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

左右聞聲上前,張華還欲反抗,哪是馬岱親將對手,當即便被制服在地,一衆將校,無人敢上前說話!

馬岱勒馬上前,提起長槍便至張華面前,不待張華分說,馬岱一槍便將其挑殺當場!

隨後當衆朗聲道:“昨夜本將軍已然下令!今早辰時集合,違令者立斬不赦!現已巳時三刻!張華逾期不至,視軍令爲無物!藐視本將!罪責當誅!現申明各軍,今後若有抗命,軍法無情!”

這一幕來的太突然,張華突然便斃命當場,衆人才真正知道馬岱絕不是說說而已!其雷厲風行,不亞馬超!姜囧等人趕緊抱拳領命。

“出發!”

隨之馬岱一聲令下,三軍齊動,當即便向東而去!只留下張華橫屍在地!自此祖厲三營,無人敢不尊馬岱軍令!

山坡上一位婦人,帶着一個小孩,目送揚塵遠去的騎兵隊伍。小孩約莫五六歲,還十分稚嫩,卻突然哭道:“孃親,孩兒再也見不到父親了!”

“胡說!你父親很快就會回來的!”婦人既斥小孩又出言安撫道。

小孩姓姜名維,正是祖厲領兵將軍姜囧之子!年方六歲。

馬岱帶着姜囧、姜隱、毋丘興三部人馬,一萬五千騎兵,自祖厲起行,如同一支利箭一般,徑直向洛陽西關函谷奔馳而去!

而此時的洛陽,正面臨着一望無際的漢王兵馬!

張郃攻拔三城之後,軍至洛水河邊。劉徵引張遼來合,起兵北上,與張郃一道在洛水南岸擺下陣勢!

浮橋很快便搭建完成!劉徵一聲令下,十餘萬人馬齊渡洛水!曹仁在北岸佈下的弓弩營很快便抵擋不住,只好退回了洛陽城中!劉徵率軍徑至洛陽城下,終於對洛陽形成了合圍!

張遼、龐德各引三萬軍圍住洛陽城東城西,劉徵親引中軍並馬超、張郃所部在洛陽城南!但留洛陽城北爲闕口,算是給曹仁一線生機!

不過曹仁根本就沒有打算放棄洛陽,即便是劉徵特意留下闕口,曹仁卻無動於衷,更加立意堅守待援!

洛陽城下,三騎于軍陣之中馳出,當中騎着汗血飛羽的是漢王劉徵,兩側分別是趙雲、樸胡。曹仁於城上看的真切。

“曹仁!一別多年,想不到本王與你又見面了!”劉徵朗聲笑道。

曹仁也沒有想到再一次見到漢王會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於是回話道:“漢王別來無恙,曹仁也沒想到能與漢王再會!”

曹仁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膽怯和猶疑,劉徵不禁哼笑了一聲,繼續說道:“你看本王爲你準備的兵馬如何?”

劉徵揮手一指身後,身後數萬兵馬一時齊聲吶喊,那喊聲震天動地,城上之人聞之而色變!

“此乃京畿重地,宗廟所在!漢王身爲皇宗,卻在此耀武揚威,在下不知其可!”曹仁言語駁斥劉徵,好似自己佔據了道義高處一般。劉徵卻是哼笑道:“本王此來洛陽,是爲誅殺爾等逆臣賊子!你曹氏一族,竊據朝綱,擅斷專權,實乃亂臣賊子,天下共知!本王今奉祖宗之義,爲漢室社稷而除不臣,雖陳兵洛下,更昭顯天下正義之師!

本王既領大漢護國大將軍!自當爲國盡忠!天下兵馬,無不當奉本王之令!你既受鎮軍將軍之職,見了本王,難道不該聽從號令麼!”

劉徵除了漢王的身份,還是護國大將軍!從名義上來說,又總統天下兵馬之權!整個大漢疆土之上,但凡披甲執銳之士,都應該要尊奉劉徵的號令,曹仁自然也不例外!

劉徵說出這話,便是要讓自己處在名正言順的地位,而將曹仁駁斥的不受節度的亂臣賊子。

曹仁亦是哼笑道:“如今此等局面,漢王何須再出此言!你我心知肚明!我知漢王不過圖謀天子之位,不過假節誅我曹氏之名而已!洛陽軍民十萬,更有高城深池,漢王要想踏進洛陽,恐怕沒那麼容易!”

曹仁這是在明確的告訴劉徵,他絕不會放棄洛陽,更不會束手就擒!這等於是宣示了誓死相抗的決心!

劉徵聽到曹仁這話,已知此戰是沒有任何可能避免了!於是也不再跟曹仁言語,轉而對司馬懿言道:“仲達可曾收到本王賀禮?”

站在曹仁身後的司馬懿這纔出來答話道:“漢王厚意,司馬懿收到了!”

“仲達當真要助那曹操而不肯助本王嗎?”劉徵最後一次問司馬懿道。

司馬懿神情凝重,這是第一次被漢王直言相問,司馬懿也知道這是最後一次。

猶豫了片刻,司馬懿不禁嘆息了一聲,隨後出言道:“司馬懿只知尊奉朝廷,尊奉天子!餘者已難顧及!在此也想奉勸漢王,早日回軍,否則恐將後悔莫及!”

司馬懿畢竟還是記得漢王曾經待他恩情,不想看到漢王兵敗洛陽,於是出言相勸。

不過此時的劉徵並不知道危險已經臨近,並沒有將司馬懿這句話仔細的聽進去。

“既然仲達心意已定,本王多說無益!仲達既然選擇了曹操,那便莫怪本王無情!城破之後,死走逃亡,那就看仲達的命了!”

知曉了曹仁、司馬懿都沒有絲毫回頭之心,劉徵於是不再言語,當即退回了陣中。

“漢王!現在下令攻城嗎?”馬超出言問道,他的傷已經好了許多,基本上沒有什麼妨礙,現在一心只想着早點攻破洛陽。

劉徵卻是突然下令道:“傳令三軍,暫且回營!”

衆將不解,劉徵已經勒馬而回,衆人只好依照命令,暫且撤軍回營。

回到營中之後,馬超、張郃等人都來至中軍帳中。

“漢王爲何不即刻下令發起進攻?”

劉徵神情嚴肅的對衆人說道:“曹仁實乃守城之將!方纔對話間,本王已將城上佈防看的真切,曹仁以有限的兵力,卻將城防佈置的滴水不漏!現在攻城,難得便宜!”

衆人這才明白,剛纔劉徵不僅僅是在與曹仁、司馬懿對話,其實是在親自觀察曹仁的城防!

洛陽可不是那小小的伊闕關!作爲二百年國都,洛陽城池之固,天下僅有!雖經董卓之亂,曾一度焚燬,但這些年曹操已經將洛陽城修復如初,甚至更加堅固。

直接強攻,損失太大,雖然劉徵急於要攻進洛陽,但也不能完全不顧將士的傷亡。老謀深算的賈詡這時候站了出來,拱手對劉徵道:“老臣或有一計!若運用得當,不出半月,洛陽可破!”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六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借兵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東兵威第三百九十九章 白水相持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九百六十三章 再見魯肅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九百一十八章 二曹逃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三賜上將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魯合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急撤張飛第一百七十五章 郭嘉解難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四十九章 小馬雲祿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四百五十三章 舊制新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一千零四章 孫權安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君不疑臣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本分而已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黃相鬥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魯陽之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九百三十二章 許都來使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屋漏逢雨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楊洪落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五百一十五章 退走上林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