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

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

《永樂大典》全書三億多字,想要謄抄一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朱瞻埈拿着朱棣給的金牌,讓文淵閣的官員幫忙抄錄,全部抄完也不是一年半載能搞定的事情。

所以在讓文淵閣的官員開始抄錄之後,朱瞻埈便離開了皇宮,回了東宮。

回到東宮,朱瞻埈剛想回自己的小院,就被朱高熾攔了下來。

“兒子,剛纔宮裡派人來宣旨,你爺爺讓你練兵,兵符什麼的都送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啊?好好的怎麼讓你去練兵啊?伱今天不是去幫瞻基問案子去了嗎?”朱高熾看着朱瞻埈,不解的詢問着。

以朱高熾的政治嗅覺,當然能猜到朱棣是因爲乾元壯髓膏的事情才讓朱瞻埈去練兵。

畢竟朱瞻基都能想到的事情,朱棣沒理由想不到,只是朱高熾很疑惑朱瞻埈爲什麼會答應這件事。

“爺爺派人召我進宮,他老人家親自發話我哪有拒絕的餘地?”朱瞻埈也是一臉苦笑,隨即掏出了朱棣給的金牌:“你看,這金牌都給我了,我還能怎麼辦?總不能拒絕他老人家,讓他打我板子吧?”

朱高熾看着自己兒子手上的金牌,不由得挑眉驚訝的說道:“這金牌象徵着你爺爺,拿着它就等於皇上親臨,你爺爺居然捨得把這個都給你,說明他很重視這件事啊!”

說着,朱高熾的臉上不免浮現出了憂愁的表情,擔心朱瞻埈要是做不好這件事該怎麼辦。

練兵這種事情不是好做的,如果不通軍略,不懂統籌,貿然上手練兵,兵沒練好還是小事,玩意鬧得士卒譁變纔是真正的大麻煩。

在朱高熾看來,朱瞻埈雖然才華橫溢,自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聰明才智,又去蓬萊仙島八年,見識能力都沒有問題,可練兵這種事情朱瞻埈毫無疑問是沒有接觸過的,他很擔心自己的兒子做不好這件事。

然而朱瞻埈卻看出了朱高熾的擔憂,對他寬慰道:“爹,你就別擔心了,爺爺說了會派個副將給我,另外朝中大將我都可以隨時請謁,向他們請教兵法,練好這一衛兵馬兒子還是有把握的。

而且我在蓬萊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見過仙家訓養道兵的法門,爺爺這次要的也是一支這樣的兵馬,這可是我的強項啊!”

“話雖如此,可畢竟瞻埈你沒做過這些事情,萬一搞砸了怎麼辦?”朱高熾還是不太放心,想了想之後說道:“我回頭找兵部金尚書幫你打個招呼,讓他派幾個懂行的人給你!

金尚書是東宮首臣,到時候你多向人家請教,看在爹的面子上他會盡力幫你的,這件事咱們但求無過不求有功,總之別出差錯就好!”

兵部尚書金忠是燕王府舊臣,早年曾授燕王府謀事,累遷長史,後來靖難的時候也屢次獻策、贊理軍務,是朱棣的得力謀士。

永樂元年議儲的時候,靖難功臣大多推舉朱高煦爲儲君,唯有金忠以嫡長之議不可廢爲由建議立朱高熾爲太子。

之後金忠升任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兼輔皇長孫朱瞻基,永樂七年朱棣北伐之時,太子監國,金忠更是擔任東宮首臣,是鐵桿的東宮太子黨。 朱瞻埈接了練兵的差事,金忠作爲兵部尚書,肯定是會鼎力支持的。

“兵部的金尚書嗎?爺爺給我金牌的時候倒是說了,我練兵一應所需着戶部和兵部撥給,有金尚書照顧那我就放心多了。”朱瞻埈自然明白,有一個己方陣營的兵部尚書,自己練兵能夠獲得多大的便利。

別的不說,光是兵員和武器裝備上面就可以大做文章,這一羣青壯和一羣老弱,用來練兵效果可是天差地別的,就更不用說要是故意塞過來一大堆老兵油子又該是如何讓人頭疼。

儘管這些事情對於朱瞻埈來說不是解決不了,但很顯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人幫忙行方便,總比被人處處爲難要好。

不過雖然有金忠這個兵部尚書的關係,朱瞻埈還是在想了想之後對朱高熾問道:“爹,你手上有沒有擅長統籌實務的人才?我需要一個能幫我處理軍中各種雜務,統籌後勤的主簿。”

“你要這麼問倒還真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只是人現在被你爺爺關在詔獄裡……”朱高熾猶豫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該給兒子推薦這個人。

朱瞻埈聽到朱高熾這麼說,頓時來了興趣,好奇的問道:“誰呀?能夠被爺爺關在詔獄裡,他是犯了什麼事了?”

“這人你也認識,就是解縉解學士,他永樂五年的時候因罪被貶,你爺爺北征的時候他因奏事入京,拜見了我之後就回去了,結果被你二叔誣陷無人臣之禮,惹怒了你爺爺,所以下了詔獄。”朱高熾簡單解釋了幾句,隨後又說道:“本來這事爹不該把你牽扯進來,可解學士這般人才爹實在是不忍心看他埋沒,所以如果你能把解學士撈出來的話,他肯定能幫你把軍務辦好。”

聽到朱高熾給自己推薦的是解縉,朱瞻埈不免覺得有些爲難。

要說解縉有沒有能力幫自己,那肯定是沒問題的,這可是幹過內閣首輔、編纂《永樂大典》的人才,幫自己處理軍務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只是被關進詔獄裡的人想要撈出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求皇帝赦免,而不是傻了吧唧的去把人偷出來。

然而解縉本就是因爲摻和到爭儲的事情裡被朱棣所不喜才被貶官的,現在朱瞻埈去求情很大可能只會是讓朱棣發火,而不是放人。

所以朱瞻埈在遲疑了一會之後纔對朱高熾說道:“爹,解學士的事情我知道了,但這會我去求爺爺估計救不了他,要不你先讓太子洗馬楊溥楊大人給我幫忙,解學士的事情等我回頭再想辦法。”

“這……也行,那我讓楊大人回頭去找你。”朱高熾也知道這種事強求不得,於是也就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同意了朱瞻埈要楊溥幫忙的要求。

說起來永樂時期,詔獄裡人才是真的多,解縉就不提了,楊溥也是在詔獄裡讀了十年書的,蹇義、夏元吉也都進過詔獄,朱高熾的東宮屬官更是除了金忠被一鍋端過,人人都有份蹲大獄,龍場悟道了屬於是

(本章完)

365.第362章 收穫第71章 氣運之說第256章 婚禮之議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250章 笑看風雲請假條370.第367章 火龍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189章 分歧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150章 攻倭方略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261章 徐妙雲第108章 尚服局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74章 勳貴站隊375.第372章第200章 借據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96章 準備“化龍”第35章 兌換準備金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38章 丹藥出爐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52章 募兵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40章 不死藥第309章 忍者爬繩子第284章 倭人獻女請假條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48章 種水稻第292章 巨蟒第169章 檢地第207章 控制蒙古371.第368章 小兵衛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139章 徐濱第70章 氣運羅盤第40章 不死藥第148章 種水稻第273章 4K,二合一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10章 着爲永例335.第332章 種地?越種越窮第145章 出征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25章 日月所照363.第360章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8章 進獻朱果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233章 解縉還活着嗎第258章 鑄九鼎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289章 虛無僧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363.第360章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13章 朕意已決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258章 鑄九鼎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212章 策馬揚鞭第138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