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港九生命線】

第342章 【港九生命線】

長江實業的會議室,林志超正在和高層們開會。

此時的長江實業,並沒有改組和資產重整,依舊和長江置業關係爲一家,不分彼此;土地儲備、商業大廈等,都在長江置業旗下,但所有職員都隸屬長江實業,以及購物中心、建築公司、石礦企業等,都在長江實業名下。

會議室,林志超講道:“美國興起一種便利商店,面積雖然不大,但卻能基本滿足市民基本需求.我想引進香港。樑經理,你帶隊零售部門的高級職員,去考察一番。並和美國南方公司取得聯繫,拿下他們旗下7-11便利店的地區經營權。”

本來,他對於便利店再熟悉不過,不過有現成的招牌加盟,就省得再搞一個新招牌了。加盟之後,再在原本的模式上,增加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到時候便可以大獲成功。

樑光昌點點頭,說道:“沒問題!我也瞭解過,西方現在有不少新零售模式,比如超級市場、便利店等。這個便利店是我們零售業務的一個最好突破口,我一定認真談這個合作的。”

他是一開始就負責長江實業的商業地產項目,對零售業務自然不會陌生。嚴格來說,百貨、購物中心這些,就是一種零售商業業務。

林志超講道:“超級市場在歐美確實已經發展好多年,不過在香港尚未誕生。但超級市場對零售業管理和渠道要求很高,我們長江實業還是隻能從簡單一點的便利店做起走,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小看便利店的規模,一旦形成連鎖模式,那麼香港能容納上百家,屆時便是一個很大的零售業務。”

黃昌宏點點頭:“不僅僅如此,依託我們的商業地產項目,開設這種小型便利店享有很多優勢。”

在香港,你做什麼都離不開和地產商打交道,地產商便是任何商業的主宰。

一衆管理層討論一番後,一致決定以‘便利店’爲契機,進入零售業領域。

目前香港的零售業大概分爲三種:百貨、專門店、士多。

百貨領域,香港擁有先施、永安、連卡佛、英之傑等品牌,在港有大大小小的百貨一百多門店;這些百貨門店其實就是購物中心,只不過模式不一樣,但實際上產品也非常豐富,除了商品銷售之外,一樣也有餐飲方面的服務。

專門店,銷售某一品種或某一類型的商店,如賣家電、時裝、鞋類、珠寶、鐘錶、廚房用品、運動器材等。同一類型又能分類,比如服裝,又可以分爲男裝、女裝、童裝。

士多,英文Store的音譯名,是香港店鋪最多的零售店,即華夏稱之爲‘小雜貨店’;這是一種大街小巷的零售店,多是夫妻店、父子店,小本經營,出售中低檔小百貨及食品;士多鋪位狹小,不講究裝飾和裝修,只求實用——根據所出位置和客源,銷售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商品。

當然,香港零售業還有一種重要的形式,那就是——小攤販、流動商販;這些商販大多是無牌小販,所以也遭受社團的欺壓、JC的追趕,這種形式又被市民稱之爲‘走鬼’,早晨八點前、晚上八點後最適合做‘走鬼’,當時值班警員很少,大有可乘之機。

散會之後,林志超攜黃昌宏來到中環皇后大道的‘大家樂旗艦店’,參加開業儀式。

策劃七八個月的‘大家樂’快餐店終於在中環迎來了第一家門店,也是按照旗艦店的模式開的,擁有樓上樓下兩層。實行的先付錢取票,再去拿食物的模式。

大家樂在北角擁有一箇中央食品加工廠,配好菜後,則拿到皇后大道門店的二層廚房烹飪;這種模式,可以大大的降低每個門店的廚房使用面積,將更多的面積讓給營業。

“二叔,你覺得如何?”林志超到達現場後,笑着對林雲初說道。

大家樂快餐,是長江實業和林志浩合作的企業,管理權交給林志浩。

林雲初感嘆道:“投資很大呢!我都沒有想到,一個快餐店要投資那麼多!”

又是中央食品加工廠,又是位於中環的大鋪面,投資是真的大。

黃昌宏這時候笑着說道:“林生你就放心吧,中環多少寫字樓的白領,每天中午吃飯都很煩惱,要麼速度不夠快,浪費時間;要麼口味簡單,吃得不是很盡興。像大家樂這種模式,正好適合這些白領的選擇!”

實際上,若不是老闆參與投資,他都有些懷疑這種模式。畢竟,大多數還是抱有傳統觀念,享受伺候,而這種自助式快餐幾乎沒有服務可言。

林志超隨後問道:“志浩,有沒有在各大寫字樓進行大量宣傳?”

林志浩點點頭,說道:“有的,幾乎這附近都宣傳到了,印刷了不少宣傳單,還邀請了《東方日報》的記者前來報道。那邊就是!”

林志超滿意說道:“一定要在別人模仿大家樂錢,擁有一個穩固的消費羣體,這樣一來,不管誰來跟風,都不能撼動大家樂的地位。而這個固定的消費羣體,是要靠着口碑傳承下去的。”

“志超哥說的是,我一定銘記於心!”林志浩恭敬的說道。

剪彩儀式結束後,林志超和黃昌宏考察了內部,裝修方面非常講究整潔,但每張桌子又比較緊湊,最大化節省空間,這本來就是香港餐飲的情況。在香港小餐廳吃飯,拼桌再正常不過,甚至還得快點吃完,讓給下一波人。這也是後世爲什麼不允許嬰兒車進入小店,因爲將嬰兒車放在過道,直接影響整個門店流通。

考察再多,不如自己體驗一番,很快就到飯店,林志超和黃昌宏正好在這裡吃個快餐。

此時的大家樂快餐,中式快餐是有大葷小葷蔬菜,顧客先買票,然後將票交給打菜人員,顧客可以自選菜餚,但大葷小葷蔬菜都是按照票上面的數量打。

這種模式會在顧客選菜的時候,浪費一點時間,個別顧客可能會很慢;但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更不要說是剛開業。

等到將來,直接就是固定點餐類了,大家樂就可以開發‘叉燒飯’、‘鐵板燒飯’等等,都是固定的套餐,而不會現在這種模式。

一頓體驗下來,林志超還是讚不絕口的說道:“很方便,對於寫字樓的白領、學校的學生來說,這種模式非常實用。”

黃昌宏也說道:“確實,將喜歡吃中西餐的人一網打盡,是我也會選擇這裡的!”

林雲初在一旁忍不住笑得合不攏嘴,大兒子跟着堂哥,終於發展起來了。聽大兒子講,大家樂快餐是連鎖形勢,未來的目標是遍佈港九,最終還是會選擇上市,組建一個餐飲集團。

這很顯然,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份事業是如此龐大。

衆人離開時,整個餐廳已經幾乎滿座,他們吃完,很快就有服務員收走餐盤,隨後就有人佔座。

一時間,一個香港新的餐飲模式誕生!

三個月後。

11月8日,星期五。

今天是個吉利的日子,也是香港有一件大事即將發生,那就是紅磡海底隧道將在今天開通。

開幕典禮上,戴麟趾、林志超、桑達士、小馬登、祈德尊、利銘澤等華洋名流人士齊聚一堂,現場一片喜氣洋洋。

紅磡隧道全長1.86公里,以沉管式隧道建造,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由香港隧道有限公司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及經營,專營權至2004年到期,即40年的專營權。

北端出入口位於紅磡灣填海區,收費廣場位於紅磡灣出口,共有16個收費亭;南端出入口則在銅鑼灣奇力島,位於香港島東區。

紅磡隧道初始票價爲三個檔次:小車3港幣每次、小巴5港幣每次、大巴/貨車8港幣每次。設計的每日最大通過爲8萬車輛次,但實際自然可以超負荷運行,畢竟8萬車次只是理論上的數字。

車輛收費是根據香港汽車保有量,以及香港隧道有限公司的債務情況(負債2.2億港幣,年息爲10%),來進行制定的。實際上,收費已經算低了,第一年收益恐怕只夠利息部分,再加少量的本金償還。

總之,投資方大概估算的是12~15年回本(實際上不需要),這個回報率已經完全是在做慈善了。在這個時代,香港銀行的利息都有5~6%,銀行的貸款利息更是高達15%左右。當然,也有低息貸款,這個要靠關係。

經營方‘香港隧道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是長江實業,佔股50%;不過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是獨立經營,長江實業爲最大的股東,祈德尊爲董事長(林志超不喜歡擔任公職、其它企業的兼職)。

紅磡隧道的開幕典禮上,戴麟趾首先發表演講:“今天是香港交通的一個大事件,連接港島和九龍的紅磡隧道正式通行,結束120多年的交通不便(英殖民年份)在這裡,我們得感謝投資紅磡隧道的多位財團主腦,林志超爵士、桑達士大班、祈德尊大班紅磡隧道的收費問題,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維持港府特意和投資財團多次進行協商,最終的價格也是非常合理。”

肯定是合理的,畢竟一開始不可能收貴;而且考慮到後續車次的增加,七十年代亦可以提價等,總之一開始的收費,在林志超的建議下,差不多是僅夠利息,再扣除運營成本等,最後僅少量的盈利。

接下來,祈德尊作爲董事局主席上前講話!

而林志超並沒有選擇上臺講話,他一向不是很喜歡出風頭。

開幕典禮結束後,第一輛車正式開始通過紅磡海底隧道,林志超的建議下,還是從無線電視臺選中了沈殿霞。理由很簡單,胖胖的女人,是一種福氣,希望給紅磡海底隧道帶來福氣。 此時的沈殿霞,主持《歡樂今宵》不到一年時間,已經小有名氣,但算不上非常出名,所以其本人也非常意外。

隨後的酒會上。

戴麟趾高興的說道:“林爵士,香港的經濟正在復甦,紅磡隧道的啓用,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對整個香港經濟而言,都是一個提升的作用。我們大家都知道,當年是你力排衆議,修建這個海底隧道。感謝你爲香港經濟做出的恭喜!”

他的這句話,周圍人是沒有不服氣的。

當年提出建海底隧道時,幾乎沒有人願意投資,甚至港府也不看好;是林志超利用自己的人脈,到處遊說,先後讓匯豐、渣打、萬國寶通等提供低息10%的貸款,這若不是林志超親自擔保,是拿不到的;其後找投資人,四個主要的合夥人——匯豐、會德豐、和記、希慎,都是看在林志超的面子投資的。

林志超謙虛的說道:“港督閣下過獎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既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又可以爲香港經濟做出貢獻。當然了,港督閣下說經濟復甦,其實我有點不同的看法,香港經濟從未衰落,哪裡來的復甦呢!”

“哈哈”

衆人笑了起來。

林志超的話很有道理,雖然去年股市和地產暴跌,但此時香港的經濟主要是靠貿易、工業等,和地產、股市影響不是很大。而貿易和工業,在去年都有不錯的漲幅,並無受到左冷禪事件的影響。

隨後,林志超還和祈德尊聊了幾句,和記洋行此時並不算很厲害,纔在1966年吞併屈臣氏、德惠寶、泰和三家悠久的洋行,實力瞬間從小洋行晉升爲中等洋行。

至於晉升大洋行,後面還得又一系列動作,比如吞併黃埔船塢、均益倉等等,總之只要利用好股市,擴大的速度能很快。

翌日。

早晨,香港的報紙都刊登了紅磡隧道開通的盛況,好評佔據80~90%;但也有部分媒體,評論收費過高的問題。

這種情況,林志超早有預料。說實話,就算是虧本經營,也有人講價格太貴。

一趟小汽車3元一次,按照小汽車乘坐五人計算,合計每個人6毛錢;而香港的天星小輪一等座是3毛5,看似是貴了一點,實際上汽車的錢還沒有算呢!

汽車輪渡一次至少6元錢,紅磡隧道僅爲一半,重要的是,紅磡隧道幾乎不用等。

“老公,《東方日報》的內容你得讓手下淨化一點,少點風塵!”唐彩芸走到院子裡,對着正在看報的林志超講道。

林志超聞言,立即說道:“沒問題!看來是有些過分啦,晚點我讓羅文輝他們淨化一下內容。”

一開始爲了銷量,確實有些不擇手段。

今天唐彩芸提出來,林志超也立即決定改正,畢竟可能影響到他的名聲或家族的人。

“嗯,我覺得報道時效新聞沒有錯,但聲色犬馬的東西多了,總會拉低我們家族的面子。”唐彩芸認真的所動。

“你說的沒錯!看來我好久沒有管理,沒有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有些反應遲鈍了。提的建議很好!”

唐彩芸頓時嫣然一笑,本以爲要和老公發生一點點理念上的碰撞,沒想到老公如此明事理。

隨後,她又講道:“你不是還打算進入電影和院線行業麼,最近半年沒有見你行動?”

林志超笑道:“不急!我已經讓人調查詳細資料,所以已經在準備!”

他不想自己操心太多,所以希望拉攏一個人,那就是還在邵氏影業的鄒文懷。他投資電影肯定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將來的傳媒帝國打基礎,特別是電視臺的基礎。

“嗯”

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唐彩芸也對家族事業也更加關心起來,長江實業、長江工業、香格里拉酒店、優衣庫企業、傳媒集團,這五家集團企業,她都有進行關注。

上午,林志超驅車前往荃灣的長江工業園區。

最近幾年,長江工業的利潤保持在9000~10000萬港幣,刨除再投資的資金,每年都能預留5000~6000萬港幣。

而這些資金,全部注入了長江實業,爲新加坡‘來福士廣場’、遠東金融中心AB座的投資。

林志超還是在儘量避免貸款,畢竟都是自己的收租物業,他不想提高成本。

若是上市後,這方面自然無需考慮。

長江工業的會議室。

拉鍊、玩具、鋼鐵、電子,四個業務的總經理,再加上集團高層,一起開會。

拉鍊方面是每年投資的重頭戲,目前在歐洲、美洲、東南亞都有工廠,幾乎都是和當地人合作的;當然,這些地方的工廠產能,遠不能和香港箱體比例,它們更多的是一種防備;如果發生貿易戰,那麼長江拉鍊可以第一時間將產能本地化。

“香港玩具要超過日本出口,在這一點上,長江玩具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們在代工芭比娃娃、魔方等固有產品外,要爭取更多的歐美玩具代工,以及加強自己的研發創意實力”林志超做出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帶領香港玩具超越日本玩具的出口總額。

柯嚴平頓時感覺到老闆久違的雄心壯志,立馬受到影響,說道:“好的,我一定鼓勵大家,重新出發,再一次創下輝煌!”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你這個重新出發說的好,我們安逸日子已經夠久了,是時候二次創業了。這樣,專門成立一個汽車玩具研發創意室,自主研發出更多的產品。要將眼光放眼世界,我們有最好的盟友奧黛麗公司,所以不愁渠道和推廣策略。”

“是,老闆!”

由於長江玩具和奧黛麗玩具的關係,也認識一些美國玩具商;倘若真有好的創意,可以和美國玩具商合作,在美洲進行推廣。雖然利潤大頭被人賺走,但本來就是美國人的市場,長江玩具賺走一部分就行。

這種合作再正常不過,比如前世玩具大王蔡志明代工史努比的時候,也創新了一些,爲史諾比這隻狗設計了新的造型及多款玩具,並大受市場歡迎。

當然,林志超的心裡真是想法是,在汽車玩具領域深耕;時機成熟,一場由‘長江玩具’提供彈藥,奧黛麗公司負責策略的玩具大戰,將正式打響。

不錯,正是《變形金剛》!

雙方再次合作,繼芭比娃娃、魔方、椰菜娃娃等玩具之後,再一次拿下男孩最愛的玩具——變形金剛。

會議最後,林志超問道:“鋼鐵產量已經擴充到多少噸?”

程遠雄說道:“年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0萬噸!”

“嗯,地產恢復在即,香港用鋼的數量要大大增加,我們不要錯過。”

“好的”

幾大產業一一被林志超規劃好,手下們只要按照他的目標去做就行。長江工業集團1.3萬多名工人,已經不是林志超可以事無鉅細的。

他只能爲這家企業制定優秀的大計劃,並提供一些‘經典的創意’,以及搭建一個關係網絡;至於剩下的,大量的優秀管理和人才,會替他分擔的。

(本章完)

第78章 【不計前嫌】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213章 【超人偶像】第203章 【願者上鉤】第21章 【陰謀詭計】第89章 【強勢反擊】(第八更!求全訂!)第528章 【好事成雙】第391章 【套現出局】第120章 【三天兩頭】第165章 【磨刀霍霍】第4章 【初逛港島】第468章 【拋出誘餌】第76章 【合縱連衡】第442章 【航運危機】第362章 【提前投資】第558章 【林氏第三代】第391章 【套現出局】第428章 【絕不乞食】第512章 【舔狗紀梵希】第167章 【新的一年】第147章 【算賬清賬】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6章 【第一桶金】第194章 【新的一年】第252章 【狡猾的華人】第95章 【一切順利】(首訂2400!加一更!)第173章 【黃金馬車】第254章 【新年計劃】第233章 【艱難抉擇】第288章 【威水的兒子】第574章 【綁架首富】第378章 【青澀的白娘子】第429章 【自以爲是】第299章 【抄底美股】第496章 【良言相勸】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201章 【將軍恩情】第98章 【誘敵深入】(5000字加更!求月票!第125章 【有償陪侍】(求月票!)第127章 【身不由己】第96章 【姐夫嚇人】(求月票!求全訂!)第560章 【搶灘登陸】第459章 【和港燈的合作】第5章 【結束工作】第354章 【打破記錄】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256章 【關係網】第426章 【順利拿下】第350章 【不同的模仿者】第432章 【減船上岸】第183章 【搞臭敵人】第273章 【叫我阿誠就行】第186章 【填補市場空白】(求月票!)第255章 【工業之王】第455章 【林爵士糊塗啊】第441章 【第二代高層】第485章 【兩代相聚】第366章 【金馬粉馬】第411章 【全球化戰略】第132章 【要求真多】第111章 【要做船王】第306章 【林爵士】第201章 【將軍恩情】第195章 【林家的城】第310章 【塵埃落定】第192章 【上一個臺階】第497章 【賺他個200億】第65章 【宿命對決】(求月票!)第382章 【色是刮骨刀】第236章 【試探收購】第552章 【進軍美國】第426章 【順利拿下】第56章 【籌備入場】第286章 【少一個朋友】第268章 【及時享樂】第187章 【落井下石】(求月票!)第239章 【1958年】第173章 【黃金馬車】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497章 【賺他個200億】第283章 【白宮暢聊】第512章 【舔狗紀梵希】第27章 【鄰居姐妹】第311章 【想走捷徑,有門無門!】第4章 【初逛港島】第171章 【唯利是圖】第205章 【喪心病狂】第391章 【套現出局】第276章 【曾經的對手】第312章 【地產商會】第370章 【重要與不重要】第500章 【豪門雲集】第406章 【屈尊合作】第472章 【紅白機暢銷】第260章 【第三代航運明星】第329章 【香港VS希臘】第369章 【吃裡扒外】第43章 【開年大吉】第169章 【萬物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