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人盡其用

支使胡塗詳細稟報了義軍財政情況。

義軍的錢財都是來源於戰爭中的擄掠。

現在義軍佔據了九個州縣,這九個州縣的人口加在一起不過十幾萬戶,以農耕和畜牧爲主,手工業和商業都很缺乏,賦稅收入極低。隨着近十萬大軍和五六十萬人口的驟然涌入,吃飯已經成爲大問題。義軍目前的財政收入無法維持軍隊和百姓的生存。

當前增加收入的最快捷最簡易的辦法就是海上回易,利用雲海軍的船隊到大宋、高麗和金國做回易。

義軍在幾個月的戰鬥中,擄掠豐厚,尤其在龍化、興中府和錦州三地擄掠了大量物資,包括駝馬牛羊、錦鍛絲棉、馬具皮毛、金銀珠寶、鹽、酒、藥材和鑌鐵器具……這些東西可以拿來做回易,尤其是馬、鹽、皮毛、綾羅、藥材,都是宋人需要的物品,可以換回來義軍急需的糧食。

“但是……”胡塗說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李虎和幾位主帥情不自禁地頭皮一麻。

但是,海上回易僅僅是權宜之計。擄掠的物資有賣完的時候,而遼西走廊的產出又非常有限,義軍沒有東西拿去做回易,從哪賺錢?用什麼換取糧食?當然了,義軍手裡有海盜船隊,這是賺錢的本錢。海盜船隊可以往返於大宋與金國、高麗之間做回易,賺取差價,然後再用錢去購買急需的米、麥等糧食,但除了糧食,義軍還需要武器,還需要各種各樣的戰爭物資,否則義軍拿什麼來守住這唯一的生存之地?所以,短期內,義軍靠海上回易可以勉強支撐,但時間一長就不行了。換句話說,遼西走廊僅僅是個歇腳的地方,是義軍休整的地方,若想生存下去,還得南下,還得往南打。

李虎遲疑良久,問了一句,“帥府目前的財力可以維持十萬大軍嗎?”

南下要打仗,打仗需要軍隊,軍隊要靠錢養。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

胡塗伸出三個指頭,“可以維持十萬大軍三個月地需求。”

十萬大軍的俸薪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加上各種軍需,軍費開支極其驚人。

當初李虎爲了穩定軍隊,實施了俸薪制,這個制度對義軍的崛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做爲義軍來說,沒有地盤。沒有穩定的財賦收入,這個制度無疑是飲鳩止渴。俸薪制穩定了軍隊,造就了李虎戰無不勝的神話,並且幫助義軍在南下突圍過程中過關斬將,所向披靡,然而,到了今天,這個制度的弊端顯現出來了,而且將直接決定義軍的生死存亡。

士卒們沒有崇高的理想,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對於他們來說,你只要給我飯吃,給我錢,我就給你賣命,一旦沒錢給了。結果是什麼,不問可知。現在義軍隊伍裡,至少八成以上地士卒都是遼軍俘虜。他們過去就是靠微薄的俸薪度日,到了義軍還是拿俸薪度日,這是他們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的主要原因,如果沒有俸薪可拿,軍心必亂,士氣必低,到了戰場上,必定崩潰。

俸薪制讓遼東義軍驟然崛起,同時也把遼東義軍拖進了一個敗亡的深淵。

“以你的意思。我們六月的時候。就要南下攻打幽燕,是嗎?”李虎問道。

胡塗臉上的兩隻眼睛看不到了。他哼哼哈哈了半天,說這要看海上回易的結果。在各國邊境,都有榷場和市集,按道理海上回易地利潤很豐厚,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由於遼東戰火連綿,海盜又極度猖獗,這幾年海上回易已經陷於癱瘓,除了走私外,正常的官商、民商都放棄了海路,所以,要想從海路回易中賺錢,不但需要時間,更需要重建商賈的信心,否則,義軍就算有船隊,也沒用,因爲雲海軍就是海盜,誰敢和海盜做生意?

這種事李虎懶得操心,胡塗自己會想辦法解決,否則要這個支使幹什麼?李虎只想知道,到了六月,義軍是不是必須開戰。

李虎又問了一遍。胡塗被逼無奈,只好說了一句實話,“目前情況下,正常的海路回易賺不了大錢,只有走私,但走私很危險,大宋的水軍主力就部署在登州,有兩營澄海水軍和兩營平海水軍,雲海軍打不過他們,所以,我的確沒把握賺到大錢,除非想辦法買通大宋水軍。”

“你能不能買通大宋水軍的指揮使?”李虎問道。

胡塗點點頭。只要有錢,什麼事辦不成?

“你派人去辦,馬上就辦。”李虎毫不猶豫,“該花多少花多少,一定要他們買通了。既然走私能賺大錢,那就要捨得花本錢,否則怎麼賺錢?”

胡塗兩隻眯縫眼頓時睜開了,眉飛色舞,連聲答應。用龐大的海盜船隊走私,那利潤太驚人了,自己只要在其中拿那麼一點點,這輩子就享用不盡了。

各軍家眷集中到一起,生活上有保障,某種程度上還可以防止各軍將帥臨陣倒戈,但這都是表明上看得到的好處,其實真正地目的是實施胡塗的計策,利用老營賺取將士們的錢財。老營合併後,一方面可以幫助帥府牢牢掌控錢財,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帥府地開支。

現在義軍很多將士都是孤身人,有的有家不能回,有的無家可歸,這些人朝不保夕,拿到了俸薪當然能享受就享受了。老營爲了穩定軍心,也需要開設大量地博易館、妓館、酒肆……如果把這些人的錢賺回來一部分,對緩解帥府的財政緊缺當然有好處。

不過,現在胡塗不僅僅要利用老營賺取將士們的俸薪,還要利用老營裡的工匠、民和屯駐的軍隊,還有那些無田可種無牲畜可牧的普通百姓,以便賺取更多的錢財。

胡塗的賺錢方案五花八門,讓李虎和一幫將帥們有眼花繚亂之感,有些辦法更是聞所未聞,真地不知道這個人地腦瓜子是怎麼長的,難道他睡覺地時候都在夢裡思考賺錢之術?

胡塗的辦法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利用工匠的技術開作坊,利用軍隊士卒和民們的無償勞動力賺錢,賺他們的血汗錢。

作坊分很多種,胡塗要建的作坊都是能賺錢的,首先是冶鐵業。

在遼東,最好的冶鐵工匠都是什麼人?渤海人。渤海人在唐朝的時候就擅長冶鐵,契丹人的冶鐵技術就是從渤海國傳入的。契丹人滅了渤海國之後,渤海國的鐵礦和工匠隨即成了契丹人的賺錢工具,如今他們則成了女真人的賺錢工具。

義軍裡渤海工匠多,這都要感謝李虎的“以虜制虜“之策,正是因爲他的倡導,自龍化屠城之後,義軍便開始學會了殺人的最高境界,不殺。從野牛原一仗開始,義軍便抓俘虜,包括工匠和隨軍民。其後蒺藜山大戰,成州大戰,錦州大戰都是如此。

怨軍老營裡的工匠也很多,大都是從東北路州府逃出來的流民,另外他們從興中府也抓了一批。

讓渤海冶鐵工匠發揮特長,建冶鐵作坊。

他們可以做武器,這個義軍自己就需要。做農具漁具,這個百姓和漁民要。打造鑌鐵,這玩意近似於鋼,用鑌鐵造出來的武器非常鋒利和堅硬,這東西可以賣高價。至於鐵礦石,可以從遼國和金國購買,當然了,主要採辦途徑還是走私。你想買,人家還未必願意賣啊。

其次是金銀冶。

在遼國,金銀礦冶的工匠主要是漢人,渤海人和契丹人也有技術高超者,而這些工匠主要集中在潢河和遼河地區。龍化就在潢河附近,義軍在龍化周邊打了一圈,可以想象他們搶了多少工匠。

金銀冶有作坊沒用,它同樣需要礦,不過胡塗的意思不是金銀礦冶,而是製造金銀器具,這東西好賣。至於金銀,義軍在龍化等地擄掠了不少,另外,還可以從潢河和遼河的金銀礦區走私。馬具和車也是一個大作坊。遼人制造的馬鞍華麗而精美,大宋人喜歡,稱其爲天下第一。渤海人和奚人擅長造車,各國王孫貴族都非常喜歡,價格更是貴得離譜。

其它還有製鹽、製藥、製革、制瓷,絲織、造紙等作坊。

總之一句話,人盡其用,不用白不用,爲了賺錢,什麼招都要用上。

義軍最不缺的是什麼?人。有十萬大軍,有幾十萬隨同南下的百姓,你把這些人都用起來,給他兩頓飯餵飽了,叫他幹什麼都願意。不就是出力氣嘛,俺有的就是力氣,所以,回易中需要勞動力的事,讓他們幹,作坊中需要勞動力的事,也讓他們幹,這個錢就賺定了,賺發了。

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3章 土崩瓦解第73章 鎮川河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24章 御前司第52章 良禽擇木第39章 白乾了第3章 土崩瓦解第68章 致命的誘惑第17章 援兵到了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74章 藩鎮第91章 想不想發財?第3章 握手共誓第43章 窮追猛打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49章 攻擊之初第63章 一線曙光第11章 未來更黑暗第57章 意外第40章 適者生存第29章 速度第38章 馬哥不上當第42章 岳飛的咆哮第48章 東線調兵第16章 全線激戰第51章 我要倒戈第91章 沒鳥的人更厲害第35章 以人制人第39章 序幕拉開第59章 暗箭難防第98章 包圍了第14章 千古鐵律第76章 心狠手辣第19章 另闢徯徑第12章 民心是啥?第70章 靈魂掉進了錢眼第99章 失算了第81章 現實和道義第10章 國力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40章 破綻第67章 談判(三)第47章 遷都之議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84章 談判第6章 奇蹟第11章 兵貴於精第86章 吼幾嗓子第92章 西夏梁氏第16章 小弟羅蘭第100章 大麻煩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11章 未來更黑暗第83章 打敗仗第75章 上鉤的魚第85章 十萬貫買來的消息第1章 粘罕的野心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13章 困獸第1章 今晚殺人第88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只爲你第93章 意外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86章 李清照第95章 八字不好不能娶第91章 陷阱第50章 勢如吞虎第11章 掘堤第38章 南北夾擊第28章 入則爲相第68章 大誘惑第67章 你是個瘋子第96章 整軍第6章 逃走一個第57章 可怕的漩渦第47章 養寇自重第15章 騎牆第7章 不要做土鱉第34章 不要放棄第9章 大宋使者第52章 良禽擇木第59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97章 萬人敵第63章 威脅第22章 協調兩府第86章 特使李綱第67章 你是個瘋子第36章 無奈的選擇第18章 岳飛的近憂第66章 塗鴉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61章 我本善良第98章 踩你沒商量第34章 搞定老大第41章 擋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