有幾個族人在,臣幾年前已安排地方官員給予照顧,並給他重修了墓。”

“不夠!”朱怡成搖頭道:“這也是朕疏忽了,田文勇當年爲護朕而亡,朕虧欠了他,你從他族人之中挑選一個聰慧的男童過續給他,也算是爲田文勇留下後代血脈。此外,這孩子由你暫且撫養,帶來京中後送入皇家學院就學,等年齡稍長後報於朕再另行授爵,如何?”

董大山頓時跪下,聲音中帶着激動和顫抖道:“皇爺如此大恩,臣替田文勇叩謝聖上,聖上萬歲!萬萬歲!”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中俄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七十五章 以真亂假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六百三十一章 守備之職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體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小鬼拍門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難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合縱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九百三十七章 刻薄寡恩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統治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小喬治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六百二十六章 接風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哥哥給你指條道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六百七十二章 小懲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九十五章 絕境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鍋粥第一百六十七章 釣魚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宣傳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第八百一十四章 緊急求援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五百六十六章 鶴唳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試射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七百五十九章 衝鋒!衝鋒!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成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爲監國賀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五十一章 笑容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麻煩第九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