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辯拜師

“玄機道友,敢問你何爲道?”張平不放棄的繼續問道。

“道是道,道無法描述。”劉辯終於開了口,但是卻惜字如金。

“既然無法描述,那你怎麼知道什麼是道?”

劉辯皺了下眉,顯得有些不耐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我自然知道什麼是我的道。”

“那你的道是什麼?”張平卻不管劉辯的情緒繼續逼問。

“我的道是刻苦修行,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白日飛昇。”劉辯眼閃過一絲堅毅。

“那你覺得你現在逍遙自在嗎?”

劉辯臉出現了疑惑,似乎是在思索。

“那你覺得憑你現在的修行你能長生不老嗎?”

劉辯眉頭皺成了麻花,呼吸變得有些粗重。

“那你覺得憑這些道書你可以白日飛昇嗎?”

劉辯臉色變得鐵青,咬着嘴脣。

張平見了嘴角一揚,面帶笑意的看着劉辯。他不怕激怒或刺激劉辯,如果劉辯依舊臉色一副平淡,油鹽不進、毫無反應那才叫難辦。既然還有情緒那好辦。

劉辯的臉色一陣青白,嘴脣已被他咬的快要滲出血來。張讓再一旁看的揪心不已,深深的爲劉辯感到擔憂,但他知道張平沒有惡意,所以倒是沒有阻止,而是緊張的看着這一切。

“所以你的道是什麼?”張平無事劉辯的反應繼續問道。

劉辯此時滿眼通紅的盯着張平,像是一隻擇人而噬的猛虎,隨時都有可能向張平撲過去。劉辯顯然內心並不平靜,有掙扎,有猶豫,自己與自己做着艱難的鬥爭。過了良久,劉辯雙手緊緊攥着的拳頭終於鬆開,眼的血絲慢慢褪去,劉辯鬆開牙,嘴脣已經被咬了深深的牙印,雙脣變得血紅,已經有血珠滲出。劉辯胸部起伏,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過了良久,劉辯終於平靜下來,對着張平施了一禮,“還請國師教我。”

張平聽了臉笑容瞬間綻放,“你想讓我教你什麼?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白日飛昇?”

劉辯微微的點了點頭。

張平確實臉一哂,不屑的撇了撇嘴,“我不會。”

劉辯鬆開的拳頭再次握緊,但沒多久便又鬆開,搖了搖頭恭敬的向張平說道:“請國師教我什麼是道。”

張平微微一笑,卻沒有回答劉辯的話,而是說道:“貧道乃是太平道教主天師,也是陛下親封的國師和少傅。”張平見劉辯有些疑惑,便解釋道:“我太平道乃是大漢第一道教,乃是道家正統,鎮教寶典《太平經》乃是道祖親傳。我太平道教義講究天以至道爲行,地以至德爲家,人以至善爲本,共以生萬物,無所匿,無所私,天下大吉,世道太平。我太平道講究積極入世修行,主張因俗簡禮、博採衆長、兼容幷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休養生息。你可要學啊?”

劉辯眼閃過一絲嚮往和憧憬,看着張平重重的點了點頭。

“嗯?”

“師尊在,請受貧道一拜。”

張平卻搖了搖頭。劉辯不解,疑惑的看着張平。

張平開口解釋道:“我太平道講究入世修行,而非讓你清靜無爲、清心寡慾、六塵不起,你是皇子,便要有皇子的樣子。”

劉辯皺了皺眉,才又施了一禮,磕磕巴巴的說道:“少...少傅在,請...請受...弟子...劉辯一拜。”

張平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你是我的第四十二名弟子,我名下還有四十一名親傳弟子,你雖是皇子,但我太平道講究人人平等,因此在我名下,凡我弟子,沒有貴賤之別,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你當謹記。”張平子所以這麼說,是不想搞特殊化,想要讓劉辯這個一直被圈養在這裡的孩子,迅速擺脫之前被史道人在他心留下的不好印記,讓他儘量的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去,恢復正常的生活,因此方纔這樣說。雖然他不想給劉辯搞特殊化,想讓他儘量向普通人一樣,但實際作爲皇子,這豈是很難做到。所以張平只能儘自己的能力,讓他融入到自己的一衆弟子去,通過集體生活慢慢改變他。

劉協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只是點了點頭。張讓再一旁看的大喜過望,恨不得趕緊回去向漢帝劉宏報告。

“嗯,如此,你再住在這裡不合適了,還是隨我回府,爲師也好隨時教導於你。”說到這張平轉過頭看向張讓,“阿父我帶辯兒回府可有問題?”

張讓先是皺眉思索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來時陛下說了一切但憑國師安排,因此應當無妨,不過此時我還是要報與陛下知道。”

“那這道觀?”張平見着道觀修的奢華,雖有心染指,但也沒指望成功。

“這道觀乃是陛下專爲史候所修,史候即已拜在國師門下,這道觀也便隨國師處置。”張讓心裡透亮,知道張平所想,反正這也不是他的,還不如做個人情,向張平示個好。

張平聞言大喜,但當着劉辯的便不好表現,只是向張讓擠了擠眼表示謝意。

“阿父,辯兒隨我回府,我定會好生教導與他,爲了讓他儘快恢復正常,所以我才需要讓他與衆弟子平等對待打成一片。此時還請阿父向陛下說明,非是臣慢待之,還請陛下理解。”張平又湊到張讓耳邊小聲的說道。

張讓見劉辯能恢復正常,心已是歡喜,此時哪還有不同意的道理,連忙點頭應道:“國師放心,此時我定當向陛下說明。”

如此收拾整理一番,張平便帶着劉辯回了國師府,將劉辯介紹給張一、張春,將其身份向二人說明,讓二人將他與其他弟子一樣對待,但暗裡卻叮囑二人要好生照看劉辯,莫要讓他受了欺負,要帶着他儘快融入到他們之。又因爲劉辯狀態並不穩定,他還叮囑二人若是有什麼異狀一定要及時報告給自己知道。

第八十四章 不見長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趕出門去第五十五章 南宮大火(一)第九十七章 牛角vs張平第七章 深入瞭解第三十五章 陶謙託孤第三十五章 渡口爭奪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機加入第四十六章 大獲豐收第九十五章 卞喜vs周倉第二十六章 夜襲廣宗(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開導安慰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帝正宗第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六章 夜襲廣宗(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生意外第五十五章 南宮大火(一)第二十五章 校場演武第十六章 系統開放(下)第四十六章 大獲豐收第六十五章 大戰虎牢第七十九章 馳援漁陽第一百零一章 出巡河間第一章 各謀心思第六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司馬建公第一百零二章 圍營逼宮(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雜事第七十七章 各自謀劃第十八章 廣宗城下第九十二章 三帝同存第二十章 朝會之議(三)第八十一章 蔡家有女第三十章 祭天準備(上)第六十一章 馳援上黨第一百六十九章 對陣城頭第一百章 楊修葬祖第一百六十章 廣收門徒第十八章 百強出爐第一百四十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下對峙第六十一章 馳援上黨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辯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奉命征討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二十八章 呂布vs典韋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用間第一百零一章 出巡河間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牛夜襲第八十四章 韓府遇冷第三十七章 酣戰不止第一百八十二章 泰山壓頂第四十一章 揚州之亂(四)第二十五章 大會結束第一百九十章 周瑜叛師第八十一章 司馬叔異第四十五章 劍履上殿第七十二章 平呂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六十二章 樑上君子第七十六章 備軍抗烏第十九章 皇甫義真第十七章 袁術來襲第九十三章 謀取揚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秋後算賬(上)第七十五章 鳩佔鵲巢第四十一章 紀覺復生第九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十一章 衝突升級第一百二十章 四小來投第一百六十四章 南陽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擲履相迎第三十章 幽州告落第一百一十五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是奸細第九十七章 牛角vs張平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五章 大婚之變第八十八章 計議青州第三章 萬象更新第三章 武道大會第二百三十章 困鎖愁城第一章 武無第二第四章 氣象萬千第二百二十章 劉表挖角第二百章 倉皇逃竄第七章 大會開始第六十七章 置若罔聞第三十四章 大戰將起(四)第七十七章 各自謀劃第十五章 百強爭霸第六十三章 酒樓巧遇第八章 四小探城第七十四章 說服單于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返雒陽第五十六章 問計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