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征

聽到我說的還是讓忠孝軍與和裡軍移師鄧州,衆人不禁感到奇怪,有些人甚至懷疑聽錯了,個個都像看怪物一樣的看着我。

“鄭卿莫非說錯地名?”完顏守緒不解地問道:“鄭卿剛纔不是還說移師鄧州不妥嗎?”

“皇上。”我環顧了一下四周,說道:“軍情緊急,皇上若信得過鄭言,不妨先昭令忠孝軍與和裡軍移師鄧州,其中緣由,還請鄭言私下爲皇上解釋。”

完顏守緒會意,轉身對身旁的黃門說道:“傳朕旨意,令忠孝軍與和裡軍立刻移師鄧州,全力阻截蒙軍北上。”

“是……”黃門應聲而去。

“衆卿尚有事奏否?”完顏守緒隨後對着衆臣說道,完顏守緒這句話等於是下了逐客令了,衆臣哪還會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有些人就算有事想奏,但比起蒙軍入侵一事來說,便顯得微不足道了,是已並沒有人出聲上奏。

稍等了片刻,一位黃門見無人啓奏,便很知趣地喊了聲:“退朝……”

御書房內,完顏守緒親切地拉着我的手說道:“鄭卿真乃當世人傑,若不是鄭卿提醒,朕險些便害了大金僅存的精銳了。不過鄭卿既知移師鄧州的危險,爲何還要讓忠孝軍與和裡軍移師鄧州呢?不是朕信不過鄭卿,只不過此事關係到金國的存亡,朕不得不小心呀。”

“皇上如此便是折煞鄭言了。”見完顏守緒一點也沒有皇上的架子,還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心中暗暗佩服。完顏守緒果然是史上所說的一代明君,能這麼坦言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我想放眼天下也沒有幾個皇帝能做得到的。唉,不爲別的,就算爲了大宋,也要好好打勝這場戰吧。

想到這裡,我走到桌前,指着桌面上已擺好的地圖對完顏守緒說道:“皇上請看,這裡便是三峰山,三峰山位於鄧州與汴京之間,此山易守難攻,且離汴京不過一日餘的路程,與汴京遙相呼應。若在此山上佈下重兵,諒蒙軍天作的膽,也不敢圍汴京了。”

“照鄭卿這麼說,我們應該將忠孝軍或是和裡軍調至三峰山纔對啊,爲何還要調至鄧州呢?”完顏守緒疑惑地問道。

“因爲我的目的是將蒙軍引至三峰山。”想起蒙古人屠城的慘忍,我眼裡閃過一絲殺機,狠聲說道:“我要全殲這四萬蒙軍。”

“不可能。”完顏守緒聞言,不由面顯訝色說道:“蒙軍來去如風,作戰更是悍不畏死,既使是孤軍深入敵境,往往也能全身而退。更何況此次我們要面對的是拖雷所領的四萬騎軍,北線還有窩闊臺與斡陳那顏策應。此次我軍若能阻止拖雷北上與窩闊臺會師,便已是大勝了,朕是不奢望能全殲這四萬蒙軍的。”

“皇上恕罪。”聞言我不禁也有些後悔剛纔一時口快,在皇帝面前可不能亂說話,動不動就是欺君之罪吔。於是我話鋒一轉,爲自己退了一步,說道:“鄭言魯莽,鄭言也並沒有十分的把握,不過鄭言定當盡力而爲。”

“愛卿何罪之有。”完顏守緒笑道:“鄭卿的本領朕也算是領教過了,也罷,朕也不多問了。鄭卿有什麼要求,朕儘量滿足你,朕就放手讓鄭卿一試。呵呵,朕可是把金國的存亡都交到愛卿手上嘍。”

聞言我對完顏守緒的敬佩又增了幾分,這就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吧,完顏守緒可是做得徹底了。不過想想完顏守緒也完全有相信我的理由,如果我要害他的話,剛纔在殿上只要我不出聲就行了,又何必多此一舉。不過完顏守緒能作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這跟趙昀比起來又不知好了多少倍。

“皇上。”聽到完顏守緒全力支持我,我想了想說道:“首先,鄭言斗膽向皇上要一道聖旨,證明我的身份。”

“這個沒問題。”完顏守緒想也不想便說道:“我馬上就寫一道聖旨給你帶着,若完顏哈達或移剌蒲阿對你起疑心,你只需出示這道聖旨便可。”

呵呵,我要這道聖旨,實際上就是作爲我的身份證,還有就是提高那麼一點點說話的份量。

“其次便是全汴京的火藥,和十萬套的棉衣。”我接着提出了第二點要求。

“這也好辦。”完顏守緒想了想,說道:“只是這棉衣卻有何用?現今纔剛進初冬,雖有小雪,但還不至於用到棉衣吧。”

“皇上有所不知。”我張口狂吹道:“鄭言昨日夜觀天像,近日來必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雪,是以纔有此一說。”

“啊。”完顏守緒難以置信地看着我道:“鄭卿還會觀天像,難道愛卿還是天人不成?”

我心中暗道了幾聲慚愧,只不過史書上是這樣寫的罷了,要我看天像,星座都不認得幾個。

“相公,你一定要小心啊!”燕兒一邊爲我整理着衣領,一邊擔憂地說道。

“放心吧,燕兒。”我安慰地笑了笑說道:“我一定會回來的,我還想喝燕兒給我煮的蓮子羹呢。”

“哧……”燕兒聞言笑道:“相公就是嘴嘗,這時侯了,還想着吃。”

“呵呵,還不止呢。”我笑道:“要是能夠吃上一輩子,那就好了。”

“相公……”聞言燕兒默默無語地望着我,兩行清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順着秀麗的臉龐直淌而下。

“好了,燕兒,別哭了……”我爲燕兒拭去了眼淚,心中一片感動。曾幾何時,我一個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時代,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朋友。沒有一個人會關心我的冷暖,沒有一個人會理會我的生死。現在終於有了,終於有人在我出征之時,爲我流淚,爲我擔心了。

“鄭公子,是時侯上路了。”

“嗯。”我應了聲,雙手不捨地緊緊一握燕兒的柔夷,然後轉身便走。一陣風吹過,燕兒留在我手中的餘溫,隨風一絲絲地漂散……

沒有人注意到,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還有另一雙含着眼水的眼睛,靜靜地看着這一幕。那又眼睛裡,充滿了失望,充滿了悲傷,充滿了痛苦……

第45章 勇氣第22章 沉浮橋第35章 凱旋歸來第19章 書信第25章 丁口徭役第51章 意外第32章 血債血償第5章 順流而下第46章 奴隸兵第25章 燕京第31章 藏軍洞第1章 重回臨安第41章 打算法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12章 練箭第16章 過河拆橋第25章 燕京第4章 襄陽第3章 打草驚蛇第8章 神臂弓第7章 鏢稅第61章 丁黼之死第38章 訓練第14章 新官第36章 忠順軍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8章 試探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2章 爭論第16章 大戰之前第35章 女直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62章 自立第7章 鏢稅第15章 除夕之夜第5章 倚翠樓第8章 神臂弓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10章 盡忠第26章 說客第4章 襄陽第26章 說客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12章 練箭第39章 成都第21章 試射第36章 長城第49章 思想鬥爭第40章 滑雪第8章 神臂弓第13章 完顏守緒第51章 朱重九第18章 火藥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45章 勇氣第8章 驚奇第28章 鮎魚效應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41章 打算法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8章 釣魚城之戰(6)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2章 協同作戰第13章 完顏守緒第37章 與民生息第8章 定數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38章 訓練第16章 過河拆橋第45章 勇氣第15章 除夕之夜第5章 鄞人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7章 與民生息第45章 耶律楚材第3章 打草驚蛇第17章 人質第58章 成都之戰(13)第10章 盡忠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4章 殺戒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9章 逆轉民風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24章 殺戒第42章 形勢第12章 水師第22章 弓箭第43章 量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