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套路

留給他和他的國家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在長安城吃好的住好的,他的國家在被唐軍的水師蹂躪,他如何不着急?

“你們倭國派兵支援新羅,支援他們在大唐熊津作亂,你又什麼寢食難安的?”李承乾笑道:“來者是客,既然到了長安,多在長安轉轉,長安有不少特色,不僅僅是大唐的特色,還有周邊不少國家的特色,外使可以自己的品位一番。”

李承乾依舊在與河邊麻呂說吃喝玩樂的事兒。

“殿下!”河邊麻呂這下是真的着急了。

原本從飛鳥出發的時候的河邊麻呂並不是這個樣子的,那時候他胸有成竹,想要到了長安之後,以從容的姿態面對大唐的皇帝陛下,而後談兩國休戰的事情,因爲大唐崇尚儒家文化,只要自己這邊請求休戰,送上貢品,大唐就會答應的,雖然中間有討價還價,但是最終一定會答應的。

但是在海面上他遇到了劉仁軌,不得不說,劉仁軌給河邊麻呂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面積,河邊麻呂發覺,唐人好像與他印象之中的唐人有很大的不同了。

所以,河邊麻呂動搖了,他不知道自己之前所想的是不是正確的路了。

加上在海上“孤島求生”,到了大唐之後,從登州到長安一路的奔波,路上的人對他們的態度,這讓河邊麻呂越來越沒底氣。

在鴻臚寺又得罪了人,人家對他們這麼個態度,現在他見了大唐的太子之後,真的是一點兒底氣一點兒自信都沒有了,剩下的,就只是着急了。

作爲一個使者,他露出了自己的情緒,他是失敗的。

但是作爲一個倭國人,他爲他自己的國家擔心,爲自己的國家忍辱負重,他是合格的。

“嗯?外使這是怎麼了?”李承乾臉上依舊帶着較爲得體的笑容,只是這個笑容,在河邊麻呂眼中,這是戲弄,戲謔。

河邊麻呂心裡憤怒,但是這份憤怒被他隱藏的很好,他忍了下來。

他知道,大唐的太子這個表情,明明就是什麼都知道,知道倭國現在的情況,知道自己着急的原因,知道自己的來意,可他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殿下,罪臣這次來長安,是代表倭國向大唐請罪的,請求大唐寬恕。”河邊麻呂跪在了地上說道。

雖然跪下了,但是並不是放棄了倭國的尊嚴,他只是放棄了自己個人的尊嚴而已。

這個姿勢,在倭國,這家土下座。

“倭國不該出兵幫助新羅,當初如此做,也只是因爲受了新羅的矇騙,等到我們天皇陛下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河邊麻呂說道。

“哦?”李承乾疑惑道:“本宮倒是挺想知道,新羅是怎麼矇騙你們天皇的,聽說你們如今的天皇,是第二次登上倭國天皇的座位了吧?應該.......年紀也不小了吧?”

河邊麻呂心裡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唐人真是太膈應人了,怎麼都愛拿着年齡說事兒,在海面上遇到的那個唐軍將領是這樣,嘲笑他們的天皇陛下,現在,連大唐的太子也是這個德行。

щшш• ttka n• c o

“我們天皇陛下剛剛繼位,對於朝中的事情,與我們中大兄皇子略有分歧,所以才被新羅人趁機而入。”河邊麻呂扯出了一個藉口說道:“這一切都是中大兄皇子的主意,若是大唐肯與我國休兵,那麼,引起這場禍事的罪魁禍首,中大兄皇子,可以任憑大唐處置。”

河邊麻呂這邊用的套路與吐蕃那邊的套路是不謀而合的,吐蕃那邊準備賣松贊干布的兒子貢鬆貢贊,而吐蕃這邊,齊明天皇準備把中大兄皇子給賣了,讓他來背鍋。

因爲中大兄皇子的存在,威脅到了她的地位。

這樣一個人用來背鍋,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套路,本宮好像有些熟悉。”李承乾笑道。

能不熟悉嗎?幾天前吐蕃人就是這麼說的。

時間回溯到幾天之前,吐蕃使者在宣政殿覲見李承乾。

“太子殿下,此次大唐與吐蕃的戰爭,完全不是贊普和大相的意思。”吐蕃使者說道:“我們贊普剛剛繼位不久,大唐這邊應該也是知道,我們贊普是老贊普的嫡孫,年紀尚小,祿東贊大相在邏些,一邊輔佐贊普,一邊還要防範貢鬆貢贊謀奪贊普的位子,在大相拒絕了貢鬆貢贊之後,誰知道貢鬆貢贊竟然發兵攻打大唐,此次戰爭,邏些與長安,完全是個誤會,若是大唐肯休兵,我們吐蕃這邊,完全可以將罪魁禍首貢鬆貢贊送到長安,任由大唐處置。”

吐蕃使者與倭國使者的話,換湯不換藥,都是找人背鍋,將比較弱勢的政敵推出來,推到大唐的面前,用來背鍋。

或許他們在吐蕃,在倭國算是比較強勢,能夠威脅到正統的統治者,但是放在大唐面前,就是老鷹和小雞仔兒的對比,他們就翻騰不起個兒來了。

這樣一來,他們還是在利用大唐,剷除異己。

李承乾知道這當中的門道,所以,也不會讓他們得逞。

“大唐要你們的人沒有什麼用,而且,人是你們國家的人,大唐無權處置,你們的天皇有我大唐的金冊,處置這些人的權利,自然在你們手中,這是大唐允許的,至於這場戰爭爲大唐所帶來的損失,你們總該負責吧?”李承乾對着河邊麻呂說道。

“這是,這是,應當的。”河邊麻呂見李承乾鬆口,連連應聲。

大唐可不去幹那事兒,幫着他們把政敵給剷除了,留着他們在本國挺好的,就讓他們繼續亂下去,爭下去吧,有亂子,有爭鬥,大唐才安穩,要是他們上下一心,發展國內,強大了,膨脹了,往後不是還會再來找大唐的麻煩嗎?

就讓他們鬥,讓他們耗着去吧,反正是他們本國的政治鬥爭,大唐不插手。

他們想把本國的整治鬥爭轉嫁到大唐身上,大唐這邊,有的可以接,有的不能接。

戰爭必須接,打出大唐的威風,至於這種背地裡的陰謀論,大唐可沒那閒工夫陪你們玩兒。

第一百零八章:燕來樓的新頭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四百四十二章:好聲好氣第五十三章:拍賣第六百二十四章:一線之間第一百零五章:荊王府的不眠夜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二十四章:除夕夜宴(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四百一十六章:高瞻遠矚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這下糟了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九十六章:陛下駕到第八百一十六章:戶部的錢莊第二十五章:客棧雜談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混進來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定論第七章:退守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三百一十章:碟中諜?第五十一章:看房第一百五十五章:到達岷州第四百零九章:李二陛下召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風水輪流轉第七十七章:對峙第六十三章:死罪可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一片孝心定親(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五百一十二章:招生報名第四百五十二章:兄妹第一百九十三章:師爺(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結識鄭遠富第四百三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泰的懷疑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盡力施爲第七百九十三章:玄世璟的打算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五百六十章:意外收穫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戲第三百一十九章:功虧一簣第三十二章:虎衛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路第三百章:蟄伏三載第六百零四章:回馬槍第六百九十六章:何謂錢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辦法第五百七十七章:打建安城的主意第九十八章:李元景的準備第四百八十七章:江慕晴進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王禹再進宮第一百一十四章:晉陽之怒第三百二十二章:李泰異常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三章:洗白白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燒了第四百八十二章:長女玄悅第四百四十六章:談價錢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提醒第十三章:對陣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九百六十九章:半夜急召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狄仁傑夜訪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特長生的由來第九百零四章:做學問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四百七十一章:藥第二百二十一章:回憶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禮部侍郎第二十一章:晉陽公主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脫身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一百四十章:李治回長安第八百二十二章:思量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李醫去世第五百一十九章:一紙嘉獎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三百三十一章:取長口第七章:藥王孫思邈第八百二十五章:莊子上的客人(中)第三百五十六章:一步之差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六十三章:死罪可免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朝堂爭論第七百八十五章:孕婦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一百零九張:操心保命第一百三十七章:藥丸、要完第八十三章:含元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