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大聖想說:我全都要;以法御力

韋陀菩薩聽見大聲道詢問,卻只是緩緩看他一陣,沉吟片刻之後,纔開口解釋了一句:“貧僧手中這件法器,乃是降魔杵。”

八戒則順勢問了一句:“這兩者有什麼不同麼?我還以爲就是一樣的兵刃,而且”八戒指了指韋陀菩薩的降魔杵與金剛手菩薩金剛杵,“這外形也十分相似。”

韋陀菩薩這才解釋道:“其實也算不得兵刃,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乃是佛門法器而貧僧的降魔杵,原本是道門靈寶,如今亦受佛法侵染,故而也算是半件佛門法器,我這法寶原本並非這般模樣.想必兩位錯認也是因爲這個緣故。”

“原來如此,受教了。”大聖雖然認錯了法器,但此刻卻十分坦然,還向韋陀菩薩行禮道謝。

以往只是跟着師父學了佛經,關於佛門法器這方面,確實也是大聖的薄弱之處他對此也並不是一竅不通,確實也是如同韋陀菩薩所言,一時疏忽,沒能分辨出來。

畢竟他以一根金箍棒,一力破萬法而師父一手九環錫杖,勢若泰山;另一手大日佛焰,更顯佛威一向也不在意別人用什麼法器,施展什麼神通。

這件事情,也讓大聖有所警醒,自己的修行還遠遠不夠.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並不能因爲跟着師父上了靈山,將真經取回大唐,便完事大吉,就此懈怠。

畢竟那通天河畔的無天魔祖,雖然被師父擊退,但也很顯然他必定還會捲土重來。

大聖如今也是個好學的,跟當年一心求長生時還有所不同,自從他在五莊觀跟着鎮元大仙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知道了基礎的重要性。甚至他有時候還會埋怨幾百年前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着菩提祖師修行的日子.

傻,真傻!

這個不學,那個不學.雖得長生,但遇見師父,聽了經文之後,才知若不能立心立命,即便是長生又如何?

不過渾渾噩噩,且有一身好勇鬥狠的本領的石猴而已。

至於齊天大聖的威風.大聖心中暗暗許下諾言,俺老孫有朝一日,定當真真正正能配得上這個名號。

因此,若是時光能夠倒流回去,再給大聖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大聖想說:我都學!

不僅是祖師之前說過的那幾樣,但凡祖師懂的來者不拒,我全都要!

師父常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況且就連師父也多有未知之物,一路行來也總是不恥下問,細心求教連帶着他們這幾個當徒弟的,自然也深受師父陶染,在求教時始終保持一分謙虛的心態。

這也是導致他們一路上風評有時會截然相反的原因之一。

對此,正巧看到了這一幕的菩薩,心說:別看這猢猻這會兒一副謙遜好學的模樣,畢竟他們師徒狂傲起來,也當真是沒有邊際。

對此,菩薩自然是深有感悟。畢竟當年好幾次她就在場,不僅沒有攔住.反而還被一同拖下水。

菩薩有時候也會思索,是否正是當年沒有及時將三藏攔住,才叫往後的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以至於把原本自己都基本安排好了的西遊之事,搞成如今這般模樣?

當然了,也不能說現在這個樣子就不好.甚至於菩薩更鐘意現在的事態發展。

若當真一切按照既定的“算計”行事,似乎也沒有什麼趣意。

也正是如此,才讓菩薩有所明悟三藏師徒如此,他們這些神佛如此.那麼三界衆生呢?

那些打着爲三界衆生好的名義,卻實際上都行的是奴役之事,看似讓衆生無病無災,可根本就是如同牲畜一樣被豢養

甚至在一些佛國之中的生靈,幾乎可以說完全喪失了本我.這種行爲當真正確麼?

這事情還真不好說,畢竟人各有志.有些人天生就喜歡與命運抗爭,而大部分人,則是隨波之流若是仙佛能安排自己的一生,還是無病無災,無憂無慮的那種,那何樂而不爲呢?

這也是爲什麼就連菩薩本人也想到去真正去人間走一遭的重要原因。

人間的幸福,大多相似。

但苦難.卻各有各的味道,分於個體不同,自又有不同的心境感悟。

即便是菩薩,也不能保證自己對所有的苦難,都感同身受故而這渡化衆生的大宏願,想來也是個沒有盡頭的路途了。

轟!

金剛杵與九環錫杖之間碰撞讓思維有些發散的菩薩,稍稍回神。

處此交鋒,雖然兩柄佛寶相撞時的動靜卻是不小,但眼下看來.似乎是勢均力敵。

此一擊之後,雙方退至兩旁,只是用目光凝視對方,似乎都沒有率先再出手的意圖.很可能是在蓄力,亦或是盤算對方的虛實。

這終究只是同門鬥法,更不是什麼生死相搏.自然就沒有那麼劍拔弩張,雙方此刻都頗講武德。

一旁的韋陀菩薩,也趁機向大聖等人解說道:“佛門中,使用金剛杵作爲法器的僧人與菩薩並不在少數.而金剛手菩薩的這一柄金剛杵,就算不能排在第一,也在前三之列。”

韋陀菩薩才說完,便有一位大聖不認識的菩薩開口說道:“據說金剛手菩薩的力量,乃是諸佛與菩薩的總集。而這一柄金剛杵,更是重若須彌山。”

這位菩薩的話,顯然得到了在場諸多菩薩的認同。

諸佛之中暫且不提,只說菩薩之中,金剛手菩薩說自己力量第一,似乎也人不服。

可如今,就是這樣一位號稱菩薩之中的力量魁首,卻在與三藏純粹的力量交鋒時,討不到絲毫便宜。

但對於這一點,在場衆僧都選擇性的忽略了過去.亦或是三藏力氣大,在他們心裡本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還不足以讓他們驚訝。

畢竟銀角大王現在還在平頂山下壓着。

那位不知名的菩薩又說道:“即便是三藏法師法力強橫,恐怕也難以撼動手持金剛杵的金剛手菩薩,除了金剛手菩薩手中這一柄曾經將鐵圍山一舉擊碎,將山石轟成齏粉的金剛杵之外,他更是修成了一門強橫神通!”

“哦?”大聖起了好奇心,忍不住追問道:“是什麼?”

“爾等不知。”這位菩薩笑呵呵說道:“金剛手菩薩是修行密宗法門的,受十方三世諸佛加持,修成堅固不壞之金剛之軀,諸佛無壞之金剛本體故而依照貧僧看來,此番鬥法,他兩位或許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以平局收場。”

還不等大聖幾個弟子反駁一番,爲師父漲漲士氣。

一旁的韋陀菩薩卻先一步開口說道:“除蓋障菩薩所言不虛。”

大聖也趁機將這位菩薩的名號記下,心說以往到是聽師父提過一嘴,如今纔算是跟本尊對上面目。

而一旁韋陀菩薩卻話鋒一轉,道一聲:“貧僧的看法,卻有些不同。”

“有何不同?”

“貧僧似乎看到三藏法師依舊遊刃有餘,似乎還沒有全力出手,但是金剛手菩薩持着金剛杵的手臂”附近的菩薩們全都把目光匯聚過去。

嘶——

若不仔細看,還當真發現不了。

金剛手菩薩的手臂,在微微發顫。

而三藏法師,就彷彿一個沒事兒人一樣,那九環錫杖已經再一次高高揚起.這一起勢,便宛若瀚海掀怒濤。

法海也不計劃施展別的神通,打定了主意要在力道上,讓這位金剛手菩薩輸得心服口服。

金剛手菩薩完全不清楚,這位三藏法師總是會顯現一些“海之力”,因爲“海”似乎跟三藏法師並沒有什麼關聯。

第一次交手的時候,自己是攻勢,而三藏法師是守勢,原本代表着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的金剛杵,在觸及三藏法師的九環錫杖之時,根本不像是兩件“硬兵器”相撞.反而像是自己揮拳拍擊在了水面上。

看似鬧出的動靜不小,其實也就是稍稍激起了些浪花,能夠擊碎鐵圍山的無上偉力,竟就這般被“大海”在無形之中吞噬。

而後,金剛手菩薩,便感到不僅僅是自己的力量要被大海吞噬,便是自己手中的金剛杵,也好似深入漩渦一般,被那看似陰柔其實霸道的產纏勁裹挾若非自己力量絕不弱,強行抽離,這會兒金剛杵怕是都到脫手而飛了。

看似只是一次簡單的法器對撞,但相對於金剛手菩薩單純的剛猛之力,法海則是會以法來御力

嘭!

攻守易形,是法海先出手。

相對於之前守勢的纏勁,這一次法海用的是疊勁。

轟轟轟轟——

只一接觸,金剛手菩薩便感受到自三藏法師身上的力量,一股接着一股,宛若大海浪濤一般,連綿不絕。

更可怕的是,一浪強過一浪。

咔吧——

一聲響!

頓時引發殿中衆僧探尋聲音的來源。

首先可以確定,不是金剛手菩薩的金剛杵;

其次,也不是三藏法師的九環錫杖;

最後,衆僧發現,竟然是金剛手菩薩腳下的大雄寶殿的磚石,出現了幾道龜裂,並且裂痕還在不斷的增多、延長.

而金剛手菩薩,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通體一片金色光芒籠罩.在場都是佛門高僧,自不難看出這是他已經運轉起了“金剛不壞”的佛門神通。

有些看不清局勢的羅漢,有些詫異:“只是禪杖與金剛杵對撞.何必要施展‘金剛不壞’呢?”

韋陀菩薩眼力絕佳,當即說道:“金剛杵能承受得住三藏法師的疊勁,但金剛手菩薩本身.想必若不在此刻施展神通,便已經不能支撐了。”

而正在此時,衆僧以爲三藏法師會以這樣的方式就此結束這一場鬥法時,卻見三藏法師竟然將九環錫杖收起來。

三藏的舉動,讓衆僧感到十分錯愕,但很快他們就看明白了

嘭!

這一聲震耳欲聾,在大雄寶殿響徹,且不斷迴響。

這一次,三藏並沒有施展任何他力量上的技巧,而是同樣施展出了剛猛之力

嘭!

兩聲巨響之後。

那些距離稍稍近一些的前排羅漢們,面色已經開始變得蒼白了起來。

而諸佛與菩薩們見之,紛紛感嘆:“三藏之力,冠絕靈山!”

嘭嘭嘭!

衆僧非常明顯的能感受到,施展了金剛不壞的金剛手菩薩就好似一根釘子;三藏法師手中的九環錫杖,就好似錘子.正一錘子,一錘子的將金剛手菩薩,釘入大雄寶殿的磚石之下。

“認輸了!”

在半截身子入土之後,金剛手菩薩終於不再抵抗,直接開口認輸。

金剛手菩薩對這個結果,表示心服口服。

經過剛纔這最後一輪交鋒,金剛手菩薩深知道三藏的力量遠在自己之上,對方原本在第一個回合的時候,就可把自己掀翻,但三藏法師並沒有選擇這樣做.

對此,金剛手菩薩並不會認爲這是三藏法師戲耍自己,而是他在展現自己對“力”的感悟。

而且這也點醒了自己,力量並非只有剛猛一途。

金剛手菩薩自然也不是一根筋,立於“力量”的運用技巧,他自然也是門清.只是“享受”過了一力破萬法的奧妙之後,他在技巧方面自然就有所懈怠,但換而言之,他在剛猛一道上,進境飛速。

三藏法師後面幾次攻擊,,金剛手菩薩本想要依葫蘆畫瓢,學過來一同時——

卻發現三藏真正的力量,更在自己之上,故而在面對這樣的力量時,一切技巧,都是花架子.

此等場面,多多少少還是出乎在場衆僧的預料的,畢竟絕大多數僧人還是覺着他們兩位法力相仿,很大概率以平手收場。

眼下顯然是失算了,但也只能說一句:不愧是唐三藏。

而大日如來早就聽聞靈山有一位修行金剛密法的金剛手菩薩,只是他以往都是自佛祖身邊充當侍衛,大日如來也沒有什麼接觸的機會

這會兒就不同了,這邊三藏法師才撤了九環錫杖。

大日如來就忍不住要起身,欲要將這位金剛手菩薩也正式招攬入密宗。

一向速度快的大日如來,卻還是稍稍慢了一步.卻見已經有另外一位菩薩,直接在金剛手菩薩身邊出現,並且一把將被埋了半截的金剛手菩薩,一把提出來。

而後對着三藏施一佛禮,道一聲:“貧僧請教。”

第299章 朕遠沒有到無所不知的境界第128章 終究是弟子錯付了第593章 聽聞師兄極擅數術之法;不由自主的第620章 事情變得越來越有趣了;那就別怪朕第65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主人,讓我去把第776章 這究竟是誰的主意?師弟,其實佛界第70章 江河倒卷第520章 佛門,只能有一個聲音;天竺國皇帝第139章 記得巡山守崗時,小心孫悟空第498章 小可曾參;李世民:得把人從西方請第447章 小僧是來勸架的;想來此事也就是走第676章 看看你教的幾個好徒弟;“大日佛焰第543章 四猴齊聚會發生什麼事情?多寶究竟第679章 平了天庭上萬年的賬;陛下這是承認第714章 雜家的傳承;當下妖族的出路第136章 唸佛無用,念什麼有用?第31章 你們惹金蟬子這個煞星做什麼?第638章 以師父的威名而行便利;想想辦法,第730章 還在搞事的也就兩個人;師兄怎麼也第569章 悟淨是個實誠人;我這雙眼睛,當年第555章 可惜,準提聖人沒上當;會不會直接第117章 這靈牙象佛,可還有顯靈之時?第335章 麒麟鎮菩薩化身,盤絲嶺觸景生情第556章 淨檢法師;法號明空第352章 請大日佛焰煉心,日後與師父一同上第692章 過河拆橋的事情當然不會做;東海那第235章 爲師疏忽了第474章 好似整個天庭萬衆一心,君臣和睦;第778章 小霍還沒回來;墨家不是善守麼?第310章 萬一事情敗露...你知道自己會是什麼第319章 不知是有幸還是可悲,苟存至今第385章 畢竟是外來的和尚;走過一十四遍寒第291章 禹王開山勢第127章 這是什麼經文?第560章 老臣也想要向他諫言啊;我只是提醒第597章 真武大帝:妖是蕩不盡的;李世民:第45章 菩薩:險些壞了大事!第429章 歷史的波瀾壯闊,當真是這般就能夠第651章 一舉多得之妙;病急亂投醫第177章 師父,咱們繞路吧第123章 不好了,禍事臨頭!第264章 我豈是那貪圖富貴功名之人?第475章 一身的反骨,正是我家血脈;這大唐第433章 拈花一笑;凡心見佛心,則成佛道第534章 說一個不留,就一個不留;還留存着第399章 貧僧唐三藏,敢問諸佛名號;二話不第85章 小白龍:師父志在靈山!(爲首訂過5第474章 好似整個天庭萬衆一心,君臣和睦;第65章 菩薩若是真心要渡他,那便不攔你了第361章 轉世爲人,便是人;西洲離大亂不遠第279章 牛魔王受挫,孫大聖吃瓜第594章 聽師兄一席話;三百年,又是三百年第340章 二哥,可知道哪兒有樂子看?第233章 女王扣下了師父的通關文牒?第272章 八百里火焰山第147章 此乃皇家寺院第413章 想想自己根在哪裡;佛光普照,普渡第315章 渡衆生,不如渡三界第125章 立國三十年能有什麼高僧?第104章 貧僧終究只是一介凡僧第766章 如來,我回來了;黑衣釋迦,領轄佛第134章 菩薩不妨也做個見證第234章 太師,今日我西樑國中有件喜事第596章 第一次感受到妖族如此熱情;這一躲第784章 你這和尚,果然不像和尚;“收!”第512章 這個坑一定要跳麼?似乎師父與玉帝第672章 俺也一樣;只有敢想,才能敢做第95章 啊——長老救命——(還債·900首訂第268章 金蟬法師,別來無恙?(求月票)第616章 我只負責抓捕;出現變故第546章 還是生了一些波折;不可不知魔第728章 別看套路老,但始終管用;投之以桃第675章 就是打個盹兒的功夫;看似冷門小衆第644章 出門在外要先禮後兵;“表面禮貌”第771章 這是太清聖人的高明之處;很顯然,第429章 歷史的波瀾壯闊,當真是這般就能夠第78章 既然有緣,便許你們個機緣第361章 轉世爲人,便是人;西洲離大亂不遠第636章 是讓我知道根從何處來;還要什麼別第790章 靈山都無了,你二人還要待在佛門之第695章 可能是殺雞儆猴;堂堂天帝之尊,竟第743章 有兩位師伯的化身在;佛法比道法更第239章 師父,您跟女王陛下可是起了衝突?第506章 御弟是一位性情極其溫和的高僧;流第342章 勸師兄放下?菩薩的修行出了岔子第185章 “難道是他?”第229章 二師兄,來...該喝藥了第291章 禹王開山勢第431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成唯識論第661章 一脈相承;老身是人,而你纔是妖第758章 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靈山究竟第603章 百花仙子:不如把她緝拿歸案吧;弟第690章 難得是進入紫竹林;老道願意以身作第20章 敢問長老高壽秘訣?第228章 人可勝天第56章 瞧那齊天大聖,也不過浪得虛名第279章 牛魔王受挫,孫大聖吃瓜第481章 這如意算盤打的響啊;尋常只有你們第287章 鵬魔王入陣,牛魔王失策第603章 百花仙子:不如把她緝拿歸案吧;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