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塵翻雲起(上)

泰山封禪的那日, 天氣不算太好,浩浩蕩蕩的一行人馬在山腳下停下,子夫透着窗帷向外面張望, 這個地方不比宮廷, 視野開闊, 雲霧繚繞, 一眼望去彷彿置於仙境。外頭仍有小雨在溼噠噠的, 地面上有些溼滑,凝然扶着她從鳳輦中出來時是小心翼翼的。

“娘娘,原本還以爲下雨天來這裡是不方便, 誰曾想若不是陰雨天又怎會看到這番風景。”

子夫看向遠處的山頭,隱隱約約似乎有嫋嫋青煙升起, 心裡忽然格外的平靜, 笑道, “若是能往後住在這裡便好了!”

“皇后想在這裡住下,莫不是要棄朕去修仙?”

她轉頭, 見劉徹正慢步向這個方向走來,冠冕遮擋着他的臉,只隱隱地見着他似乎在笑,只道,“有人說泰山頂上住着神仙, 皇上信不信?”

劉徹定住腳步, 看了看遠處的煙霧, 笑道, “朕不信, 泰山早已被人間祭祀煙霧沾染,神仙是斷不會留在此處的。”

“這世上真的有仙人麼?”

劉徹並未在意也沒有回答, 只是上前拉着子夫的手道,“封禪大典就要開始了,朕與皇后可得上去了。”

子夫遙望着那一層層的石梯,寬度倒是夠,只是細小而陡峭,她不由得皺了眉頭,“陛下,這個得爬多少時辰?”

“怎麼?皇后想偷懶?”劉徹微微一笑,“那可不成,平日裡倒是可以乘車駕馬,這爬泰山可不能借助他人力。”

子夫點頭,笑道,“臣妾當然明白,只是臣妾老了,又不比皇上體力,所以着實擔心落下。”

劉徹握着她的手加了力道,笑容也頗爲堅定,“走吧,有朕呢。”

一個多時辰後,子夫站在高臺下方,擡頭望着那根幾乎直入雲霄的石柱,上方雕刻的字又許多,全部爲皇帝爲大漢所作功績的記述。這裡的石柱有多少根,那就代表着來這裡封禪的皇帝有多少位,每一根石柱都代表着皇帝所建功業。

凝然見她始終沉默不語,問道,“娘娘,您在想什麼?”

子夫的眼中微有溼潤,繼而輕輕闔上眼皮,“我只是想起衛青了。”

“大將軍已經去世十二年了,”凝然望着高臺之上正行大禮的皇上,微微嘆了口氣,道,“皇上大抵也是心中掛念,所以大司馬之位一直空着。”

子夫搖頭道,“衛家如今有一位大司馬驃騎將軍就足夠了,皇上掛念衛青是一回事,主要的是如今朝中並無人有資歷擔當這一位子,所以才一直虛空。”

凝然點點頭,嘆道,“只是大將軍去世的太早,戰爭後的富貴還未享盡便走了。”

“富貴?若是膽戰心驚的享受着富貴,也許他寧願不要,建功立業蔭妻庇子是他的夢想,可是多年伴駕揣摩聖意卻又非常人所能忍耐,”她微嘆了氣,“去得早便罷,至少落得安寧。”

凝然道,“其實娘娘您豈不是如此,皇上喜怒無常,若不小心侍奉實在寢食難安,皇上這些年開始迷戀仙道,自趙道人入宮後整日在宣室服食丹藥……”

子夫示意她不要再說,回聲道,“皇上的意思你我又不是不明白,只是趙道人初進宮,皇上欣喜異常,對此人寄予厚望,等過些日子,皇上的新鮮勁過了,自然好辦些。”

“娘娘可真沉的住氣,想起那日奴婢去去鉤弋宮送娘娘您賜下的東西時她那驕橫無禮的樣子就十分生氣,”凝然憤憤,“她懷着時便已然這樣高傲無禮,若是將來誕下了皇子豈不要騎到娘娘頭上來。”

子夫笑道,“她如今是有資本驕橫的,本宮年老色衰,自然比不上她含苞待放,皇上爲了她的進宮還專門建了鉤弋宮,足見寵愛之甚,她這時若不驕縱些,只怕日後是沒什麼機會了。”

“奴婢想想都覺得可疑,一個女子怎可手握玉鉤十多年,爲何見了皇上就能張開……”

子夫提了衣襬走下階梯,臉色平靜,“她的哥哥趙道人是方士,可與仙家‘通氣’,皇上求仙心切,自然深信不疑,他又給她妹妹編造了那樣離奇的出身,加之趙氏貌美異常,皇上自然更加信服。”

回去的路上,子夫在車上有些出神,她的確是有些老了,只是越是到暮年,她越覺得自己的心無法安定,劉徹依然對她依然好,只是比起當年,兩人之間的暗鬥卻也越來越深,她知道他顧忌什麼,所以從來不敢逾越,許多事情只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不僅僅是皇上與她的事,而是皇室與外家的事,畢竟,作爲皇帝,他需要外家的扶持與震懾,可是又卻時刻提防着怕人作出不軌之舉。衛青早年去世,對於劉徹既是心中悲痛,同時也會感嘆心中一塊大石放下。只是即便去病依然在,衛家仍要小心翼翼,太子的地位越穩固,他們就得愈加收斂。

可是,鉤弋夫人仍舊是入宮了,她阻擋不了,皇上在齊國河間發現她,他的哥哥趙道人極其渲染着妹妹離奇古怪的身世,甚至於要將她與蓬萊仙山扯上關係。皇上越老就越害怕死亡,他將她帶入宮內,爲她修建宮殿,同時命她的哥哥爲侍中隨時侍奉聖上煉製丹藥以求長生不老。

劉徹依舊是劉徹,子夫從沒有對他寄予過高的期望,甚至從沒有想依靠他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感情也好,權勢也罷,在宮廷之中全部都是一粒粒棋子之間的較量。事已至此,她必須得加快腳步了,也許是大限將至,也許是最後一搏,她不希望衛子夫的未央神話就破滅至此。

——

春日的傍晚,子夫在景春園的涼亭中看着一步步向她蹣跚走來的男孩,他已經快六歲了,自小便聰明伶俐。

“來,進兒,到祖母這邊來。”

劉進是劉據的長子,也是鳶兒的長子。早在七年前,皇上便下詔封大將軍女衛鳶爲太子正妃,一年後,鳶兒爲據兒誕下劉進。

鳶兒遠遠的見大司馬與太子皆皺着眉頭,心想着似乎有些事要商議,對子夫道,“母后,這孩子也太頑皮了些,兒臣先帶他回宮吧。”

子夫心中明白,含笑看着孩子隨他母親遠去,終於心定了定,抿了一口茶,道,“都查清楚了?”

霍去病臉色有些慍怒,“姨母,派去齊國河間府那些探子都查的明明白白,趙氏的父親原本是犯了法受了腐刑任中黃門,後來又因犯事被處死,至於那個趙道人根本不是鉤弋夫人的兄長,他原是測字算命之流,後來不知如何竟與趙氏謀和在一起,對外謊稱兄妹。”

“父皇當真是糊塗,怎可這樣爲人欺騙,這世上哪有什麼神仙道人,都是父皇……”

“據兒,住口!”子夫沉下臉,“你可記着自己的身份,既是太子就不可說這樣大逆不道之言,今日你是在母后宮裡說這些,若是他日你不小心將這些話說與他人耳中,後果你可知是如何!”

劉據按捺下心中憤怒,道,“那鉤弋夫人來路不明,懷胎十四月生下皇子更是稀奇古怪,我想一定又是趙道人做的好事,偏偏父皇還完全相信,將此皇子視爲上古堯帝轉世,竟將鉤弋宮的宮門親自題名爲堯母門了。”

霍去病聽罷只道,“姨母,堯帝以賢德聞名於世,如今這小皇子深受皇上喜愛,我們不能不防了。”

子夫道,“此事萬不可明面上向皇上提及,你是大司馬,代太尉掌管軍中要務,軍務之事是你本職,可這後宮你則不能插手,皇上最忌諱這個,若是一個不好後果不堪設想。”

霍去病點點頭,“那這件事只能暗中使力了,我就不信區區一個趙侍中我還解決不了他。”

劉據沉默片刻,道,“母后,將軍,這事你們都不用管,只交給我來。”

子夫擡眼,“據兒,你可不要衝動。”

“母后放心,兒臣向來不做沒把握的事。”

——

夜晚,含丙殿。

劉據正翻看着趙道人向皇上進獻的“典籍”,其中記載的無非是先秦時修煉長生不老藥的配方,丹砂白汞必不可少。他看了許久,似在思索什麼,將那配方放在一旁,他漸漸走下殿去,看着懸掛在旁邊的一把劍許久,伸手將他取了下來,拿了一塊鹿皮擦拭。

衛鳶剛巧從內殿出來,見太子手持寶劍,心中不由得一寒,上前道,“殿下,您這是要做什麼!”

劉據定了片刻,終於將劍掛回原處,看着它有些出神。

“殿下,妾身不知殿下所謂何事,但請殿下千萬不可魯莽行事纔是!”

劉據轉身,微微笑了,“鳶兒,你緊張什麼,我又不是出去殺人。”

她心剛放下,只聽門外有人奏報——中謁令蘇文到!

82.韓嫣之死(下)23.傾心之語47.和風之變(下)37.長秋舞罷(下)94.朝勢迭起3.中秋初見76.廢后陳氏(中)55.青寒劍刃68.更深露重82.韓嫣之死(下)94.朝勢迭起56.月夜逼視7.京城屠戮43.主僕相認61.暗欲涌動(上)74.後位動搖90.傾城不再48.晉北暗爭92.重回漢宮93.承德宮怨6.內殿私語24.流言宮中18.宣菀樓閣7.京城屠戮58.滿月之喜91.甘泉之夜78.冊立新後32.酷吏徹查6.內殿私語67.寒劍出鞘53.主僕生疑(中)62.暗欲涌動(下)1.未央宮門75.廢后陳氏(上)20.相見陌路40.寒夜深沉68.更深露重1.未央宮門14.翻天覆地28.替死冤魂22.平曲再見22.平曲再見16.簾後聽聲29.夜色之火63.正面交鋒(上)64.正面交鋒(下)4.椒房殿外24.流言宮中29.夜色之火15.府中貴客42.玉簫離手36.長秋舞罷(上)5.長廊風波5.長廊風波95.塵翻雲起(上)28.替死冤魂56.月夜逼視37.長秋舞罷(下)82.韓嫣之死(下)27.嫣過留聲44.漪蘭承寵84.不復當年(中)95.塵翻雲起(上)84.不復當年(中)54.主僕生疑(下)22.平曲再見72.如月之恆30.露臺風清20.相見陌路15.府中貴客85.不復當年(下)45.宣室相知75.廢后陳氏(上)23.傾心之語16.簾後聽聲55.青寒劍刃80.韓嫣之死(上)36.長秋舞罷(上)85.不復當年(下)18.宣菀樓閣59.皇子易宮16.簾後聽聲80.韓嫣之死(上)92.重回漢宮80.韓嫣之死(上)66.青陽之好29.夜色之火25.館陶誡語64.正面交鋒(下)91.甘泉之夜48.晉北暗爭32.酷吏徹查24.流言宮中79.上林之行65.朝勢逆轉70.平安荷包78.冊立新後46.和風之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