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寸步不讓

王無法接受這個條件,而羅思南很堅決,你不答應我就拒絕放棄奉聖州。

王轉而尋求西北將門的幫助。折可求、王和折可存是河東軍的統帥,只要他們三個人聽從鄆王的命令,把軍隊從奉聖州撤回來,虎烈軍還是守不住奉聖州,但折可求等人也拒絕了鄆王。

河東軍既受西北大元帥府的指揮,又受河東河北燕山宣撫司的節制,王和童貫又都在大同,河東軍怎敢違抗軍令?原因就是汴京的聖旨十萬火急送到了大同,現在種師道出任河東、河北制置使,河東軍聽從种師道的指揮。

种師道致仕回家後,一直在長安休養,對時局非常關注,而折彥直資歷有限,西北的事他必須倚仗种師道,所以他一直和种師道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很多時候都是种師道在背後出謀畫策,因此种師道對北方局勢很瞭解。他接到聖旨,即刻傳書折可求,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奉聖州,只要守住了奉聖州,確保了居庸關的安全,則燕雲無憂。

李虎的新策略,除了虎烈府中樞無人知道;王的大計,除了童貫和幾個親信外,也沒人知道;西北將門雖然要扶植鄆王,但事關國祚興亡,他們膽子再大,也不敢故意放棄奉聖州,放棄幽燕,不管怎麼說,大宋國祚的安危永遠是第一,沒有大宋,他們也就失去了一切。

种師道在命令折可求堅守燕雲的同時,書奏汴京,請求汴京下旨,馬上從陝西熙河、秦鳳和永興三路調集大軍,隨時東進戍守京畿。

此刻李虎在賀蘭山,折彥直也在賀蘭山,而大同的羅思南乘機要抰,汴京又搬出种師道分化西北軍,這導致鄆王瞬間之內失去了對西北局勢的控制,他感覺自己失去了依靠,變得沮喪和絕望,先前的自信蕩然無存。

腳步聲從迴廊響起,李宗振匆匆而來。

“殿下,屋外寒冷,小心受涼。”李宗振看到王面色蒼白,急忙勸道,“殿下趕緊進屋吧。”

王低聲嘆息,目光從飛舞的雪花上收了回來,“廣陽王還在虎烈府?”

李宗振點點頭,眼裡露出焦慮之色,“金軍馬上就要攻擊了,他們已經到了奉聖州的野狐、桃山一線,德州方向也方向了金軍大隊人馬。剛纔我聽霍司馬說,雲內方向也方向了金軍。”

王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但隨即又變得漠然了。金軍全面攻擊,燕雲大戰開始了,但自己困在大同,一籌莫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機會從自己手上溜走。

“漢王妃還是拒不讓步?”

李宗振猶豫了一下,靠近鄆王,低聲說道:“殿下,廣陽王的說法還是有道理地。從目前局勢來看,汴京蓄意分化西北軍的目標正在實現。殿下到了大同,擺明了是要依靠虎烈軍,而西北軍顯然不希望虎烈府南下,這嚴重損害了西北人的利益,所以西北軍裡,除了折家和部分西北將門還是繼續支持殿下外,像种師道、姚古這些人看到汴京拋棄了殿下,必定見風使舵,西北軍的分裂是可以預見的。”

王英俊的臉龐更顯蒼白,眼露恨色。西北將門因爲淵源不同,並不是鐵板一塊,相反矛盾很激烈,而汴京地皇帝此刻拋棄王,無疑讓西北人對未來很悲觀。沒有了美好的預期,誰還繼續支持鄆王?所以西北將門的分裂,西北軍的分裂,都已經不可避免,無力阻止了。王因此痛恨西北人的背叛,但更痛恨汴京的無情,正是汴京的拋棄把他逼到了絕路。

“廣陽王認爲,殿下若想實現目標,現在只能依靠虎烈軍了,而殿下若想得到虎烈府的支持,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就算現在漢王回來了,漢王同樣需要得到殿下的承諾,所以……”李宗振看看鄆王,小心翼翼地說道,“該讓步地時候就得讓步。將來殿下登基稱帝了,做了大宋的皇帝,大權在握,予殺予奪,所有人都臣服在你的腳下,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到了那個時候,以大宋的國力,還怕解決不了一個藩鎮?”

王苦笑,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李虎不是一個普通人,我養虎爲患,將來恐怕被他吃了。”

“殿下必須要知道,如果你現在不答應漢王妃,你怎麼辦?養虎爲患,那畢竟是後患,將來可以解決,但你現在就被老虎吃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王沉思良久,咬了咬牙,“漢王妃必須做出讓步。”

“殿下……”李宗振撩衣跪

殿下,金軍馬上就要攻擊,我們沒有時間了。”

“不行。”王斬釘截鐵,“我帶着虎烈軍南下,風險非常大,成功的希望並不大,所以我寧願失敗,也不願意因爲我地過失而摧毀大宋。”說完他調頭就走,狠狠關上了房門。

李宗振趴伏在冰冷的地面上,身心突然間失去知覺。

虎烈府。

議事偏堂內,溫暖如春。羅思南高踞上座,笑靨如花。黃涉、蕭和尚奴、宋江和童貫分坐下首兩側,言談甚歡。

氣氛看上去很歡快,很融洽,但幾個人心如重鉛,都被眼前的緊張形勢壓得喘不過氣來。

金軍從各個方向氣勢洶洶地殺向大同,大戰一觸即發,而就在今天上午,燕山府的蔡靖急報,金軍陳兵於古北口和鬆亭關,跟着郭藥師報訊,金軍越過灤河,向薊州推進,幽燕戰場已經進入了戰鬥。

或許是形勢太緊張的緣故,羅思南的口氣有所鬆動。童貫敏銳地察覺到了羅思南的變化,馬上提出了一個新方案。

羅思南地要求其實鄆王很難滿足,因爲形勢的發展未必就如大家想象的那樣順利。比如說,金軍南下了,威脅汴京,但汴京有黃河天險,有十幾萬軍隊,同時還能從西北、荊襄、江淮、江南緊急調軍,所以金軍未必敢直殺汴京,未必能殺到汴京,而汴京也不一定束手無策,不一定向虎烈軍求援。這種情況下王如果帶着虎烈軍南下勤王,極有可能演變爲內戰,而鄆王和虎烈軍則成爲大宋的敵人。

既然無從預測形勢的發展,王就不能答應,如果答應了,首先會激怒汴京,其次會損害西北人的利益,結果不堪設想,所以童貫認爲,虎烈府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一點,以目前的小損失小代價換取未來的大利益。

童貫爲此建議,先不要急於南下,先固守大同,和金軍在代北交戰。汴京形勢危急之後,王可以先不要勤王,而是先率軍攻打河北。只要王不到汴京,皇帝沒有理由不答應。一旦王在河北擊敗了金軍,戰功聲望都有了,那麼王就可以高舉誅奸侫清君側的大旗,直殺汴京,如此大事可成。王做了皇帝,把太原府及其以北的州軍劃給虎烈府做藩鎮,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即使朝廷反對,虎烈軍還可以以收復幽燕來交換嘛。

童貫把該算計到地都算計了,而羅思南一反常態,拿着一份文卷沉思不語。她手上拿的這份文卷就是李虎地書信,而李虎告訴她,現在不要和鄆王談任何條件,現在的王就是一個傀儡,將來也是一個傀儡,如果這個傀儡掌握了大權,虎烈府地災難也就來了。虎烈府若想在大宋立足發展,就要牢牢控制住鄆王,利用鄆王來控制大宋權柄,否則虎烈府必將被大宋所吞噬。

當前形勢下,如何控制鄆王?很簡單,滿足鄆王的,鄆王想幹什麼,虎烈府就幫他幹什麼,等到鄆王把虎烈軍帶進了大宋,帶進了汴京,接下來地事就由不得王了。王沒有自己的人馬,沒有強悍的實力,僅僅靠皇子的高貴身份就想奪取皇統,那麼他達到目的的代價只能是做一個傀儡。

羅思南慢慢捲起書信,放到案几上,略略想了一下,問道:“殿下可以給我們一個承諾嗎?”

童貫聞言大喜,知道羅思南迫於當前形勢,終於讓步了,“當然可以。”

“那好,我也把條件改一下。”羅思南微微一笑,“你說得對,虎烈府要想生存發展,必須把目光放長遠一點。請殿下即刻把太原府及其以北州軍劃做虎烈府的藩鎮,的確有困難,所以我讓一步,等殿下做了皇帝再說吧,但是,在這之前,如果我們收復了幽燕,那麼幽燕就是我們的藩鎮之地。

童貫臉色微變,笑容頓時僵住了。燕雲十六州都給李虎霸佔了,成了李虎的藩鎮,那大宋北疆的安危怎麼辦?大宋的命脈豈不給李虎牢牢抓住了?童貫乾咳了一聲,望着羅思南,想問問這到底是她的主意還是李虎的決策。以李虎的遠見卓識,絕不會行此下策,這是自尋死路啊。汴京爲什麼要聯手金人攻殺代北?說白了就是李虎對汴京的威脅遠遠大於金國對汴京的威脅,現在羅思南獅子大開口,鄆王如果答應了,將來他還能坐上帝位?

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25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52章 今天有喜事第5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91章 默契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18章 奇蹟的誕生第11章 沙川重擊第28章 無助無奈第62章 天知道第75章 中國之禍未有寧息第33章 帶錢了嗎?第32章 閻王難見第82章 殺陣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12章 草原雨季第100章 大麻煩第68章 漢王府的權力有多大第16章 全線激戰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83章 一份厚禮第50章 糧道第61章 老子改主意了第14章 儒家學派第81章 馬哥被困第68章 吞噬第68章 大誘惑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85章 我是漢人第4章 我喜歡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盤第93章 步步推進第34章 搞定老大第74章 打一坨子第34章 事事牽掛第62章 倒戈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17章 援兵到了第65章 鬼帥跑得快第89章 胃口太大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17章 絕不放棄第7章 我有高招第19章 我不能答應第59章 合圍第8章 老大抓鬮第85章 部署第91章 黃雀在後第42章 人吃人第91章 單騎赴會第50章 個陷阱也太深了第55章 無恥第84章 騎虎難下第64章 梁山好漢第4章 折家女兒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32章 第二次博弈第20章 理財的目的第48章 步步緊逼第82章 殺陣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48章 毒火球(二)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15章 五月紀事第89章 誰是你們的仇人?第71章 鏖戰第66章 宗望的攻擊第90章 華麗的遮羞布第95章 壞消息第46章 無恥漢奸第84章 破開死局第74章 中伏了第70章 破綻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79章 逆轉第8章 忌憚第13章 困獸第64章 致命決策第7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4章 子夜時分第36章 開府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64章 致命決策第57章 主力在哪?第10章 倒戈第12章 都是我殺的第55章 開始攻擊第63章 撕開最後一道防線第5章 王者歸來第43章 幽燕鎮戍第28章 入則爲相第83章 交換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96章 一日十萬裡第80章 對策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