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募兵

第52章 募兵

“見過二皇孫殿下!”朱瞻埈的書房內,楊溥正躬身朝着朱瞻埈行禮。

雖說在宣德朝楊溥會作爲三楊之一的‘南楊’入閣,並在楊士奇去世之後接任首輔的職位,但如今的他還只是東宮一個小小的太子洗馬,距離未來的朝廷重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太子洗馬其實應該叫做先馬,即在馬前馳驅之意,爲儲君的侍從官。

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這個官職,其本意是爲儲君持繮繩,或者爲儲君出行時的先導,但不知何時起先馬變成了洗馬。

於是在明朝時就常有人開玩笑的問擔任太子洗馬的官員每天洗了幾匹馬。

不過玩笑歸玩笑,太子洗馬在明朝卻是個清貴的官,甚至對於讀書人來說是一個趨之若鶩的官職。

一方面這是太子儲君的親近之臣,將來一旦太子即位,便可以一躍成爲從龍潛邸的功臣,新君施政必然是要大用的。

而楊溥將來也確實如此,雖說在永樂朝的時候因爲朱高煦的誣陷而在詔獄裡坐了十幾年的牢,但在朱高熾繼位之後便立時得到了重用,更因爲朱高煦覺得楊溥是受自己的牽連才受了十年牢獄之災,對他更是格外的恩榮。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對於現在的楊溥來說,他還只是一個宦海沉浮十年的小官,此刻正因爲太子的命令,而想要有一番作爲。

對於楊溥的心思朱瞻埈自然是看在眼裡,和他一番客套之後,便請楊溥坐下,隨即對他說道:“想必父親已經同楊大人說過了,這次我奉爺爺的聖旨,要練一衛兵馬,但我從來沒有練過兵,千頭萬緒不知道從何開始,

聽聞楊大人素有才幹,正是我所需要的臂助,便厚顏從父親那裡把楊大人要了過來,還請楊大人能夠鼎力相助。”

“二皇孫殿下太客氣了,能得殿下青睞是楊溥的榮幸,我必將竭盡所能輔佐殿下練出一支強軍來。”楊溥的話並不多,對朱瞻埈也表現的很客氣,卻也沒有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華。

畢竟朱瞻埈纔是這次練兵的主官,楊溥只是作爲輔助,他也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那就是輔佐朱瞻埈。

作爲東宮的屬官,楊溥並沒有對這次的差事有什麼抗拒心裡,或者覺得自己是文人不該操持武事之類的臭毛病。

說到底這還是明初,文人雖然臭毛病挺多,但這個時候總體風氣還是比較務實的,而且楊溥作爲一位能夠青史留名的名臣,自然不是那種只會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所謂清流。

朱瞻埈對楊溥的態度也挺滿意,於是便和他談起了練兵的具體事宜:“這次練兵爺爺很重視,不僅給了我金牌可以便宜行事,更要求戶部和兵部全力配合,所以咱們這次練兵在輜重糧餉方面是不用擔心的。”

“但這也是給殿下的壓力,戶部和兵部都全力配合了,殿下要是出了差錯,必然會招來攻訐和非議。”楊溥並沒有撿好話說,反而點出了朱瞻埈所面對的問題。

作爲東宮屬官,楊溥看得出來這次練兵是東宮插手軍權的一次好機會,但這是機遇的同時也是一次危機。

因爲幹不好除了會在皇帝那裡丟分之外,也會讓一直覬覦儲位的漢王找到攻訐的機會。

別的不說,只看當年大學士解縉僅僅只是因奏事入京見了太子一面,就被漢王誣陷爲目無君王而下了詔獄,就知道如今太子和漢王之間的鬥爭有多麼兇險。 這種時候東宮是不能有任何疏忽讓漢王抓住把柄的。

也正因爲如此,朱高熾派楊溥來幫助朱瞻埈練兵這件事在楊溥以及一干太子黨看來,這就是在幫東宮爭儲。

所以在點出了這件事的不利一面之後,楊溥便對朱瞻埈問道:“不知道殿下此次練兵,是由兵部抽調現成的衛所,還是可以新募一衛兵馬?若是抽調現成的衛所,江南的衛所兵馬大多不堪驅使,殿下可以讓金尚書幫您從北方或者兩湖、安徽等地調一個衛所過來。”

衛所制度作爲朱元璋最得意的創舉,他曾自豪的說過“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可見老朱對衛所制度的自豪。

然而衛所制度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弊病,以至於在洪武年間就有軍戶逃亡,寧願當逃兵也不願意繼續當軍戶。

正德十四年吏部尚書王瓊上疏:“天下都司衛所每歲差去勾軍官旗不下一萬六七千名,計所勾之軍,百無一二到衛。有自洪武、永樂年間差出,到今三十餘年,在外娶妻生子,住成家業,通同軍戶,窩藏不回。”

可見衛所逃兵問題之嚴重。

而受到軍戶制度影響,朝廷所驅使的正軍尚且還算可以,畢竟是常年要動用的軍隊,整體素質和兵員都還過得去。

但地方上的駐軍就不行了,在洪武年的時候像是江南繁華之地的衛所就基本上已經糜爛了。

不然的話,戚繼光也不至於帶着幾千衛所兵被幾十個倭寇打到崩潰,以至於他這個主將都差點被俘。

楊溥在知道自己要幫朱瞻埈練兵之後,就專門去調查了相關的信息與資料,加上他自己本身就是南方人,所以他清楚的知道江南衛所到底是個什麼鬼樣子。

聽到楊溥這麼說,朱瞻埈也不意外,點了點頭的同時也說道:“衛所弊病我亦有所知,故此次練兵我打算募兵。”

“募兵?這……”楊溥聽到朱瞻埈打算募兵,並沒有覺得意外,只是沉吟了一下之後問道:“錢糧既然有戶部和兵部支給,那想來是足夠的,但殿下打算從何處募兵?這事朝廷允許嗎?”

因爲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所以明軍在明初的時候一直是維持着衛所兵制,直至土木堡之變之後,明軍主力京營損失殆盡,朝廷無兵可用,才逐漸開始募兵。

所以這個時候朱瞻埈要募兵,朝廷裡肯定是會有阻力和意見的。

“我這新軍與舊軍不同,用的是我從蓬萊仙島學來的仙家練兵之法,士卒需得精挑細選,所以只能募兵。”朱瞻埈給出了一個可以說得過去的理由:“若有人以此攻訐,就用這個說法迴應。”

(本章完)

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02章 後勤保障370.第367章 火龍第228章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23章 招降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39章 初試成藥第290章 神社第107章 風雨欲來第77章 漢王和趙王第148章 種水稻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42章第71章 氣運之說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142章 “人我殺了”356.第353章 剝皮第110章 着爲永例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40章 不死藥第246章 時代變了第22章 皇帝召見第129章 鄭和艦隊第179章 女倭王第114章 彈劾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83章 疲兵之策第20章 亡國之禍第214章 恢復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40章 不死藥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108章 尚服局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101章 趙王買藥361.第358章325.第322章 王命第52章 募兵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5章 袖裡乾坤第57章 十萬兩白銀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196章 計劃370.第367章 火龍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14章 皇帝遇刺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80章 朱棣的心思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12章 藩王領軍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63章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18章 秦淮聽曲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258章 鑄九鼎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47.第344章 斬神第71章 氣運之說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50章 永樂大典第190章 超發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147章 天津衛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82章 地脈佈陣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61章 朝廷的信譽376.第373章 家書抵萬金第159章第276章 親迎禮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19章 殿興有福?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110章 着爲永例第248章 各方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