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強行貸款

國的維新變革漸次推行,成爲了這個國家日益明顯的每一項重大的舉措進行後總有成堆的人頭落地,但因此而帶來的社會動盪卻是微不足道。以鹽政改革爲例,雖然長蘆鹽商十去其九,但普通民衆壓根與之毫不相關,他們只關心能不能吃上廉價鹽。

當官府承諾鹽價至少下降兩成之後,民間僅有的一絲擔心和不安也消失,對小民來說,哪怕鹽商再死上1萬個也比不上每斤鹽下降1文來得要緊,更何況這批爲富不仁、魚肉鄉里的富豪早就是人羣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呢?

對國際輿論而言,雖然帝國的鹽政改革搞得風生水起,但他們卻是樂觀其成。因爲朝廷昔年向外洋借款時有大筆款項是用鹽稅作爲抵押,鹽政改革後,這種抵押並不因爲徵收主體的變更而消滅,反而因爲直屬朝廷來獲得了穩定性的加強,使得原先僅有的因爲地方截留和挪用的擔憂也消失了。由於開通了向日本輸送食鹽的渠道,日本表示了謹慎的歡迎,雖然對25%的關稅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質疑,但他同樣認爲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得到利好消息的英法美各國銀行團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湊攏上來,向財政部和外務部提出要求向中國進行借款,借款的理由倒也不算勉強:中德雙皇債券發行後,德國在中國取得了重大的經濟利益。雖然這是中德之間彼此雙邊關係地內容,但各國認爲這種大量的借款損害了‘顯而易見的公平性’,對門戶開放政策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影響了各國利益的‘平衡’與‘和諧’。

以美國花旗銀行爲首的銀行團振振有詞地說道:“雖然德國爲了雙皇債券地發行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德國也獲得了特別巨大的利益。各國聯合銀行團不要求對等的利益,但起碼實現利益一體均沾。”

就連深陷外債泥潭的日本也來湊熱鬧。要求參與對華提供借款。

面對送上門來的貸款,載澤哭笑不得,作爲財政大臣,他原本一直爲帝國的收支平衡而發愁,幾乎每年都要商借衆多的債務,但維新元年以來,皇帝迭出重手,以非常態地辦法獲取了巨大的額外財政。雖然國家整體財政還有近3000萬的赤字,但他..告罄前實現收支平衡。

由於每一次借款的不愉快經歷,因此他實在不願意再繼續商借了,但對方來頭都異常巨大,硬頂恐怕是不行的,他只能委婉的反問道:“現在朝廷並沒有什麼項目需要財政支持。”

“不,公爵大人。”載澤是鎮國公,洋人一般都敬稱爲公爵大人,對方眨巴着狡猾的小眼睛,說道。“我聽說貴國皇帝有意推行幣制改革,根據我們的經驗,在財政赤字的國家進行相關變革很容易引起動盪,特別是在金銀本位進行更替的時候,沒有充分地資金餘量是不能勝任市場的投機需求的,銀行團的這筆經費完全可以成爲幣制改革的鉅額保證金。”

天下居然還有硬要借錢給你之人。載澤苦笑着搖搖頭,無言以對,想了半天最後才說道:“我國幣制改革還未啓動,那時再向各國商借也不遲。”

“不然。幣制改革是一樣全局性變革,早在推行之前就需要做好準備。現在各國是主動貸款,無論是數額還是條件都有一個非常寬鬆的環境,如果等到事情啓動後再行商借,便免不了各國地觀望與待價而沽。”

去你的。老子不好再發債券?載澤深爲雙皇債券發行成功而喜悅,現在對待各國銀行團已經不想以前那麼低聲下氣,他想了想,終究沒有說硬話。而是說道:“我何嘗不願意各友邦利益一體均沾呢?實在是有些國家獅子大開口,條件不如德國方面優惠……”

載澤意有所指,實際上是在指責英法兩國財團在對華借款問題上的貪得無厭。

“公爵大人。”對方顯然有備而來,不慌不忙地掏出厚厚地一疊文件,“英法美三國財團前期已經經歷了數輪商談,初步達成了如下協議,對貴國極爲有利。”

“倒是願聞其詳。”

“第一,各國財團商定的聯合辦法不低於德國

優惠,即年息五釐,手續費百分之一;第二,以貴國的鹽稅以及關稅中尚未抵押完畢的關餘作爲信用擔保,如果同意各國派遣鹽稅監察員的話,我們情願將年息降低4.5釐;第三,貴國英、法、美三國銀行所貸款項凡是條件低於此項貸款地,依舊保持不變,如果條件高於此項貸款,可以將貸款餘額和年限一併折算成新貸款,抵押物和還款方式不變……”

對方一口氣說了一長串,載澤心裡暗暗盤算,有些條件還是非常優惠的,有些條件就有些不懷好意,比如派駐鹽稅監察員一事就有插手鹽政事務的意思。他定了定神,想了想利弊得失,說道:“事關重大,這些條件本大臣也不能貿然答應你,還得稟告了鄙國皇帝和總理才能定奪。”

“自然,自然。”

“那麼這些條件是正式照會麼?”雖然看不懂照會上的文本,但載澤還是裝模作樣地一頁頁翻下去,彷彿能在字裡行間看出什麼問題似地。

“當然不是,起碼對公爵大人而言決不是所有的條件。”美國佬一臉壞笑,湊攏來悄悄說道,“倘若此事能夠達成,各國財團願意以部分手續費充作佣金。”

“佣金?”

“是的,這是慣例。”對方壓低了聲音,“視情況和條件,我們最高可以用50%的手續費作爲佣金。”

那就0.5%貸款總額的收入嘍。載澤不禁暗自盤算起來,如果貸款億兩,我豈不是能撈50萬兩?這可比干什麼都快多了,難怪麼巴結借款。

但一想到奕劻的下場,載澤便有些黯然,剛剛活絡起來的心思又壓抑了下去——岑春煊可不是省油的燈。

他訕訕地笑着:“這一節不妨也明確寫入,我好向皇上稟告。”

難道是要把佣金也分給皇帝?對方有些不解,但又不便直接詢問。不是說這些貴族都喜歡賄賂麼?怎麼今兒個便不行了?

聽了載澤的稟告,林廣宇陷入了沉思,站起身子,在殿裡來回踱了三圈。載澤和徐世昌兩人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候——他們知道這是皇帝思考問題時常有的神態。

“兩位愛卿怎麼看?”

“皇上,臣以爲英、法、美三國既然提出了正式照會,不妨由外務部和財政部進行答覆,時間倒不必急於一時,免得外界以爲朝廷決策如此草率。”

“這不錯,確實要注意。”林廣宇望着徐世昌,“不過,朕問得可是這貸款的問題到底如何答覆?”

言下之意便是怪徐世昌言不及義,話不切題。徐世昌因爲並不知道林廣宇和載澤兩人是何等考慮,原本打算先打一圈太極的,結果沒料到皇帝單刀直入,倒是讓他有些發窘。載澤見狀,上前解圍道:“皇上,臣以爲借亦可,不借亦可……”

“好一個兩可之法,你說。”

“說亦可,奴才認爲是三條。其一,朝廷向德國發行了大量的債券,各國難免眼紅,爲平息他們的不滿,向他們借一筆錢算是通融;其二,英、法、美三國銀行團同意對以往舊約進行改訂,凡以往條件過於苛刻者,此番可以納入一攬子交易,算作補償;其三,鹽政改革剛剛起步,雖然在直省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在其餘省份的表現還不得而知,倘若答應各國用改革後的鹽稅收入作爲抵押,說明各大列強對朝廷的變革是支持的,對效果是認同的……”載澤說的第三條中用了相當隱晦的意思——正因爲各大列強認可中國改革之措施,朝廷才能號令地方,讓他們服從。否則一旦洋人和你搗起亂,朝廷有的苦頭吃。

這些來年,挾洋自重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一些。有些官員如此,有些地方如此,有些時候如此,但朝廷居然也能想出這種挾洋自重的招數,倒是讓徐世昌刮目相看載澤的能力。

“那不可一說呢?”

“同樣是三條。”載澤偷偷瞥了一眼皇帝的顏色,看到林廣宇一副若有所思的面色後,繼續大膽說下去……

第76章 黑虎掏心第58章 回心轉意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0章 聖意難懂第51章 釜底抽薪第58章 帝國憲法第10章 驚天鉅變第48章 沉着應戰第62章 悲情訴說第19節 棋高一着第65章 心有靈犀第33章 現成題目第20章 恩威並施第19節 棋高一着第5章 建章立制第65章 心有靈犀第32章 官制改革第39章 分道揚鑣第21章 另闢蹊徑第10章 驚天鉅變第38章 動之以情第80章 深度介入第39章 分道揚鑣第22章 怒不可遏第100章 新的起點第50章 衆矢之的第65章 心有靈犀第90章 鐵的手腕第34章 心有靈犀第2章 浴雷重生第25章 山窮水盡第70章 臺前幕後第34章 生離死別第90章 危在旦夕第58章 帝國憲法第62章 另有用意第75章 禁衛軍容第89章 最後攤牌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29章 音若沉雷第16章 夜襲得手第96章 各有招法第22章 怒不可遏第50章 廢兩改元第18章 防禦殲敵第5章 果斷決策第36章 當頭一棒第70章 臺前幕後第93章 真相大白第45章 不虛此行第18章 敲山震虎第6章 寧缺毋濫第74章 創新思路第24章 下定決心第96章 皇位繼承第12章 千鈞一髮第59章 錦囊妙計第38章 刺客來臨第26 將計就計第31章 果有天書第67章 紛至沓來第11章 綿綿不絕第34章 牽動心絃第65章 心有靈犀第18章 精兵強將第55章 首日議程第100章 新的起點第17章 戰術轉型第23章 內外有別第84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三章第98章 國內建設第68章 規劃編成第97章 圖窮匕見第46章 置身事外第21章 偉大母愛第8章 箭在弦上第36章 自求多福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章 鐵廠之辯第49章 本位之辯第2章 火上澆油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5章 以華制華第19章 考題買賣第81章 漸次推行第86章 特殊使命第60章 投機倒把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5章 以華制華第6章 暗潮將起第8章 滿頭大汗第60章 投機倒把第19章 考題買賣第69章 蓋棺論定第44章 各有所第50章 衆矢之的第73章 明修棧道第22章 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