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

“幹別駕,別來無恙。..”臥冰樓中,徐輝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幹寶等人就迎了上來,“你我上次相見,還是刺史尚未南遷之時。”

幹寶微微一笑,不理對方話中的暗刺,只是道:“徐郡守,如今我已辭了官職,就要回去守孝了,可不能再稱呼我爲別駕了,我來爲你引薦,這位蘇峻蘇兄,是要接替我的,雖然正式的任命還沒有下來,但今後的刺史別駕,就是他了。”

嘴上說着,他將那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拉了過來,鄭重介紹。

“哦?原來是蘇別駕,幸會幸會。”徐輝人一眼,表面客氣,心裡卻泛起疑惑,別駕從事可不是一般的職位,在刺史的諸屬官中居,一般不會離開刺史所在之地。

現在一個剛剛卸任的別駕,一個即將上任的別駕,都跑到彭城來了,這是來做什麼的?

有古怪!

心中疑惑,但徐輝表面不動聲色,笑着恭維,然後這目光就落到最後一人的身上。

幹寶就繼續介紹起來:“這位乃是喬老,徐郡守當曾聽過他老人家的大名,喬老乃是徐州學官,掌教化之事。”

“學官?”徐輝聞言心中一動,卻還是客客氣氣的行禮,卻有個念頭自心底升起,讓他隱隱不安,“執掌教化的學官,來彭城做什麼?現在又不是考評之時,若說名教人文,此處不比廣陵,也是衆所周知的,難道是因爲《師說》,可算算時間,廣陵不該知道此文啊。”

所謂學官,如今已不多見,還要追溯到西漢之時。

那王莽未竄之前,在其當政的時期,曾大力推行過地方教育,制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教學體系,當時規定要設立地方學校,郡一級稱“學”,縣一級稱“校”,皆設經師一人,這就是新漢學官的前身了。

後來歷經變遷,三國戰亂,到了如今,地方上的官學早就零散不堪,不成體系了,但每一個州卻還設有一名學官,官品不高,但擔任者的鄉品往往不低於中品,多爲德高望重之人,宣講推行教化。

這位喬老,全名爲喬疆,舉孝廉出身,素有德名,在徐州擔任學官,但並無多少從屬,主要的工作,就是爲刺史進行宣傳,算是個名教的門面。

他這次過來,也是刺史張初的意思,這位刺史的目標直指陳止,爲了體現誠意,就派出了前後兩任心腹,再加上這位名教學官。

這麼一個配置,足以體現誠意,但也讓徐輝警惕起來,等幾人落桌,他就想着旁敲側擊的打探一下。

“諸位,這幾道菜都是彭城特色,多吃,多吃,來,蘇別駕,喝酒!”

酒過三巡,徐輝見三人都在開懷暢飲,就試探性的問道:“不知幾位這次過來,所爲何事?若是需要本官相助,自是責無旁貸,三位儘管說。”

蘇峻聽了,眼中精芒一閃,跟着就哈哈一笑,指着幹寶說道:“其實也沒什麼,我與幹兄相交莫逆,他要歸家,我便相送,就是如此簡單,至於喬老麼,他身負學官之職,是爲了興學詔書特地過來督察的,彭城本是州治,當然要重點關注,徐郡守不比擔心,我等也知道這裡的情況,不會爲難的,也就是走個過場。”

“原來如此。”徐輝笑着點頭,但心裡卻冷笑起來,這滿嘴謊話根本就說不通,但他也不說破,只是勸酒。

徐輝也了,這對面的三人裡面,兩個是刺史心腹,一個是見多識廣的長者,想從他們嘴裡套出真話,那是千難萬難,不過這三人一來,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八成是來者不善啊,我可得留心一點。”

這場酒,兩方各有心思,但表面還是其樂融融,一直吃了一個多時辰,倒也一副賓主盡歡的樣子,只是各自肚子裡打着什麼主意,就無從得知了。

等拜別了徐輝,幹寶三人回到驛站,就商談起來。

“徐輝大概起了疑心,畢竟我等同來,明眼人一知道不是尋常之事,好在師說一文,在廣陵名聲大噪,本就有意外原因,按正常的傳播度,本不該被刺史知曉,就算知道,也不會這麼快就做出反應,想來徐輝暫時不會往這方面想。”

幹寶分析了一下局面,隨後又道:“但他既然警惕了,想到這點是遲早的事,所以我們接下來的行動,必須要快了。”

蘇峻隨意的往椅子上一歪,笑問:“幹兄,你就直說吧,有什麼主意。”

幹寶就道:“機會只有一次,一旦我們拜訪陳止,徐輝立刻就會明白我等目的,這陳止意味着他的教化之功,是興學詔書的底氣,一旦陳止南下,那他的名教政績至少損失三成,而且我聽他說話,對刺史南下也心有怨言,兩相疊加,必然不願意讓我等如願,他乃彭城父母官,想要阻礙陳止南下,有的是辦法。”

蘇峻頓時明白過來:“你是說,我們得一次登門,就說動那個陳止南下?時間這麼緊迫,萬一被陳止,不,他這樣的人物,是一定能的,那篇師說寫出了人情通達,這執筆之人又豈能世事?但如此一來,陳止難免藉機加價。”

幹寶搖頭道:“不怕他要好處,刺史的意思很明確,不管陳止要什麼好處,都儘量滿足,以陳止的地位名聲,給他的好處越大,刺史越能得個尊賢名頭。”

蘇峻笑而不語,顯然並不同意。

他和幹寶不同,幹寶當了幾年別駕從事,早就是張初的心腹了,想的是怎麼幫張初謀名利,可蘇峻新升,寸功未立,若是花了大本錢請陳止,也顯不出自己的能耐。

這兩人談論着半天。

始終沉默的喬老卻突然開口道:“要一次就請出陳止,就得先了解他的近況,與其在這裡想,不如出去聽聽傳聞,陳止是彭城名士,肯定有韻事流傳,聽了之後,也好投其所好。”

幹寶蘇峻一聽,都笑了起來。

“不愧是長者,到底是見得多了。”

………………

“要說這陳止啊,確實是我彭城俊傑,只是他最近爲了養望,有些本末倒置了,沉溺於農家之事。”

“可不是麼?要我說,真想養望,就接着寫名教文章,那師說一文談及了道統性情,就可以作爲引申,不是常有人去陳止府上請教道統性情之道的學問麼,聽說他講的通透,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再寫新章。”

“不過陳止這等人物,如果什麼時候心有所得,說不定又是一篇文章出世……”

“得了吧你們,說的頭頭是道的,我就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說不定人家是踐行學問呢,你們能懂?”

“說的也對。”

……

幹寶蘇峻等人得了喬老的主意,選了一處頗爲考究的茶社,就這麼坐在一桌,聽着邊上人的議論。

這茶社佈局典雅,往來的多是士族子弟,免不了談及了陳止,加上郡守新近拜訪,很快就都提到了陳止事的事,聽得幹寶等人面面相覷。

蘇峻有些不解:“陳止不是寫名教文章麼?怎麼又鍾情農事了?聽這些人的意思,是爲了養望?可從傳聞中來經出了養望的範疇了吧。”

幹寶點點頭,也道:“以農養望古已有之,但不過是個引子,一般是過問農**恤佃戶,然後賑災施粥,但陳止好像是找了工匠,研究農具,這可就新鮮了,難道他是對墨家機關學有興趣?”

蘇峻心裡突然靈光一閃,說道:“會不會和勸農詔有關?不是說徐輝最近拜訪了陳止麼?”

幹寶一怔,問道:“你是說,陳止在興學詔上得了好處,於是又想到了勸農詔?”說着,他沉吟了起來。

蘇峻笑道:“《師說》一出,陳止直接得了名士位格,這文章固然很好,但也有官方在背後推動,聽說徐輝得了此文,就說陳止乃是徐州名士,消息不脛而走,這也是因爲興學詔的關係,徐輝纔會不吝稱讚,而陳止嚐到甜頭,又想要附和勸農詔,然後依法炮製,並非不可能。”

幹寶卻搖搖頭道:“這也未必,畢竟興學勸農,完全兩個範疇,陳止也該知道人力有時而窮,他在師說中也寫過‘術業有專攻’之言,當知文章寫的好名教認識深刻,不代表就能在農事上有所建樹。”

說着說着,他想起來時刺史說過的話,按張初的想法,是把陳止請去做個文筆官,說白了,就是專門寫文章的,讓官府養着,一來彰顯人文教化,二來可以宣揚他張初的名聲,擺出一個事的架勢。

但這架勢,不像是能安心做筆桿字的樣子。

一念至此,幹寶不由擔心起此行的目的來。

跟着,蘇峻又說了幾句兩人說着,卻見喬老眉頭緊鎖,不由詢問起來。

“陳止一文得志,說不定有些迷失了,忘了根本,不過這也不好下結論,得見了人才能知道,”喬老神色嚴肅,透露出一股遺憾之意,“不過聽這些人講述,陳止鍾情農事大概不是假的,這農事說到底,終究比不了學問大道,也罷,若真是如此,既然我等來了,總該規勸一句。”

幹寶聽着,心中一跳。

“您老的意思是?”

喬老撫須道:“準備一下,明日就上門拜訪陳止吧,遲了,徐輝也該什麼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你就做個弟子吧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