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

“官家……還未回來麼?”

廣政殿中,考完的士子正在等待。

按照禮儀,他們應該去殿外候着,但三月的天,還是怪冷的,便在殿中等待,輕聲交談。

方纔官家匆匆離開的身影,靠前排的士子都看到了,毫無疑問,在他們的腦補中,官家遲遲未歸,爭論的矛盾點顯然是排名。

想到之前的豪言壯語,有些人就開始眼神交流,都發現彼此有點慌。

倘若不公,真要上書抗議麼?

也別怪他們生出退縮之心,那終究是大權在握的執政太后,連天子和高官都被壓得死死的,真要對着幹,自己的前程隨時可能被搭進去,寒窗苦讀,好不容易考中了進士,任誰都要掂量掂量……

也有不少人神情堅定,愈發下定決心,不負聖人教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韓琦就是其中一員,既然那句話當時出得自己口中,就容不得反悔,何況他也並不後悔,只是琢磨着上書的劄子到底該怎麼寫,才能儘量不讓矛盾激化,並且爭取到更多朝臣的支持……

“國朝再無八大王!”

三百多名士子裡面,唯獨狄進最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定王府的事情徹底爆發,劉娥爲了除去那個危及統治的禍害,果然迫不及待。

“來了!來了!”

待得天色將黑,已經是酉時,即下午五點,一位位紫袍官員,終於由大殿側面魚貫而入。

宮廷禮樂奏響,所有士子朝外退出,開始在殿前列隊。

這個時候,倒是沒有次序了,因爲還不知道殿試的排名先後,只是之前坐在前面的依舊靠前站,坐在後面的,則大多站在後面。

公孫策不管,這次就往前站,主要是想聽第一名是不是自己的好友,不是的話定要上書,他追求功名是爲了對抗不公,而不是委曲求全。

所幸殿內君臣立定後,趙禎擡了擡手,當朝首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玉清昭應宮使,王曾開始唱名。

“天聖五年進士科頭名,狄進,幷州人士,年十七;”

王曾今年五十歲,正好是知命之年,爲人又一向端厚持重,自然不會提着嗓子高喊,自有一位位唱名的官員傳達出來,待得聲音到了殿外,幾乎是在衆人耳畔響徹:

“天聖五年進士科頭名,狄進,幷州人士,年十七!”

“天聖五年進士科頭名,狄進,幷州人士,年十七!”

衆士子如釋重負,齊齊露出笑容,包括原本狀元最有力的競爭者王堯臣,同樣長舒一口氣,情不自禁地撫掌一笑。

這樣最好了!

當狄進穩步上前,進入大殿,就見諸位宰執大佬,也紛紛撫須而笑。

實際上,爲了顯示對國朝士子的重視,都是由宰相唱名,有時候是首相,有時候是次相,都很正常。

但誰讓王曾也是連中三元的三元魁首呢!

三元魁首唱名三元魁首,可是一段傳世佳話!

此處當然不能胡亂開口,狄進恭敬一禮,站在禮官指示的地方,默默等待。

“天聖五年進士科第二名,王堯臣,應天府人士,年二十五;”

“天聖五年進士科第三名,韓琦,相州人士,年二十;”

……

不多時,王堯臣和韓琦一左一右,站在了狄進身後,今科兩位榜眼也入殿了。

但他們並不是第一甲的全部。

後世明清,將殿試分爲三甲,第一甲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僅三人,直入翰林院,與二甲同爲進士出身,三甲爲同進士出身,二三甲進士需要通過考選庶吉士得入翰林。

但宋朝時,每科所分的甲數,還有每甲所取人數皆不固定,有二甲、三甲甚至最多五甲。

今科就只分爲兩甲,唸完前十名,王曾就將名單交予另一位考官,由他來誦讀。

後面的也簡單了些,只報姓名和籍貫,於是乎,狄進很快聽到了包拯的名字。

“三十一名,包拯,廬州人士;”

對於包拯,狄進其實完全不擔心,這位也是穩如老狗,要知道包拯用的還不是西昆體,只是文風不似歐陽修那般鋒芒畢露,讓西昆體的考官不厭惡,因此排名一直不低。

他真正擔心的,倒是公孫策。

所幸這回沒有等到倒數第三,甚至沒有等到三百名,就聽到了公孫策的名字。

“兩百九十七名,公孫策,廬州人士;”

狄進暗鬆一口氣。

後面很快也唱完了。

最後一句則由殿試主考官趙禎,親自開口:“賜狄進等一百九十七人及第,一百三十七人同出身!”

一甲一百九十七人,進士及第功名,二甲一百三十七人,同進士出身功名,於此誕生。

共三百三十四人。

比起考過省試的三百四十二名學子,少了八人。

這八人站在殿外,徹底懵了。

“啊——啊啊啊!!”

然後哭號聲就清晰地傳了進來,有人哭得暈倒在地上,有一個甚至在地上打滾,什麼體面都不要了,被禁軍毫不留情地拖起,朝外架去。

後世有一種說法,宋朝殿試不再黜落人,是因爲仁宗朝的張元吳昊兩位士子,在殿試時被落,一怒之下投了李元昊,成爲西夏國師重臣,發揮了重要的帶路作用,所以此後殿試不再落人。

但這其實只是傳言,張元吳昊的正史經歷,就是累試不第,自視才能難以施展,遂決心叛宋投夏,並沒有準確到殿試那一說,更有可能的是,省試就沒過。

而殿試爲什麼不落人了,看看殿外的動靜其實也能想象,畢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一場被刷下去,確實太過殘酷,後來才漸漸免去黜落,反正考得差就排在最後唄,實在是犯了大忌,再落人……

無論如何,當唱名完畢,殿內的衆士子朝着天子齊齊行禮,趙禎等得禮樂奏完,也莫名有一種得償所願的感覺。

原來做到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是這麼有成就感的,怪不得大娘娘對於權力那般看重。

他又下意識看了看欽點的狀元狄進,心滿意足地讓尚書省禮部謄抄名單。

殿試結束。

今科只剩下最後一件可令全城歡騰的大事……

張貼金榜,瓊林盛宴!

……

“喪事只辦一場,那怎麼夠啊!”

與此同時,一刻都不敢多等的閻文應,親自率領皇城司禁軍,涌入老雅巷中,遠遠看着王府門前掛着醒目的白燈籠,這個大內總管冷冷一笑。

此番查明國朝王爺的罪證,閻文應自覺撿到了大便宜,按理來說,開封府衙和那個如今高中三元的神探,做了那麼多事情,甚至已經挖掘出真相,記錄在案,但唯有他皇城司得到孫允宗,有了這個關鍵人證,才能將之前的所有罪證全部串聯起來,並且直指八大王的重罪。

現在也是他親自來,抄一座王府的家,風光無限!

江德明當了那麼多年都知,都沒他一上任威風八面吶!

“進!”

當王府的大門被狠狠踹開,衆人蜂擁而入,頓時有僕婢尖叫起來,完全沒有護主的想法,紛紛轉身跑路,再被禁軍圍堵,一時間哭爹喊娘,亂成一團。

自從當年那場王府下人險些將皇宮燒掉的滔天大火後,八大王不再相信下人,下人也沒了忠心,此時樹倒猢猻散的勢頭,比起別的大戶更加徹底。

“來得這麼快?”

這番動靜很快傳入內宅之中,披麻戴孝的魏國夫人張氏儀態端莊地走出,在確定是皇城司闖進來,大肆抓人,連側妃都不放過後,就轉身地返回屋中,從箱子裡取出藥瓶。

“沒想到這杯毒酒,最後是爲我自己準備的!我兒,爲娘來尋你們了!”

自嘲着將藥粉倒入杯中,魏國夫人張氏又看向內室,悽然道:“大王,妾身唯一擔心的,就是去了之後,再無人服侍你了……”

說罷,仰首服下。

自從知道趙允熙遇害後,就一直端坐於珠簾後發呆的趙元儼如夢初醒,猛地撲了出來:“夫人!夫人!”

魏國夫人張氏準備的毒藥顯然不是凡品,用量又多,毒發的很快,當趙元儼撲到面前,她即便努力抿起嘴,鮮血也從脣邊涌了出來,乾脆不再掩飾,張開滿是鮮血的嘴:“妾身這輩子……是無福當皇后了……下輩子……下輩子大王能讓妾身……如願麼?”

趙元儼連連點頭:“能!一定能!”

魏國夫人張氏笑了笑:“說好了……說好了……”

“夫人!夫人你醒醒啊!嗚——嗚嗚嗚——!”

當這位相伴了二十多年的夫人,手軟軟地垂落下去,再也沒了任何氣息,趙元儼竟然像個孩子般哭了起來。

腳步聲從外傳來,閻文應邁着大步,到了身後,先看了眼王妃的屍體,嘖了嘖,似乎覺得便宜她了,然後笑吟吟地道:“王爺久病,太后恩賞~隨咱家入宮吧!”

趙元儼充耳不聞,依舊半跪在地上,頭埋在張氏的屍體上,肩頭不斷聳動,閻文應撇了撇嘴,倒也耐心候着,直到一道怪異的聲音突然悶悶地傳來:“朕要騎大馬……”

閻文應面色先是一變:“你說什麼?”

趙元儼扭過頭,呵呵笑着,似乎要站起身來,但腿一時間麻了,又跌回屍體上,臉上沾滿了血,嘴裡則絮絮叨叨:“朕的話聽不到麼?還不快去!快去!”

閻文應明白了,俯身下來,湊到這位王爺耳邊:“聖人身邊的宮婢榮婆婆、前入內內侍省都知江德明、駙馬府都監樑承恩,還有你那位養在外面的私生子孫允宗,都已經先王爺一步了,王爺以爲裝瘋,還能躲得過去嗎?”

趙元儼理都不理,爬起身來,臉上帶着癡傻的笑容,就要出去尋找木馬:“朕要騎大馬!朕要騎大馬!”

閻文應皺起眉頭,徹底不耐煩了:“帶走!”

兩個膽子大的禁軍,一左一右將趙元儼乾瘦的身子提了起來,一路拖拽了出去。

閻文應哼了一聲,又來到王妃張氏的屍體前,用腳輕輕踢了踢,不放心地道:“屍體也帶走!再給咱家搜,把通遼的罪證搜出來!”

“是!”

其餘人立刻四散開來,進一步搜查罪證,連八大王平日裡騎的木馬都不放過,反覆敲打,尋找暗格。

待得夜幕降臨。

皇城司如一陣風離去,一片狼藉的王府中,再無活人的氣息,只剩下一匹破損的木馬搖搖晃晃,最終嘭的一聲,歪倒在了地上。

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四十三章 重新認識一下,萱娘!第一百八十四章 記錄在案(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七十五章 謎題全部解開了!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權貴庇護?狄三元就是權貴!第二十九章 兇手居然是他?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剛剛恨上,就已倒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兩百七十五章 合着你連中三元包括武狀元啊?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兩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厭蠢症犯了第一百八十章 武功高強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一更)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四百零二章 展昭與“陷空”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萬衆矚目的歸來第兩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鐗上門,單挑忠義社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的爭取主導權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三百九十五章 連一千貫都不給你,還不坦白從寬?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兩百八十三章 功勳舊臣不允許提功勳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兩百零二章 姐姐:我現在也有後臺了!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趙禎:朕覺得給仕林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蘇無名傳》對於勳貴的吸引力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兩百六十六 你看!他們急了!(除夕快樂!)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親眼見證三元神探抽絲剝繭的能耐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說廢話沒有用,讓公主也節哀!(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四百一十九章 追尋長生法的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