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秘密協議

戲志才建議道:“主公,爲了給董卓勢力增加壓力,應儘快發動豫州戰役。”

高順想了一下,感覺豫州戰役已經拖的時間夠久了,且佔領豫州之後,會解放出大量的軍隊,便同意了戲志才的建議,說道:“好,不過通知仲德,速度不用太快,暫時也不要把曹孟德暴露了,讓他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便是!”

“是,主公!”戲志才應下高順的命令,隨後傳達給程立。

審配接到高順的命令後立即啓程,他沒有走河內郡,而是轉道兗州,從虎牢關入洛陽,然後南下襄陽城。

沿途杳無人煙,村莊已被焚燬,一片荒涼;只有不時看到的白骨,以及道路兩側大量廢棄的良田,預示此前這裡曾有稠密的人煙。

現在董卓已調整兵力部署,在虎牢關駐守的是長水校尉種輯,不過他的本部兵馬不足千人,大部分官兵卻是西涼籍人,他們的家人都已隨董卓南下作爲人質。

駐守洛陽的是原駐守虎牢關的校尉樊稠;審配知道此人乃西涼戰將,對董卓忠心耿耿,沒有策反的可能。

中郎將胡珍駐守伊闕關,轄制洛陽以及虎牢關等周邊各地守將。

魏續已從潁川郡退回廣成關駐守,歸中郎將胡珍管轄。

董卓如此安排,就不怕高順來攻,他們能輕鬆讓洛陽變成一片火海,然後輕鬆逃離,依南部諸關,逐次防禦。

等審配到達襄陽城的時候,已是興平三年八月初了。

審配一直是高順勢力負責外事的高官,甚得高順信任,有很大的決定權,且與李儒已非常熟悉,便立即設宴招待。

隨後進入談判階段,李儒希望儘快定下與高順的交易,他好忙其它更重要的事情。

審配卻不急,這種大事更急不得。

李儒問道:“高君侯對此何意?”

“哈哈,文優啊,這讓君侯難以決斷啊。”

李儒道:“那總該給朝廷一個答覆吧?”

審配道:“文優,封王之事休要再提,君侯乃大漢忠臣,豈能違背高祖的白馬之盟?且君侯得先帝知遇之恩,報效朝廷乃是臣子本分,豈有僭越之想?”

“哼,朝廷之令,汝敢對抗?”李儒不滿的說道。

審配也是老油條,一笑化解尷尬,“哈哈,文優,何必如此動怒?還是說說太師之意吧。”

李儒聽出審配的意思,不要拿朝廷壓人,反正現在朝廷之事是董卓說了算,別再狐假虎威,拿朝廷來充面子,大家都是明白人,被戳穿了他也不臉紅,而是反問道:“哈哈,正南,既然君侯不接受封王,那對交易洛陽城與東觀圖書館以及弘農郡和河南尹是何意思?”

審配早就考慮好了,既然是交易,那就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於是說道:“停戰三年可以接受,不過總共支付三百萬石的糧食,且繳納一半的時候我們必須接管洛陽城防,待繳納完畢後再交接弘農郡、河南尹以及八關。”

“哼,總共三百萬石糧食,你們打發叫花子呢?一千萬石糧食,一粒都不能少,否則免談。”李儒審配提出的糧食數量非常不滿。

審配不急,而是笑道:“哈哈,文優,不是七百萬石嗎?怎麼坐地起價啊,變成一千萬石了。”

李儒有恃無恐,他感覺,不管要多少代價,高順爲了實現他的野心,都會同意的,便說道:“本來封王只是添頭,既然你們拒絕了,總價碼當然不會變了。”他想的很好,這樣的話,增強了自身的實力,卻嚴重削弱了高順的實力,再加上三年的停戰期,到時候董卓已佔領江南地區,可與高順劃江而治。

“哈哈,文優,太師胃口太大了,既然如此,那你們還是自己管理洛陽城和河南兩郡吧,君侯可拿不出這麼多的糧食。”

李儒威脅道:“哈哈,洛陽八關、洛陽等地還需要留下大量官兵把守,而朝廷又沒有這麼多錢糧養兵,留着這些地方也無用,君侯又不願意要這些地方,還是焚燬的好,這樣,大家都不用惦記了。”

審配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道:“哈哈,文優辦法不錯,反正那裡已渺無人煙,留之無益,若此還能爲朝廷節省大量的錢糧,何樂而不爲之?”他不相信李儒會輕易焚燬洛陽,若是他真那樣想的話,也就不用進行談判了;且他也是提醒李儒那裡連個百姓都沒有了,要了也沒多大用處。

審配以退爲進的話,把李儒氣得半天沒說話,他意識到是他太心急了,現在拖時間對董卓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於是也就不急了,兩人暫且停止談判,並派人陪審配在周圍遊玩幾天。

而此時,董卓的大軍已在江南打開了局面,水軍大破劉磐水軍,劉磐不得不收縮佔線,將長江讓給了董卓,這樣,董卓便在江南有了立足點,華容縣到沙羨縣一帶已被控制。

局勢發展良好,李儒和董卓不急於與審配談。

時間沒過多久,豫州傳來的消息卻令董卓大急,忙讓李儒儘快與審配達成協議。

豫州公孫康宣佈脫離公孫瓚的管轄。

徵東將軍房良宣佈,淮陰郡暫歸徐州牧許林管轄,這直接打破了豫州的勢力平衡。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

若是不能與高順實力達成停戰三年的協議,高順勢力不用一年便能佔領整個豫州,那時候便對洛陽形成包圍之勢,且能分別從豫州和涼州發動對荊州的進攻,而董卓卻沒把握在一年內統一江南。

審配接到的命令是必須保護洛陽城、皇宮和東觀藏書的安全,所以李儒邀請再次談判,審配也沒有牴觸情緒,不過條件依舊咬的很死。

李儒內心焦急,只得把條件放寬一些,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斷談判,最終雙方達成協議:

交易洛陽城、皇宮、東觀藏書、弘農郡和河南尹,以及八關,總共需要高順支付五百萬石的糧食,是以向朝廷繳納賦稅的名義上繳,分四年、五次付清,每次一百萬石,興平三年年底交一百萬石,興平四年和五年年底各交一百萬石的糧食,在興平五年年底交接洛陽城防和黃河兩渡口以及虎牢關和東函谷關。

爲了保證皇宮和東觀藏書的安全,允許冀州派五百名員工對皇宮和東觀圖書進行維護。

四年內雙方不得發生戰事。

正常貿易和民間交往不得單方面中止。

協議在執行完畢之前,不得單方面對外公佈。

對達成的協議,雙方皆大歡喜。

董卓可以放心南下了,不用擔心背後被高順偷襲而造成兩面作戰的困境;且他也不用在洛陽八關駐守太多的兵力了。

審配順利完成了高順的任務,且節省了兩百萬石的糧食,內心也非常高興,與孫乾快速返回冀州。

第480章魯肅出兵第132章穩定後方第616章閃電戰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403章軍校建設第538章劉備崛起第130章兇猛文丑第198章田豐拜主第501章佔領CD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33章拜見刺史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120章呂布決定第146章人員分工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80章魯肅出兵第279章兵進荊州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319章就任州牧第265章一觸即發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73章兩郡來投第35章匈奴情報第181章張讓獻策第272章劉宏狂喜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467章陶謙心思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582章武舉考試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5章匈奴情報第196章高順辭官第566章結親孔融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208章連建五城第582章武舉考試第172章周倉出使第45章戰後安排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86章劉宏決定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643章佯裝被圍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96章呂布基情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536章張繡投降第76章首次出塞第578章王允之死第6章葫蘆谷第290章李肅建議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33章智擒魁頭第4章規劃未來第551章西北攻略第240章高順心思第106章寧城改革第87章士族發難第333章智擒魁頭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09章結親趙雲第618章連升六級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81章青州人才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49章統一江北602章平定益州195高順面聖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299章以退爲進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47章冀州老將第443章修築潼關第506章秘密協議第632章歐洲聯軍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29章匈奴來襲第210章斬殺難樓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84章戰爭爆發第382章諸人論政第481章新設三郡第53章再次升級第484章袁術南渡第529章大戰將起第352章袁紹謀劃第106章寧城改革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654章匆匆百年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52章一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