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

不一會,馬聲人沸,涼州兵將把劉備等人圍個水泄不通。∽♀頂∽♀點∽♀小∽♀說,w∽ww.2∽3wx.c≦om涼州軍見先頭兩人,容貌奇偉,神情自若,身後數將,威猛雄壯,知其不凡,乃不敢輕動。

數息之後,胡軫勒馬而出,人未見而聲先至:“兔崽子們,怎麼都不動了,不是都說好了嗎,財貨女人一併搶走,有敢反抗者,殺無赦!”

劉備冷笑一聲,道:“胡都尉好大的威風!”

胡軫一看,哎喲臥槽,怎麼劉備和曹操都在,嗯,身後幾個傢伙,氣質各異,非是常人,關羽、張飛也在?又見周暉躲在劉備身後,知道今天是拿他沒法子了,於是連忙打了個哈哈,笑道:“劉侯爺,曹典軍,你們都在啊,啊哈哈哈哈,誤會,誤會。末將這就走。”

說完打了個眼色,便欲引兵退還。

劉備一指周暉,冷聲道:“誤會?胡都尉好大的膽子,居然敢縱兵抄掠,不知道董司空知也不知?你可知此乃何人?前洛陽令周君吉,當朝大司農之子。胡都尉不給個交待便打算這樣走了?”

胡軫把一口鋼牙咬得吱吱作響,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他在董卓麾下十數年,何曾有過今日?想要一橫心,把這裡的人一網打盡,又見劉備身後關羽、張飛等將,手執兵器,蠢蠢欲動。而自己兵卒過少,必不能勝。便只好忍聲吞氣,狠聲道:“不知侯爺讓我如何交待?”

劉備不答話,手卻緩緩搭上了腰間劍柄。胡軫臉色一變,要是劉備翻臉,結局如何不好說,但就憑關羽、張飛兩個傢伙在,他胡軫肯定就得死。

胡軫脾氣火爆,但卻不想枉死在此,於是便上前一步,躬身朝周暉深深一禮,道:“周先生,末將無禮,有眼無珠衝撞了足下,還望足下念我等一介武夫,粗鄙之人,勿怪我等。他日必有厚報。”

周暉看了看劉備,劉備強抑殺機,長吁一口氣,揮手道:“你走吧,且好自爲之。”與這等人計較,實在是有**份。

胡軫聞言,不敢多留,引軍遠竄。

涼州兵走之後,曹操道:“玄德,董卓在京中,日漸坐大,勢難以制,如何是好?”

劉備蹙眉道:“你我人微言輕,有甚法子,且公卿不欲見京城再遭戰亂。是以必然安撫之,而不是強驅之。”

曹操憂道:“董卓狼子野心,必然得寸進尺,朝廷大亂方過,百廢俱興,可再也經不得動盪了。”

劉備嘴脣一抿,道:“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董卓行止跋扈,遇人無禮,覆滅乃早晚之事。”

曹操點頭稱是,然後又與周暉言道:“君吉,不在舒縣快活,怎地又來這是非之地?”周暉昔日辭官而去,就曾說洛陽乃是非之地,欲避之江東。是以曹操有此說。

周暉苦笑一聲,道:“在家聞洛陽大亂,心憂家父,是以來此。”

然後頓了頓,又得意的道:“不怕玄德,孟德笑話,我在家也實在是待不下去啦,我從弟周瑜,年方十五,卻學貫五經,通詩書,精音律。原本家父讓我返家,有教導族中子弟之意,然則屢屢被從弟問難,實在是無顏……”

周暉還在喋喋不休的誇讚族中兒郎。劉備卻已經驚呆了,我了個去的,周瑜竟然是周暉從弟,這人際關係,簡直就是……

周瑜父周異,與周忠乃堂兄弟,周暉與周瑜自然是從兄弟。只是周異死得早,家人扶靈回舒縣後,寡妻幼子便留在了老家,而不在京中。

周家一大家子,名士高官層出不窮,雖然比不得弘農楊氏,汝南袁氏等頂級家族,但也是一等一的望族了。這次周暉原本史上是在洛陽被董卓派兵給殺了的,如今卻被劉備所救。

劉備就想,憑着自己和周暉的關係,有沒有可能把周瑜這個美男子給**過來?正自胡思亂想間,便見周暉依舊滔滔不絕:“……欲說江左人物,旁的不說,我倒是發現了幾個少年才俊,我家小周瑜便不說了,長沙太守孫文臺長子孫策,吳郡陸家陸遜等,皆爲一時俊秀。孫策容貌俊美,時稱孫郎,且又有禮,性直率,每於家中讀書練武不綴;陸家子雖然年幼,然則聰慧靈敏,天姿過人,長大後必成偉器……”

劉備聽得呆了,孫策霸主之姿就不說了,周瑜與陸遜亦是統帥之材,都是人才啊。劉備暗自吞了吞口水,心道還是等他們成長起來再說罷。

一行人邊走邊說,一同入城,因周暉舟車勞頓,約好改日再聚,於是衆人紛紛散去。

董卓最近很是收斂,一改之前狂態,萬事小心起來。他性格脾氣不好,但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已引起衆怒,再繼續下去,搞不好就要千夫所指了。反正也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不如便見好就收罷。

董卓也知道自己遇人無禮,怕有人圖謀自己,前大將軍何進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不遠呢。於是出入便把呂布帶在身邊,以其爲警衛。

董卓又素聞天下同僚皆憤慨閹宦誅殺忠良,自度自己入京,亦是打着誅宦的旗號,想必與士人們也有共同話題。朝堂之上,諸公卿皆惡自己,索性自己便大力拉攏提拔黨人,使其爲自己所爲。

於是董卓忍性矯情,擢用羣士,先是任漢陽周珌爲尚書,又徵汝南伍瓊爲侍中。又不知在哪裡聽聞蔡邕之名,得知其名高望重,喜不自勝,乃闢之。蔡邕知董卓之爲人,乃稱疾不就。如此再三,董卓不耐煩了,大怒,道:“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詔州郡速舉蔡邕詣府。

蔡邕碰上這個動不動就威脅說要滅人三族的傢伙,也是無奈,情非得已,只好捏着鼻子來了京師。一到便署爲國子祭酒,與董卓談了一次,董卓對蔡邕甚爲敬重。於是舉高第,補侍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曆三臺。其中未嘗不有千金買馬骨之意。

而後又復徵鄭泰爲尚書,何顒爲長史。幽滯之士,多有顯拔。又不知聽了何人所言,以侍中劉岱爲兗州刺史、孔伷爲豫州刺史、尚書韓馥爲冀州刺史、張諮爲南陽太守……

劉備聽了董卓所舉的一大串名單,不禁想笑。董卓這是自己作死麼?他所舉的人,尤其是幾個外放的刺史,太守,後來都是起兵反董的主力……

董卓安靜了沒半個月,便又開始故態復萌,許是覺得自己在朝堂之中有了臂助,於是這日朝會,散朝之後,董卓獨留百官,乃道:“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爲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爲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陳留王,何如?”

百官被董卓這突然一記無影拳弄得驚訝萬分,一時之間,竟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混蛋,竟然敢行廢立之事,他以爲他是誰?

殿中鴉雀無聲,董卓又高聲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案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百官震動,劉備見董卓不可一世,冷笑一起,推案而起,正欲出言。卻見岳父盧植腰桿挺得畢直,對道:“案《尚書》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宮。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過千餘,故霍光廢之。今上富於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可比也。”

董卓被盧植一說,爲之一噎,無言以對,想起盧植海內大儒,專治《尚書》,自己玩弄嘴皮子又如何能敵?不禁大怒,拂袖而去。

董卓回府,召衆人相議,道:“盧子幹匹夫也,竟敢阻我?覺我劍不利乎?”於是欲誅盧植。

衆人忙勸董卓息怒。議郎彭伯諫道:“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心底卻是還有一句沒說出來,你要是殺了盧子幹,劉備豈能與你干休?

牛輔說話就沒那麼好聽了,反正都是涼州系的自家人:“主公,百官可殺,唯盧植不可殺。劉備在京中,收大將軍殘部,亦有二千餘衆。又有關、張之勇,若惱了他,萬事皆休矣。”

董卓面上掛不住,吼道:“某豈懼劉玄德哉?便是玄德與袁紹聯手,我亦不懼!”

牛輔道:“在洛陽自是不懼,然則若劉備不與主公戰,出走洛陽,引其荊州之軍來攻,我等豈有勝算?”

董卓這纔想起,劉備在荊州,還有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呢。不禁心中一顫,怒火頓消。於是又着人往涼州,引部衆前來洛陽。以壯己勢。

蔡邕得聞董卓之意,慌忙上府見董卓,勸董卓不可殺盧植。蔡邕素與盧植友善,當年金商門事件又多賴盧植、劉備之力。是以一聞董卓起了殺心,便忙來相勸。

董卓知事不可爲,便順水推舟,應了下來。

劉備亦聞董卓府中所言,冷笑道:“董卓敢動家嶽一根指頭,某必與其不死不休!”於是便着劉恪調兵,日夜巡守盧府。

自己則率衆將士,宿住城外軍營,每日操練人馬,盯住董營。氣氛一下子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