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賑災策

“說再多也沒用,當務之急,是要想想怎麼救濟遼東!”玄世璟出聲說道。

“不錯,朝廷必定是要撥款前往遼東的......”李恪說道:“不過相對於錢財來說,可能直接從周邊採購運送物資過去比較實用一些......不知在座的諸位,可有什麼良策?”

聞言,李承乾的目光掃視衆人一番。

在場的東宮的屬官們三三兩兩討論了起來,圍繞着李恪說出的從周邊州府採購物資運往遼東賑災開始商議可行之計。

東宮的屬官被李二陛下清洗了一番之後,留下的都是頗具真材實料的官員,有後起之秀,也有德高望重的老臣,所以一番商討下來,很快便說出了幾條可行之策。

“殿下,臣等以爲,此事應立即上報給陛下,由陛下自國庫調撥賑災款項,由左右武衛軍士押送至遼東。”于志寧起身說道。

“另外,應下旨周邊個州府調集物資,各自派人押送至遼東大營,現在對於遼東來說,物資比銀錢要重要的多。”王珪拱手說道。

“錢糧物資之事,都好說,諸位對於高句麗那邊的反應,如何看?”李承乾問道。

遼東遭了大災,高句麗境內泉蓋蘇文和高建武相互爭鬥,現在這節骨眼上,很有可能泉蓋蘇文會藉着這個由頭對遼東動手,畢竟這麼多年來,高句麗雖然一直在採取防禦姿態,但是卻是一直對遼東虎視眈眈。

“殿下,如今榮留王太子還在大唐,高建武絕不敢圖謀遼東。”于志寧說道。

“非也,防人之心不可無。”李恪淡然開口:“諸位大人不要忘了,現在高建武在高句麗境內大肆剷除異己,現在高句麗王公大臣,莫不惶恐度日,對高建武已經是心生不滿,高建武修建長城之舉措,在對大唐,便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這個時候若是高建武圖謀遼東,便會將高句麗舉國上下的視線,都轉移到遼東上面。”

“但是高句麗的旁邊還有新羅。”李泰皺了皺眉頭:“如此,新羅的態度,便很重要了。”

“這.......”于志寧與王珪相視一眼,沉吟了一聲。

“但是無論如何,咱們要做的最基本的,還是要救災,這次對於遼東的雪災,長安這邊不僅不要瞞住番邦的那些使臣,還要轟轟烈烈正大光明的救災。”玄世璟說道。

“小璟可是有何良策?”李承乾看向玄世璟。

于志寧和王珪等東宮屬官也將目光落在了玄世璟的身上。

玄世璟笑了笑,心中想着,是時候讓你們見識一下人民的力量了......

“現在諸方使臣匯聚長安,朝堂的一舉一動必然瞞不過這些人,既然瞞不過,那就不要瞞了,哪個國家沒點自然災害,尤其大唐國土還如此的遼闊,這次,就讓那些番邦的使臣們見識一下,咱們大唐對於邊疆國土的重視,對於邊境軍民的愛護,至少從此之後,讓他們從心底裡,提起大唐,都是敬畏的。”

李承乾點點頭:“沒錯,現在四周番邦使臣都在長安,只要他們下點功夫,不難察覺朝堂上的動靜,只不過,小璟,你打算怎麼做?”

“只要三位殿下肯吃點苦,這一切,都不難。”玄世璟眯着眼睛笑着說道。

李泰見玄世璟這表情,狐疑的看了看玄世璟,又與李承乾和李恪對視一眼,猶豫着說道:“你先將你的對策說出來,讓諸位大人蔘考一番,若是真的有效,我們三個吃點苦頭,算不得什麼。”

“魏王殿下啊,這可是一次賺名聲的好機會啊,你們三個誰吃苦多,誰的名聲漲的快啊。”玄世璟依舊是一臉笑意的說道。

“這種事關名聲的好事,還是讓給大哥去做吧,我與青雀,就不與大哥搶功了,大哥身爲太子,總不能讓我們兩個王爺搶了風頭不是,這於理不合。”李恪淡然說道。

“小璟你先將良策說出,我等再做決定......”李承乾看向玄世璟。

“璟哥哥你就說吧。”一邊的晉陽沉默良久,也是幫着李承乾說話。

“好吧。”玄世璟雙手一攤:“於大人和王大人說的計策都是賑災必備的兩種方法,但是,遼東那種地方,一旦遭了災,就算是朝廷從國庫撥款,那也是杯水車薪,雖然如此,但是該有的還是要有,而王大人說出的周邊諸州府調集物資之事,也是可行之策,但僅僅是這些,還不夠,不夠震懾周邊虎狼。”說道此處,玄世璟的話語變得擲地有聲:“咱們這一次,要借用遼東這場災害,讓無論是在番邦的諸國使臣,還是讓遼東周邊的新羅或是高句麗,都看到,大唐子民們的力量!不動用武力的震懾!”

在大唐,皇室對於老百姓來說就是精神的寄託,若是讓李承乾等皇子出面賑災,對於幾人在民間的名聲,自然是有好處的,而此次,也是晉陽慈善基金出面的大好機會,讓晉陽來接管民間的捐贈,讓李承乾等人在朝堂上把控,勢必要讓這次賑災遼東在大唐鬧的轟轟烈烈,做到全民參與!

寫點大字報,做幾場演講,這些曾經用爛了的手段在大唐還沒有出現,若是走上這麼一遭,勢必會鼓舞人心,效果也是不同而語。

“小璟不要賣關子了!”李泰怒視着玄世璟,一副你再不說我就揍你的模樣。

“好辦啊,首先要由太子殿下請願,此次遼東賑災之事,由東宮屬官及武德殿文學館全權負責,任何人不得插手!民間賑災之事則是全部由晉陽基金會總領,而後直接上報給魏王殿下。”玄世璟說道。

“唉?對啊,咱們還有晉陽慈善基金呢!”晉陽此時也想起來,在玄武摟還有一個以自己封號命名的組織呢,上次記得光是長安諸多官家夫人入會交納的銀錢,便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呢,現在這筆錢應該全都封存在玄武摟地下的庫房之中。

“這事不難。”李恪笑道:“大哥總領政務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這是這事要繞過六部,恐怕要費點心思了。”

“不難,由國庫下撥賑災款項,押送的話,便由太子殿下親自率領東宮太子左右衛率的兵士即可。”玄世璟說道。

“小璟的意思是,孤親自押送賑災款項與物資前往遼東?”李承乾不可置信的看向玄世璟。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四百二十一章:御花園宴飲第三百四十五章:高句麗這塊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仁至義盡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提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育兒經第四十章:玄世璟的“老”臣之路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六百零八章:夜探遼東城第二百三十一章:請老師致仕第一百二十四章:殘廢第四十二章:姑娘請留步第四百一十七章:選址第五百九十六章:長老第一百二十九章:易主的燕來樓第五百八十章:手段第二百九十章:春天來了,又到了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三百一十五章:高峻的婚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熱鬧了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八十六章:舉薦第四百零三章:與高士廉對談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三百零九章:差事第八百六十九章:牢房意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身份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二白三十三章:靈前事端第三百八十八章:進宮面聖第十章: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額外的嫁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傷口縫合第一百二十七章:有情況第二百二十三章:回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舍友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聖旨?假的!第六百七十一章:冷第五十八掌:消息第五百九十五章:談判第二百七十六章:招收學生(中)第八百六十八章:黃疸第五十二章:翹班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請客吃飯第五百零一章:終究沒有結果第三百八十八章:平壤城的宵禁第四百八十六章:結束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八百八十三章:當街胖揍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第四百八十二章:長女玄悅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第一百九十七章:抄家!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二百二十一章:辯駁第三百六十三章:放棄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五十四章:入學弘文館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機感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吉的請求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大朝會的談論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四百九十八章:神侯府的應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九百一十八章:扶我起來,我還要學習第六十一章:錢家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十四章:退敵第二十三章:計謀第四百九十四章:熱鬧的御花園第六百零六章:敲竹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永輝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目光夠狠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六百零三章:佈置伏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詔回長安第十三章: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二十七章:育兒經第二百三十九章:該來的還是得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爭論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八百七十三章:態度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刑審第七百一十九章:以後的路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聚集東山縣第五章:遇襲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離開皇宮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最大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