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

可以將政務和盤託付給熊汝霖、張煌言等人,這是因爲吳爭自認在處理政務上,不及他們,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嘛。

但吳爭始終明白,軍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這不是說吳爭的指揮能力已經超過張國維、方國安等沙場宿將,而是吳爭堅定地認爲,此時只有自己可以引導華夏走向光明,而要做到這一點,軍權是最有效的保障。

一直以來,爲了安撫高桂英、李過、劉體仁,除了安排一些軍校生員進入廣信衛中下層,基本上對廣信衛不加過問,這就形成了廣信衛高層領導班子,實際上還是原有的一批人。

衆所周知,人的野心並非與生俱來的,到了一定的高度,野心自然出現,這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有道是在其位方謀其政,約束野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監督,有效的監督。

吳爭原本可以不來江西,因爲有高一功在。

高一功打吳爭第一次入江西整編忠貞營時起,就站在了吳爭這一邊,準確地說,高一功是吳爭在廣信衛內部安插的最有力的棋子。

但高一功被吳爭派向閩地作戰,吳爭不得不派出高一功。

在無法分辨廣信衛忠誠度的情況下,吳爭絕不能放李過、劉體仁喬裝大西軍出兵閩地,稍有差池,戰敗是小,萬一……影響到了與李定國之間的盟約,那後果不堪設想。

譬如,兩軍在分配戰果時,對某一州縣佔領權的爭執。

再譬如,喬裝成大西軍的廣信衛在與厲如海金華衛的配合中,稍有一些差池,就會引發自己人的火拼。

第二次入江西,由於軍情緊迫,吳爭沒有時間去細細梳理廣信衛內部事宜,局勢也不允許吳爭對李過、劉體仁忠誠進行考察和甄別。

但這次,吳爭已經有了底了,因爲厲如海奉令撤回浙江境內的金華衛,“正巧”就在江山一帶,與廣信府治所上饒城,僅咫尺之遙。

……。

在弘光朝滅亡之後的兩年間,抗清的主要戰場在江西和湖廣兩地。

隆武二年,兵部尚書(隆武遙授)楊廷麟與右軍都督府同知劉天駟分別固守吉安,一番激戰之後,吉安告破,楊廷麟、劉天駟隨之率殘部六千餘人撤往贛州。

然而,援軍不至,只能發動城內百姓,將居民編成甲社組成義軍,聯合軍民抗敵守城。

這時候的清軍,攻克了城外所有的明軍據點,兵臨城下,將城圍得鐵木桶一般,楊廷麟等只好堅守不出,等待援兵,也做好了與贛城共存亡的準備。

清軍圍而不攻,城中的糧草緊缺,饑荒越來越嚴重,人心開始動盪,但是依舊堅固頑強,無人言降。

隆武二年冬,十月三日午夜,箭雨如蝗,一千清軍前鋒由小南門窬城攻入,城中軍民倉促之中與敵展開激烈巷戰。

戰至黎明時,城外清兵大舉攻入,城中軍民個個英勇,死傷無數,以致城中凡水井、溝池都被屍體填滿。

楊廷麟見大勢已去,投藕池而死,其妻妾及婢僕亦投水死,同赴國難的還有同爲兵部尚書的萬元吉。

劉天駟得知楊廷麟的死訊,亦欲赴清水塘同殉,被其部下攔阻。

後,劉天駟被清兵逮捕,押解至南昌。

清軍欲勸劉天駟投降,爲滿清效力,劉天駟大義凜然,誓死不降,遂遭殺害,後被永曆帝追諡“忠烈”。

天亮之後,清軍開始七日屠城,可謂是滿目屍首,血水橫流,自此贛城人口僅存十中二、三。

玉山是個小縣,位於江西與浙江接壤處。

它原屬浙江,洪武年間,因隸屬浙江漕運不便,隨廣信府改隸江西行省,後廢行省,設承宣布政使司,下分道,玉山縣隨府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東道。

玉山縣原本在籍已有二萬多戶。

可此時不足萬戶,人口僅剩一半不到,但凡清軍到過的地方,人口銳減已成常態。

而這兩年間,雖說廣信衛收復了廣信、饒州等地,但城壁、民舍被戰火薰染的印跡,比比皆是,那些衣衫襤褸的人們,以一種麻木的神態,有一日沒一日的進行着耕作,賴以維持一家生計。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令人不省唏噓。

玉山縣城的夯土牆和城門,因戰火坍塌過半,至今日尚無修繕。

入城之後的主街道上,破敗之象更是觸目驚心。

面色飢黃的百姓們,皆低着頭匆匆而過,遇上外來人,甚至連眼皮子都不擡擡。

街道上唯一一家看起來象樣的店鋪,是一家酒肆,橫跨不下三丈的店面,挑至二丈高的酒旗上,書寫着三個大字“醉香居”,與門楣上的鎦金大字相呼應。

好名字。

門前看似人不多,也就幾個衣冠楚楚、錦衣華服,臉帶笑容之人在進出。

也對,這世道,活下去都不易,誰還有心思聚衆飲宴啊。

似乎也只有這家經過修繕、裝璜過的酒肆,還在彰顯着玉山城中往日繁榮。

吳爭躍下馬,將繮繩扔給魯進財,揹負雙手,昂首而入。

這一進去,讓吳爭開了眼了。

剛一入內,就是迎面一股溫香之氣伴隨着鶯聲燕語撲面而來。

這哪是尋常酒肆,說、拉、彈、唱,無一不全,簡直就是一條街中之街啊。

吳爭是奇怪了,難道這小小玉山縣,竟還勝過杭州府不成?

如此規模的酒肆,有幾人能消費得起啊?

或許是吳爭穿着體面,一個象是管事的帶着兩小廝迎上前來。

笑容可掬地問道:“敢問這位公子也是來競買的吧?”

吳爭心中一愣,卻平靜地問道:“在下只是途經此地,不知貴店在競買些什麼?”

那管事頓時收斂起臉上笑意,換了張臉,淡漠地回答道:“公子既然不是來競買的,那就勞煩換一家店吧。”

吳爭被這話引起了好奇心,是競買什麼玩意,竟讓酒肆拒人以千里之外?

這時魯進財過來了,這廝牛眼一瞪,喝斥道:“狗眼看人底的東西,也不問問我家少爺的身份,就敢攆人……信不信咱砸了你家的大門?”

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