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

沈溪沒有再去計較江彬的事情,他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歷史進程,不是他一人之力能夠改變。

冥冥中似乎很多事情都是註定的,他不能違背歷史規律做事,在他看來,或許只有順應歷史的潮流,才能完成平穩過渡,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發生太大改變。

沈溪跟隨王守仁一起到了營地前,老遠就見到龍旗飄舞,等靠近後,只見朱厚照已帶着陸完等大臣出了營地門口。

本來朱厚照只需留在營地內等候接見沈溪便可,但現在主動迎出來,算得上是皇帝對臣子的最大的禮重。

沈溪不得不很遠便下馬,一路走上前。

遠近旌旗迎風招展,沈溪心裡卻沒有多少波瀾,至少不覺得這次相見意義有多重大。

跟平時君臣見面一般無二,朱厚照快步迎上前,等君臣四目相對,朱厚照也沒表現出多少激動,只是臉上已然笑開花。

“臣沈溪,參見陛下。”

朱厚照沒有跟平時一樣停下來等候沈溪上前參拜,直接走到沈溪身前,如此一來沈溪只能躬下身,拱手行禮。

朱厚照哈哈大笑:“沈卿家,你終於從草原上回來了,咱們這一別快有半年了吧?誰曾想別人不看好的戰事,咱們打贏了,哈哈。”

朱厚照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而且他似乎很願意把自己跟沈溪聯繫在一起,稱呼已經不再用“朕”,而是“咱們”。

沈溪行禮:“微臣未能完成陛下交託的任務,將草原叛逆魁首巴圖蒙克斬殺,甚至連其長子圖魯博羅特也在逃,不過微臣在草原上以陛下天威舉行汗部大會,重新選出新的可汗,現已將新可汗和他的哈屯帶到陛下帳前。”

“是嗎?那倒是很有意思。”

朱厚照笑眯眯地說道,“不過沈卿家,咱們先不忙說什麼草原可汗和他的哈屯的事情,朕很想知道你在草原上經歷的一切,不如咱們到營地裡慢慢說,你跟朕好好講講這場戰事的經過如何?”

顯然皇帝對於戰場外的事情並不熱心,至於誰來當草原可汗跟他更是沒多大關係,所以當沈溪上奏請求冊立可汗時,朱厚照直接把權力下放給沈溪。朱厚照唯一在意的便是自己的臉面,這種榮耀只有在戰場上才能獲得,只要能打勝仗別的一切都可以聽從沈溪安排。

朱厚照上前便拉着沈溪往營地裡走,陸完趕緊提醒:“陛下,這凱旋儀式尚未完成,將士們還未拜見呢。”

“嗯?”

朱厚照一愣,忽然意識到好像自己只見了沈溪,這次迎接慶典未免顯得過於寒酸,他所期望的隆重場面根本就沒有表現出來。

沈溪也道:“陛下,微臣已將將士帶回張家口,請陛下賜見。”

朱厚照有些遲疑,支吾道:“這個……既然沈卿家已把人帶來,朕不見見,確實不那麼合適,到底他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爲大明立下赫赫戰功……也罷,朕便讓他們前來見上一面,之後再舉行慶功宴,由朕做東道,請他們喝酒!”

以朱厚照說話的方式,陸完等朝臣有些不滿,不過他們沒有強求,畢竟現在能見到皇帝已不容易。自打朱厚照登基以來,朝廷便處在由大臣自行解決問題的狀態,皇帝不過問朝事已形成一種常態。

沈溪請示:“陛下,是否傳見凱旋將士?”

朱厚照點頭:“既如此,那便傳見有功將士……讓他們過來吧,朕想見識一下大明最精銳的官兵到底是如何個威風法!”

陸完再度出言提醒:“陛下,有功將士如今尚且在外,且您暫未回城,還是先召見將領,至於士兵,可以在入城時再舉行凱旋儀式。”

朱厚照皺起了眉頭:“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陸卿家,你覺得朕需要防備自己的將士嗎?”

“這……”

陸完沒想到朱厚照會把話說得這麼直接,就算下面的人的確這麼想的,你也不能當着沈溪的面說出來啊!

沈溪倒沒覺得如何,以他了解,朱厚照不可能想得這麼多,他平時是頑劣了些,但性格豪爽,基本做到了用人不疑。

朱厚照爲人坦誠,這是自古以來皇帝中少有的。

沈溪見陸完滿臉難堪之色,只得站出來說話,請示道:“陛下,如今韃靼雖敗,但餘孽尚留滯在外,不妨讓士卒留守外圍,爲陛下狩獵保駕護航,先讓有功將領前來覲見……請陛下恩准。”

朱厚照點了點頭:“還是沈卿家想得周到,也是,巴圖蒙克和他的大兒子都沒死,確實是個巨大的安全隱患……朕出來狩獵,若他們來襲當如何是好?”

陸完等人聽了這話,不由鬆了口氣,他們防備沈溪比防備巴圖蒙克更甚,這種時候,完全是站在一種“忠君體國”的立場處理沈溪跟朱厚照的關係,至於這麼做是否合適,根本就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

沈溪再次奏請:“陛下,既然隱患未除,請陛下在狩獵後早一步返回張家口堡,儘量不要在城外過夜。”

朱厚照一擺手:“大可不必,朕出來狩獵,心情很好,這麼回去豈不掃興?既然有沈卿家在,朕相信那些韃子不可能不識相,主動出來找死,現在這關塞以北也是朕的土地,朕在自己的地方打獵,難道還需要防備後院有賊?”

這種氣度,說出來很有皇帝的風範,不過沈溪卻覺得朱厚照不明事理,至少不懂得審時度勢……你的大臣都在防備我,你這個皇帝就算對我再信任,也要對大臣的提醒給予一定尊重,我提了關於韃靼來襲的事情,你可以趁機下臺階,怎麼非要堅持?想打獵去哪兒不行,非要留在關塞以北這種沒有防禦措施的地方?

朱厚照一擺手:“傳令吧,讓有功將領來見,稍後朕會跟沈卿家一起打獵,沈卿家,朕想請你看看今日獵來的猛虎呢……”

正德皇帝對沈溪無比親熱,如同當初在東宮一樣,一心推崇沈溪這個先生,雖然二人只相差幾歲,但朱厚照總將自己當作晚輩看待。

晚輩見了長輩,雖然因君臣有別不會低聲下氣,但最基本的尊重還是能保證的。朱厚照待人以誠,在對待沈溪的態度上也充分表現出來。

進了營地,朱厚照好像個天真爛漫的少年,講述自己獵取老虎的壯舉,雖然他講述的故事有很多編造的成分,但朱厚照興致很高,說着說着連他自己都相信是他親手殺死的獵物。

“……當時還有人跟朕一起獵虎,就是他,叫做江彬,乃蔚州衛指揮僉事,別看他官不大,倒也勇敢,朕已下旨將他調在朕身邊做事。江彬,你過來見一下兵部沈尚書……”

朱厚照居然把一個普通侍衛介紹給沈溪認識,這對江彬來說是莫大的榮幸。

江彬到底沒有掌權的經歷,剛冒頭就能見到傳說中戰無不勝的沈溪,心情非常激動,到近前後直接跪下磕頭:“小人蔘見陛下,參見沈大人。”

“哈哈,看你這卑躬屈膝的樣子,哪裡像是打虎勇士?也不知道你小子當時怎麼有膽子衝出來,換作別人怕是嚇得腿都軟了吧?”

朱厚照笑說着,這時已有人把老虎擡了過來,朱厚照指了指道,“就是這隻吊睛白額虎,當時朕沒想到居然會在這種地方看到這麼兇猛的野獸,還是獸中之王,哈哈,還是朕英勇,晚上跟沈卿家一起吃虎肉喝虎骨湯如何?”

沈溪臉色沒多少變化,微微行禮,以示對朱厚照的恩賜表示感謝。

說話間,又有人過來,這次是錢寧等人,朱厚照沒有對這些人報以鄙夷之色,畢竟他也知道現在得靠這些人來保駕護航。

“走,到裡面說話,朕剛紮營下來,要不是知道沈先生你要來,朕可能還要再打一會兒獵,等見過有功將士,沈先生跟朕一起去打獵如何?”

朱厚照說完,突然發現江彬還跪着,一擡手,“起來吧,跪在地上也不嫌礙事,在朕身邊伺候着。”

朱厚照這時候已能分出親疏遠近,對沈溪很親熱,對那些侍衛則有幾分戒備,而對剛認識不到兩個時辰的江彬則是信任有加。

江彬站起來,弓着腰跟隨在朱厚照身後,他能貼身伺候朱厚照,讓在場很多人都報以妒忌和憤恨的目光。

但這些人沒什麼辦法,畢竟這是朱厚照欽點的侍衛,這會兒朱厚照還在跟沈溪說話,旁人想過去插嘴都難,更別說是質疑朱厚照留江彬在身邊是否合適。

“……明天一早再回城吧,朕打算在張家口多停留幾天,把西北防務安排好,從此以後九邊就不再以防守爲主,朕是這麼想的,要讓兵馬到草原上巡視成爲一種常態,甚至在草原上建立衛所,沈先生以爲呢?”

朱厚照興沖沖提議道。

要知道朱厚照年紀輕輕便沉迷於吃喝玩樂,卻因有沈溪這樣的賢臣輔佐,居然取得名流千古的功業。這會兒他竟然學着千古明君,開始指點江山,如同這一切成果都是他取得的一樣。

在朱厚照殷切的目光中,沈溪不想打擊朱厚照的自信心,而且朱厚照所說兵馬在草原巡邏,增加衛所的構想,其實有一定實現的可能,雖然沈溪也覺得這種構想近乎於空談。

沈溪恭敬行禮:“陛下的構想很好,不妨等回到京城後,再慢慢商議。”

朱厚照笑道:“那是,等回去後咱們君臣好好規劃一番,務必拿出一個完美的方案來。當然,做事不用急於一時,朕也想多聽聽各方意見,畢竟爲人君者需要採納百家所長,不能侷限於一隅。”

朱厚照說的這些,沈溪只能報之以微笑,他很清楚,現在說得熱鬧,真要回京了,估計朱厚照又會躲進豹房,大臣連見一面都困難,更別說商量正事了。

但對於一個權臣來說,皇帝不理朝政反而是好事,沈溪心想:“如果指望這時代的當權者主動站出來改變社會,根本不切實際,雖然從某種角度說,繞過皇帝做事確有不妥,但爲了大明興盛,爲了華夏可以更早屹立於世界之巔,我不得不做出一些非常規的手段。”

朱厚照顯得興致勃勃,進入皇帳坐下後,一伸手道:“沈先生,坐下說話吧,很久不見了,尤其這次戰事可說一波三折,朕很想聽聽你的講述……這場戰事到底怎麼勝的?朕一直很奇怪,韃子是有多不堪嗎?但爲何在張家口堡又表現得那麼英勇?”

“韃子數倍於沈先生麾下兵馬,且士氣高昂,爲何會在榆溪河遭遇一場空前的慘敗,連汗庭都丟給了沈先生?莫不是先生您有上天庇佑,更有扭轉乾坤的手段?”

沈溪這才知道,原來到現在朱厚照對當日戰事細節都不瞭解,問題是延綏那邊早就把戰況整理出來上報了。

“看來爲人君者,只在意結果,至於過程是什麼對他們而言沒什麼意義。”

沈溪想到這裡,正色道:“說來話長,今日乃陛下召見有功將士,行論功請賞之事,容臣先將功勞奏請事項完成。”

朱厚照點了點頭,什麼軍功犒賞之類的事情,並不是他在意的,他更希望聽故事一樣讓沈溪把出征後發生的一切告訴他,解開他長久以來的困惑,但現在沈溪提出要論功請賞,他也只能點頭答應。

對於旁邊陸完和王敞等人來說,則覺得沈溪這麼做有些不妥。

爲人臣子,不應該主動提及爲麾下將士請功,到底軍中上下奮勇殺敵是爲了報效君王,你作爲統兵大員怎能僭越?

這些人到底是你的下屬,還是陛下的臣民?

沈溪則沒覺得如何,因爲他清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若自己不提的話,去指望朱厚照說出來,指不定要等到什麼時候,面對一個做事不靠譜的皇帝,很多事只有自己主動做才切合實際。

皇帝不管事,他這個臣子自然不能袖手旁觀,至於旁人怎麼想,他沒那麼在意。

……

……

等候胡嵩躍等將領趕來時,沈溪終於把功勞名單說完,此外朱厚照還問詢了一些事。

雖然沈溪沒有詳細講述,但既然有時間,他不得不去回答皇帝提出的一些問題,如此朱厚照知道當日那場戰事的大概情況,不過沈溪這邊的講述有很多不盡不實,而且也不能說這次軍事行動他早就計劃好,總歸要說因緣際會,最後絕處逢生。

朱厚照本來就因爲調兵失誤有所自責,發現沈溪臉色不那麼好看時,也就不再多問,免得被沈溪責怪他昏聵無能。

終於,胡嵩躍等將領抵達鑾駕所在營地。

朱厚照本要出營門迎接,小擰子過去在他耳邊說了一句,朱厚照這才點點頭,重新坐下去。

身爲帝王,爲了體現對有功將士的尊重,可以出營門迎接,但也要分人和場合。

剛纔沈溪來,朱厚照出去迎接那體現出的是絕對的禮重,但現在那些將領,朱厚照就算不親自出迎也能體現出這種禮重,而且在禮數上必須要區分出對沈溪和對他下屬的差別。

通報和傳見後,胡嵩躍、劉序、馬九、荊越等十幾名將領進入皇帳,雖然此時他們仍舊一身甲冑,但佩劍、腰刀等均已解除。

進入營帳內,見到身着黃色袍服的少年,大多數人一時間還不能確定是否真的是皇帝。

如果跪錯了,事情就大條了。

小擰子朗聲道:“陛下有旨,諸位將軍覲見。”

胡嵩躍等人這才確定眼前就是皇帝,趕緊單膝跪下,抱拳行禮。到底提前演練過,他們做到了駕輕就熟,一起恭敬說道:“末將參見陛下。”

朱厚照哈哈大笑:“好,一看諸位將軍氣度,便知與衆不同,九邊百萬將士,只有你們殺得韃子片甲不留,朕心甚慰。”

突然見到這麼多將領,朱厚照顯然沒有思想準備,說的話都是臨時想到的,不過朱厚照經歷過不同的場合,早已處變不驚,能出口成章。好在眼前這些人不是什麼讀書人,聽到皇帝的話,他們哪裡會管君王說的是什麼,只要大致聽出是在稱讚自己,巨大的榮譽感就油然而生。

“爲陛下效命,爲大明盡忠!”

這些將領按照之前預演,一起吼道。

朱厚照欣慰地點了點頭,拿過小擰子遞來的奏疏,正是沈溪之前上奏的關於請功的奏疏,大致翻看一下,根本無心細看,便道:

“諸位將軍辛苦了,你們來回轉戰數千裡,與韃子血戰到底,平定草原立不世之功,朕準備對你們多加賞賜,就按照沈尚書所奏請,對你們加官進爵,希望你們未來能多爲大明建功立業!”

因爲犒賞錢財和田宅的事情,需要兵部等衙門落實,所以朱厚照能承諾的,就是先給這些人加官進爵。

這正是胡嵩躍等人最在意的事情,在大明只要有了官爵,就等於是有了地位和錢財,官爵可比現金實物來得更加實在。更有一點,大明的武職基本可以世襲,這纔是實打實的犒賞。

“謝陛下隆恩。”

到具體賞賜的時候,這些將領回答得就有些稀稀落落了,遠沒之前那麼整齊,也是因爲他們內心激動而導致無法專心致志。

雖然在沈溪看來,朱厚照行事差勁,沒什麼好敬重的,但這一切來自於他內心的強大和對皇室的熟知。

而現場這些將領卻難掩心頭激動,對他們而言,這是可以誇耀幾輩子的事情,想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難,眼前經歷的,比起一場血戰更驚心動魄。

朱厚照點頭:“朕爲諸位將軍準備好了宴席,不過要等下午打獵結束後才能享用,所以你們先陪同朕一起去打獵,等一切結束,朕會跟你們一起入席。”

因爲這些話是朱厚照臨時想出來的,沈溪沒有提前預演過,讓在場武將不知該如何回答。

沈溪只能站起身行禮:“微臣代表諸位有功將士,領受陛下隆恩。”

朱厚照笑道:“沈先生免禮,哦對了,小王將軍呢?怎麼不見他來?”

朱厚照在人羣中尋摸一遍,發現沒有王陵之的身影,不由問了一句。朱厚照到底跟王陵之最爲熟悉,平時推崇的也是王陵之的驍勇善戰。

沈溪道:“軍中始終要有人留守坐鎮,微臣帶諸多將領來見,不惜得有人看着,以防不測。”

朱厚照恍然笑道:“還是沈先生想得周到,朕明白了。”

以往在人前,朱厚照一般都稱呼沈溪爲“沈卿家”,但也許是朱厚照對沈溪太過敬重,今天居然當着在場那麼多人的面,一直稱呼沈溪爲“沈先生”,雖然只是稱謂上的差異,足見皇帝對沈溪的禮重。

這讓在場將領感覺顏面有光。

能跟着天子之師一起行軍打仗,成爲沈溪的部將,想來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此時有太監進來,在小擰子耳邊說了兩句,小擰子過來道:“陛下,狩獵準備已完成,隨時可以開始……奴婢是否留在營中籌備宴席之事?”

朱厚照道:“該怎麼做,用得着朕來提點?朕先同沈先生一起去打獵,至於營地內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是,陛下!”

小擰子緊忙行禮。

朱厚照望着沈溪:“對了沈先生,你們帶了多少火器過來?今天下午不妨用火器打獵如何?聽說新火器可以做到不用火繩引燃,就能直接開火,如此是否能使打獵效率提升許多呢?”

沈溪道:“陛下,火器發射,始終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一旦炸膛會對陛下龍體造成威脅,還是用弓箭更爲穩妥。”

朱厚照點點頭,但仍舊很失望,因爲現在大明能平草原最引以爲豪的武器,就是沈溪軍中裝備的燧發槍,他作爲皇帝居然不會使用,這讓他感到自己似乎有些落伍了,而且經過之前的打獵,朱厚照確定自己弓射水平不高,便想通過火器這種東西來爲自己挽回顏面。

第一五九一章 初體驗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一四一五章 西進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