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君子報仇】

第168章 【君子報仇】

“蔡先生留步”胡兆煦對着一位剛剛走出天主教會的人喊道。

蔡永禧有些愣住,因爲他不認識胡兆煦,醒過來之後問道:“你是?”

胡兆煦笑着來到蔡永禧面前,誠懇的說道:“蔡先生,我是一家地產公司的經理,叫做胡兆煦這是我的名片。”

蔡永禧接過名片,看了幾眼後,客氣的說道:“原來是長江實業的胡經理,那你們的老闆一定是林志超先生了!”

“林生正是我們的老闆!”

隨即,蔡永禧狐疑的說道:“那胡經理不知道有什麼事情叫住在下?”

他又沒有物業可出售,亦沒有打算購買房子,這就有些奇怪了。

胡兆煦早已經打聽過蔡永禧,他是這個西班牙天主教的教友,和神父關係較爲親密;與此同時,蔡永禧還是一名商人,從事着貿易相關的商業。

這樣一來,胡兆煦就分析道,蔡永禧雖然是教徒,但並不是對金錢沒有渴望。

“是這樣的,貴教會在九龍公園對面的神父旅館,我們老闆想收購下來發展酒店業。所以,想請你做箇中介人,若是事成,我們願意支付3%的酬勞。”

蔡永禧一聽,雖然心動豐厚的佣金,但卻立即說道:“我們神父好端端的,幹嘛會出售旅館呢,更何況,這個旅館可以爲教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經費。所以這事,我是真幫不了伱們!”

胡兆煦察言觀色,發現蔡永禧還是心動那份佣金,便故意說道:“那也沒事,就當認識一下您。說實在的,我們老闆也是覺得哪有教會做生意的,豈不是和天主教的教義相餑,到底是在傳教呢,還是在做商人呢。所以,才託我來問問,不過我們並不強求。”

蔡永禧頓時有些難爲情的說道:“其實這個旅館一開始並不對外開放,主要接待內地過來的神職人員。這樣,我替你們打聽一下,若是神父有意,就轉告你們。”

胡兆煦立馬笑着說道:“行,那就麻煩蔡先生了,你放心,我們很有信譽的,而且隨時有效。”言下之意,佣金的事情不用擔心。

蔡永禧隨意的說道:“林先生事業做得那麼大,當然享有很高的信譽。”

事情就算這樣接觸下來。

當兩人離開後,蔡永禧心思活絡起來。他也覺得教會經營旅館有些不像話,而若是真能當個中間人,一筆豐厚的佣金也能讓自己有所收穫。

但他也明白,無緣無故的詢問神父是否出售‘神父旅館’,怕是也容易和神父關係疏離。

蔡永禧一邊走一邊思考,良久他終於抓住胡兆煦的一句話‘經營旅館和傳教精神相餑’,也就是說,只要總部知道這件事,一定會不滿香港分部的商業行爲,屆時責令出售的希望很大。

想到這些,他覺得自己有些‘過分’,算計其神父來。

很快蔡永禧搖搖頭,安慰自己道:“教會經營酒店業,確實不像話,應該予以糾正。”

不過他肯定不會直接向總部彙報情況,只能以匿名的方式。

2月下旬,農曆新年過去不久。

環球航運在英國打造一艘1.2萬噸的貨輪,轟動了整個香港;就連在倫敦,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這個新聞有三個地方讓人吃驚:

第一,來自香港的華人船東,居然可以斥資200萬美金打造一艘新船;

第二,倫敦派出了副部長級別的高官(船廠邀請的),參加簽約儀式,並有部長級別的高官隨後接待林志超。

第三,80%的造船款來自匯豐銀行。

一時間,香港商界的人都知道,這是林志超對各大洋行的反擊,表示你們向政府施壓,我就要你們政府支持我。與此同時,匯豐銀行給予貸款也有意思了,好像在說——我們是不會受威脅的。

會德豐船務。

老馬登得知消息後,叫來自己的兒子小馬登,說道:“我打算回倫敦坐鎮,香港的業務就由你來負責。”

小馬登點點頭,說道:“好,我一定不負衆望。”說完,眼神裡透露着強大的自信。

這一幕,老馬登有些憂愁,他曾經也傲慢、自大,不過林志超用現實給他上了一課。如今,他擔心兒子依舊目空一切,步伐邁得太快,因而有風險。

於是,老馬登說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且我們要始終對對面保持戒心,香港離對面太近了。怡和前幾年損失3000萬英鎊(4.8億)便是最好的證明,所以賺錢可以在香港,但投資一定不能全部在香港。”

前世,會德豐和怡和同出一轍,自五十年代就一直抱有戒心,實行的是‘賺錢在香港,投資在海外’。正因爲如此,反而錯過了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的機會,因而發展不及太古、和記黃埔。

小馬登說道:“所以我打算繼續發展航運事業,船是可走資產,無需擔憂折在遠東。”

老馬登對此並沒有表示什麼,他打算半退休的形勢在倫敦指揮,若是香港有什麼問題,會德豐不至於全軍覆沒。

接着,老馬登又說道:“假如要和華人合作,一定首選林志超。”

小馬登不解的問道:“您和他關係並不好,相反有很多矛盾,豈能還能合作?”

老馬登笑着說道:“既然是合作,當然是以利益爲紐帶,至於私人關係,華洋終歸不是一路人。我和他只是競爭關係,又不是生死大仇,而且就算有矛盾,在利益面前又算什麼呢!”

小馬登點點頭,說道:“他的長租理論,確實非常能獲得銀行的信任;再加上他在日本商界的關係,更是有利於航運的發展。”

經過此役,老馬登覺得林志超在航運上的發展已經無懈可擊。其實他們這些洋行在倫敦活動時,並沒有得到官方肯定的說法,更多的是一種輿論在影響。

而林志超直接在英國打造船隻,並相繼獲得兩名部長級的接見,反而有力的證實——倫敦無意干擾那些P事。

而匯豐銀行給予新船80%的貸款,也可以證明一點,環球航運的信譽就是比大家好。

林志超從英國回到香港,此行他花費200萬美金打造了一個‘護身符’——英國造萬噸貨輪。這錢花得沒有問題,此時日本的造船業還不能讓他放心,所以若是打造新船,還真只能在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打造。

而英國目前一年造船隻有120萬噸左右,所以一艘萬噸巨輪也算是不小的一筆生意了。

英國造的這艘1.2萬噸貨輪,雖然成本是二手輪的三倍,但環球航運又不需要出多少錢,僅需要支付40萬美金就可以。

而這艘船的建造工期是18個月,也就是1954年的八月份下水。屆時,不管是兩年長約,還是兩年短租,到了1956年的時候,便可以大賺特賺。

所以,對環球航運的資金沒有太大的壓力,更何況這背後的意義不一樣,林志超不能讓謠言影響環球航運和匯豐銀行的關係。

若是換成日本打造一艘1.2萬噸的貨輪,估計造價只需要140~150萬美金。不過話說來,哪怕是六十年代,環球航運也必須在歐洲打造一些新船,算是一個政Z交好。重要的是,船型不一樣、建造方法不一樣,總歸是有區別的。

與此同時,九龍倉的倉庫租賃價格上漲,也讓林志超感到惱火。

不過君子報仇,二十年不晚。

環球航運總部。

林志超在辦公室裡工作,最近兩三年,他在航運事業非常專注。

地產上只是大量購買物業,並沒有策劃什麼項目;工業在很久以前已經打好了基礎,這兩三年都在固本當中。

所以,最近兩年多的時間,他有70%的精力是在航運事業上。因而環球航運是管理最好,也是發展最龐大的企業。

如今環球航運每月的盈利可達190萬美金左右,上半年就可以盈利1100萬美金左右;也就意味着,僅上半年時間,環球航運不僅可以還清所以債務,還能擁有800~850萬美金的現金流。

假設拿出200萬美金購買物業,依舊還有650萬美金的現金流,可供發展航運。當然是選擇將二手貨輪增加至50萬噸,差不多需要資金500萬美金。

一切都按他預期在發展,雖然下半年航運價格會再跌,但環球航運大多數是長約,再加上新增船隻投入運營,所以利潤還是能穩定的。

與此同時,航運價格下跌,不代表業務量減少,他的船隊還是能有充足的業務。畢竟區區幾十萬噸的船隊,影響不了航運大勢。

“老闆,會議時間到了!”助理陳田安恭敬的走進來,說道。

林志超隨即站立起來,朝着會議室走去,還不忘鼓勵陳田安:“阿田,要多學習,多看書,多請教。”

陳田安是正兒八經的港大畢業,但畢竟專業不是航運,所以林志超也是希望他多學學。實際上,林志超是不喜歡不上進的人,總之跟着他的員工,就要和他一樣上進,不然遲早就棄用。

“嗯,我每天中午休息時,都有在看書.”陳田安彙報了兩句。

他覺得老闆這是提攜自己,所以哪怕是休息時間,他也願意投入精力學習企業及行業相關的知識。更何況,環球航運的前景、待遇,都是極好的。

林志超不置與否的走進會議室,隨後坐下來開會。

“接下來的幾年,環球航運會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期,不做過多負債,擴充環球航運的船隊。與此同時,對於內部的管理、船隊的管理等,我們要抽出時間進行精雕細刻,務必使公司根基打牢。作爲管理層的你們,要做好新的挑戰。”

高層們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附和。

他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老闆在捕捉航運的漲跌,老闆今天的話裡就透露着一個信息,航運形勢可能會回到半島戰爭前夕的水平。

這就讓人很是佩服老闆在這方面的分析能力了,畢竟按照老闆在航運事業的發展,那就是在戰爭前大舉進入,在戰爭中大肆擴張,在戰爭‘尾聲’收斂。

至於戰爭是不是‘尾聲’,大家也不得而知,但根據老闆的分析,似乎是這樣的。

副總經理馮永發率先表態道:“環球航運的管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環球航運就算不負債,亦可大幅擴大船隊。我們已經領先香港的其它競爭對手,是該穩定一下了。”

就給做夢一樣,有匯豐銀行的撐腰,環球航運在幾年的時間,船隊成幾何倍數增長。倘若沒有匯豐銀行撐腰,雖然老闆投資巨大,怕是現在也就10~20萬噸的級別。

而林志超也沒有把其他對手放在心上,他現在是要和歐美船隊進行競爭。等包宇剛進場的時候,林志超手裡恐怕有100萬噸的龐大船隊,業務已經做到歐美油船運輸。

畢竟,林志超肯定是會在1956年下半年前,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這樣才能賺得盆滿鉢滿。

接下來,會議討論了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大家都是非常積極。

比如日本的造船廠可以將貨輪,改造成‘油貨混裝船’,這種船的租賃市場很好。所以,林志超打算今年嘗試拿出一批船進行改裝,然後再租給日本的公司。

就拿下一批購買的貨船,進行實驗。

與此同時,林志超時刻觀察這日本造船產業的發展情況,每年都會去日本的造船廠進行考察,雖然目前還不會在日本造新船,但日本的造船廠每次都是高規格接待。

另外一邊。

西格主教找到約翰神父,認真的說道:“約翰神父,總部對於我們經營小旅館的事情非常不滿,做與傳教相餑的事情,所以責令你短期之內將之出售。”

約翰神父一愣,隨即說道:“可是西格主教,你是知道的,這個神父旅館一開始只是爲了接待我們的神職人員,並不是我做傳教相餑的事情。”

西格主教點點頭,他對手下做小旅館的事情,一直是支持的,可以作爲傳教的經費。

“我已經替你向總部解釋過,所以他們只是讓你出售即可,神父旅館已經結束它光輝的使命。倘若你繼續經營下去,勢必傳教要分心。就算我可以爲你說服總部,但再過幾年我也會調走,下一任主教就不會如此理解你。”

約翰神父說道:“不,西格主教,我對神父旅館沒有留戀,所以既然總部已經下令,我當然會遵從,不會讓你難做。”

西格主教滿意的點點頭。

約翰神父又皺眉的說道:“只是有一點讓我很困惑,我們經營小旅館的事情,爲什麼會讓總部知曉。”

西格主教一番哲學的派頭說道:“那是上帝的旨意,所以你就不要追問了。”

約翰神父連忙點點頭,本來還想說,是不是那些被收留的神職人員去告狀了,自己好心收留,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尊敬。

不過西格主教既然這樣說了,他也決定售出神父小旅館,將錢交給教會(西班牙的國教,天主教)。

約翰理所當然的找到教友蔡永禧,說出事情的緣由。這讓蔡永禧暗暗高興,最近他一直有些內疚,此時也消失一空——上帝啊,我這是正確的選擇,勸返迷途知返的約翰神父。

“蔡先生,我需要儘快出售神父小旅館,價格就只要260萬港幣,麻煩你替教會尋找一位有緣分的買家。”

蔡永禧連忙說道:“神父,260萬港幣是不是太低了,這裡的地理位置很好,更何況還有旅館業務。”

約翰神父卻堅持說道:“就這個價格,我們作爲神職人員,不能像商人那樣去追逐利益。最近一年,我確實不該分心在神父旅館上。上帝啊,原諒約翰這個迷途知返的孩子。”

蔡永禧頓時一顫,連忙跟着做祈禱的行爲。看到約翰神父的模樣,蔡永禧只想儘快完成交易,以後多來教會做做祈禱。

這一次,他有些迷糊了。

他怪不了胡兆煦,因爲胡兆煦壓根沒有喊他去舉報什麼的,此行爲是蔡永禧的個人行爲。

當林志超得知神父旅店只需要260萬港幣的時候,不由得有些錯愕,怕是現在350萬港幣,都有人搶着要;畢竟是尖沙咀的商業地皮,雖然不是靠海的地皮,但靠着九龍公園也是一個優勢。

不管怎麼說,林志超迅速安排律師前往簽約,拿下這幅地皮再說。

一週後。

林志超召開了長江實業的管理層會議,他首先說道:“從現在開始,黃昌宏擔任副總經理兼工程部經理,輔佐我管理長江實業。”

一直以來,長江實業(長江置業)都是林志超一手抓大權,不在香港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因爲旗下沒有大項目開發,都是收租物業和地皮、舊址。

至於每年開發的唐樓,其實都不是爲了賺錢,而是養活公司的人。甚至,長江實業的管理層都早已經住上樓房了,林志超允許高層管理從工資里扣,購買公司的房子。

因此在1951年,長江實業就有5個人獲得一層樓,價格很便宜,公司幾乎沒有賺多少錢,而5個人的年薪也是在1.2萬港幣左右。

林志超對管理層要求高,薪水自然也高,更何況學習這種事情,並不是爲老闆學的。

黃昌宏連忙起身說道:“謝謝老闆的信任,以後請各位同事多多關照。”

他是建築大學畢業的科班生,但這種專業的大學生,香港也不是很缺,不說本來香港大學就有這種畢業生,就是前幾年從內地來了不少。

衆人給予掌聲。

此時唐彩芸也在一旁,參加會議,她雖然屬於閒置,卻在公司享有很高的地位。這和很多有錢人的太太只知道打麻將不同,唐彩芸是事業女性。

隨後,林志超說道:“我們要成立一個酒店部門,然後將神父小旅館改成‘美麗華酒店’繼續經營,這個最近要籌備好.”

先不進行建築體的改變,只是進行重新裝修,經營至50年代末,再全部拆卸重建。

黃昌宏很快進入狀態,說道:“是要重新聘請酒店人才,然後翻修一番,這樣一來,也算得上不錯的酒店了。一層大廳很大,我建議可以改建一個‘大舞臺’性質的,供以表演傳統戲劇和雜耍,招攬客人。”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這個方案可行!翻修的時間和成本要把握好,估計五六年後,會全部拆卸重建。你們今天也可以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長江實業旗下擁有的大量地皮和舊樓,都是在等待重建。至於什麼時候重建,是因爲我相信香港遲早要也許高層建築,類似美國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因爲人口太多了。’

衆人頓時一震,原來老闆是在等這個,雖然一直有些猜測,畢竟林志超常常讓大家關注美國的高層建築什麼的。但在今天,大家才第一次明白公司的發展方向。

隨後,大家工作更賣力了!

長江實業如今擁有的物業太豐厚了。

(本章完)

第134章 【內捲成功】(求月票!)第523章 【文化自豪】第151章 【太平紳士】第323章 【過江龍】第166章 【削弱對手】第549章 【剛正不阿】第36章 【壟斷市場】第424章 【奔騰不息】第228章 【沒有對手】第128章 【天胡開局】第78章 【不計前嫌】第538章 【家族 帝國】第101章 【年輕夢想】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193章 【又一個金蛋】第308章 【再現銀行擠提】第345章 【就是缺錢!】第253章 【順德四人組】第553章 【林志超的美談】第292章 【動靜有些大】第161章 【使館大廈的故事】第430章 【再次擊敗】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469章 【魚兒上鉤】第42章 【偃旗息鼓】第503章 【要連卡佛】第456章 【黃金大漲】第529章 【八七股災】第198章 【石礦產業】第176章 【開放門戶】第442章 【航運危機】第8章 【籌備事業】第257章 【良心發現】第2章 【解決住所】第438章 【乾坤之力】第507章 【海外信託】第223章 【1957年】第118章 【要做實業】第282章 【終於成功了】第484章 【置地的末日】第339章 【阿才!才哥!】第206章 【工廠帝國】第421章 【香港方塊】第525章 【手段高明】第62章 【準備機會】(求月票!)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訂!)第196章 【地產霸權】第83章 【牆角偷聽】第569章 【2000萬的賭注】第542章 【三Q四Q】第142章 【震驚匯豐】第309章 【利益交換】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203章 【願者上鉤】第109章 【抄底機會】第469章 【魚兒上鉤】第359章 【揚眉吐氣】第58章 【未雨綢繆】第316章 【香格里拉酒店】第486章 【佈局日本】第51章 【開工大吉】第464章 【風水大戰】第434章 【收購九龍倉】第321章 【可以上車了】第229章 【創新舉措】第542章 【三Q四Q】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152章 【潛龍在淵】第425章 【早有所圖】第89章 【強勢反擊】(第八更!求全訂!)第296章 【歸來依舊是少女】第509章 【廣場協議】第82章 【商業盟友】(求首訂!)第20章 【拓展事業】第138章 【社會名望】第244章 【露出爪牙】第478章 【願者上鉤】第490章 【目標置地】第206章 【工廠帝國】第310章 【塵埃落定】第187章 【落井下石】(求月票!)第21章 【陰謀詭計】第456章 【黃金大漲】第100章 【初涉航運】第511章 【金絲雀碼頭】第198章 【石礦產業】第522章 【霸氣林志超】第287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第177章 【送金獅子】第243章 【新官上任】第165章 【磨刀霍霍】第161章 【使館大廈的故事】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第453章 【再添人才】第45章 【簽下大單】第226章 【海外第一個項目】第284章 【真的好美味啊】第41章 【強勢迎敵】第252章 【狡猾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