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

西涼人不善經營,當處理完董承等人,掌控朝廷後,李傕和郭汜之間的矛盾又爆發了。

開始只是部下間小規模的打鬥,逐漸上升到李傕和郭汜相鬥的局面。

他們之間的戰爭,導致長沙城以及周圍的百姓大量逃離,他們無所掠奪了,就更加劇了雙方的矛盾;他們鬥爭的根源就是對財富的掠奪。

大量百姓逃離,大量百姓死於戰亂,兩年之後,荊南四郡僅剩下十多萬人口,主要是西涼官兵和他們的家屬,以及長沙城內皇帝、大臣和他們的家屬。

他們走出西涼二十多年了,當初帶出來的戰馬,有的戰死,有的老死,有的被官兵秘密殺死改善了生活,現在西涼兵基本成了步兵,僅飛熊軍還剩幾百匹戰馬。

沒有百姓,沒有產出,沒有稅收,別說官兵了,就連皇帝和大臣們的日子都非常難熬,大量的人吃不飽,更導致人口銳減,形成惡性循環。

李傕和郭汜斗的非常兇狠,都想致對方於死地,大量涼州士兵死於戰亂。

士兵死後,他們的家屬得不到照顧,也紛紛逃離這是非之地,只有逃離纔是唯一的活路。

即便到了如此境地,李傕和郭汜也沒有管理百姓,促進生產之心;從他們幾十年前起兵的那一刻開始,他們所做的就是劫掠,從未考慮過生產之事;不僅今世如此,歷史上也是如此。

這時,得高偉申請,高順批准,揚州已不再接納荊南百姓了,那些涼州士兵的家屬只能逃亡廣州,儘管會有人因此而喪命,不過對廣州和交州大局非常有利。

如此混亂之地,兵慌馬亂,官兵劫掠成性,那位商人敢在此貿易?這更加劇了當地物資的短缺,有更多的人飢寒交迫。

皇帝劉協派人出城阻止戰爭,但是誰又會在意皇帝呢?

原先,劉協等人還感覺王允一心爲了朝廷,忠心耿耿,現在,皇帝和衆大臣對王允痛恨交加,若不是王允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大肆殺戮西涼人,引起西涼人的反叛,並失信於呂布,逼走呂布,朝廷也不至於到了現在衣食無着的境況,王允身敗名裂,家族被滅,完全是罪有應得。

劉曄乃皇室宗親,不忍朝廷如此,向秦關建議,派人送些糧食和布匹等進貢朝廷。

秦關沒有反對,看李傕和郭汜相鬥就像看戲,博得一樂,便同意了劉曄的建議,派人進貢。

現在秦關與袁術一系結爲親家,逐漸放鬆了對袁術後人的監視,袁耀非常自律,令秦關非常滿意,思來想去,便決定由袁耀擔任使者,出使長沙城。

此次袁耀攜帶了一萬石糧食,千匹各類織品,還有陶器、瓷器、漆器、美酒、土產等,裝了幾十船,船隊浩浩蕩蕩上行。

這是進貢給皇帝的物品,李傕和郭汜內心已視爲他們的物資,只是在使者離去前,他們還不能據爲己有。

袁家四世三公,門第顯赫,對朝廷忠心耿耿,與董卓勢力是死對頭,不過幾十年過去了,物是人非,當初的董卓、李儒等人皆死,被滅族,即便仇恨依舊,也找不到仇恨的人了。

這麼多物資運抵長沙城,皇帝帶領大臣到現場接見衆人,很多大臣都喜極而泣。

劉協感嘆道:“魏公終未棄朕,袁家終未棄朕,秦子固真乃忠臣!”

袁耀內心感嘆,他們袁家的處境不好,總還能衣食無憂,比起皇帝的處境,他已心滿意足了;他更感激秦關給他這次出使的機會,令袁家不再泯滅於世,風光一把。

看着西涼官兵那血紅、貪婪的眼睛,劉協知道,離開了使者的視線,這些物資就不是他的了,略一沉思,便做出決定,補發大臣的欠薪。

衆大臣立即謝恩,內心卻對高順和秦關充滿了感激之情;並立即派家人來取。

大臣們都欠薪多年了,這點糧食若是補發欠薪,連補發太尉或者太傅一人都不夠。

不過現在他們已顧不了這麼多了,每人先發幾十石或者上百石,滿足當前家人之需,已經非常難得了,再多了他們也保護不住。

李傕和郭汜的心在滴血,他們早已把這些物資當成他們的了,若不是使者在場,他們真想把劉協撕碎,竟然當着使者的面分贓,有失體面,便出面阻止。

劉協和大臣這時候有主心骨,卻不懼李傕和郭汜,否則,此後他們又要捱餓了。

不過劉協也沒有把事情做絕,最後留了三千石的糧食給李傕和郭汜,由他們自行分配,隨後便返回皇宮,要設宴招待袁耀。

袁耀受寵若驚。不過他還算冷靜,這一切不是他個人本身掙來的,陛下是看秦關的面子,看高順的面子,他只不過是位使者。

這時,朝廷內掌權的人當屬伏完,在皇后董白和董貴人被殺後,伏貴人便被冊封爲皇后,此時已育有兩子兩女,爲陛下僅有的子嗣。

此前皇后董白和董貴人所生子女,皆死於王允等人之手。

皇帝劉協非常無奈,連子嗣都保護不了,更何談保護天下百姓?

待使者等人離去,李傕和郭汜平分了剩下的三千石糧食,難得的一次如此順利的達成一致意見。

隨後,他倆也去參加皇帝的宴會。

宴會所用的物資,除了袁耀帶來的酒肉魚等外,皆爲青菜;袁耀大爲失望,這國宴竟然比他在家中所食還差。

對大臣來說,那些肉已是難得的美味,他們已多年未吃過肉了。

喝着上谷佳釀,很多人不覺已醉,相繼大哭起來。

大臣們哭泣,劉協也跟着流淚。

袁耀在這種場合,心有所思,也跟着流淚。

宴會現場,一片哭泣,醜態盡露。

活在亂世,誰無傷感之事?

李傕和郭汜心如鐵石,拂袖而去。

時至今日,李傕和郭汜的兵馬皆不足萬,都想置對手於死地,他們好獨霸有限的資源。

在亂世,活下去是他們唯一的目標,劫掠是他們唯一的手段。

他們還在想着如何滅除對方,卻不知皇帝的心思已發生轉變。

第318章低調生活第652章一晃十年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270章闕居請降第69章甕中捉鱉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588章謠言四起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64章抵達青州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542章南部局勢第588章謠言四起第618章戰爭再起第26章商業發展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94章盧植獻計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595章高順妥協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115章關羽參軍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章規劃未來第495章接收徐州第298章文丑出兵第43章匈奴和談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219章狠辣徐榮第577章呂布逃跑第643章佯裝被圍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31章徐晃到來第45章戰後安排602章平定益州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49章統一江北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30皇帝謀劃第341章謀誅宦官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77章天使到來第35章匈奴情報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53章圍點打援第24章系統升級第115章關羽參軍第60章登記戶籍第188章高順進京第159章意外之喜第373章兩郡來投第198章田豐拜主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33章公孫家族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79章新建水軍第166章卜己敗逃第379章新建水軍第130章兇猛文丑第258章王越到來第549章統一江北第261章低調結婚第468章袁術出兵第300章趁火打劫第629章戰爭將起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409章結親趙雲第205章超級忽悠第227章拜會郭縕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59章高順買官第55章立足縣城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618章連升六級第83章王允籌劃第264章閃擊鮮卑第375章昌邑之戰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372章天下大亂第377章中原局勢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21章呂布崛起第508章大敗高幹第145章喜獲兩郡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97章人員安排第551章西北攻略第28章感情風波第95章衆人認主602章平定益州第329章意外投降第191章張讓詭計第73章建攻堅營第638章盛大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