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是時候開啓太空航路了!

當輿論針對無限動力汽車展開火爆討論的時候,無限動力汽車公司正在和高端合作企業、部門,進行公開技術相關的討論。

時間很快過了五天,一條公告再次引爆了國際輿論。

空間信息科技公司、高等壓縮材料公司、航天局以及奕星無限動力公司,共同發表了有關空間光能傳輸技術的研發公告--

“趙院士主導研發出了空間光能傳輸技術。”

“這項技術可以把太陽表面的光能,利用空間技術傳輸到地球,並應用到多種領域。”

“我們已經制造併發射了環太陽聚能衛星,聚能衛星運轉一切正常。”

“同時,這項技術已經應用到民用汽車領域,用於製造全新的無限動力太陽能汽車。”

在公告發出短短一個小時,國內外大型媒體全都進行了轉載報道,同時國內外輿論被徹底引爆。

“還真的有空間光能傳輸技術?可以把太陽表面的光能傳到地球?這也太厲害了吧!”

“我前一段時間就看到類似的說法,好像是一個汽車公司的老總髮出來的。”

“是CEO,不是老總!”

“我知道,我見到了,我還過去對他展開了抨擊,所以我決定這傢伙竟然這傢伙竟然提出爆料保密技術,就不怕被蹲局-子嗎?”

“沒想到這個技術是真的呀!”

“奕星公司研製的無限動力汽車,使用的就是這項技術吧?”

“肯定是!”

“果然是無限動力啊!利用太陽表面的光能,驅動民用汽車,我總感覺有些太浪費。”

“不過正因爲如此,我們纔有機會接觸到最高科技!”

國外的輿論也同樣在討論,他們關注的和國內也差不多,都是感慨技術的先進性。

好多人提出了一個詞--

戴森球!

“這就是真正的戴森球技術,直接用聚能衛星包裹太陽,源源不斷的供給能量!”

“這纔是真正的新能源,以往的新能源真是太弱了啊!”

“怎麼才能買到無限動力汽車呢?據說只在Z國上市?”

“暫時估計買不到!”

在幾方一起發佈了空間光能傳輸技術的公告以後,奕星無限動力公司也發佈了單獨的公告,是關於最新出品的無限動力汽車。

“無限動力汽車採用的是光能傳輸技術,以太陽表面傳入光能爲能源,功能轉化電能驅動電動機爲動力,就可以做到無限動力。”

“所以,無限動力汽車是一款光能驅動的電動汽車。”

“無限動力汽車,還要進行一個半月左右的測試,我公司會在持續發佈汽車上市相關的動態。”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發出的消息,沒有出乎輿論的意料,但消息發出以後,還是引起了大片的熱議。

之前就有好多人說起,要購買無限動力汽車,但主要都是因爲汽車是奕星研發製造的,他們是因爲趙奕的參與才購買。

現在則完全是被無限動力汽車的上技術打動。

太陽表面的光能傳輸到地球上的汽車上,技術聽起來就非常的高大上,哪怕拋開汽車的性能不談,只考慮近距離接觸這項技術,都有很多人願意支付大筆的款項。

有錢人根本不在乎一輛汽車的價格,他們知道汽車再貴也不可能太離譜,都已經下定決心要購買,哪怕是放在家裡向朋友炫耀都值得了。

好多國內外的網友,則直接把無限動力汽車,灌上了‘戴森球汽車’之名,因爲空間光能傳輸技術,似乎就是戴森球技術。

很快。

有專業人士對此進行了科普,戴森球技術和空間光能傳輸是不一樣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傳輸的能源。

戴森球技術是一種利用太陽表面高熱高能,實現核聚變反應的技術,而空間光能傳輸,純粹就是傳輸光能,而不是進行核-反應再傳輸。

雖然技術角度分析來說,空間光能傳輸相對低端一些,但大部分人都認爲一點兒也不差於戴森球技術,因爲空間光能傳輸已經可以應用在民用汽車,顯然已經不比戴森球差了。

從技術應用擴展的角度去思考,能應在民用汽車領域,未來就肯定能應用在其他交通工具上,比如輪船、火車,甚至是飛機,也包括太空中的衛星、空間站,更甚至,與未來能用在製造發電站上。

這種技術擴展的暢想引起了全球效應,金融市場的第一反應就是,原油天然氣指數迎來暴跌。

國際各大汽車廠商的股價也跟着暴跌,尤其是傳統的燃油汽車廠商,股價更是跌跌不休,連一點緩和的意思都沒有。

好多相關的機構也不再看好燃油汽車。

這主要是因爲新能源汽車概念的崛起,國際在禁止燃油汽車上早已經有了共識。

之前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有很多的缺點,依舊被各個國家大力推廣,而空間光能傳輸技術、無限動力汽車,更是給了傳統燃油汽車致命一擊。

空間光能傳輸技術,可以說是補足了電動汽車的缺陷。

這並不是說電動汽車公司不受影響。

比如,國際最火爆的電動汽車公司,股價本來就已經虛高,隨着汽車行業股價下跌,他們的股價一個星期內,就下跌了近百分之五十,市值直接被腰斬,比一些傳統的燃油汽車公司,下跌的幅度還要大。

這主要是因爲電池行業都受到了重大影響。

最新科技帶來的金融效應,有的行業大跌跌,就有行業會大漲。

比如,太陽能電池板公司。

比如,硅材料。

前者是增長的關鍵行業,市場預計未來對太陽能電池需求會大大增加,硅材料也迎來了上漲,只不過上漲的幅度有限,主要是因爲硅元素太普遍,無論是單晶硅還是多晶硅,主要成本在於提取製造,而不是材料有多高的價值。

——

在無限動力汽車相關的技術公開以後,奕星無限動力公司要解決的就是銷售問題了。

這也根本不算問題。

看看輿論的反應就知道,只是第一批一萬輛汽車,上市的當天就能銷售一空。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纔剛組建銷售部門,部門裡就只有十幾個人,其中幾個還是技術員。

銷售部門召開了會議,決定還是以網絡訂購爲主,他們要製作相關的銷售頁面,並在特定時間開放訂購。

趙奕交代好了後續工作,就乘車去了首都參加會議,他要參加的是有關空間光能傳輸的技術會議。

上級部門對於空間光能傳輸技術非常重視。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已經做出了接收轉化端成品,無限動力汽車採用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可以提供源源不斷超過四十千瓦的電能。

這是非常需要重視的東西。

光能接收轉化器的重量在三百公斤左右,就能夠提供超過四十千瓦的電能,最主要是不用供給原料,電能就會源源不斷的輸出。

要知道,空間站的太陽能電池板,平均轉化電能的功率也不過一百多千瓦。

顯然。

這項技術未來應用會非常的廣泛,但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大的限制還是電能轉化功率的問題。

高層直接問起了功率問題。

如果能夠解決電能轉化功率的問題,就可以把相關的技術,應用在需要高功率的飛機或者其他領域。

趙奕搖頭說道,“想要把這個技術應用在航空領域,根本是不現實的,因爲聚能衛星傳輸的功能是有限的,哪怕轉化率足夠高,也無法奢侈到供給需要高功率的飛機使用。”

“另外,需要高速運作的飛行器,也很難用電動機來推動,最少現有技術並不支持。”

“不過,這裡我主要說一點,就是功率轉化的問題。”

趙奕站了起來,表示對問題的重視,“在功率轉化上,技術並不存在難題,難以突破的是製造工藝。”

“我們的光能接收轉化器,主要製作成本就在硅片上。”

“壓縮的單晶硅熔點超過七千攝氏度,強度和韌性都有大大提升,我們的合作廠商無法把這種材料,切割成理想中的薄片。”

“所以,我們所製造出來的轉化器,內部的單晶硅並沒有發揮出最大的轉化效能。”

“現在我們的壓縮材料技術,已經遠遠的高出了製造技術,所以我建議,應該考慮擴大高等壓縮材料公司,讓相關結構材料的生產規模化,並把資源向民用製造領域傾斜。”

“比如,用壓縮材料生產加工性能更高的車牀——”

趙奕連續說了很多,內容大多數和製造有關,他說的都是事實,引起了其他參會人員的肯定。

高等壓縮材料公司製造出來的壓縮金屬,無論熔點還是強度,韌性都大大提升。

這種材料放在製造領域,不可能完全發揮作用,因爲相關的製造技術,依舊沒有獲得提升。

能夠加工壓縮材料的,只有更高端的壓縮材料。

比如,切割。

普通的切割車牀去切割高強度壓縮的金屬材料,很可能會直接損壞,而相應的加工好多都需要人工操作。

這就導致製造出的產品,根本無法發揮全部功效。

光能接受轉化器內部的硅片就是如此,硅片製造出來以後,表面明顯是凹凸不平,有的地方甚至有人工切割的痕跡,而且厚度根本不達標,比設計厚了三倍以上。

如果有相應的製造技術,光能接受轉化器的重量,就能從三百公斤降低到兩百公斤,同時,轉化效能還能夠繼續提升。

高層組織的技術會議,就只針對技術去討論,牽扯到保密性質的壓縮材料製造,真正要做出相關決策,肯定還需要幾輪會議。

在相關的會議結束以後,趙奕帶着奕星團隊的人,就和幾家合作的高端企業部門,商談第二座聚能衛星製造的問題。

之前製造第一座聚能衛星的時候,就已經討論過第二座製造問題,討論都是成本和技術。

因爲已經支付了大筆的技術、專利費用,製造第二座舉行衛星,只需要支付兩億人民幣的費用,分別支付給空間信息科技公司和航天局。

專利技術費用大大降低,也就讓聚能衛星的成本大大降低。

其他核心成本就是材料和發射,材料的問題還是要看高層決策,高等壓縮材料公司擴大規模,就肯定能夠大大的降低成本,而不是每一次大批量製造材料,都像是做實驗一樣。

另外,就是發射成本了。

聚能衛星的發射成本,最主要還是擺脫地球引力,需要藉助於空間站上的Z波裝置。

空間站上的Z波裝置,每一次使用都需要填充能源。

這個過程非常複雜,成本也高到令人作舌。

所以趙奕想到了原本計劃中的‘發射高功率Z波衛星’。

聚能衛星已經處在運作狀態,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發射高功率Z波衛星,建立太空航道的計劃了。

現在已經沒有了技術難關,製造上沒有任何問題,藉助航天局主要還是地面發射,要使用大型的反重力推進器。

在和航天局進行商談前,趙奕已經做了詳細的計算。

他們說要製造的高功率Z波衛星,需求的電能功率在一千五百千瓦以上,一發Z波就能建立從四百公里左右太空,一直通往火星或太陽表面的太空穿梭航道,路程長度在一億三千萬公里到兩億公里之間。

同時,每一次使用前積攢能量的時間低於半個月。

如果功率能達到1800千瓦,蓄能時間就能降低到一個星期,可以稱得上‘能夠支持頻繁使用’。

Z波技術已經成熟。

而轉化一千五百萬功率電能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差不多就是把汽車上的轉化器,擴大三十倍以上的體積,重量大概在十噸左右。

如果壓縮材料技術應用在製造領域,能製造出切割更精細的硅片,電能轉化率大大提升,那麼光能接收轉化器的體積,就能縮小到低於‘十五倍’,重量大概六噸就足夠了。

現在,建立高功率Z波衛星技術已經成熟,是時候開啓太空航路了。

第二百零一章 素數解有關和無關性!第五百零一章 做人要厚道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全網掛鷹!震驚海外!第五十四章 ‘青春杯’冠軍!第六百零五章 壓縮空間內的速度不變性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們要努力做貢獻!第一百六十二章 測試成功和曝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空真的好美啊!第六百一十四章 返回鄭陽第四百二十章 外觀真的很重要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裡沒人管的了他!第二百八十一章 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第八十八章 原來是我太單純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非常重要的一天第六百三十七章 樣車製造完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現在激動還太早了!第一百一十章 我送你回家啊!第四十章 溫柔的牛蓮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道好輪迴啊!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最最天才的想法!第一百零二章 這次不怕對方再改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肯定行,加油!第五百二十五章 反重力範圍擴散效應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們行,我肯定也行!第六十八章 這纔是正確的解題方式第三百六十六章 粒子邊界理論的第一次革-命第五百七十三章 通訊技術甩開國際水平的拐點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奕和懷爾斯第一百六十二章 測試成功和曝光第三十八章 好多人都說我算的準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丙河:你們還是差那麼一點!第五百九十五章 吞噬地球的實驗?第二百九十二章 來、來、來,入教吧!第三百零七章 教學是很煩惱的事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終於留下了一個!第六百五十七章 火星-1升空!火星探索啓航!第四百八十二章 那我們就再保守一些!第三百五十九章 抱歉,實在沒憋住笑!第一百四十八章 哥德巴赫猜想?開什麼玩笑!第六百章 粒子被壓縮倍率的臨界值第九十一章 空白機器人(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七章 跟着趙奕走,評上院士不是夢!第五百六十章 技術交換、一箭三雕!第六百七十章 靈感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第三百四十章 D國人會很尷尬(盟主浪子罪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證明猜想的思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情況好就上天啊!第八十六章 破紀錄的收穫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型的神秘粒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第八十四章 十三中的學生一定能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明星報告會( 盟主回頭丨草)第三十五章 男人有錢就學壞第四百六十章 高端製造的兩大問題第三百二十一章 也許我該放棄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當然不!絕對不要!我願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個天才隕落的起點?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限能源動力汽車!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說的是比賽,你說的是啥?第二十七章 這都是什麼同學啊!第二百五十章 還有什麼他做不到的!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絕對是外星科技產物!第五百零六章 組建數學物理核心團隊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間倍率和世界毀滅第六百九十六章 登陸月球!第六百六十一章 月球表面建造基地的設想第八十九章 這小子是在忽悠我!第一百七十三章 看不懂的東西意義重大第六百一十五章 航天器設計師:保證完全任務!第十章 單身女青年不好惹第五百七十八章 吃泡麪竟然被直播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質能結構理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誰也別想打擾老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成爲全球首富!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管這叫複雜!?第三百二十五章 數學發展的倒退(盟主氪金大佬之B哥)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限動力火星探測車第一百八十八章 驚人的發現:直接出結果!第三百三十七章 費馬猜想,完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原來我這麼優秀啊!第六百一十一章 太空穿梭實驗被公佈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要我跑得快,你就永遠追不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識就是我的愛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趙奕的c語言課第十六章 天枰被武力所打破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愧是數學天才呀!第四百零三章 發動機設計會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完全不給別人留餘地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測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對你們都非常有信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國內竟然有打破空間的技術!第四百零二章 我真不太懂應用技術啊!第四百五十四章 因爲他是趙院士啊!第六百七十八章 太空旅程開始了第七十二章 魔方計算器第五百二十一章 真闊綽、真慷慨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個邏輯好像沒有問題?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船纔是主體業務第三百一十七章 運氣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三百三十章 沒有靈魂的女人(盟主夜灬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