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

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

唐儉看着李泰,雖然有所準備,但卻也沒有想到李泰會因爲缺人找上來。

實在沒有道理啊!

一般上修建工程,不說所有材料全部都整備齊全,單是伙食能準備得七七八八就算得上仁政了。

畢竟有一部分百姓是參加徭役,那都要自己準備伙食的。

但這種事情到了越王這裡就變得不一樣了。

且不說,東突厥苦力全部都能吃到白饅頭與香噴噴的飯菜,渴了能喝到已放涼的白開水。

這哪是服徭役,自己見到過的絕大多數百姓有沒有這些苦力來得幸福,怕還是個未知數。

尤其是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只要能認全足夠漢字,並且簡單的用漢語交流,那他們馬上就會享受到與高陵徭役幾乎等同的待遇。

從這時候開始,他們吃飯的時候饅頭不再限量可以敞開了吃了。

他們吃飯時能喝到雞湯或者雞蛋湯了,甚至有時還能偶爾吃到雞肉與鴨肉。

甚至若李淳風問起來,自己的學生來長安之後主要負責幹什麼了?

頂多就是他成爲李靖戰功錄的一員,看在李靖的份上,會稍擡高一下他的統帥值而已。

而且李泰也需要,對這些異族開始進行大唐教育,首先就是讓文科生們開始宣傳大唐的富強與文明,讓這些突厥人知道大唐是這個時代文明的燈塔。

“我要,我全要!”李泰此刻毫不猶豫道,“解救華夏百姓,我輩義不容辭。”

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現在在長安落戶的異族百姓還不多,就更不要說來做勞力了。

只要不斷把東突厥人丟進來,那通過上下傳播,心理暗示,環境影響,交叉感染,差不多三個月時間,那普通突厥人就能通過勞動改造,轉職成忠君愛國的突厥族大唐好青年。

“酒啊~”唐儉的嘴巴不由抿了抿,卻有幾分的意動,卻又不好意思的樣子。

李泰解釋道,“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能夠調度的,我早就調度了。

畢竟東突厥已經滅亡了,想要復興突厥什麼的,說實話,這跟這些底層的百姓真沒關係。

“這……這就卻之不恭了!”唐儉笑眯眯的回答。

甚至頡利可汗本身就是一個殘暴的傢伙,名聲差得跟很多亡國之君沒什麼本質區別。

原本被東突厥貴人們交易到了大唐,說實話他們已經絕望了。

此刻,不論那些已經掌握了一部分漢語的突厥人想要學習更多的漢語,還是還沒有學會漢語的突厥人想要改善生活環境而主動學習,不論怎麼樣,這些突厥人開始努力起來。

但唐儉沒有想到現在反而是李泰催促自己繼續去東突厥拉人。

這就讓一個個原本甚至算不上正常運營的工廠,開始超負荷的運轉了起來。

現在別說鄭白渠修建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就算是給工地中發放的竹製頭盔,統一服裝,全部都塞了好些倉庫,甚至工地上的人想要一週換一次手套,也都變得容易了。

但現在,這個東突厥培養皿已經成爲了一個成熟的東突厥培養皿了,不需要李泰再繼續看着了,只需要丟東突厥的勞力進去就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突厥百姓一旦拋開了突厥這個民族的枷鎖,發現融入大唐會更加的美好後,那自然就想盡辦法的融入大唐了。

唐儉聽到李泰的話不由點頭,不得不說,給李泰幹活就是這點好。

西邊的吐谷渾,東邊的高句麗,甚至連南邊也不算是徹底的安靜下來。

若這兩人通不過,那我也沒有什麼辦法,畢竟鴻臚寺,倒也只能管外,管不了內的!”

“哦~”唐儉聽到李泰的話,倒是點點頭道,

說實話,這些東突厥的苦力那都是整個東突厥的底層。

李泰看着唐儉繼續道,“唐鴻臚啊,您是管外交的,能不能給我一個話,到底能不能再弄些突厥勞力過來,若不能,我自然以後都不會來催。”

但爲了儘快讓鄭白渠完工,三道水渠幾乎同時開工,要得就是兩年把這條水渠修起來。

突厥貴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時候可沒有他們的份,相反每年需要逐水草而居,辛苦培養出來的羊羔也不是自己的財產,而是屬於貴人的財產,甚至連自己連人身自由都沒有。

李泰笑笑道,“大唐的禁酒令早就解開了,同僚之間相互送點酒水又算得了什麼。

但這六萬多人想要安置到長安附近,肯定需要聖人和房相的同意。

但很可惜,鴻臚寺的效率跟不上李泰想要的勞動力效率。

畢竟對絕大多數連人身自由都沒有的奴僕來說,實在談不上節操兩字。

“嗯?”李泰聽到唐儉的話一愣,這消息自己好像不是很清楚啊,或者說,對於朝堂的事情,自己的渠道的確有限。

李泰聽到唐儉鬆口,不由鬆了一口氣,倒是恬不知恥的說道。

這又不是什麼貴重的事務,唐鴻臚取一罈儘可與鴻臚寺同僚增進友誼。

相對來說,這些人唯一想要的就是想要活下去,尤其在暴動失敗,讓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逃是逃不走得後,這些東突厥人自然死心塌地的幹起活來。

可以說,李泰帶着唐儉去參觀了自己堆積起來的幾個倉庫,最終唐儉不得不承認,現在居然出現了物資等人的情況,這就讓唐儉真的很頭疼了。

畢竟現在的唐朝可還沒有到達鼎盛,頂多只是把北方的東突厥給鎮壓了。

所以一開始李泰並沒有催促唐儉,鴻臚寺三三兩兩的送來突厥勞力,自己也就接受了,塞進去了一起培養也就是了。

而幽州的學生畢竟是來學習的,自己不能往死裡剝削。

當然,肯定會有人消極怠工,但也有人積極向上,那些積極向上的人因爲自己的努力馬上便改善了待遇,至少在這時候他們享有與華夏徭役等同的待遇。

總之,也就是先一起訴苦,然後一起把舊突厥的貴人階級以上的傢伙做爲譴責對象。

“謝唐鴻臚提醒!”李泰前倨後恭,一臉欣喜的對着唐儉道,

“對了,聽聞唐鴻臚喜歡縱酒爲樂,我的馬車後面,便是有幾壇自己釀製的酒水,口感有幾分的火辣,還望唐鴻臚喜歡。”

你罵我也罵,一起罵完了那就能體會到大唐的好了,教育起來自然也更容易了。

因爲只要他們學習的漢字更多,那甚至能讓他們自己管自己曾經的族人!

對於任何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現實的權利更加讓他們有學習的動力了。

靠着人海戰術,一個個工廠能夠生產的物資也開始暴增。

接下來李泰需要得是更多勞力,哪怕是不會說漢話的東突厥勞力都沒什麼關係。

“越王是實誠人嘛,您說的話,我自然是相信的。

只不過,在工作中是不允許使用突厥語言的,現在統一使用的都是長安本地的發言。

當然,如果是在下班時,李泰並不禁止他們用着自己的家鄉話聊天,但工作時不行。

畢竟當初李泰拉唐儉入股時,這點早就已跟李泰說好了,鴻臚寺就是負責拉異族進來的。

李泰看到了唐儉收下,倒也不多話,相互繼續說了幾句便是告辭了,畢竟這幾萬人,自己是真的很需要啊!

“不久是多久,我可是實誠人,唐鴻臚您可別騙我啊,我很天真的,說什麼我就信什麼!”

如今這八萬人,只有兩萬人尋找到家屬,另外絕大多數人莫說家屬,就連所在村莊都已找不到音訊了。

“不過這筆錢,還請越王您還是先省着!”唐儉開口道,“您不知道是否還記得,聖人曾下令以金帛購中國人因隋亂沒突厥者男女八萬人,盡還其家屬。”

“且不說有一部分的人是交了力庸的,否則高陵怎麼會有專門負責服役的徭役!”

他們雖有都東突厥這個民族的概念,但未必有愛國的情懷。

唐儉繼續道,“這件事情正交給鴻臚寺來負責,不過隋唐亂世,又哪裡好找家屬。

因爲李泰都相當捨得花錢,而且這筆錢實際上也不少了。

不論怎麼說,李泰兌換了自己承諾的待遇,這些東突厥的人幹勁就更足了。

所以我原本準備向聖人上書,是不是要直接在邊疆地區進行就地安置的!”

唐儉猶豫了一下,說道,“不久,勞力便會有的,還請越王您稍安!”

李泰總不能說,主要負責給東突厥當老師吧。

因爲自己需要強化他們說漢語的環境,相互交叉感染下,漢語能快速掌握。

單個人看起來不多,但實際上翻新鄭白渠那需要的人幾千不多,幾萬不少,要真能夠弄到十萬異族過來,這一萬吊錢,李泰絕對給了。

而唐儉聽到這話,倒也只是單純的笑一笑,表示自己不說話,越王您說什麼都對對對!

不過,李泰神色嚴肅起來,道,“唐鴻臚,您還能找到什麼人做勞力我不管。

實際上他們的要求只是吃飯而已,對他們提出民族主義未免奢侈。

畢竟做亡國之民有什麼好的,現在有機會做大唐的狗,不對,是大唐的人,他們有什麼好不樂意的,一個個搬磚都變得勤快起來。

這種同化能力,對大唐周邊異族來說幾乎是沒任何抵抗力,尤其這些國家都被李靖滅了的東突厥百姓。

爲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爲突厥貴族不把你們當做人來看啊,但我們大唐不一樣,大唐把你們當做人看,大唐教你們識字明禮,更重要得是隻要工作就能吃飽飯啊!

就算你不相信我們的真誠,但要相信你們吃飯時那香噴噴的饅頭啊,那可香了!

然後,李泰鼓動文科學子們讓這些異族人述說自己的苦難,說自己是怎麼辛辛苦苦工作一整年,結果自己都未必能夠果腹,夏天的時候自己要跟牲畜搶吃的,冬天的時候自己要跟牲畜一起擠被窩,結果牲畜長大了,就被突厥的貴人拉走了,連一根毛都沒有給自己。

畢竟這筆錢又不是直接把這人買斷掉,給得也只是介紹人的人頭錢而已。

他們那隱約的民族榮耀直接就粉碎掉了。

至於其餘的,您給指個地,我讓人搬過去就是了!”

唐儉聽到李泰的話,臉上倒也不免有幾分紅一陣青一陣的。

畢竟萬事開頭難,幽州學府的學生,已經在這幾個月,幫助這些半個漢字都不懂的突厥人慢慢用漢語說話,可以說最艱難的一步邁過去了。

而李泰一時間也沒什麼藉口找唐儉,所以自己只能夠等下去……等到物資要爆倉了!

沒有錯,隨着五月收割小麥結束,農官順利推行,但更重要得,還是解放出來的農閒農民,能到就近的高陵地區進行打工賺錢。

任何落後文明,終將仰慕欣欣向榮的先進文明。

而李泰看着幽州學府的學生教育不錯,也開始安排農業學府的學生作爲他們的助手來承接這些幽州學生的任務。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遊牧民族能夠攻入到中原,但只要進入到中原,他們見識到中原文明的先進,很快便是被同化掉了。

所以,趁着新學期將要開始,便把這些學生應該放回學校中繼續培養了。

如果需要錢的話,每個正常的勞力我願意給一百文的人頭錢,若死了我賠償一吊錢的撫卹,幹到鄭白渠徹底完工爲止,這算是我的底線。”

因爲一個合格的東突厥培養皿李泰已經打造起來了。

所以,哪裡有那麼多的時期去浪費,阿耶在等着,世家宗親更是在看着呢!”

就這樣,經過數個月磨合,這批次東突厥勞力已經改善的相當不錯。

但現實是,這時候鴻臚寺能弄來一萬的異族,李泰就感覺相當的恐怖了。

“爲什麼不徵召高陵本地的百姓去翻新鄭白渠啊!”唐儉忍不住道。

而唐儉看着李泰離開,嘟噥了一句,

“這越王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若我沒把這信息給透露出來,怕是這美酒就更我無緣了。

不過這玄齡倒是看得精準,越王果然對這一批百姓很感興趣啊!

把他們交給越王,也算讓這批百姓有個着落了!”

不管怎麼樣,李泰安置百姓的能力,整個朝廷上下,都是承認的。

(本章完)

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68章 繼續科考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337章 廉租房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57章 不能笑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57章 不能笑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157章 張玄素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4章第147章 樂聖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173章 封燕王第66章 重疾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64章 勝利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493章 雙贏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82章 令人頭疼的材料學第50章 戰爭將起第65章 戰報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18章 漁業的發展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72章 下山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26章 建設商鋪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90章 方便之門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19章 製作手套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484章 占城稻第160章 託付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36章 悠閒的長安生活第171章 殿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