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無助無奈

一月下,大同。

今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從天而降,山川草原披上了一層潔白的銀妝,分外妖嬈。

王負手站在迴廊上,默默地望着飛舞的雪花。寒風輕嘯,衣袂掀動,他那英俊的面孔因爲寒冷而變得蒼白,一雙富有靈氣的眼睛此刻就象灰的天空,朦朧而迷離。

北上大同是一回事,真正到了大同又是另外一回事。他是宗室王,李虎是異姓王;他手握西北軍權,李虎麾下有二十萬大軍;汴京可以隨時剝奪他的兵權,而李虎雄踞代北,傲視天下,沒人可以憾動。若論實力,鄆王不敢和李虎相提並論,但鄆王是大宋的皇子,擁有高貴的血統,擁有顯赫的身份,是大宋皇統繼承人的有力競爭者之一,是當之無愧的王,是衆星捧月的天之驕子,然而,他到了大同後,卻沒有感受到王者應該享有的尊崇,應該享有的絕對權力,這讓他開始懷北上策略的正確性。

王在寵愛和讚頌中長大。自他記事時候起,他就沒有二哥,只有大哥,但大哥性格內向,才智平庸,於是天資聰慧的鄆王成爲皇帝的掌上明珠,倍加溺愛。他和大哥的關係一向不錯,但隨着大哥入主東宮,這種親密的兄弟關係便一去不復返,而始作俑者就是他們的父親。皇帝因爲自己的喜好,因爲自己隨心所欲的性格,因爲這種性格導致的對祖制律法的輕蔑和無視,親手埋下了父子兄弟相殘的種子,現在,這顆種子發芽開花,結出了一顆足以危害到國祚的惡果。

這個時間有多長?不過十年而已,從趙恆入主東宮到現在,僅僅十年。十年的皇統之爭,到了今天,終於引發爲一場巨大的危機,這場危機是否足以摧毀趙氏王朝?

王最害怕的就是這個。因爲皇統之爭把他逼上了絕路,因爲走投無路不得不絕地反擊,但反擊的目地是生存、是奪取皇統,而不是摧毀所有。

用什麼辦法才能實現目的?必須牢牢控制大局,必須控制形勢的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力,但無論在太原,還是在大同,王都無法控制權力,他就象波濤之上的一葉扁舟,只能無助、無奈、恐懼地望着舟下的洶涌激流,聽天由命。

太原地西北大元帥府,職權是主掌西北軍事,其下有云中路制置司,有陝西宣撫司,有西北各路帥司,尤其是河東路,它的帥司節制於河東河北燕山路宣撫司,同時又聽命於西北大元帥府,而從大宋兵制來說,所有帥司又受制於中央三衙,因此整個西北的軍事指揮系統非常複雜而混亂,鄆王至今也沒有弄清楚西北大元帥府的權力到底是什麼,又有多大。

由此不難看出,鄆王無法有效控制權力,不是他個人的原因,也不是西北各路帥司的原因,而是大宋律製造成的。大宋律的本質是互相制約,互相制約的手段是分權,把權力細化,而分權的最終目地是爲了中央集權,是爲了皇帝獨攬權柄。皇帝只是一個人,天天待在皇宮裡閱奏章,聽稟報,他能解決多少事?所以皇帝的權力最終還是由中樞和東西兩府來行使。中樞和東西兩府的機構設置也是按照互相制約的原則來的,所以大宋從上至下,從軍事到政事,各級機構臃腫而龐大,職權重疊而複雜。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還能安然無恙,大不了官員多,辦事效率低而已,但到了戰爭時期或者亂世,這就是一個致命地要害。

王現在就切身體會到了這個致命要害的可怕之處,它直接阻礙了自己策略的實施。

北上大同,本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鄆王有準備,而且帶着很大的希望,但到了大同,面對一個女人,一個美麗的手握大權的女人,執掌着虎烈府軍政大權地人,王忽然間感到恐懼,那恐懼深入骨髓,讓他非常痛苦,撕心裂肺般的痛苦。

在北方蕃國中,尤其在大遼國,後宮的地位非常高,常常執掌權柄,最有名的就是大遼景宗皇帝的皇后蕭綽,歷史上稱之爲承天太后。在她攝政的二十多年裡,屢屢攻擊大宋,並最終迫使大宋簽訂了澶淵之盟。這位蕭太后曾是大宋人的噩夢,直到今天,大宋人提到她,還是心有餘悸。

大宋律制嚴禁後宮干政,但特殊情況下,還是要太后攝政,所以鄆王並不排斥漢王王妃在這種特殊形勢下主掌虎烈府大權,但是,這位王妃非常強勢,她咄咄逼人的氣勢一度讓鄆王手足無措。很顯然

想控制虎烈府,或者想如臂指使地指揮虎烈府,事實可能。

王控制不了西北各路帥司,到了大同又控制不了虎烈府,那他還能幹什麼?只能做傀儡,任由虎烈府和西北將門控制他的命運,但王不願意做傀儡。從唐中期以來,藩鎮之禍延續兩百多年,一代代皇帝成爲藩鎮手裡的傀儡,前事猶歷歷在目,鄆王豈願重蹈覆轍?

王動搖了,但童貫穩如泰山。

童貫安慰王,在這個世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藩鎮之禍地危害,歷史上有血淋淋的教訓,尤其五代時期,王朝就象走馬燈一樣更替,讓人眼花繚亂,其根本原因就是武人擁有軍權。當年陳橋兵變,太祖黃袍加身,說白了也是一樣,所以太祖立國之後,杯酒釋兵權,以文制武,將從中御,從根本上消除了藩鎮之禍,由此才獲得了一百多年地和平。一百多年的和平讓多少文臣武將從中收益?李虎是個聰明人,西北將門更是宋制地受益者,李虎之所以投宋,西北將門之所以擁戴鄆王,都是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若想利益最大化,首先需要一個和平的王國,一個強大地王朝。從這一點出發,不難想像,不管是李虎還是西北將門,都不願摧毀大宋,更不願意迎來一個戰爭連綿的亂世。

王的目標是皇統,鄆王奪取了皇統,做了皇帝,當然要勵精圖治,穩定和富強王國,而李虎和西北將門幫助鄆王奪取皇統,目標是一樣的,只不過希望在國富民強的同時給自己尋求最大的利益,所以,鄆王和李虎、和西北將門,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利益一致的基礎上,三方合作中的矛盾完全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關鍵在於三方要互相信任。王將來是皇帝,是君,君要得到臣的擁護,首先要給臣以信任,我以誠待人,人亦以誠待我。

童貫說得是一番大道理,鄆王聽得懂,但他做得到嗎?他在汴京爾虞我詐的環境里長大,他能以誠待人?對於他來說,他希望人以誠待他,把權力交給他,然後他才能以誠待人。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漢王王妃的強勢不禁讓鄆王心驚膽戰,就連童貫都感到了一股撲面而至的威脅。

童貫陪同鄆王到了大同,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

上次李虎迎娶西夏公主的時候,鄆王來過一次,虎烈府以迎接宗室王的待遇招待王,這次不一樣,這次虎烈府以更高的規格接待了王,讓鄆王有一種做儲君的感覺,但很快,這種美好的感覺就被羅思南打得粉碎。

王和童貫對虎烈府的軍事部署做出了改動,雖然兩人絕口不提最終目的,但羅思南和虎烈府的一幫中樞大員們馬上明白了原因,鄆王已經決心奪取皇統了,然而,鄆王奪取皇統,是以犧牲虎烈府的利益爲代價,在虎烈府沒有得到王的承諾和利益補償之前,虎烈府絕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所以,羅思南一口拒絕了。

羅思南堅決不讓步,堅決以主力戍守奉聖州,堅決保證居庸關的安全,堅決幫助郭藥師守住燕京。對於虎烈府來說,確保燕雲的安全才能確保自己的利益,這是底線,不可動搖。

王的計策與李虎的新策略不謀而合,只不過兩人的目的不一樣而已,但羅思南的防禦之策和李虎的新策略卻背道而馳,這一方面是蓄意隱瞞虎烈府的新策略,另一方面卻是迫使鄆王做出利益上的讓步。

王敢做出讓步嗎?他不敢,他現在一無所有,他甚至不敢做出承諾,他無法相信虎烈府,更不能以誠待人,所以,他到大同來,就是空手套白狼。

虎烈府願意損失自己的利益嗎?當然不能,假如鄆王失敗了,虎烈府的損失太大了,所以虎烈府必須南下,必須在大宋立足發展,這也是李虎新策略的根本目的。

按照王的要求,虎烈府要放棄奉聖州,放棄奉聖州事實上等於放棄了幽燕,失去了幽燕,大同也就岌岌可危了,雖然虎烈軍最後可以守住大同,但這個損失必須得到補償,否則虎烈府的生存就成了問題。王如果失敗或者背信棄義,那虎烈府就完了。

羅思南因此提出一個要求,把河東路的太原府和太原府以北的代州等六個州、軍劃給虎烈府,做爲虎烈府的藩鎮。

第6章 逃走一個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26章 一切鬥爭源於利益第75章 上鉤的魚第5章 運籌第11章 蕃化漢人第49章 一劍封喉第20章 誰敢擄掠?第44章 渡河第31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71章 危機來臨第70章 抱好大腿第40章 適者生存第83章 打敗仗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28章 吃了去死第19章 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第70章 靈魂掉進了錢眼第32章 反攻第51章 下次再來第13章 毛帥被抓第84章 騎虎難下第57章 可怕的漩渦第53章 將計就計第71章 真實的欺騙第59章 這是真的?第81章 你是誰?第65章 跛子第18章 奇蹟的誕生第84章 以恥爲榮第33章 殺虜衛國第14章 突圍第十一日第11章 援助第40章 我不善良第28章 警告第91章 想不想發財?第99章 大旗第72章 阻截第80章 兀剌海城第18章 見鬼了第75章 仇人是誰?第85章 耐心第19章 金兀朮和哈迷蚩第49章 背叛第18章 奇蹟的誕生第40章 適者生存第23章 交子制度第41章 計在明月第32章 童貫的悲哀第49章 來了一隻大老虎第81章 你是誰?第59章 獅子大開口第85章 部署第57章 意外第79章 追殺第80章 岳飛回京第55章 瞬息萬變第89章 楊家將第7章 還能打第46章 拒絕誘惑第43章 北上第86章 李清照第80章 兀剌海城第5章 王者歸來第43章 窮追猛打第96章 陰謀第64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42章 太行飛狐第49章 無法喘息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1章 大宋第一嫖客第59章 暗箭難防第60章 攔路打劫第22章 虎王來了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20章 汴京風雨第79章 契丹人的歡呼第5章 豐盛大餐第93章 閹帥之計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76章 馬擴之約第76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81章 雨霧朦朦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8章 老大抓鬮第36章 小皇帝的快刀第33章 小鬼難纏第27章 伺機而動第27章 大石很無奈第26章 如此白癡第32章 第二次博弈第3章 瘋狂一把第41章 代價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1章 大宋第一嫖客第37章 做人要低調第55章 洗劫汴京第35章 堅韌第13章 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