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恩怨情仇

清照平靜下來,望着這位名震天下的虎王,仿若做法把當年那個襁褓中嬰兒和眼前這個驃悍的青年聯繫到一起。

李虎講述了這二十四年來的故事,非常簡潔,但足以讓李清照相信他就是李長浩的兒子。

“他有這樣的本事,我相信他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李清照對李長浩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就象當初折彥直、範直昌說到李長浩的時候一樣,似乎李長浩在他們的眼裡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天才。同樣的,李清照也想當然的認爲在遼東舉旗起義的李弘就是李長浩。李虎在這個問題上保持沉默,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當今世上,真正知道這個秘密的只有鐵鷹,但鐵鷹至死也不會說出來,就算將來李虎的身份暴露了,鐵鷹也不會承認,最多不過把李長浩和李弘這兩個人合二爲一。再說了,以李虎的身份和地位,他的身世本來就是個秘密,這個秘密越是玄奧神奇,越是匪夷所思,越能增加李虎這位王者的神秘感。

其實,不管身世如何,若想在這個世上立足,需要實力。像李虎這樣的實力,身世已經不重要了,比如董小丑、羅青漢這些人,他們現在還在意李虎到底是不是王者之子?李虎已經是王者了,大家的利益牢牢捆在一起,任何有損共同利益的事,都將被毫不留情地予以扼殺。同樣的,趙楷和折家也是一樣,利益至上,但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時候,馬上翻臉,管他李虎是什麼出身,李虎代表的就是李虎,和他的身世毫無關係。

“我爹還活着。”

李虎說這話地時候,李清照心裡酸楚,根本不相信。在她看來,李長浩父子相依爲命,感情深厚,所以李虎至今不願接受李長浩已經死亡的事實。當李虎突然聽到李清照的名字,急急忙忙跑來,詢問李清照最近是否看到他老爹,純粹是因爲思念過度,或者說,李虎的腦子不正常,在這件事上極度不正常。

李清照黯然嘆息,把李虎的雙手輕輕握住,低聲勸道:“你已經長大成人了,而且聞名天下,你爹如果活着,一定會來找你,和你團聚。”

李虎知道這件事沒辦法解釋。他也不想解釋。不過現在可以肯定。老爹沒有來尋找李清照。還是渺無蹤跡。老爹失蹤八年了。到底在哪?是活着還是死了?老爹手上有神器。不會死地。他肯定活着。

閒聊中。李清照回憶過去。李虎在汴京出世。出世後即過繼給李長浩。當時辦了一個過繼儀式。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都是李長浩地好友。兩人前去恭賀。李清照就是在那次宴會上抱了襁褓中地李虎。

“先生不喜歡我爹?”李虎對父親和李清照沒有走到一起地原因非常好奇。忍不住問了一句。

李清照面露悽苦之色。二十多年前地往事忽然涌上心頭。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良久。她止住淚水。慢慢說道:“你祖父和蘇大學士都是同輩翹楚。但因爲政見不和。彼此成見甚深。可以說是死對頭。在你出世地前幾年。你祖父主掌中書。把蘇大學士趕出京城。一貶再貶。最後貶到了瓊州。雖然後來新皇主政。召回了蘇大學士。但蘇大學士在返京途中。客死常州。第二年。元佑黨人爆發。你祖父病逝於大名府。兩位老人家鬥了幾十年。最後竟然同列元佑黨人碑。真是莫大地諷刺。”

“我父親是蘇大學士地弟子。和你祖父。還有你父親。一向不和。倍受打壓。”李清照想到昔日地恩怨。內心愈發痛苦。連連搖頭。

李虎聽明白了,自己的老爹算起來是李清照地長輩,而兩家仇怨很深,這兩人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

“我夫家公公是元豐黨人,支持新政,仕途較爲順利,所以我家郎君和你父親的關係非常好,但是……”李清照的聲音越來越痛苦,“元佑黨人案爆發後,我夫家公公翻臉不認人,不但把我父親列入黨藉,還幫助蔡京誣陷你祖父,把你祖父也打成了元佑黨人。你祖父因此氣死,你父親一怒之下,上了一道奏章,痛陳皇帝和蔡京禍國,預言二十多年後,大宋將亡於皇帝和蔡京之手。這道奏章激怒了皇帝和蔡京。你父親因此被叛大逆,遭到通緝,自此再無音訊。”

李虎至此才知道父親爲什麼帶着自己亡命天涯,原來他竟然預言大宋要亡國。這個罪責太大了,也不怪皇帝和蔡京四處追殺他,否則以李家的地位,即使被列入黨藉,最多不過回老家種地而已,還不至於連個存身之地都沒有。

李清照擡頭看着李虎

淚下,“看到你,我就想起了他的預言。大宋是不的手上?”

李虎暗自心驚,不敢應答。

“當年,你父親曾對我說,如果端王登基稱帝,如果蔡京拜相,大宋必亡,所以他曾想方設法阻止端王登基,曾暗中設計陷害蔡京,逼得蔡京最後不得不改換門庭投靠元佑黨人門下以求生存。”李清照悲聲低嘆,“端王登基稱帝,蔡京拜相後,聯手把你祖父打倒,和這些事有直接關係。要知道,你祖父可是元豐黨人地中流柱,是新政的堅定支持者,他被打成元佑黨人名列黨人碑,可以說是黑白顛倒,是個天大地笑話。”

李清照雙眸含淚,盯着李虎問道:“你告訴我,你是不是要實現你父親的預言?”

“不,不……”李虎連連搖手,“我是大宋人,我當然會竭盡全力保護大宋。”

李清照將信將。汴京地傳聞可不是這樣,現在整個汴京城都說李虎要攻打京都,要奪取大宋國祚。

“先生,你能幫我一個忙嗎?”

李虎決定邀請趙明誠和李清照到西北來,有了這兩個人的幫助,李虎不但可以徵募到大量地人才,獲得大宋一部分士人的支持,還可以迅速穩定西北。

十五日,凌晨丑時,李虎返回元帥府。

董小丑等人一直在猜測,李虎到底去拜訪哪一位故人。李虎回來後,衆人急忙詢問,李虎把李清照、趙明誠夫婦的情況仔細一說,大家這才恍然大悟,一致認可李虎的計策。

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曾是右宰相,雖然在元佑黨人案中助紂爲虐,但後來他和蔡京反目爲仇,遭到蔡京的陷害,所以趙明誠這個人在大宋士人中還是有一定份量的,再加上他是金石學的權威,有真才實學,志同道合者多,如果由他出面邀請一些士人到西北爲官,應該得到一部分人的響應。

李清照在大宋士人中的名氣比趙明誠要大,而且她的父親是蘇軾的弟子,她的母系王家也是顯赫官宦,如果由她出面,肯定可以邀請蘇氏和王氏子弟來西北。蘇氏、王氏和元佑黨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再由他們兩家的子弟門生出面,又能邀請更多的元佑黨人後代到西北。

這樣一來,要不了多長時間,西北就能召集到一批以元佑黨人後代爲主的大宋士人。這些元佑黨人的後代被禁錮二十多年,大部分都在原籍做學問,都有真才實學,而他們在二十多年裡鬱積的憤怒和怨恨一旦得到釋放和爆發,力量非同小可。這些力量聚集到一起,對虎烈府來說是好事,但對汴京來說就未必是好事了。很簡單,這些官宦世家祖祖輩輩爲大宋嘔心瀝血,最後竟然被趙氏皇帝和蔡京一幫人打進了地獄,這個仇豈能不報?

元佑黨人案的發動者是太上皇和蔡京等人,現在這些人下臺的下臺,死得死,流放的流放,但這並不代表兩黨之間的仇怨就此一筆勾銷,尤其現在皇帝和朝廷還在繼續執行已經蛻變的新政,那麼可以想象這些人到了西北,勢必要不遺餘力地對抗汴京,控制汴京。

李虎打算連夜上奏汴京,把趙明誠請到西北,同時請皇帝考慮,儘快解除元佑黨人之禁錮,允許元佑黨人入朝爲官。這個禁令不取消,李虎就無法把元佑黨人的後代請到西北。

李虎接着說到了皇帝準備南遷江寧的事。

董小丑等人本以爲李虎連夜召集他們,是商量如何逼迫汴京解禁元佑黨人,誰知竟然還有這等驚人的消息,一時間無不相顧失色。

皇帝和朝廷如果南遷江寧,那整個天下大勢就完全變了。

“如此看來,必須先解決汴京的問題。”黃涉斷然說道,“以我看,還是火速進駐汴京,把皇帝和朝廷先行控制住,以確保形勢不會失控。”

“現在汴京及其周邊地區,包括黃河一線有十幾萬宋軍,我們貿然殺進汴京,必定會引發內戰。”董小丑堅決不同意,“以我看,馬上和折家、還有西北將門商議,先把童貫解決了。皇帝現在的倚仗就是童貫,殺了童貫,皇帝和朝廷只有束手待斃。”

“折家和西北將門意在控制汴京,控制大宋權柄。”柴雲說道,“假如殺了童貫,卻讓折家和西北將門乘機控制了汴京,那汴京形勢勢必惡化。

這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衆人商議良久,遲遲拿不出對策。

第91章 陷阱第18章 見鬼了第57章 主力在哪?第9章 逃離陷阱第8章 忌憚第61章 再見秦檜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78章 殺人的最高境界第6章 西線突破第83章 借公主一用第66章 塗鴉第55章 誘敵深入第21章 海盜第71章 變計第20章 焦慮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13章 三個勃極烈第48章 爭執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21章 致命錯誤第45章 仗勢欺人第9章 駱駝河第23章 交子制度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10章 衝破重圍第88章 爾虞我詐第82章 與虎謀皮第57章 可怕的漩渦第2章 黃雀在後第82章 中原攻略第7章 董帥決斷第69章 掃蕩西京第43章 出頭鳥第100章 南下榆關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26章 總帥第41章 代價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70章 破綻第60章 上了賊船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76章 心狠手辣第61章 大元帥府的內部問題第65章 中興之策第86章 吼幾嗓子第44章 隱患的出現第40章 破綻第22章 刨地三尺第75章 誘敵第73章 挽救崩潰的財政第89章 棄子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27章 尋找宋江第12章 大被同眠第27章 聰明的西北人第26章 一切鬥爭源於利益第30章 一箭多雕第50章 糧道第65章 出路在哪?第28章 入則爲相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87章 部署第9章 獻城第74章 我會帶你回家第59章 這是真的?第92章 快跑第5章 打造天下第一富豪第85章 部署第49章 攻擊之初第59章 不是你的錯第39章 選擇第34章 事事牽掛第23章 突圍第十二日第59章 一進一退第40章 一言堂第91章 誘惑?噩夢?第1章 將兵法第1章 決戰第32章 我怎麼救他們?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18章 再打一仗第30章 發財了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69章 馬尾胡琴第35章 得失之間第59章 夜襲第28章 魂飛魄喪第1章 決戰第43章 搶佔先機第6章 黃葉秋風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55章 比你更狠第92章 夜襲第73章 挽救崩潰的財政第47章 養寇自重第74章 無法預測的未來第58章 舉旗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