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

“那黃思當時是如何想的?事後可曾否後悔?”

古色古香的桌椅之旁,擁擠着衆人,都正迫切的詢問着。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不過,他們之間雖然擁擠,卻依舊維持着衣飾的齊整,言行舉止之間,也沒有亂了分寸,因爲他們還有着一層身份——

公卿和士大夫的子弟。

被他們詢問的那人,衣着較爲樸素,雖然按着士人的樣式剪裁,但質地較糟,即便是一名世家子弟,也是個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

他侃侃而談,從容面對衆人,笑道:“若想知道黃思如何想,就得知道他爲何這麼做,他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也是有緣由的。此人家道中落,但少即好學,舉孝廉而起,取一小世家庶女爲妻,中年時尚鬱郁不得志,後與張家長者手談論道,被其欣賞,得了張家舉薦,從此步入中樞,後來得位秘書監,享五品,可觀朝上禮,也是其人的仕途巔峰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看着面前一雙雙充斥着渴望之色的眼睛,輕飲一口茶水,才繼續道:“然人之貪慾一起,便無法抑制,黃思本是尋常官吏,寒門出身的濁官,雖有世家庶女爲妻,但家族只是地方小族,本來也已認命,想着循規蹈矩,如其他寒門子弟一般爲官,不求聞達於朝堂,但張家舉薦,境遇陡變,因爲頂尖豪門的一個念頭,他的命運就被更改,心態便不相同,總覺得自己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於是漸漸摒棄了和而不黨的行事風格,幫張家出頭,這纔有了那次朝會上的一幕。”

他說到這裡,又停頓下來,但這次卻無人催促,不少人表着自己的看法——

“原來如此,我就說嘛,黃思聽聞是個中庸之人,所以才能擔任秘書監一職,這個官位時常要受人諮問,不可謂不重要,所以多由中正之士擔任,但黃思擔任之後,時常替江左之人說話,偏偏他還是個北人,原來癥結在於此處。”

“不錯,可惜一年前的那次朝會,他踢到了鐵板,賠了夫人又折兵,本來朝會只是商討與匈奴的和戰,他偏要替張家出頭,想要捧殺陳秘書,最後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但我等只是知道在那次朝會的半年後,諸評落下帷幕,陳秘書正式走馬上任,爲秘書省秘書監,而黃思被調往散騎省爲長官,還爲五品。”

“然而散騎省終究不比秘書省,只能整理門下省的些許文書檔案、歸納書籍,自宣武時就有衰落趨勢,先帝之時,更是無常定職,最終職任閒散,用人漸輕,哪裡比得上秘書省,還能爲聖上諮政,爲列卿問詢啊,可惜黃思,最終鬱郁。”

……

衆人議論之時,外面又有幾人進來,讓茶肆中的僕從奉上茶水,然後就習慣性的要找說書人聽事,但隨即注意到在這堂中一處,聚集了許多人,還有被衆人圍在中間的那個人,不由來了興致。

“黃通已經來了?好事,我等也來聽之。”

“上次說了鄧太守守邊,擊退了宇文鮮卑的小股賊人,我回去之後品味了許久,越覺得黃聞之說,甚精,當爲真相。”

“不錯,不錯,如今這百家茶肆,能聽黃聞之說,那是別有樂趣啊!”

言罷,這幾人也不落座,也不去找說書人了,轉身就朝那擁擠的人羣走了過去。

這裡正是百家茶肆,聚集在這裡的士人,遍及京城各處,觸角可以延伸到洛陽各家的公卿世家,其後臺東家更是消息靈通,可以將第一手的信息傳遞過來,讓聚集於此的士人知曉、品味,而且由於消息迅,帝國各處的變化和潮流,亦可以第一時間,就傳遞過來,也讓這諸多士人品鑑一番。

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士人匯聚之處,加上新漢對史家子弟頗爲寬容,便是國政之事也可議論,於是洛陽內外但凡有一點什麼動靜,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聽聞。

不過,自從這個黃姓之人抵達之後,情況就有了變化。

此人不說他的名字,自號通者,取消息靈通之意,又有好事者稱之爲黃通、黃聞君、黃曉師,他的消息不比百家茶肆靈通,畢竟茶肆多人,各處有雜役、眼線傳遞消息,而黃通只有一人,又無勢,任憑他如何作爲,也比不上百家茶肆的消息來得快。

但自這黃通到來之後,諸多士人卻更喜歡聽此人說道,哪怕他說的往往是半年、一年,乃至更長時間前的舊聞。

和一般的說書人不同,黃通說事,不是單純的敘述,而是將事情拆解開來,先書背景,再加入自己的分析和看法,試圖找到事情內裡的脈絡,也就是此事爲何會生,參與的人又是什麼心理,事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他這種見聞說辭,對士人而言無疑更有吸引力,畢竟士人子弟在家族中,時常接觸到種種,看待問題不是單純看錶象,有的時候更是會親身參與進去,所以黃通的這種**,無疑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黃思當時的提議,被衆卿移花接木,挖了他自己的根,事後再找張卿相助,但又豈能如願?最終鬱鬱寡歡,回去後就對侄子說,大族上位之拼,雖無刀光,但步步驚心,寒門之士捲入其中,稍有不慎就要追悔莫及,這些事,茶肆的說書人都提及過,無需多言,今日我要與你們說的,卻是這話中隱藏着那黃思何等思緒……”

於是,在他的嘴裡,黃思事後的諸多悔恨,都被描述的非常具體,乃至還通過事後被調動職位的細節,推測出他對張家也有怨言,以至於張家不再看重於他,到了最後,更是從黃思最近好飲酒,斷言此人壯志已熄。

“我能斷言,黃思此生也就是如此了,後面怕是就沒有什麼建樹了,可惜啊,他人雖後悔,卻拉不下臉去和陳秘書結交,否則說不定還有一番作爲。”

衆人聽到這裡,都頗爲興奮,他們喜黃通之言,甚於說書人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此人好下斷語,也就是通過當前的情況,給未來做個一個判斷。

此人來洛陽不過月餘,卻已經下過十幾次判斷,只有三次看走了眼,有四個尚無結果,餘者皆中,以至於百家茶肆在私下裡,還有人以黃通之斷的對錯爲憑,開盤設賭,富了一些人,也窮不少。

現在,聽到他給黃思下了斷語,就有人忍不住道:“你說黃思若能和陳秘書結交,還能有所作爲,可有憑證?陳秘書的本事,我等都是知道的,這一年多以來,他開文評、書評,設伯牙子期之戲,行丹青壇,皆是前人所未,妙用無窮,我等深感豈能,甚是佩服,但若說一個失意的黃思,能靠着結交陳秘書就得以再起,未免有些武斷吧?畢竟二人也算敵對,而張家扶持不起黃思,難道陳家就能?”

此時,距離陳止入洛陽,已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着實是生了不少事,雖無陳止甦醒之初那般跌宕,但對他個人的際遇而言,卻影響不小,無論是在仕途上,還是在個人的家族上。

“陳家不能,但陳秘書卻能。”黃通對那位陳秘書,明顯很是推崇,毫不避諱的說道:“陳君做了半年的太樂令,隨後升遷爲秘書監,已過半年,這段時間裡,諸位也看到了秘書監的變化,本來只是供奉皇室藏書、供人問詢諮政之處,而今卻成爲爲學中心,能仲裁、評判各家書院的得失、優劣,更有諸大家爲客卿,時常開壇講學,配合太樂署對諸評的組織,近乎讓洛陽書院之爭絕跡了!”

說到此處,黃通興奮起來,但旁人也不覺得奇怪,因爲他們早就看出來了,此人乃是陳止的擁躉,聽說他還曾在青州遊學,有幸親眼見過魯王宴時,陳止書就《六國論》的一幕。

果然,那黃通一提到陳止,就忍不住多說道:“我還聽聞,入夢君最近讓人蒐集市面上的各種紙張,召集了匠人,肯定又有什麼妙思,諸位且等幾日便可。”

終於有人忍不住道:“黃聞君,你說了這許多,卻還是沒有回答,爲何那黃思若與陳止交善,就尚有可爲啊。”

黃通這才收斂心念,看了那人一眼,笑道:“我且問你,如今的秘書丞是何人?”

“不就是那董緒,上任已經三月了,他當初在太樂署就是陳止的部屬,有人說陳止這是任人唯親呢。”

黃通搖搖頭道:“非也非也,這董緒也有來歷,過去能力不小,因不善逢迎、結交,最後成了清閒衙門的丞官,他原本的同僚,都以爲這人前途暗淡了,沒想到因爲陳止,而今再展心中志,而且從原本的一衙署丞,一躍而爲一省丞,串聯內外,又將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足見其能,也可看出陳止的識人之能,不吝提拔,碰上這樣的上官,只要有能耐,當然可以步步高昇,扭轉頹勢也是順理成章的。”

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十一章 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八百零六章 仇家如狼,飢則可驅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計,陳止見囚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