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安陽名人

馬擴思索片刻後,緩緩問道:“如果……如果宋軍未能如期發動北伐……”

“我將聯遼遏金,在中京一帶擋住女真人繼續攻擊的步伐。”李虎嘆了口氣,“金軍攻佔上京道之後,遼軍的防禦將在中京以北,這樣可以減輕我遼西的重壓,如此我和契丹人才有聯手的可能。不過,我說過,我和契丹人之間沒有信任可言,聯遼遏金能否奏效,不得而知,假如失敗,我也只能和女真人繼續保持默契,竭盡所能搶佔燕京,至於山後九州,我就無能無力了。”

一想到老爹的故事,一想到女真人南下殺掠,李虎心裡就一陣陣窒息,他真的非常非常擔心有那麼恐怖的一天,但現在自己毫無辦法,爲了生存,只能和女真人保持默契,藉助女真人的力量發展自己。將來自己強大了,有實力了,纔有擋住女真人南下的可能。

李綱正在考慮宋軍能否如期北伐的事,給李虎這麼突然一問,愣住了,半天沒反應過來。岳飛?岳飛是誰?遼人還是金人?和這件事有關係?

“不認識。”李綱搖了搖頭,“岳飛是什麼人?”

李虎稍加遲疑,沒有回答,而是又問了一句,“韓世忠呢?你認識嗎?”李綱想了一下,看看馬擴。馬擴搖搖頭,忽然,他想了起來,去年在黑山的時候,李虎也問起過岳飛,還說這人是一個大英雄,怎麼這次又問了起來?旋即想到了李虎的身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李綱要常駐義軍。假如李虎哪一天心血來潮,問起他的老家,說到他的往事。李綱必能猜到他的身世,那豈不全完了?

“宗澤呢?這個人你認識嗎?”

這次李綱點了點頭,不過他很驚訝。李虎怎麼會知道宗澤?

“這個人反對北伐,尤其反對聯金攻遼。”趙良嗣不待李綱回答,搶先說道。“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登州通判,竟然上書陛下。反對北伐。年初,他因爲這件事被貶去了官職,一氣之下,告老還鄉了。”

還真有這個人?李虎上次從馬擴嘴裡沒有問到,這次卻從李綱和趙良嗣嘴裡得到了確認。大宋還真有這個人。

“皇帝的兒子中間,有個叫趙構的嗎?”

這個大家都知道,皇帝第九子,廣平王。

李虎心裡暗自發寒。岳飛、韓世忠都是武官,大宋軍隊多,武官多如牛毛,所以李綱他們可能不知道,但現今證實《岳飛傳》裡地趙構、李綱、宗澤、完顏阿骨打、金兀朮都是確有其人,照此推及。《岳飛傳》裡的故事也有可能是真的。那麼或許過不了多久,女真人就要滅了遼國。揮軍南下了。

馬擴擔心李虎一直問下去,急不可耐地轉移話題,“使相,李副郎做爲陛下地特使,要常駐錦州。”

什麼?皇帝特使?常駐錦州?李虎先是眉開眼笑,連道歡迎。李綱,這可是《岳飛傳》裡的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堅定而強硬地主戰派,做過宰相,打過東京保衛戰,這種人如果留在自己身邊,那等於劉邦擁有了張良和蕭何,自己賺發了。

旋即,他反應過來了,這不就是監軍嗎?在老爹的故事裡,監軍一般都是太監,皇帝的狗腿子,大壞人。他娘地,不相信老子是吧?竟然派個狗腿子盯着我。不過,李綱可是好人,這種人就算做監軍,也肯定是個好監軍。

李綱是好人,這個念頭在李虎的心裡根深蒂固,所以他稍一遲疑,馬上又興高采烈了。

馬擴三人面面相覷,搞不懂李虎什麼心思。這種事換了誰都不會高興,李綱更是做好了被李虎軟禁地準備,誰知李虎的反應大出意料,不僅僅高興,還非常高興,這不禁讓他暗自惶恐,擔心遭到李虎的黑手。這個人可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李虎把義軍所有機密盡數相告,這令馬擴三人深切感受到李虎迴歸天朝的誠意,這種誠意正是大宋皇帝要地,也是雙方建立信任的基礎。

馬擴知道李虎的秘密,自然知道李虎爲什麼有這種誠意,而趙良嗣和李綱不知道李虎是一個大宋人,所以從他們角度看來,李虎一則是出於生存需要,二則是出於祖祖輩輩迴歸天朝的願望,但不管怎麼說,李虎這種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堅定皇帝北伐的信心。

馬擴和趙良嗣知道時間緊迫,隨即決定第二天就返回大宋。馬擴留在登州,一方面負責傳遞兩地消息,一方面負責兩地回易,確保義軍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所需的物資。趙良嗣則帶着李虎的書信,日夜兼程趕回汴京,稟奏皇帝,請求皇帝即刻着手準備北伐一事。

北伐事關國祚命運,需要傾盡國力,君臣上下齊心固然重要,但如何確保完成這一策略纔是重中之重,所以,皇帝不但要有決心和氣魄,更需要一幫精兵強將的鼎力相助。可惜地是,在李綱看來,皇帝身邊都是一幫禍國殃民地奸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綱連夜擬寫奏章,懇請皇帝在北伐一事上務必用人以賢。北伐策略雖然正確,但僅僅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若想把它變成現實,還需賢能之士的聰明才智。馬擴和趙良嗣勸說李綱不要上奏了,寫了也是白寫,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壞事。

一路行來,兩人對李綱也逐漸瞭解了,知道他爲人剛直,不是趨炎附勢之徒,之所以被樑師成看中,不過是有利用價值而已。此次他奉旨出使遼東,不是樑師成舉薦,而是蔡京安排地,其用意是想把他趕走,如能借刀殺人,當然更好了。李綱位卑權輕,命運都被別人所控制,無奈之下也只有豁出去了,如今人在遼東,他更不怕了,在奏章中把蔡京等人罵得狗血淋頭。

李綱牛脾氣上來了,馬擴和趙良嗣沒辦法,只好代其上奏。

凌晨時分,馬擴悄悄把李綱喊醒了。他輾轉難眠,想了很久,仔細權衡後,還是決定把李虎的秘密告訴李綱,免得李綱在全無防備之下,不慎泄露了李虎的身世,導致北伐出現重大變故。

“你知道河北相州的安陽都有什麼名人嗎?”

馬擴深夜把人喊醒,張嘴就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話,這讓李綱有些暈乎,“歷史名人,還是本朝名人?”

“本朝,宰執大臣。”

“韓琦,李清臣。”李綱說道。

韓琦太有名了,仁宗年間的慶曆新政,就是由他和范仲淹、富弼主持的,但到了神宗朝,他卻由一個倡言新政的激進改革者變成了一個因循守舊的保守派,極力反對王安石的變法。

李清臣以才學聞名,韓琦非常欣賞他,把自己的侄女兒嫁其爲妻。仁宗年間中進士。歐陽修壯其文,把他於蘇軾相提並論。神宗元豐年間爲宰執,復新政,銳意改革,是有名的改革派。今朝皇帝繼承大統後,重用蔡京。蔡京也是個改革派,對王安石十分敬仰,對新法也很有研究,可惜這個人熱衷權術,喜歡做牆頭草,爲人所不齒。蔡京早年曾和李清臣結下仇怨,做了宰相後,他乘着驅逐元佑黨人的機會,大肆報復昔年的仇家,李清臣首當其衝,連遭打擊,活活氣死了。

“你知道李清臣的後人如今境況如何?”

李綱搖搖頭,這個他不知道。“元佑黨人案”由皇帝親自發動,懲處極其嚴厲,牽連甚廣,並且兩次將“奸黨”之名刻碑詔告於天下,兩年後因爲星變才下旨譭棄了“元佑奸黨”碑,並允許一小部分元佑黨人的子孫恢復士籍,改過自新。但因爲打擊太過,很多元佑黨人已經家破人亡,他們的子孫後代大都流落他鄉,杳無音訊。

馬擴突然提到元佑黨人李清臣的後代,這讓李綱非常奇怪,所以他急忙問道:“你爲什麼突然說到了李清臣?”

馬擴猶豫再三,咬咬牙,鄭重說道:“你發誓,我們之間的談話,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皇帝。”

李綱吃了一驚,愈發好奇,當即發誓。

“李虎就是李清臣的孫子。”

李綱駭然驚倒。

第37章 致命一招第18章 蠹國害民第7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70章 賭一把第40章 適者生存第39章 選擇第87章 拿掉羅帥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30章 李綱大怒第59章 這是真的?第36章 小皇帝的快刀第20章 焦慮第40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44章 皇帝也難做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20章 理財的目的第64章 馬哥來了第10章 衝破重圍第15章 騎牆第96章 怒氣沖天第62章 天知道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28章 一個響亮的耳光第61章 兵進燕山府第88章 你上當了第54章 打兔子第3章 瘋狂一把第80章 對策第18章 蠹國害民第49章 攻擊之初第34章 你好,馬擴第13章 陷阱第8章 追殺第97章 萬人敵第8章 是男人就喝酒第64章 梁山好漢第44章 渡河第5章 豐盛大餐第60章 未來儲副第25章 我喜歡你第77章 你喜歡她?第71章 也是好事第76章 突圍第87章 你是一頭大種馬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29章 歷史的洪流第5章 漢人之橋第76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7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9章 患得患失第54章 步步錯第60章 未來儲副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第48章 以身相許第77章 聯夏抗金第22章 協調兩府第57章 一幫沒有廉恥的人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81章 現實和道義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20章 聯金攻遼第91章 黃雀在後第1章 決戰第18章 蠹國害民第44章 誓死衛國第22章 協調兩府第23章 耶律大石第63章 嫁禍第2章 與天鬥第68章 西線戰事第91章 黃雀在後第84章 以恥爲榮第64章 生存機會第2章 與天鬥第27章 虎烈五軍第76章 狼煙升起第78章 放虎而去第31章 放馬過來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12章 夜戰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66章 奚王行帳第42章 岳飛的咆哮第80章 我要打馬哥第62章 永不放棄第74章 做人要低調第1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28章 意外第80章 對策第76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4章 我喜歡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89章 棄子第45章 爲了孩子們,我要努力第2章 黃雀在後第21章 設套第67章 你是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